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安徽的农村,那时家里不富裕,没见过宣纸,书法也只是乱写乱画。在12 岁小学毕业那年我意外的举办了“个人画展”,这算是与“艺术”第一次亲密接触后感受最深的。
那年,学校要求毕业生每人交一幅作品参加书画展,可是大家都不愿意作画,于是,小伙伴们找到了我。对我来说,这是难得的练习机会,还有免费的画纸和画笔,我十分乐意。最后,我画的画在画展上全部展出,毕业画展也成为了我人生第一个“画展”。说天赋也好,
说巧合也好,那次画展后,我对画画更是入迷。大学毕业后我也经常临碑临帖,苦于找不到老师,不得其法,甚为惆怅。
毕业后,我放弃了学校的分配,只身来到广东,来到了我命运转折的地方——美的,那是1992 年。1992 年的美的,还只是顺德乡镇的一家家电企业。美的初期并不重视工业设计,而我是学工业设计的,总感觉派不上用场,那时我只能埋头继续着我的模具工人工作。
我一直坚信“只要做好一件工作,下一个工作机会就找上门来”。不久后,我被美的调到电饭煲开发项目组,在那里与三洋合作。从那时起,我逐渐学习到了日本人做事的方法——坚持与创新。就是这份坚持与创新,我被美的调回总部担任空调的策划。
在美的日子,我也会在业余时间进行我的兴趣拓展——画画。
我觉得创意是腿加嘴做出来的,即用腿跑、用嘴问。当时,我力排众议,通过大量走访市场和实地调查,最终选择以熊作为美的空调的代言“人”,这种颠覆的思想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次“自杀”式行为。但事实证明,我成功了。就是这种颠覆的思想让我当时有了“你要用我就要用我的方法”的豪气与自信。之后,我又创作了“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广告语,让美家喻户晓。1997 年至1999 年,美的的销量从12 亿飙升至50亿元。
我觉得,走营销这条路,不是自己选择的,而命运推了我一把。
“美的”空调的成功使我受到业界的关注,并且成为了家电行业的专家顾问。离开美的后,我创办了壹串通品牌营销策划机构。创业之初,美的集团旗下的多家公司都找我做策划,那时,对我和公司而言,帮助甚大。不久后,美的进行改革,我失去了60% 的订单。由于性格好强,我坚决坚持着自己的秉性——对于策划,我自己就是一个品牌,一定会有人找我的。经历十年风雨,现在,壹串通已经服务了上百家企业。
我欣赏佛教中的“和文化”,壹串通现在所秉持的企业文化就是“六和文化”,它是从佛教的“和文化”衍生而来。我在公司一直强调与员工之间要见和同解、律和同修、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享、身和同往,与客户间则保持和而不同、和哀共济,和合共生。做壹
串通,我的宗旨是做“60 年后世人还认同”的企业,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也做不了60 年世人认同的的企业。
后来,在职业画家魏克建的引荐下,我拜师于李正天老师门下。李正天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有趣,不讲理论,没有临帖,也没有练笔画,是直接写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汉字不是写的,而是刻在骨头上的,力度的基础非常重要,何以以笔当刀、以纸当骨?就是这么来的。
两个月前,受武馆长邀请,我在广州国彩艺术馆举行了为期13 天的个人画展,画展上很多朋友都前来祝贺,恩师李正天也莅临了现场。武馆长说我是一位在艺术道路上极为勤奋又踏实的艺术家,我那时反问他,我的作品天马行空,勤奋和踏实相对作品或者艺术者而
言,是否太过表面或者根本不合适?武馆长说,你的作品虽然天马行空,但这就是你的特点,这好比某些职业画家他擅长画国画,甚至是山水国画这个小分支,有些人想天马行空还不行呢!况且,你的画在艺术界不算差啊,在商界里也绝对是数一数二,并且除了国画,油画、
书法、和陶瓷你都玩,你这类人啊,着实少见。
这次画展应算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二次画展”。对我来说,现在专业是做企业品牌
营销策划,为企业做品牌、做顶层设计、做商业模式策划、做品牌战略。而作为业余艺术家,是因为从小喜欢,是爱好。也巧,就是这个爱好,给我的策划带来巨大的帮助。
其实,策划与艺术它们既相关联也存在矛盾。相关联的是在做策划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创意、审美、想象空间,对企业而言,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含金量。矛盾的体现是专业的策划它是一种专业行为,而艺术则是个人行为、思想行为。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
是思想上的表述,而策划不一样,他专注大众,是卖产品的。所以,我觉得艺术和商业策划既相关联又是存在矛盾的。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坚持着,因为
我会去平衡它们。更多的时候,我会去找它们的共同点。专业商业的策划需要逻辑,需要先通过洞察得出策略方向,如产品的卖点、企业的优点、消费者的需求点和市场的机会点等,再而沟通落实,最后执行;艺术行为亦如此,如先思考内心,再进行布局,然后构思笔画,最后落笔。但这是一种美感,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需要用另一种洞察的眼光去看待。虽然两者具体洞察的内容不一样,但是都需要的。
事实上,从职业策划人到业余艺术家,我专情于职业,钟情于业余。职业专情,因为这个是我的专业,是事业。而业余最大的好处在于不太在意成败,就如赛场上的运动员都是一副随时准备与对手打架的气势,业余选手则更多是一种难得可以在运动场上撒野疯狂的兴
奋感,管他对手是谁,反正尽力跑,尽力挥洒自我。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吕品昌曾对我说:“你不拘形式、随意而作的艺术作品,就是活跃人生的体现啊”。是的,办企业和玩艺术,我一直都保持活跃的心,我把这种活跃称为“玩味”,玩味业余与职业间角色的转换,玩味生活与工作间的协同互助。最后补一句:“我是业余,我怕谁!”。
