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死亡陷阱》在阿加莎的文本创作中算不得经典。即使放在长沙戏剧谷已经上映的《无人生还》与《命案回首》一起,来个纵向比较,《死亡陷阱》“惊惊黑色幽默剧”的外壳也无甚可聊。相比于英吉利的“黑色幽默”,国人更容易被“美利坚”的“无节操搞笑”所吸引。
那么,该怎样解释《死亡陷阱》在百老汇连上500场,成为历史上最卖座的惊悚剧·或许,人们更在乎的是阿加莎玩转“元戏剧”的手段。
所谓“元戏剧”,最早由剧作家阿贝尔提出,他试图用“元戏剧”的概念来解释传统悲剧在当代的消亡。他的理论里,当代剧作家在“传统悲剧”上的无力,就是由于“元戏剧”意识的入侵,从而动摇了作为悲剧基础的现实主义假设。阿贝尔对“元戏剧”的概括即——世界如戏,人生如梦,也就是五类变体:戏中戏、戏中仪式、演中有演、文学和真实生活中的指涉、自我指涉。由此展开,阿加莎的《死亡陷阱》恰恰成了“元戏剧”的教科书式模版。
该剧粗分两幕。其一是“现实”中的“戏剧”。讲述剧作家西德尼江郎才尽,试图夺取学生安德森的作品《死亡陷阱》,以此翻身。于是,他在妻子面前,以铁链勒死学生,将其剧本据为己有。在毁灭的氛围中,剧情突转,学生居然复活,挥舞着复仇的棍棒破窗而入,不慎吓死西德尼的妻子。这时观众才忽然发现,原来之前的故事都是一对同性恋人精心编排的“戏剧”!其目的正在于吓死妻子,夺取财产。可怜的妻子成了“理想”的观众,在过于“真实”的戏剧中掉入了陷阱。
第二幕则是“戏剧”中的“现实”。它讲述学生成功心切,试图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写成剧本,扬名立万。老师发现了他的企图,决定毁几尸灭迹。于是二人和用排练开始互相算计,彼此希望用戏剧所独有的“假定性”来麻痹对方对“现实”的恐惧。最终他们都成为了合格的演员,双双成全了对方的“最高任务”,一起走向了现实的死亡。
现实,天然属性是欲望
看过《死亡陷阱》之后,在观众心理天平上放动物性和人性这两样东西,很多人无疑会向前者倾斜,通常意义上所谓“人性”的光辉说穿了无非是动物性罢了,反而是人性才丑陋到不堪入目。也正因为人性有其天然的丑陋属性,才会有美其名曰“文明”的东西来束缚它。这种天然的属性,是贪得无厌的欲望。
动物也有欲望,就像瞪羚在吃饱了的狮群边上进食一样,它们的欲望满足后就会等到下一次,就连传宗接代也有规律的发情期。反观人类,欲望无尽。
《死亡陷阱》中,劇作家妻子麦拉说,“其实在她心中,她是希望他杀了那个年轻人的”,这一句的深意。一方面不希望丈夫杀人担起杀人者的责任,一方面又想获得杀人后的各种好处。这一句台词和最终一幕那高举的匕首以及红了眼的男人一样,把人心中最黑暗的部分就这么无情地扯开伪装摊在众人面前。11年来做个好妻子,好言好语鼓励文思枯竭的丈夫,但利益就在跟前,弱女子连杀人都可以承受。
越是着力刻画剧作家和年轻人之间的同性感情,越是让人对之后的的部分觉得压抑难受。因为之前一笔笔浓墨重彩和那两句简单却又用情至深的话,才更能用沉重的代价,来体现他们不想放手的欲望。
对于主角西德尼,上一次的好评之作是18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名声与财富在远离,过气剧作家似乎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选择,和同性恋人干掉旧爱这个障碍之后,新欢成了新的障碍,非但如此,还把自己当成障碍,怎么办,干掉!《死亡陷阱》,因为欲望无尽,所以陷阱无尽,死亡无尽。
看阿婆的剧,大幕拉上的那一刻是印象最深的。回味总是在全剧黑色的基调上又重重盖上了一层,就连反光都没有的暗黑墨色,一如人心。
戏剧,灵魂属性是起伏
就像剧中所说的,“就连讲习班里也能学到,惊悚剧的常识:大逆转”。
很多人常年浸淫推理作品后,必须面对的窘境是看一般作品的时候过早看出端倪,只能挠挠头本着有始有终的原则默默看到最后一页。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非常喜欢“大角度逆转”的原因,偶尔被骗上一回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这种被骗的快乐通常来自同一作品中第三甚或第四次出现的逆转。
在一开始就丢掉习惯去分析去探索的理性头脑,由着自己无重力漂在作者营造的激流中,从一个小漩涡顺势冲到另一个小漩涡,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抵达瀑布像个无经验者一样尖叫着飞流直下,然后一切再重头——“无上体验”。《死亡陷阱》的故事本身就给人这种感觉。
