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概念和内容入手,分析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农机农艺结合;小麦;播种质量
中图分类号:S512.1;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0-3
小麦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的小麦种植一开始是以人力、畜力为主,工作效率十分低下,科技含量比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小麦播种的质量不高。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深,我国许多地区已经普及了小型的农机具,小麦机播的面积逐渐增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在逐渐成为了过去。然而,由于长期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忽视了农艺的研究,使得小麦的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世界各国的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来看,只有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因此,要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就必须重视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问题。
1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1.1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概述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指通过结合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来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机械来完成农业作业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内容是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不同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和水平都不相同,会随着每个国家的不同国情而发生变化。比如,美国实行的是大规模机械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户均耕地比较少,仅为美国的1/400,我国无法像美国一样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另外,考虑到我国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度,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承包小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农艺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和作业工艺技术。我国疆域广阔,不同地区之间的作物生长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的农业发展都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要和农业工艺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生产条件等农艺指标选择适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农机农艺相结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农机农艺相结合要结合当地的农艺指标进行考虑,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目的;其次,各地要注意农机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为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最后,各地在选择农业机械化方案时,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选择综合效益最高的方案,以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1.2 我国小麦播种存在问题
粮食产业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的主要内容。小麦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小麦的种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稳定。作为小麦种植的第一步骤,播种的质量高低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的小麦播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2.1 整地质量较低
整地是作物播种以前的准备工作。耕作整地使得耕地的土质疏松,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的根部生长,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我国许多地区目前的耕作整地工作已经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过去的人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整地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机械的不配套或者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纯熟,导致了整地工作存在土地粉碎不均、土壤混合不匀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耕地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间隙变大,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出苗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小麦播种的质量。
1.2.2 播种时间过早
我国不同地区的小麦熟制不熟,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三种熟制。根据小麦播种的季节,可以将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3-4月,冬小麦的种植时间是每年的10-11月。由于小麦的播种工作机械化的程度仍然不高,加上近些年我国的气候异常,出现暖冬的现象,导致许多群众对播种时间的计算失误,播种的时间过早。春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会使得小麦的成长面临着冬天的考验,如果遇到天气急剧变化就容易因为冻害造成大规模的损失。冬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则会造成小麦的冬前旺长,降低了小麦的抗寒能力,不利于小麦苗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总的来说,播种时间过早会对小麦苗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2.3 播种方式不当
小麦的播种模式主要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类型。这三种播种模式中,条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简便,出苗比较整齐,有利于小麦苗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撒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省时简便,但是出苗整齐度最差,中后期管理不便;穴播的出苗整齐度最高,但是播种工作量最大,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在这三种方式中,条播最适宜采用农业机械化手段来完成。而在采用农机进行条播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的影响,导致播种的深度过大或者二次覆土,使得后期出苗的细弱化,降低了出苗率,影响后期的小麦苗出穗率。另外,农机的操作不当,导致播种速度过快、播种不均的现象存在,也会影响到出苗率和出穗率,降低播种的质量。
1.3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需要。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成为了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过去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农业机械而忽视了农艺的研究,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限制。事实上,农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农机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农艺指标的研究,只有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农机不断发展。作为农业种植的重要内容,小麦的种植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小麦种植模式逐渐从人工耕作向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机械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使得小麦的种植生产有了质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1]。因此,农业机械化受到了许多农民的欢迎。而正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非常明显,使得许多农民过度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农艺的研究,这使得小麦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在农艺的基础上发展农机技术,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机农艺相结合对于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农艺的基础上研究小麦的机播问题,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一方面可以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出穗率和种子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条件内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 农机农艺相结合在小麦播种过程的具体应用
2.1 在整地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整地工作一方面要将耕地土进行粉碎,以便于小麦苗的根部生长;另一方面,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追肥,保证土壤肥力。在粉碎环节,要根据耕地的情况选择适当马力和粉碎能力的还田机。一般来说,在土层比较坚硬,秸秆量大的地块要选用马力比较大、粉碎能力比较高的还田机[2]。在土壤耙匀耙透后,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配套合适的给水设施,给土壤适当补给水分。另外,根据土壤的肥力及耕作的情况,可以适当地增施氮肥,避免因为耕种造成的土壤肥力不均。
2.2 在播种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小麦品种和种子。不同地区的热量、温度变化不同,适当的作物品种可以尽可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要根据耕作的实际情况研究或者引进适当的播种农机和机械技术。农机方面,可以根据耕作的农艺指标选择相配套的多功能播种机。多功能播种机是一种集播种、施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作业机械。多功能播种机的引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降低农业作业的时间和成本,促进播种环节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的机播质量。机械技术方面,要加强当地的农机培训,不断提高当地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就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农机技术培训,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来完成。通过培训,使得操作人员的机械操作可以符合机械的操作要求,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提高播种环节的效率和质量[3,4]。最后,在使用农机进行播种之前,要先确定农业机械作业的幅宽。采用农机进行播种的时候主要是采用条播的方式,而根据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行距有利于小麦的通风透光,使小麦的发育更加健壮,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因此,小麦播种前要根据农机和耕地的情况调整田间畦块的宽度,设置播种的行距。
3 结语
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引,加快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机的补贴力度,不断提高当地农机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其次,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行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良种,宣传科学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大对农艺研究的扶持力度,使得农机农艺的结合更加紧密;最后,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农机操作水平,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制度,实现农机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白卫卫,李晓亮.农机农艺融合 助推小麦增产增收[J].农机科技推广,2012 (1):54.
[2]王梅.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318.
[3]雍承霞.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对提高小麦机播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 2013(1):35-36.