那年,学校要求毕业生每人交一幅作品参加书画展,可是大家都不愿意作画,于是,小伙伴们找到了我。对我来说,这是难得的练习机会,还有免费的画纸和画笔,我十分乐意。最后,我画的画在画展上全部展出,毕业画展也成为了我人生第一个“画展”。说天赋也好,
说巧合也好,那次画展后,我对画画更是入迷。大学毕业后我也经常临碑临帖,苦于找不到老师,不得其法,甚为惆怅。
毕业后,我放弃了学校的分配,只身来到广东,来到了我命运转折的地方——美的,那是1992 年。1992 年的美的,还只是顺德乡镇的一家家电企业。美的初期并不重视工业设计,而我是学工业设计的,总感觉派不上用场,那时我只能埋头继续着我的模具工人工作。
我一直坚信“只要做好一件工作,下一个工作机会就找上门来”。不久后,我被美的调到电饭煲开发项目组,在那里与三洋合作。从那时起,我逐渐学习到了日本人做事的方法——坚持与创新。就是这份坚持与创新,我被美的调回总部担任空调的策划。
在美的日子,我也会在业余时间进行我的兴趣拓展——画画。
我觉得创意是腿加嘴做出来的,即用腿跑、用嘴问。当时,我力排众议,通过大量走访市场和实地调查,最终选择以熊作为美的空调的代言“人”,这种颠覆的思想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次“自杀”式行为。但事实证明,我成功了。就是这种颠覆的思想让我当时有了“你要用我就要用我的方法”的豪气与自信。之后,我又创作了“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广告语,让美家喻户晓。1997 年至1999 年,美的的销量从12 亿飙升至50亿元。
我觉得,走营销这条路,不是自己选择的,而命运推了我一把。
“美的”空调的成功使我受到业界的关注,并且成为了家电行业的专家顾问。离开美的后,我创办了壹串通品牌营销策划机构。创业之初,美的集团旗下的多家公司都找我做策划,那时,对我和公司而言,帮助甚大。不久后,美的进行改革,我失去了60% 的订单。由于性格好强,我坚决坚持着自己的秉性——对于策划,我自己就是一个品牌,一定会有人找我的。经历十年风雨,现在,壹串通已经服务了上百家企业。
我欣赏佛教中的“和文化”,壹串通现在所秉持的企业文化就是“六和文化”,它是从佛教的“和文化”衍生而来。我在公司一直强调与员工之间要见和同解、律和同修、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享、身和同往,与客户间则保持和而不同、和哀共济,和合共生。做壹
串通,我的宗旨是做“60 年后世人还认同”的企业,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也做不了60 年世人认同的的企业。
后来,在职业画家魏克建的引荐下,我拜师于李正天老师门下。李正天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有趣,不讲理论,没有临帖,也没有练笔画,是直接写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汉字不是写的,而是刻在骨头上的,力度的基础非常重要,何以以笔当刀、以纸当骨?就是这么来的。
两个月前,受武馆长邀请,我在广州国彩艺术馆举行了为期13 天的个人画展,画展上很多朋友都前来祝贺,恩师李正天也莅临了现场。武馆长说我是一位在艺术道路上极为勤奋又踏实的艺术家,我那时反问他,我的作品天马行空,勤奋和踏实相对作品或者艺术者而
言,是否太过表面或者根本不合适?武馆长说,你的作品虽然天马行空,但这就是你的特点,这好比某些职业画家他擅长画国画,甚至是山水国画这个小分支,有些人想天马行空还不行呢!况且,你的画在艺术界不算差啊,在商界里也绝对是数一数二,并且除了国画,油画、
书法、和陶瓷你都玩,你这类人啊,着实少见。
这次画展应算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二次画展”。对我来说,现在专业是做企业品牌
营销策划,为企业做品牌、做顶层设计、做商业模式策划、做品牌战略。而作为业余艺术家,是因为从小喜欢,是爱好。也巧,就是这个爱好,给我的策划带来巨大的帮助。
其实,策划与艺术它们既相关联也存在矛盾。相关联的是在做策划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创意、审美、想象空间,对企业而言,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含金量。矛盾的体现是专业的策划它是一种专业行为,而艺术则是个人行为、思想行为。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
是思想上的表述,而策划不一样,他专注大众,是卖产品的。所以,我觉得艺术和商业策划既相关联又是存在矛盾的。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坚持着,因为
我会去平衡它们。更多的时候,我会去找它们的共同点。专业商业的策划需要逻辑,需要先通过洞察得出策略方向,如产品的卖点、企业的优点、消费者的需求点和市场的机会点等,再而沟通落实,最后执行;艺术行为亦如此,如先思考内心,再进行布局,然后构思笔画,最后落笔。但这是一种美感,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需要用另一种洞察的眼光去看待。虽然两者具体洞察的内容不一样,但是都需要的。
事实上,从职业策划人到业余艺术家,我专情于职业,钟情于业余。职业专情,因为这个是我的专业,是事业。而业余最大的好处在于不太在意成败,就如赛场上的运动员都是一副随时准备与对手打架的气势,业余选手则更多是一种难得可以在运动场上撒野疯狂的兴
奋感,管他对手是谁,反正尽力跑,尽力挥洒自我。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吕品昌曾对我说:“你不拘形式、随意而作的艺术作品,就是活跃人生的体现啊”。是的,办企业和玩艺术,我一直都保持活跃的心,我把这种活跃称为“玩味”,玩味业余与职业间角色的转换,玩味生活与工作间的协同互助。最后补一句:“我是业余,我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