“无上体验”的另一部分来自于舞台效果,阿加莎在长沙戏剧谷的这一波巡演是下足了血本。灯光音效舞台布置一直让本土的戏剧工坊仰视。
大幕一开,一间气派的书房兼会客厅,这是百老汇曾经风光无限的悬疑剧作家西德尼的家,房梁阔大气派得堪称完美。各种各样的武器,枪、刀、狼牙棒、弩,还有铁链、手铐占满几乎所有墙面,几幅舞台剧海报错落其间,它们都是西德尼曾经辉煌的见证。
这间艺术气息十分浓厚的宅子里,两幕场景的衔接就是最大的一次逆转,两次杀戮,无数次的崩溃,特别是那次“诈尸”,上一个场景还是丈夫搂着惊魂未定的妻子柔声劝慰:“听说谋杀能刺激性欲。”下一刻雷声大作,忽明忽暗中窜出来的“死尸”,被惊吓的不止心脏不堪负担的妻子,还有场下捂着眼睛的观众。即使“黑色幽默”无法动人,不是还有“血色杀戮”吗·
“元戏剧”,要磨合的不仅是剧本
前阵子,话剧名角野芒再次提到观剧时候接电话那茬儿,在微博上闹得沸反盈天。没有人会反对把话剧的观众群尽量的最大化,观众是需要培养的,从一个更大的基数上培养绝对是好事,不过整个培养的过程实在是让人抓狂。从阿加莎在长沙的前三次试水来看,每次入场都该祈祷,这一场别有迟到的别有抖腿的别有打电话的,别有嚎啕大哭的孩子……
作为“元戏剧”的《死亡陷阱》,一部有着深意且有些意识流的作品,必然会有剧情转折时毫无包袱的段落。如果你只是话剧当成,两三个小时特效全开的啪啪啪哐哐哐,那么《死亡陷阱》不是好选择。对,也许你只想放松一下,但是,《死亡陷阱》配得上更理解它的观众。
那些一场场演下来的演员们,那些为了让这样一部话剧能够在国内的剧场内长期上演的人们,那些你虽然没有看到但一样付出辛劳的灯光,音乐和其他工作人员们,所有为了这部话剧奉献过自己一份力量的人们,还有所有深深喜爱这部话剧的观众们,他们都配得上这一场又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即便情节背后是这样并不讨好的现实,但作为一部好作品来说,它值得这样付出。
杀人者西德尼形容《死亡陷阱》这个剧本,“在氧气稀薄的深海中,抬头看不到任何光线,然而,满足感充斥胸腔,几乎可以靠它维持生命。” 而作为两重“元戏剧”之外的观众,对一部好作品,最好的点评是,告诉身边所有人,然后,找机会再去看一遍。
那么,该怎样解释《死亡陷阱》在百老汇连上500场,成为历史上最卖座的惊悚剧·或许,人们更在乎的是阿加莎玩转“元戏剧”的手段。
所谓“元戏剧”,最早由剧作家阿贝尔提出,他试图用“元戏剧”的概念来解释传统悲剧在当代的消亡。他的理论里,当代剧作家在“传统悲剧”上的无力,就是由于“元戏剧”意识的入侵,从而动摇了作为悲剧基础的现实主义假设。阿贝尔对“元戏剧”的概括即——世界如戏,人生如梦,也就是五类变体:戏中戏、戏中仪式、演中有演、文学和真实生活中的指涉、自我指涉。由此展开,阿加莎的《死亡陷阱》恰恰成了“元戏剧”的教科书式模版。
该剧粗分两幕。其一是“现实”中的“戏剧”。讲述剧作家西德尼江郎才尽,试图夺取学生安德森的作品《死亡陷阱》,以此翻身。于是,他在妻子面前,以铁链勒死学生,将其剧本据为己有。在毁灭的氛围中,剧情突转,学生居然复活,挥舞着复仇的棍棒破窗而入,不慎吓死西德尼的妻子。这时观众才忽然发现,原来之前的故事都是一对同性恋人精心编排的“戏剧”!其目的正在于吓死妻子,夺取财产。可怜的妻子成了“理想”的观众,在过于“真实”的戏剧中掉入了陷阱。
第二幕则是“戏剧”中的“现实”。它讲述学生成功心切,试图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写成剧本,扬名立万。老师发现了他的企图,决定毁几尸灭迹。于是二人和用排练开始互相算计,彼此希望用戏剧所独有的“假定性”来麻痹对方对“现实”的恐惧。最终他们都成为了合格的演员,双双成全了对方的“最高任务”,一起走向了现实的死亡。
现实,天然属性是欲望
看过《死亡陷阱》之后,在观众心理天平上放动物性和人性这两样东西,很多人无疑会向前者倾斜,通常意义上所谓“人性”的光辉说穿了无非是动物性罢了,反而是人性才丑陋到不堪入目。也正因为人性有其天然的丑陋属性,才会有美其名曰“文明”的东西来束缚它。这种天然的属性,是贪得无厌的欲望。
动物也有欲望,就像瞪羚在吃饱了的狮群边上进食一样,它们的欲望满足后就会等到下一次,就连传宗接代也有规律的发情期。反观人类,欲望无尽。
