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石某,男,21岁,在校学生,2020年11月12日至我院针灸科就诊。主诉:右侧腿部外侧疼痛伴右下腹胀痛半年,加重半月。患者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自右踝外侧至腹股沟外侧出现牵拉样、紧缩感疼痛,伴右下腹部胀痛,自觉遇寒加重、得温痛減。为求治愈,曾多次寻求西医治法,行肝胆脾胰及泌尿系彩超、双下肢动静脉彩超、腰椎核磁共振及血尿常规等检查,结果均提示无明显异常。观其舌脉可见舌淡白,苔白滑,脉沉紧;详询其饮食起居可知,患者平素好游泳,自起病以来,纳食欠佳,大便软烂,日行3-5次,小便清长;查体:自右踝外侧至腹股沟外侧浅表压痛,未触及条索结节,皮温较低,皮色不变,体表未见明显损伤,行走无异常姿态。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足少阳胆经经筋病,证属外感风寒湿邪。治宜温阳散寒、舒筋止痛。具体操作如下:
沿足少阳循行分布取穴,依次取阳陵泉、丘墟、光明、日月、风市、带脉以及部分阿是穴。取1.0寸毫针消毒后迅速刺入,提插捻转促进得气,患者诉针刺部位明显感觉酸、胀、麻后停止行针,留针30分钟。期间同步选用江西省中医院生产,规格:直径22cm,长度16cm的特制精艾绒艾条两根,同时点燃,在大腿外侧距体表约3cm处沿胆经分布区域循经往返施灸,以体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期间行针两次以加强针感,施灸结束后随即出针,日行一次。治疗一日后,患者诉腹泻症状改善、大便成形,患肢疼痛稍减;七日后患者腿部牵拉紧缩疼痛感解除,腹部胀痛消失,食欲增强,舌淡红,苔薄,脉浮缓,治疗结束。
如何诊断经筋病?要点有二:其一为发病部位,经筋的循行分布有其特有的规律,起于四肢,结于骨肉关节,其分布范围大体与经脉走向一致;其二为发病特点,经筋发生病变时,其分布区域可发生压痛、拘急、挛缩、强直等症状,肢体关节活动亦可出现不利,同时,与病变经筋相关联的脏腑也可能出现异常[ ]。“筋”,《说文》解作“肉之力也”。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作用是约束骨骼,活动关节,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势[ ]。《灵枢·经筋》原文中对胆经发病特点有详细记载:“足少阳之筋,……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肋痛……”。意思是,足少阳经筋发生病变时患者会有牵拉、紧缩样感受,并可上引胸胁,胁部作痛,这与上述病例中患者的症状十分相似,结合患者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那么,如何进一步确认证型呢?《灵枢·经筋》中亦有言明:“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阴痿不用。”当受风寒湿邪侵袭时,患肢产生牵拉样紧缩感疼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当受热邪侵袭,则表现为肢体痿软不用[ ]。患者发病时间为秋冬,且平素喜好游泳,经筋循行于体表,更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加之兼有纳食欠佳,大便溏薄等症状,不难辨证为外感风寒湿邪。因此,治疗应当温阳散寒、舒筋止痛。
《灵枢·经筋》以“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为经筋病的治疗方法及原则,取其温筋通络之意,既能够加强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气又能增强人体阳气。但笔者认为针灸并用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病目的。相对于燔针,使用毫针能够更好的守气,使气至病所,以保持感应持久。气为血之帅,气至则血至,气血通畅则痹症消散。《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守气的重要性。其次,相对于燔针之温热,热敏灸通过调整灸距和时间,寻找体表的热敏点,可使温热循经传导至更深部位及远端,能够更好达到温通经脉,养血柔筋,驱散寒邪水湿,回复阳气的作用。经筋为病, 病位尚浅, 故此行针不宜深, 浅刺即可获效。《针灸大成·火针》云:“切忌太深;恐伤经络, 太浅不能去病, 惟消息取中耳”, 必须深浅适宜, 中病即止。随着医学的研究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中。不同的病因、病位深浅决定了医者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寒则温、热则疾、虚则补、 实则泻。对于复杂性的经筋病可多法结合施治,以提高疗效。
