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问你,“师”这个字是谁发明的?你肯定回答不了我。同样,你若问我,我也无法回答。但如果让我们用师字来组词造句,恐怕就不知道该有多少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一天不跟各种各样的师们打交道呢?出门坐车,有司机师傅;走进饭店搓一顿,有厨师;生病住院,有医师护士。即便碰到一个陌生字,也会请教字典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师。
现在,我要向你介绍一个“谱师”。你可能要问了,何为“谱师”,是不是那些专事作曲的音乐家?非也。我说的谱师是以专给人编纂印刷宗谱族谱为生的人。我没读过三百六十行,也没看全七十二行,因此也就无从知道那些行道里有没有修宗谱族谱这一行的人。我到浙江瑞安前,曾在网上查了一下当地有什么值得去的地方。玉海楼当然首当其冲了,而后我就看中了所谓的“东源——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提起印刷,或者看到印刷的机器,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读书人怎么能不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呢?众所周知,印刷术和造纸、指南针、火药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而说到印刷,我们又不得不联想到毕升。毕生是北宋庆历年间的一介平民,他在前人——初唐时期采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木活字印刷。不要小看这一个“活”字,这一技术创新简直就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因了这木活字,后来被铅字所替代,使人类的文明不知飞速发展了多少。就是说,量变可以计算,而质变无法估计。现在,大多数的印刷都采用了胶印、彩印,也有个别落后的地方仍在使用铅字印刷。但仍然沿用木活字印刷的恐怕全国也就是瑞安独此一家了。这就难怪,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多次到温州到瑞安的生意人对我说,到瑞安一定要去木活字印刷村看看,那是全国独有的。
我们应该感谢毕升,甚至感谢那些不断推动印刷技术进步的前人,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无论如何是进入不了信息时代的。正是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情,使我刚住进瑞安的国际大饭店,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饭店专门给客人提供的瑞安旅游指南那一类的说明书。匆匆扫过几眼“数字瑞安”“生态之城”“黄金海岸”后,果然在一不太醒目的地方看到了“东源——中国木活字印刷村”。尽管介绍的文字很有限,可也足以引起我的关注了。
东源村位于温州第二大水系飞云江的中游,依山临海,其所在的平阳坑镇是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县经瑞安往温州市区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塞。今日的东源村有1800人,村中会修族谱并能用木活字印谱的谱师能有近百人,大都分散到温州各地做谱,也有个别的把业务开辟到福建、江西、湖北。不论这些谱师走到哪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各种族谱的扉页上几乎都印有“平阳坑东源(东岙)村王X X印刷”或“平阳坑东源王X X梓辑”等字样。那么,何谓“梓辑”呢?东源村的谱师会告诉你,梓辑就是谱师们对自己修编族谱并用木活字进行印刷的全套工艺的总称。有专家考证,认为东源族谱木活字印刷其操作流程同八百年前王祯《农书》的记载如出一辙。这足以证明印刷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个伟大而成熟的发明。近几年,韩国一直有人在说印刷术是他们的发明,甚至还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想来多少有点荒唐可笑。尤其令人饶有兴趣的是,在元朝初年,一个叫王法懋的印刷师傅,因其颇有学问,教授善身,放弃官场功名,隐居在乡间农村,开始为自家和外户人家编修族谱,日子过的虽不丰盈,但已足以养家糊口。久而久之,用木活字编印族谱就成了他的子孙们的一门手艺。大约到了清朝,王姓中的有一分支迁移到现在的东源村。至此,东源就成了木活字印刷的重要基地。
