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扩大供肝来源——第18届国际肝移植学会年会概述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y_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8届国际肝移植学会年会于2012年5月16—19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世界各国的肝移植领域专家与学者就器官移植领域的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主要就扩大供肝来源这一议题作简单回顾.一、安全开展活体肝移植来自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的SUH指出,由于肝脏脂肪变性非常常见,活体肝移植时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评估非常重要.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捐献右肝的263例供者结果显示,47例(17.9%)为肝脏脂肪变性≥5%,其中4例(1.5%)肝脏脂肪变性者≥30%中,1例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患者(供者)死亡.因此,遵循供者安全是活体肝移植中的最高原则,应将严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列为供者禁忌[1].另一项研究将供肝切取时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分为<5%组和5~30%组[2].在移植后1年内,两组移植物体积无显著差异,提示轻度脂肪肝不是供肝切取的主要危险因素,肝脏再生能力不会受损.为了更好的匹配供肝重量/受者体重,切取右肝往往作为首选,有研究显示,残肝体积<35%者和>35%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无显著差异,无供者死亡事件,故研究认为,右肝切除的供者的残肝体积可以<35%[3]。

其他文献
患者为男性,23岁,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于2010年11月在外院行原位肝移植,术后第3天,丙氨酸转氨酶为33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103 U/L,白蛋白为43.1 g/L,胆红素总量为101 μmol/L,直接胆红素为82μmol/L.行320排CT扫描检查,提示腹腔干起始部狭窄,达85%,肝右动脉起始部狭窄,达80%.腹腔动脉造影结果同上,肝动脉吻合口无明显狭窄。
期刊
目的 研究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发生情况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心脏移植的受者10例.术后受者移植心功能异常时,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1年、2年和3年时进行移植心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共取得17份活检组织样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依据2004年国际心脏和肺移植学会(ISHLT)的病理学诊断体系以及移植心AM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受者术后出现丙型肝炎复发,均给予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HCV治疗,疗程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移植肝功能及HCV RNA复制水平等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后的早期病毒应答(EVR)、持续性病毒应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对肝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受者35例,术后16例接受特利加压素治疗(特利加压素组),术后立即给予特利加压素1mg,持续泵入,每天2次,持续使用3~4 d;19例接受多巴胺+普鲁卡因治疗(多巴胺组),术后立即给予多巴胺40 mg+普鲁卡因0.5 g,持续泵入,每天2次,持续使用3~5 d.两组受者术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术后观察血肌酐、尿素氮、β2微
目的 探讨成人胰岛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为3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施行4次胰岛移植,其中2例接受成人胰岛细胞和肾联合移植(每例的胰岛细胞和肾脏来自同一供者,以下简称"联合移植"),1例为肾移植术后5个月连续2次接受胰岛细胞移植,2次胰岛细胞移植间隔9 d.3例移植前均依赖胰岛素治疗,用量为0.5~0.7IU·kg-1·d-1.采用经皮肝门静脉穿刺,胰岛悬液重力输
目的 总结单中心脑死亡器官捐赠(DBD)和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的供肺获取以及肺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11例潜在器官捐献供者进行了术前评估,所有供者均进行痰培养、床旁支气管镜、胸部X线片及血液气体分析等检查.11例供者中,6例为DCD供者,5例为DBD供者.1例DCD和2例DBD供者因两肺广泛炎症浸润,氧合指数差未行供肺获取;1例DCD供者因心跳停止时间过长未行供肺获取;其余7例临床评估供肺良
患者为女性,46岁.2009年1月因尿毒症在我院行肾移植,2009年6月12日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伴恶心、呕吐,无大便.腹部平片提示急性肠梗阻.常规治疗无效,24h尿量减少至400 ml.2009年6月14日患者入我院,体温37.8℃,脉搏120次/min,血压90/60mm Hg(1 mm Hg=0.133 kPa),腹部膨隆,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叩诊为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未闻及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因不良反应而将吗替麦考酚酯(MMF)或硫唑嘌呤(Aza)转换为咪唑立宾(MZ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6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3例,骨髓抑制14例,肝功能损害6例,腹泻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MMF(或Aza)+泼尼松(Pred)的免疫抑制方案,出现不良反应时,转换应用了CNI+MZR+Pred.转换治疗后随访(33.2±17.4)个月(
目的 评价脂肪餐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活体肝移植(LDLT)供者术前胆道系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具有术中胆道造影(IOC)资料的LDLT供者50例.术前供者脂肪餐(进食2个油煎鸡蛋)前后分别行MRCP,比较脂肪餐前后二级胆管的显示情况及直径差异;脂肪餐后MRCP显示胆道分型的结果与相应术中IOC结果相比较,计算脂肪餐后MRCP评估正常与变异胆管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前可溶性CD30 (sCD30)水平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肺部感染以及移植肾功能丧失等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利用术前sCD30水平对肾移植受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将有完整5年随访资料的586例肾移植受者纳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受者术前sCD30的水平,根据sCD30水平将受者分为高水平组(sCD30>240 U/ml)、中水平组(sCD30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