经筋病的发生多与肝脾功能失调相关[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旺盛才能使气血运行通畅,以充分供养肌肉;肝脏主藏血,在体合筋,肝血充盈,四肢筋脉才能得以濡养,使筋肉有力、弛紧有度;相反,气血空虚,筋肉骨节无以滋养,则易使四肢麻木、筋肉拘急抽搐。因此,防治本病,重在调养肝脾、养护气血,以抵御外邪侵袭[ ]。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文章多为经筋病发病及治疗原理论述研究探讨,而对于典型十二经筋病例分享少之又少,临床亦少遇见,遂将此病例记录书写分享,意在抛砖引玉,以求更多学者前辈共同探讨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沿足少阳循行分布取穴,依次取阳陵泉、丘墟、光明、日月、风市、带脉以及部分阿是穴。取1.0寸毫针消毒后迅速刺入,提插捻转促进得气,患者诉针刺部位明显感觉酸、胀、麻后停止行针,留针30分钟。期间同步选用江西省中医院生产,规格:直径22cm,长度16cm的特制精艾绒艾条两根,同时点燃,在大腿外侧距体表约3cm处沿胆经分布区域循经往返施灸,以体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期间行针两次以加强针感,施灸结束后随即出针,日行一次。治疗一日后,患者诉腹泻症状改善、大便成形,患肢疼痛稍减;七日后患者腿部牵拉紧缩疼痛感解除,腹部胀痛消失,食欲增强,舌淡红,苔薄,脉浮缓,治疗结束。
如何诊断经筋病?要点有二:其一为发病部位,经筋的循行分布有其特有的规律,起于四肢,结于骨肉关节,其分布范围大体与经脉走向一致;其二为发病特点,经筋发生病变时,其分布区域可发生压痛、拘急、挛缩、强直等症状,肢体关节活动亦可出现不利,同时,与病变经筋相关联的脏腑也可能出现异常[ ]。“筋”,《说文》解作“肉之力也”。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作用是约束骨骼,活动关节,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势[ ]。《灵枢·经筋》原文中对胆经发病特点有详细记载:“足少阳之筋,……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肋痛……”。意思是,足少阳经筋发生病变时患者会有牵拉、紧缩样感受,并可上引胸胁,胁部作痛,这与上述病例中患者的症状十分相似,结合患者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那么,如何进一步确认证型呢?《灵枢·经筋》中亦有言明:“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阴痿不用。”当受风寒湿邪侵袭时,患肢产生牵拉样紧缩感疼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当受热邪侵袭,则表现为肢体痿软不用[ ]。患者发病时间为秋冬,且平素喜好游泳,经筋循行于体表,更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加之兼有纳食欠佳,大便溏薄等症状,不难辨证为外感风寒湿邪。因此,治疗应当温阳散寒、舒筋止痛。
《灵枢·经筋》以“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为经筋病的治疗方法及原则,取其温筋通络之意,既能够加强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气又能增强人体阳气。但笔者认为针灸并用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病目的。相对于燔针,使用毫针能够更好的守气,使气至病所,以保持感应持久。气为血之帅,气至则血至,气血通畅则痹症消散。《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守气的重要性。其次,相对于燔针之温热,热敏灸通过调整灸距和时间,寻找体表的热敏点,可使温热循经传导至更深部位及远端,能够更好达到温通经脉,养血柔筋,驱散寒邪水湿,回复阳气的作用。经筋为病, 病位尚浅, 故此行针不宜深, 浅刺即可获效。《针灸大成·火针》云:“切忌太深;恐伤经络, 太浅不能去病, 惟消息取中耳”, 必须深浅适宜, 中病即止。随着医学的研究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中。不同的病因、病位深浅决定了医者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寒则温、热则疾、虚则补、 实则泻。对于复杂性的经筋病可多法结合施治,以提高疗效。
经筋病的发生多与肝脾功能失调相关[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旺盛才能使气血运行通畅,以充分供养肌肉;肝脏主藏血,在体合筋,肝血充盈,四肢筋脉才能得以濡养,使筋肉有力、弛紧有度;相反,气血空虚,筋肉骨节无以滋养,则易使四肢麻木、筋肉拘急抽搐。因此,防治本病,重在调养肝脾、养护气血,以抵御外邪侵袭[ ]。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文章多为经筋病发病及治疗原理论述研究探讨,而对于典型十二经筋病例分享少之又少,临床亦少遇见,遂将此病例记录书写分享,意在抛砖引玉,以求更多学者前辈共同探讨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