我们走进东源村,具体说走进王氏老宅——“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老宅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正门朝西,大门两侧的围墙用大块无规则的石头垒成,门上边的人字棚子檐下挂着两个红灯笼。里边北、东、南三个方向的房子全部是竹楼,楼顶罩的均是青灰色的泥瓦,恰好与四处的青山连成一色。东边的竹楼屋门紧锁着,显然已经好久没人进去了。北边的竹楼两扇门敞开着,西侧的那间里坐着一个农人,地上摆着几件农机配件,顺着表面斑驳的楼梯走上二楼,黑不隆冬的,也不知地板上堆放着一些什么破烂东西。还好,走到窗前,尚能透过一尺宽的玻璃看到院里的世界。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呢?我想该是库房吧。你想,那么多的用棠梨木做的繁体字,那么多的宣纸,那么多印成的卷谱,这些东西既怕潮湿,也怕被别人盗走,所以就必须有个安全通风的地方。东侧的那一间,有谱师在噼里啪啦地捡字,我甚是惊喜地跑过去想看个究竟。可惜,当我探过头去,仔细观看,结果很失望。原来谱师所检的字根本不是木活字,而是蘸着机油的铅字。我问谱师,你们这里不是一直用木活字的吗?谱师说,造木活字费事,何况印出的效果没有铅字规范。我说,如果那样岂不把这古老的发明给断送了吗?谱师并不多解释,他扬脸冲着南面竹楼的方向说,他们那里用木活字。
于是,我们一窝蜂似地快步走向南面的竹楼。竹楼里有位姓王的中年男人,个头不高,头顶微凸,脸色红润,眼睛颇有神,一看就是个精明之人。我猜他一定是王姓谱师的后人。果然,几番交谈,他告之他叫王壬生,确系王氏后人。见屋内的桌案上只简单地摆着几盒散落的棠梨木活字,不像生意兴隆的样子,我便问你们现在不接活吗?王壬生说很少,这里主要是接待旅游的客人。我说你们这样冷清,会不会让这个祖传的技术失传呢?而且也会影响你们的生活水平啊?他笑着说不会的。陪同的一位当地领导告诉我们,过去民间大都尊称谱师为先生。先生一般住祠堂(宗族请谱师做谱,多要求谱师住到自家的宗祠里),吃公粮(宗族公田所出),忙上一年半载,所得报酬并不高。平时如果吃点烟酒,回去时连路费都会成问题。但旧时能否吃饱饭毕竟是底层百姓的大问题,谱师既然被所请的宗族包了吃住(菜要自己买),来几人提供几份,做多久供应多久,于是干脆携妻带子,一家老少随谱而行。而且,由于那点可怜的工钱反正攒不了家私,也就不那么急着赶活。有道是精工出细活,往往一个大族一做就是一年。如此,别看东源村里的谱师很多,但在素日却见不到几个。现在的谱师仍旧沿袭住祠堂,当然也有的住在雇主的家里,甚至住宾馆也说不定。所挣的工钱有的由家族里共同出,也有由一户富裕人家独家出的。所挣的费用一本族谱大概两三万元。由于市场意识强了,过去需一年干的活,现在两三个月就可以完成。看来,以前为了混饱饭,真正的是在磨洋工了。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决定请王壬生先生给我们现场展示一下这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王先生连声说不难不难,顺手拿过一块排版用的模子,问我叫什么名字,然后在那木炭一样的像骰子般大小的木活字中找寻起来。大约三四十秒的工夫,就捡出来“祝某某某万事如意”八个字,然后摆放好,将一长百元人民币大小的红色标语纸压在上边,再将蘸过墨汁的摇滚在纸上来回一轧,很快,一张两边镶有双龙图案的明信片就呈现在人们面前。我接过手中连连道谢,端详片刻还觉不过瘾,又要求王先生在另一张鹅黄的宣纸上再印一次,而且还要郑重其事地签上王先生的名字、时间、地点。王先生一点没反对,一一照办。接下来,一同前来的朋友纷纷仿照我的做法,也要求王先生如法炮制。趁着王先生干活的当口,我一边随意地翻看着手中的木活字,一边又和当地的领导攀谈起来。我问:“这木活字做起来一定很费事。”领导答:“据我所知,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有19道工序,刻字必须用棠梨木。先把木头弄成骰子大小的木块,再用毛笔在上面写出反字,然后用刀刻,完成一个字大约需要十几分钟。刻出来的字是老宋体。”“几千个反写字放在那,若是让我们外行人去检,那可要费老鼻子劲了。这些谱师有什么高招吗?”“当然有。这些谱师靠的是一首祖传的捡字口诀,前几句是‘君王立殿堂,朝辅尽忠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大概有150个字,平仄有韵,很像一首诗。”“印出的族谱有什么特点吗?”“族谱有着严格的规定,每页五格,表示五代同堂。页码越多,自然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
这族谱和口诀显然还带有封建时代的烙印。对于生于后世的我们,自然是没有批评的必要。相反,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创造这些族谱口诀的先人,如若没有他们这带有封建色彩的口诀,恐怕这千年的木活字印刷术早已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走出竹楼时,未经王壬生先生允许,我偷偷地将一块没有刻上字的木活字木块和一张印好的作废的族谱样子放进随身的包里。回瑞安的路上,当朋友们通过数码相机展示同王壬生先生的合影时,我则暗自惊喜,我除了得到他们同样得到的东西,我还得到了他们不曾得到的东西。而且,我还萌生了一种愿望,有朝一日,我也请东源的谱师给我们陈氏家族修编一个族谱,尽管我们不是一个旺族。看来谱师之旅,真乃文化之旅;而文化之旅,又何尝不是生命之旅呢!
