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33.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一阐述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所以数学教学应当改革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社会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数学教学生活化,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抽象及应用过程,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那么数学教师应如何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感受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认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的乐趣呢?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 观察生活现象,积累数学知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数学实例,以达到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新的七年级数学教材的第三章就是《丰富的图形世界》,实际的图形给同学们“看得见,模得着”的感觉,但要从其中抽象出具体的数学模型,就得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譬如在“面动成体”这一知识点上,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相关实例,在上该课的前一天我就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就找到了“某些高档宾馆的旋转大门,面动起来就成为圆柱体”“校门口的自动门,将截面理想化为长方形,那么运动起来就是长方体”等等。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揭示数学规律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承担。”因此,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知识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如在教学《圆的定义》这一课时,我根据以往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玩丢沙包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各围成一个圆,一个同学站在中间当圆心,让同学们相互比较自己与中间这个同学的距离,学生通过比较都知道距离相等,由此得到圆的集合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中间这个同学)即为圆心,与中间这个同学的距离即为半径;然后再让另一个同学任意跑动,让全班同学观察跑动的同学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由此,又得出了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这个游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圆的集合定义并且突破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难点,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兴趣倍增,效果良好。
又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读教材,了解到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及相应的数量特征,然后把学生领到操场上合适的位置观看日出的景象,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日出”这一过程反映了直线(山峰近似抽象成一条直线)和圆(太阳)的哪几种位置关系?根据你的观察请把下列词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相交、相切、相离、相切、相交。学生通过观看“日出”景象,加深了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理解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数量特征做好铺垫,避免了教师的说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若能创造性的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勾勒出生活画面,创设生活情景,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
三、回归生活天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用数学知识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是数学教学的着眼点,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生能用“数学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創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七年级新教材出现了《可能性》,这是七年级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开始,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实例丰富对不确定事件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渗透概率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有的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并在自己实际生活中能够找到相关的事例,如“福利彩票中奖率”,“玩转盘”,“转硬币”等等,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通过“转盘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有大小的,同时复习一些基本统计量(平均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如:教学《统计初步》后设置下列作业:王明同学的爸爸是一个勤劳的庄稼汉,但由于小时候家庭贫寒,没有上过学,去年他开始养鱼,到今天已正好一年时间了,他不知道鱼塘里到底有多少条鱼?根据本地的生活水平可知鱼的重量在1kg左右时比较畅销,本地价格是5元/kg,他想知道鱼池中有多少条鱼可以出售,可以卖多少钱?请用你学过的统计知识帮助他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报告老师,并利用星期天到实地考察完成,将你所得信息反馈给老师,并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对王明同学的爸爸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将数学还原于生活,使学生在情景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才能更好地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一阐述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所以数学教学应当改革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社会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数学教学生活化,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抽象及应用过程,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那么数学教师应如何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感受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认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的乐趣呢?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 观察生活现象,积累数学知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数学实例,以达到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新的七年级数学教材的第三章就是《丰富的图形世界》,实际的图形给同学们“看得见,模得着”的感觉,但要从其中抽象出具体的数学模型,就得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譬如在“面动成体”这一知识点上,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相关实例,在上该课的前一天我就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就找到了“某些高档宾馆的旋转大门,面动起来就成为圆柱体”“校门口的自动门,将截面理想化为长方形,那么运动起来就是长方体”等等。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揭示数学规律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承担。”因此,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知识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如在教学《圆的定义》这一课时,我根据以往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玩丢沙包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各围成一个圆,一个同学站在中间当圆心,让同学们相互比较自己与中间这个同学的距离,学生通过比较都知道距离相等,由此得到圆的集合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中间这个同学)即为圆心,与中间这个同学的距离即为半径;然后再让另一个同学任意跑动,让全班同学观察跑动的同学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由此,又得出了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这个游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圆的集合定义并且突破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难点,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兴趣倍增,效果良好。
又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读教材,了解到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及相应的数量特征,然后把学生领到操场上合适的位置观看日出的景象,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日出”这一过程反映了直线(山峰近似抽象成一条直线)和圆(太阳)的哪几种位置关系?根据你的观察请把下列词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相交、相切、相离、相切、相交。学生通过观看“日出”景象,加深了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理解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数量特征做好铺垫,避免了教师的说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若能创造性的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勾勒出生活画面,创设生活情景,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
三、回归生活天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用数学知识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是数学教学的着眼点,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生能用“数学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創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七年级新教材出现了《可能性》,这是七年级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开始,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实例丰富对不确定事件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渗透概率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有的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并在自己实际生活中能够找到相关的事例,如“福利彩票中奖率”,“玩转盘”,“转硬币”等等,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通过“转盘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有大小的,同时复习一些基本统计量(平均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如:教学《统计初步》后设置下列作业:王明同学的爸爸是一个勤劳的庄稼汉,但由于小时候家庭贫寒,没有上过学,去年他开始养鱼,到今天已正好一年时间了,他不知道鱼塘里到底有多少条鱼?根据本地的生活水平可知鱼的重量在1kg左右时比较畅销,本地价格是5元/kg,他想知道鱼池中有多少条鱼可以出售,可以卖多少钱?请用你学过的统计知识帮助他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报告老师,并利用星期天到实地考察完成,将你所得信息反馈给老师,并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对王明同学的爸爸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将数学还原于生活,使学生在情景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才能更好地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