[4]王超,闫子双.浅析北京地区冬小麦种植农机与农
艺融合技术问题[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
(5):12-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农机农艺结合;小麦;播种质量
中图分类号:S512.1;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0-3
小麦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的小麦种植一开始是以人力、畜力为主,工作效率十分低下,科技含量比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小麦播种的质量不高。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深,我国许多地区已经普及了小型的农机具,小麦机播的面积逐渐增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在逐渐成为了过去。然而,由于长期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忽视了农艺的研究,使得小麦的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世界各国的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来看,只有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因此,要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就必须重视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问题。
1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1.1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概述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指通过结合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来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机械来完成农业作业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内容是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不同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和水平都不相同,会随着每个国家的不同国情而发生变化。比如,美国实行的是大规模机械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户均耕地比较少,仅为美国的1/400,我国无法像美国一样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另外,考虑到我国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度,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承包小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农艺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和作业工艺技术。我国疆域广阔,不同地区之间的作物生长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的农业发展都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要和农业工艺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生产条件等农艺指标选择适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农机农艺相结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农机农艺相结合要结合当地的农艺指标进行考虑,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目的;其次,各地要注意农机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为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最后,各地在选择农业机械化方案时,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选择综合效益最高的方案,以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1.2 我国小麦播种存在问题
粮食产业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的主要内容。小麦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小麦的种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稳定。作为小麦种植的第一步骤,播种的质量高低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的小麦播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2.1 整地质量较低
整地是作物播种以前的准备工作。耕作整地使得耕地的土质疏松,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的根部生长,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我国许多地区目前的耕作整地工作已经采取各种机械来代替过去的人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整地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机械的不配套或者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纯熟,导致了整地工作存在土地粉碎不均、土壤混合不匀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耕地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间隙变大,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出苗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小麦播种的质量。
1.2.2 播种时间过早
我国不同地区的小麦熟制不熟,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三种熟制。根据小麦播种的季节,可以将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3-4月,冬小麦的种植时间是每年的10-11月。由于小麦的播种工作机械化的程度仍然不高,加上近些年我国的气候异常,出现暖冬的现象,导致许多群众对播种时间的计算失误,播种的时间过早。春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会使得小麦的成长面临着冬天的考验,如果遇到天气急剧变化就容易因为冻害造成大规模的损失。冬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则会造成小麦的冬前旺长,降低了小麦的抗寒能力,不利于小麦苗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总的来说,播种时间过早会对小麦苗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2.3 播种方式不当
小麦的播种模式主要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类型。这三种播种模式中,条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简便,出苗比较整齐,有利于小麦苗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撒播的播种工作比较省时简便,但是出苗整齐度最差,中后期管理不便;穴播的出苗整齐度最高,但是播种工作量最大,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在这三种方式中,条播最适宜采用农业机械化手段来完成。而在采用农机进行条播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的影响,导致播种的深度过大或者二次覆土,使得后期出苗的细弱化,降低了出苗率,影响后期的小麦苗出穗率。另外,农机的操作不当,导致播种速度过快、播种不均的现象存在,也会影响到出苗率和出穗率,降低播种的质量。
1.3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影响
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需要。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成为了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过去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农业机械而忽视了农艺的研究,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限制。事实上,农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农机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农艺指标的研究,只有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农机不断发展。作为农业种植的重要内容,小麦的种植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小麦种植模式逐渐从人工耕作向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机械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使得小麦的种植生产有了质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1]。因此,农业机械化受到了许多农民的欢迎。而正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非常明显,使得许多农民过度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农艺的研究,这使得小麦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在农艺的基础上发展农机技术,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机农艺相结合对于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农艺的基础上研究小麦的机播问题,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一方面可以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出穗率和种子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条件内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 农机农艺相结合在小麦播种过程的具体应用
2.1 在整地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整地工作一方面要将耕地土进行粉碎,以便于小麦苗的根部生长;另一方面,要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追肥,保证土壤肥力。在粉碎环节,要根据耕地的情况选择适当马力和粉碎能力的还田机。一般来说,在土层比较坚硬,秸秆量大的地块要选用马力比较大、粉碎能力比较高的还田机[2]。在土壤耙匀耙透后,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配套合适的给水设施,给土壤适当补给水分。另外,根据土壤的肥力及耕作的情况,可以适当地增施氮肥,避免因为耕种造成的土壤肥力不均。
2.2 在播种环节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小麦品种和种子。不同地区的热量、温度变化不同,适当的作物品种可以尽可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要根据耕作的实际情况研究或者引进适当的播种农机和机械技术。农机方面,可以根据耕作的农艺指标选择相配套的多功能播种机。多功能播种机是一种集播种、施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作业机械。多功能播种机的引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降低农业作业的时间和成本,促进播种环节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的机播质量。机械技术方面,要加强当地的农机培训,不断提高当地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就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农机技术培训,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来完成。通过培训,使得操作人员的机械操作可以符合机械的操作要求,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提高播种环节的效率和质量[3,4]。最后,在使用农机进行播种之前,要先确定农业机械作业的幅宽。采用农机进行播种的时候主要是采用条播的方式,而根据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行距有利于小麦的通风透光,使小麦的发育更加健壮,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因此,小麦播种前要根据农机和耕地的情况调整田间畦块的宽度,设置播种的行距。
3 结语
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对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引,加快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机的补贴力度,不断提高当地农机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其次,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行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良种,宣传科学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大对农艺研究的扶持力度,使得农机农艺的结合更加紧密;最后,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农机操作水平,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制度,实现农机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白卫卫,李晓亮.农机农艺融合 助推小麦增产增收[J].农机科技推广,2012 (1):54.
[2]王梅.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318.
[3]雍承霞.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对提高小麦机播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 2013(1):35-36.
[4]王超,闫子双.浅析北京地区冬小麦种植农机与农
艺融合技术问题[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
(5):12-1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