现在,我要向你介绍一个“谱师”。你可能要问了,何为“谱师”,是不是那些专事作曲的音乐家?非也。我说的谱师是以专给人编纂印刷宗谱族谱为生的人。我没读过三百六十行,也没看全七十二行,因此也就无从知道那些行道里有没有修宗谱族谱这一行的人。我到浙江瑞安前,曾在网上查了一下当地有什么值得去的地方。玉海楼当然首当其冲了,而后我就看中了所谓的“东源——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提起印刷,或者看到印刷的机器,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读书人怎么能不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呢?众所周知,印刷术和造纸、指南针、火药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而说到印刷,我们又不得不联想到毕升。毕生是北宋庆历年间的一介平民,他在前人——初唐时期采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木活字印刷。不要小看这一个“活”字,这一技术创新简直就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因了这木活字,后来被铅字所替代,使人类的文明不知飞速发展了多少。就是说,量变可以计算,而质变无法估计。现在,大多数的印刷都采用了胶印、彩印,也有个别落后的地方仍在使用铅字印刷。但仍然沿用木活字印刷的恐怕全国也就是瑞安独此一家了。这就难怪,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多次到温州到瑞安的生意人对我说,到瑞安一定要去木活字印刷村看看,那是全国独有的。
我们应该感谢毕升,甚至感谢那些不断推动印刷技术进步的前人,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无论如何是进入不了信息时代的。正是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情,使我刚住进瑞安的国际大饭店,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饭店专门给客人提供的瑞安旅游指南那一类的说明书。匆匆扫过几眼“数字瑞安”“生态之城”“黄金海岸”后,果然在一不太醒目的地方看到了“东源——中国木活字印刷村”。尽管介绍的文字很有限,可也足以引起我的关注了。
东源村位于温州第二大水系飞云江的中游,依山临海,其所在的平阳坑镇是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县经瑞安往温州市区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塞。今日的东源村有1800人,村中会修族谱并能用木活字印谱的谱师能有近百人,大都分散到温州各地做谱,也有个别的把业务开辟到福建、江西、湖北。不论这些谱师走到哪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各种族谱的扉页上几乎都印有“平阳坑东源(东岙)村王X X印刷”或“平阳坑东源王X X梓辑”等字样。那么,何谓“梓辑”呢?东源村的谱师会告诉你,梓辑就是谱师们对自己修编族谱并用木活字进行印刷的全套工艺的总称。有专家考证,认为东源族谱木活字印刷其操作流程同八百年前王祯《农书》的记载如出一辙。这足以证明印刷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个伟大而成熟的发明。近几年,韩国一直有人在说印刷术是他们的发明,甚至还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想来多少有点荒唐可笑。尤其令人饶有兴趣的是,在元朝初年,一个叫王法懋的印刷师傅,因其颇有学问,教授善身,放弃官场功名,隐居在乡间农村,开始为自家和外户人家编修族谱,日子过的虽不丰盈,但已足以养家糊口。久而久之,用木活字编印族谱就成了他的子孙们的一门手艺。大约到了清朝,王姓中的有一分支迁移到现在的东源村。至此,东源就成了木活字印刷的重要基地。
我们走进东源村,具体说走进王氏老宅——“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老宅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正门朝西,大门两侧的围墙用大块无规则的石头垒成,门上边的人字棚子檐下挂着两个红灯笼。里边北、东、南三个方向的房子全部是竹楼,楼顶罩的均是青灰色的泥瓦,恰好与四处的青山连成一色。东边的竹楼屋门紧锁着,显然已经好久没人进去了。北边的竹楼两扇门敞开着,西侧的那间里坐着一个农人,地上摆着几件农机配件,顺着表面斑驳的楼梯走上二楼,黑不隆冬的,也不知地板上堆放着一些什么破烂东西。还好,走到窗前,尚能透过一尺宽的玻璃看到院里的世界。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呢?我想该是库房吧。你想,那么多的用棠梨木做的繁体字,那么多的宣纸,那么多印成的卷谱,这些东西既怕潮湿,也怕被别人盗走,所以就必须有个安全通风的地方。东侧的那一间,有谱师在噼里啪啦地捡字,我甚是惊喜地跑过去想看个究竟。可惜,当我探过头去,仔细观看,结果很失望。原来谱师所检的字根本不是木活字,而是蘸着机油的铅字。我问谱师,你们这里不是一直用木活字的吗?谱师说,造木活字费事,何况印出的效果没有铅字规范。我说,如果那样岂不把这古老的发明给断送了吗?谱师并不多解释,他扬脸冲着南面竹楼的方向说,他们那里用木活字。
