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語文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关乎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科目,能够为以后的中学和其他时期教育奠定基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小学语文教学以更加丰富、生动的姿态面对小学教育。儿童文学具有趣味性、故事性,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形成更加理想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接受教育的质量对小学生的未来有深刻影响,特别是语文教学关系到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儿童文学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倍受小学生青睐,在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儿童文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有助于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已经渗透了儿童文学,但是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语文教学缺乏儿童文学素养
虽然儿童文学的地位逐步提升,在语文教材中,有一大半是儿童文学,但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还是不够重视,缺乏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更不如说对儿童文学的内涵、美学特征、体裁、的理解了。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涉猎较窄,很多教师仅仅局限在对教材上和课后习题中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生动,课堂效率不高。
(二)语文课堂缺乏灵活性
当前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授课过程没有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难以摆脱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课堂环境,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文学审美,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审美倾向,改变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不然很容易使小学生丧失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重心放在对字、词的认读和对文章结构分析、思想意义的归纳上,使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完全工具化,不符合儿童文学的主体思想。在教学环节中,不对儿童文学本身的特点进行区分,习惯性地将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纳入同一种教学模式,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儿童文学的多样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儿童文学也失去了魅力。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教学。培养语文教师的同理心,站在儿童的视角下看待儿童文学,把握儿童的心理。广泛涉猎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培养儿童文学审美和正确的观念,儿童文学就是在儿童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作品,有许多优秀作品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去阅读和积累。
比如,有国外的《安徒生童话》、《红舞鞋》,国内的有曹文轩的《草房子》,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实现华人作家零的突破,还有当前流行的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这些经典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把握儿童心理的特点,能夠与小学生产生共鸣。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一起阅读和研究儿童文学,加强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合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儿童文学作品的作者走进校园,为教师组织讲座,学习儿童文学的视角和方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和设计教学方案时,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和儿童文学的创作特点,侧重学生为主的课堂环境,在加强讲解儿童文学的内容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融入情感,从而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品质。
比如,教师在讲授完《小蝌蚪找妈妈》后可以加入课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唤醒学生对母爱的感恩。给同学们讲授全球销量超过1500万册的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兔妈妈微笑的看着他说:“那我可猜不出来呀。”“我爱你这么多。”小兔子拼命张开双臂。可是,不管小兔子怎么比,怎么跳,他的爱总是比不上兔妈妈来得多、来得高、来得深、来得远。最后,小兔子终于了解妈妈对他的爱,是那么多那么大,他永远也比不上。在简短的亲子间对话中,生动的描绘出亲子间的生活互动。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会像小兔子那样试图把爱描述出来。但是爱,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强化了小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对母亲的感恩。
(二)促进儿童文学在语文课堂的融入
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辅助性作用,从当前语文教材的改革中发现,儿童文学的比例越来越大,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课外儿童文学的引入为辅,作为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下,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愉快学习、积极探索的角色。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己共同朗诵课文,因为是童话色彩的课文,学生都很有朗诵兴趣。遇到读不下去的地方,老师叫停,重点讲解后多读几遍。读完课文后老师启发学生,在朗诵完后,知道了什么内容?有的学生发现了燕子住在屋檐下,有的学生发现了冬瓜比较大,有的同学发现了茄子小但是柄上有刺等。教师在提问后加以总结和归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的变革中加入儿童文学的元素,能够丰富小学语文的色彩,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创新儿童文学融入的教学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新路径,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寻找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的结合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在时代的指引下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晓娟. 初探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 课外语文,2016,20:18.
[2]龙艳飞. 浅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祖国,2016,17:199.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接受教育的质量对小学生的未来有深刻影响,特别是语文教学关系到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儿童文学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倍受小学生青睐,在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儿童文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有助于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已经渗透了儿童文学,但是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语文教学缺乏儿童文学素养
虽然儿童文学的地位逐步提升,在语文教材中,有一大半是儿童文学,但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还是不够重视,缺乏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更不如说对儿童文学的内涵、美学特征、体裁、的理解了。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涉猎较窄,很多教师仅仅局限在对教材上和课后习题中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生动,课堂效率不高。
(二)语文课堂缺乏灵活性
当前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授课过程没有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难以摆脱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课堂环境,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文学审美,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审美倾向,改变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不然很容易使小学生丧失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重心放在对字、词的认读和对文章结构分析、思想意义的归纳上,使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完全工具化,不符合儿童文学的主体思想。在教学环节中,不对儿童文学本身的特点进行区分,习惯性地将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纳入同一种教学模式,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儿童文学的多样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儿童文学也失去了魅力。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教学。培养语文教师的同理心,站在儿童的视角下看待儿童文学,把握儿童的心理。广泛涉猎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培养儿童文学审美和正确的观念,儿童文学就是在儿童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作品,有许多优秀作品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去阅读和积累。
比如,有国外的《安徒生童话》、《红舞鞋》,国内的有曹文轩的《草房子》,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实现华人作家零的突破,还有当前流行的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这些经典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把握儿童心理的特点,能夠与小学生产生共鸣。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一起阅读和研究儿童文学,加强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合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儿童文学作品的作者走进校园,为教师组织讲座,学习儿童文学的视角和方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和设计教学方案时,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和儿童文学的创作特点,侧重学生为主的课堂环境,在加强讲解儿童文学的内容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融入情感,从而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品质。
比如,教师在讲授完《小蝌蚪找妈妈》后可以加入课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唤醒学生对母爱的感恩。给同学们讲授全球销量超过1500万册的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兔妈妈微笑的看着他说:“那我可猜不出来呀。”“我爱你这么多。”小兔子拼命张开双臂。可是,不管小兔子怎么比,怎么跳,他的爱总是比不上兔妈妈来得多、来得高、来得深、来得远。最后,小兔子终于了解妈妈对他的爱,是那么多那么大,他永远也比不上。在简短的亲子间对话中,生动的描绘出亲子间的生活互动。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会像小兔子那样试图把爱描述出来。但是爱,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强化了小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对母亲的感恩。
(二)促进儿童文学在语文课堂的融入
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辅助性作用,从当前语文教材的改革中发现,儿童文学的比例越来越大,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课外儿童文学的引入为辅,作为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下,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愉快学习、积极探索的角色。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己共同朗诵课文,因为是童话色彩的课文,学生都很有朗诵兴趣。遇到读不下去的地方,老师叫停,重点讲解后多读几遍。读完课文后老师启发学生,在朗诵完后,知道了什么内容?有的学生发现了燕子住在屋檐下,有的学生发现了冬瓜比较大,有的同学发现了茄子小但是柄上有刺等。教师在提问后加以总结和归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的变革中加入儿童文学的元素,能够丰富小学语文的色彩,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创新儿童文学融入的教学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新路径,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寻找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的结合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在时代的指引下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晓娟. 初探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 课外语文,2016,20:18.
[2]龙艳飞. 浅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祖国,2016,1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