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论述了如何转化后进生。教师首先要学会研究分析后进生、关爱后进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并积极探索好的转化方法,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只有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关爱 激励 表扬 反复 开发家长资源
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关爱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情感的融洽、和谐是班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即“师爱效应”。爱生是一种教育力量,是师德的重要内容。老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差生,他们必然受感化,“亲其师,则信其道”,认为老师可敬、可亲、可学,学生才会对老师的话可听。
关爱后进生就要真诚的对待他们,教师在做后进生思想工作和管理班级时,绝不应有丝毫虚伪和欺哄,一旦学生发现了老师一次“有假”,那么老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对老师会更加反感,甚至会出现更加偏差的行为。因此,老师要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想事情,顾及学生的感受。只有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接受他们,才会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关爱后进生就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后进生的特点是某方面落后于其他学生,因此,他们在心理上充满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他们的自尊心告诉自己,绝不容忍别人轻视自己,但某些方面又不如人。所以,对于后进生,老师应该要尊重他们,对于他们的行为有时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给以宽容。不能对他们动辄挖苦讽刺,甚至处罚。教育家陶行知曾语重心长地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对后进生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爱护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只有这样,转化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激励法
后进生最缺乏的是自信心,觉得自己这样不行,那样很笨,因而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被动,生怕被人嘲笑、看不起,所以我们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有意激励这些学生,大胆去学习,思考,劳动。无论他们做得多么不完整,哪怕只完成了任务的一点点,老师也一定要不失时机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完成得更好。通过激励法,可以给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
3、表扬法
即抓住闪光点,激发自信心。表扬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包括成年人),后進生更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创造转化契机。当然,表扬要注意方式,根据情况,有的进行个别单独表扬,有的进行全班集体表扬,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班风。
4、反复法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尽管个别后进生,可能到毕业之时我们也未能让他从不好学习转化到喜欢学习,但通过我们的反复努力的教育,终能使他们明白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关心是真诚的,所以尽管他们不想读书,但还是会尊重、感激我们,服从管理做一名好学生的。
5、开发家长资源法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家长这一教育资源,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径。而班主任有效地开发学生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家长教育子女的优势,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心和教育,与家长共建班集体。班主任在积极开发学生家长资源共建班集体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做好家庭与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尤其是对后进生,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没有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真诚合作,是不可能的。因此,应经常密切联系学生家长,与其精诚合作,力求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使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一致。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持之以恒,对症下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关爱 激励 表扬 反复 开发家长资源
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关爱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情感的融洽、和谐是班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即“师爱效应”。爱生是一种教育力量,是师德的重要内容。老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差生,他们必然受感化,“亲其师,则信其道”,认为老师可敬、可亲、可学,学生才会对老师的话可听。
关爱后进生就要真诚的对待他们,教师在做后进生思想工作和管理班级时,绝不应有丝毫虚伪和欺哄,一旦学生发现了老师一次“有假”,那么老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对老师会更加反感,甚至会出现更加偏差的行为。因此,老师要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想事情,顾及学生的感受。只有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接受他们,才会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关爱后进生就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后进生的特点是某方面落后于其他学生,因此,他们在心理上充满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他们的自尊心告诉自己,绝不容忍别人轻视自己,但某些方面又不如人。所以,对于后进生,老师应该要尊重他们,对于他们的行为有时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给以宽容。不能对他们动辄挖苦讽刺,甚至处罚。教育家陶行知曾语重心长地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对后进生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爱护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只有这样,转化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激励法
后进生最缺乏的是自信心,觉得自己这样不行,那样很笨,因而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被动,生怕被人嘲笑、看不起,所以我们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有意激励这些学生,大胆去学习,思考,劳动。无论他们做得多么不完整,哪怕只完成了任务的一点点,老师也一定要不失时机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完成得更好。通过激励法,可以给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
3、表扬法
即抓住闪光点,激发自信心。表扬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包括成年人),后進生更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创造转化契机。当然,表扬要注意方式,根据情况,有的进行个别单独表扬,有的进行全班集体表扬,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班风。
4、反复法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尽管个别后进生,可能到毕业之时我们也未能让他从不好学习转化到喜欢学习,但通过我们的反复努力的教育,终能使他们明白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关心是真诚的,所以尽管他们不想读书,但还是会尊重、感激我们,服从管理做一名好学生的。
5、开发家长资源法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家长这一教育资源,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径。而班主任有效地开发学生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家长教育子女的优势,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心和教育,与家长共建班集体。班主任在积极开发学生家长资源共建班集体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做好家庭与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尤其是对后进生,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没有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真诚合作,是不可能的。因此,应经常密切联系学生家长,与其精诚合作,力求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使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一致。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持之以恒,对症下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