于是,我们一窝蜂似地快步走向南面的竹楼。竹楼里有位姓王的中年男人,个头不高,头顶微凸,脸色红润,眼睛颇有神,一看就是个精明之人。我猜他一定是王姓谱师的后人。果然,几番交谈,他告之他叫王壬生,确系王氏后人。见屋内的桌案上只简单地摆着几盒散落的棠梨木活字,不像生意兴隆的样子,我便问你们现在不接活吗?王壬生说很少,这里主要是接待旅游的客人。我说你们这样冷清,会不会让这个祖传的技术失传呢?而且也会影响你们的生活水平啊?他笑着说不会的。陪同的一位当地领导告诉我们,过去民间大都尊称谱师为先生。先生一般住祠堂(宗族请谱师做谱,多要求谱师住到自家的宗祠里),吃公粮(宗族公田所出),忙上一年半载,所得报酬并不高。平时如果吃点烟酒,回去时连路费都会成问题。但旧时能否吃饱饭毕竟是底层百姓的大问题,谱师既然被所请的宗族包了吃住(菜要自己买),来几人提供几份,做多久供应多久,于是干脆携妻带子,一家老少随谱而行。而且,由于那点可怜的工钱反正攒不了家私,也就不那么急着赶活。有道是精工出细活,往往一个大族一做就是一年。如此,别看东源村里的谱师很多,但在素日却见不到几个。现在的谱师仍旧沿袭住祠堂,当然也有的住在雇主的家里,甚至住宾馆也说不定。所挣的工钱有的由家族里共同出,也有由一户富裕人家独家出的。所挣的费用一本族谱大概两三万元。由于市场意识强了,过去需一年干的活,现在两三个月就可以完成。看来,以前为了混饱饭,真正的是在磨洋工了。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决定请王壬生先生给我们现场展示一下这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王先生连声说不难不难,顺手拿过一块排版用的模子,问我叫什么名字,然后在那木炭一样的像骰子般大小的木活字中找寻起来。大约三四十秒的工夫,就捡出来“祝某某某万事如意”八个字,然后摆放好,将一长百元人民币大小的红色标语纸压在上边,再将蘸过墨汁的摇滚在纸上来回一轧,很快,一张两边镶有双龙图案的明信片就呈现在人们面前。我接过手中连连道谢,端详片刻还觉不过瘾,又要求王先生在另一张鹅黄的宣纸上再印一次,而且还要郑重其事地签上王先生的名字、时间、地点。王先生一点没反对,一一照办。接下来,一同前来的朋友纷纷仿照我的做法,也要求王先生如法炮制。趁着王先生干活的当口,我一边随意地翻看着手中的木活字,一边又和当地的领导攀谈起来。我问:“这木活字做起来一定很费事。”领导答:“据我所知,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有19道工序,刻字必须用棠梨木。先把木头弄成骰子大小的木块,再用毛笔在上面写出反字,然后用刀刻,完成一个字大约需要十几分钟。刻出来的字是老宋体。”“几千个反写字放在那,若是让我们外行人去检,那可要费老鼻子劲了。这些谱师有什么高招吗?”“当然有。这些谱师靠的是一首祖传的捡字口诀,前几句是‘君王立殿堂,朝辅尽忠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大概有150个字,平仄有韵,很像一首诗。”“印出的族谱有什么特点吗?”“族谱有着严格的规定,每页五格,表示五代同堂。页码越多,自然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
这族谱和口诀显然还带有封建时代的烙印。对于生于后世的我们,自然是没有批评的必要。相反,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创造这些族谱口诀的先人,如若没有他们这带有封建色彩的口诀,恐怕这千年的木活字印刷术早已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走出竹楼时,未经王壬生先生允许,我偷偷地将一块没有刻上字的木活字木块和一张印好的作废的族谱样子放进随身的包里。回瑞安的路上,当朋友们通过数码相机展示同王壬生先生的合影时,我则暗自惊喜,我除了得到他们同样得到的东西,我还得到了他们不曾得到的东西。而且,我还萌生了一种愿望,有朝一日,我也请东源的谱师给我们陈氏家族修编一个族谱,尽管我们不是一个旺族。看来谱师之旅,真乃文化之旅;而文化之旅,又何尝不是生命之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