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点。因此,我们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出发,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概括、思维、表达等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题质疑,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我通常采用“课题质疑”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内容。如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我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内容呢?”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查‘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有什么好处?”……在课题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已产生了阅读期待,此时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这几个问题恰恰又是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阅读课文,教师只稍作点拨,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了。
二、以文为本,加强词句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就十分必要。我们在进行词句训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例如,我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这一课中的“不仅……还……”这一关联词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含有这一关联词的句子读一读。接着,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学会查“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哪个更重要些?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不仅……还……”这一关联词所表达的意思是递进关系。然后,再让学生用这一关联词口头造句,通过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语文课堂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成性。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应努力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展开想象,抓住课文中的“留白”之处进行语言训练。比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中的“工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这一段内容时,我这样启发学生:“现在,如果你们面对徐悲鸿所创作的油画,会有什么感想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出了心中的慨叹:“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为了给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徐悲鸿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他这种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样的训练,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异质选法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敢相信学生的能力,对于课文的讲解总是生怕有什么遗漏,常常会面面俱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自身价值得不到发挥,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落、句子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来处理。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让学生动笔画出描写海水颜色瑰丽的句子:“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描写海底珊瑚及其他动物的句子:“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这样的内容学生一读就懂,让学生自己阅读,交流体会,他们就能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放开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理解课文之后,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让学生获得角色体验,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能反映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自由读、分组读、导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的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我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学生对文中“又香又甜”一词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大部分学生认为它是描述丁香花的。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反复朗读了课文的第五节。此时,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说:“又香又甜是写老师的梦的。”学生在多次的朗读过程中理解了文本,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文中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阅读教学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去分析,因材施教,异质选法。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通过读、练、议、说等活动获得独立的感悟与体验。而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应把重心放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
(责编刘宇帆)
一、课题质疑,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我通常采用“课题质疑”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内容。如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我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内容呢?”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查‘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有什么好处?”……在课题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已产生了阅读期待,此时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这几个问题恰恰又是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阅读课文,教师只稍作点拨,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了。
二、以文为本,加强词句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就十分必要。我们在进行词句训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例如,我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这一课中的“不仅……还……”这一关联词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含有这一关联词的句子读一读。接着,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学会查“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哪个更重要些?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不仅……还……”这一关联词所表达的意思是递进关系。然后,再让学生用这一关联词口头造句,通过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语文课堂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成性。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应努力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展开想象,抓住课文中的“留白”之处进行语言训练。比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中的“工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这一段内容时,我这样启发学生:“现在,如果你们面对徐悲鸿所创作的油画,会有什么感想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出了心中的慨叹:“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为了给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徐悲鸿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他这种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样的训练,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异质选法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敢相信学生的能力,对于课文的讲解总是生怕有什么遗漏,常常会面面俱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自身价值得不到发挥,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落、句子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来处理。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让学生动笔画出描写海水颜色瑰丽的句子:“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描写海底珊瑚及其他动物的句子:“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这样的内容学生一读就懂,让学生自己阅读,交流体会,他们就能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放开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理解课文之后,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让学生获得角色体验,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能反映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自由读、分组读、导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的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我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学生对文中“又香又甜”一词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大部分学生认为它是描述丁香花的。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反复朗读了课文的第五节。此时,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说:“又香又甜是写老师的梦的。”学生在多次的朗读过程中理解了文本,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文中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阅读教学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去分析,因材施教,异质选法。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通过读、练、议、说等活动获得独立的感悟与体验。而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应把重心放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