《死亡陷阱》中,劇作家妻子麦拉说,“其实在她心中,她是希望他杀了那个年轻人的”,这一句的深意。一方面不希望丈夫杀人担起杀人者的责任,一方面又想获得杀人后的各种好处。这一句台词和最终一幕那高举的匕首以及红了眼的男人一样,把人心中最黑暗的部分就这么无情地扯开伪装摊在众人面前。11年来做个好妻子,好言好语鼓励文思枯竭的丈夫,但利益就在跟前,弱女子连杀人都可以承受。
越是着力刻画剧作家和年轻人之间的同性感情,越是让人对之后的的部分觉得压抑难受。因为之前一笔笔浓墨重彩和那两句简单却又用情至深的话,才更能用沉重的代价,来体现他们不想放手的欲望。
对于主角西德尼,上一次的好评之作是18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名声与财富在远离,过气剧作家似乎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选择,和同性恋人干掉旧爱这个障碍之后,新欢成了新的障碍,非但如此,还把自己当成障碍,怎么办,干掉!《死亡陷阱》,因为欲望无尽,所以陷阱无尽,死亡无尽。
看阿婆的剧,大幕拉上的那一刻是印象最深的。回味总是在全剧黑色的基调上又重重盖上了一层,就连反光都没有的暗黑墨色,一如人心。
戏剧,灵魂属性是起伏
就像剧中所说的,“就连讲习班里也能学到,惊悚剧的常识:大逆转”。
很多人常年浸淫推理作品后,必须面对的窘境是看一般作品的时候过早看出端倪,只能挠挠头本着有始有终的原则默默看到最后一页。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非常喜欢“大角度逆转”的原因,偶尔被骗上一回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这种被骗的快乐通常来自同一作品中第三甚或第四次出现的逆转。
在一开始就丢掉习惯去分析去探索的理性头脑,由着自己无重力漂在作者营造的激流中,从一个小漩涡顺势冲到另一个小漩涡,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抵达瀑布像个无经验者一样尖叫着飞流直下,然后一切再重头——“无上体验”。《死亡陷阱》的故事本身就给人这种感觉。
“无上体验”的另一部分来自于舞台效果,阿加莎在长沙戏剧谷的这一波巡演是下足了血本。灯光音效舞台布置一直让本土的戏剧工坊仰视。
大幕一开,一间气派的书房兼会客厅,这是百老汇曾经风光无限的悬疑剧作家西德尼的家,房梁阔大气派得堪称完美。各种各样的武器,枪、刀、狼牙棒、弩,还有铁链、手铐占满几乎所有墙面,几幅舞台剧海报错落其间,它们都是西德尼曾经辉煌的见证。
这间艺术气息十分浓厚的宅子里,两幕场景的衔接就是最大的一次逆转,两次杀戮,无数次的崩溃,特别是那次“诈尸”,上一个场景还是丈夫搂着惊魂未定的妻子柔声劝慰:“听说谋杀能刺激性欲。”下一刻雷声大作,忽明忽暗中窜出来的“死尸”,被惊吓的不止心脏不堪负担的妻子,还有场下捂着眼睛的观众。即使“黑色幽默”无法动人,不是还有“血色杀戮”吗·
“元戏剧”,要磨合的不仅是剧本
前阵子,话剧名角野芒再次提到观剧时候接电话那茬儿,在微博上闹得沸反盈天。没有人会反对把话剧的观众群尽量的最大化,观众是需要培养的,从一个更大的基数上培养绝对是好事,不过整个培养的过程实在是让人抓狂。从阿加莎在长沙的前三次试水来看,每次入场都该祈祷,这一场别有迟到的别有抖腿的别有打电话的,别有嚎啕大哭的孩子……
作为“元戏剧”的《死亡陷阱》,一部有着深意且有些意识流的作品,必然会有剧情转折时毫无包袱的段落。如果你只是话剧当成,两三个小时特效全开的啪啪啪哐哐哐,那么《死亡陷阱》不是好选择。对,也许你只想放松一下,但是,《死亡陷阱》配得上更理解它的观众。
那些一场场演下来的演员们,那些为了让这样一部话剧能够在国内的剧场内长期上演的人们,那些你虽然没有看到但一样付出辛劳的灯光,音乐和其他工作人员们,所有为了这部话剧奉献过自己一份力量的人们,还有所有深深喜爱这部话剧的观众们,他们都配得上这一场又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即便情节背后是这样并不讨好的现实,但作为一部好作品来说,它值得这样付出。
杀人者西德尼形容《死亡陷阱》这个剧本,“在氧气稀薄的深海中,抬头看不到任何光线,然而,满足感充斥胸腔,几乎可以靠它维持生命。” 而作为两重“元戏剧”之外的观众,对一部好作品,最好的点评是,告诉身边所有人,然后,找机会再去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