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家里每盏灯,都应该有一个名字。著名设计师Philie Starck设计了一盏小巧的玻璃罩吊灯,名字叫“Romeo Moon”,那盏吊灯顿时迷人起来。 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的灯加上一个名字。 书房的灯就叫“笑忘书”吧。 如果你每天深夜仍然要在书房孤军作战,也可以把照亮书桌的灯叫作“公主彻夜未眠”。 厨房的灯,何不叫“心灵鸡汤”或“未能食素”? 浴室的灯就叫“挪威的森林”或“偷窥”吧。 睡房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每盏灯,都应该有一个名字。著名设计师Philie Starck设计了一盏小巧的玻璃罩吊灯,名字叫“Romeo Moon”,那盏吊灯顿时迷人起来。
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的灯加上一个名字。
书房的灯就叫“笑忘书”吧。
如果你每天深夜仍然要在书房孤军作战,也可以把照亮书桌的灯叫作“公主彻夜未眠”。
厨房的灯,何不叫“心灵鸡汤”或“未能食素”?
浴室的灯就叫“挪威的森林”或“偷窥”吧。
睡房的灯,还用考虑?该叫“睡眠帝国”。如果两个人一起睡,就叫“爱情万岁”。
客厅的座地灯,叫“倾城之恋”又如何?如果你的名字叫苏菲,你露臺那盏灯就叫“苏菲的世界”吧。
你的家面向西南,露台的灯何不叫作“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假使向北,自然是“北回归线”。
独在异乡为异客,家里的一盏孤灯,应该叫“生活在他方”或“异乡客”。
大门前面那一盏灯,永远亮着,夜夜等你回家,就让它叫“不朽”吧。
相信我,当家里每一盏灯都有一个名字,你会觉得它们分外美丽。
灯和你,也不再孤单。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他心中的远方。我不知道他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只知道我正为了诗和远方努力着,并终将生活在远方。高晓松将“诗和远方”变成了“诗和远方的田野”,将看似遥远的远方变得更为真实可触,也让生活多了一些温暖和亲切。其实,这才是生活,不需要为生存而苟且,不需要机械地复制他人的轨迹,更不需要为此放弃梦想和追求,放弃你所存在的唯一意义。 如果你不曾看过晴天
身处于日趋物化而浮躁的现代社会,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精神的高度逐渐被物质化了,地位名望、身家财富的积聚一样可以让庸夫平地而起,灵魂的高度却日渐“缩水”,不再是“敬佩”的唯一标杆…… 真正的高度究竟居于何处? 一间斗室,一方天窗,简朴的隐者处所成就了塞林格的一方小天地。与他同时代的青年可以大肆赞叹《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他们却不清楚这部巨著的作者是否仍健存于人世。从揭穿、批评追崇者的虚假专访,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新的东西,世界变化的新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但人类会跑向“美丽新世界”呢,还是“灰暗新世界”? 春秋时期,晋平公在濮水旁听到了一种新的音乐,无比美妙,沉醉其中,荒废朝政。殊不知,那是周武王灭商时,纣王所深陷的“亡国之音”。从此,三家分晋…… 所以,新的,一定会是好的吗?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新技术的发明、老技术的革新每天都在上演。 拥有VR(虚拟现实)技术,人类的新世界将是这
深秋十月,树木在瑟瑟秋风中褪去了刚穿不久的金色外套,仅留下摇曳的树枝与遍地的金黄,再加上不时在风中嬉戏打闹的孩童与许多边走边盯着手机看的“低头族”,便构成了一幅深秋图。 这是一年之中万物凋零的最单调时期,只剩下一些颜色不一的野花在迎风怒放。我站在庭院的池塘旁,默默注视着那曾“辉煌一时”的秋荷。 夏季的池塘,是极富生机与活力的。虽然不敢與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争艳,却也有几分相似:池塘四周蓊蓊郁郁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现】 长征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四川一考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饱满,没有米粒的稻穗也只有无知的头颅,记得海德格尔说过“诗意地栖居”,精神上丰富了,生活自然会变得灵动多彩:袅袅茶香,谁还会记得手掬香满衣,横槊赋豪诗?中国的文化不是快餐,比起他们的馈赠,我们只有留恋它如花般的美,赞美永不褪色的真,心甘情愿做只蝴蝶,追寻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适配的“座位”。 我曾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外国人不懂韩寒》。作为当代作家,韩寒以他犀利的评判,独特的语言,奇葩的
“撒尿的小男孩儿”,虽然只是布鲁塞尔一件小得不起眼的雕塑,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外来游客的必到之处。这件城市雕塑,不仅承载了布鲁塞尔市民对这座城市的无数想象和传奇演绎,更寄托了他们对城市的祝福和希望。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则是这个容器中的主要元素。城市雕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用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讲述着跟这个城市有关的一切,与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千千万万种勾连。正如“开荒牛”之于深圳、“反
1951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72岁生日的聚会上,亲朋好友都来给他送上了深深的祝福。众多记者也闻风而动,来到聚会现场。聪明的老人明白,记者们前来祝寿肯定是有工作重任在身,所以很主动地配合着他们,让大家轮番拍摄。 拍摄期间,爱因斯坦一直保持着微笑,由于时间较长,疲倦的老人笑容渐渐有些僵硬,但是他仍然坚持着。轮到合众社的摄影记者亚瑟·塞西拍摄时,他并没有急于一上来就让爱因斯坦摆姿势、做表情,
近日,一场集体“葬礼”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哀乐响起,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身边放着自己写下的墓志铭,体验着“死亡”。这其实为该校德育大课堂中的一课,以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关注等。 这一课程引来部分网友的质疑。对于中学生来讲,这样的“死亡课”是否过于沉重,让学生难以承受?对此你有怎样的想法和观点?请写一篇作文。(选自《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1期《“死亡课”的生存哲学
《说文解字》说:“儒,柔也。”“儒”本来应该是指以教书相礼为职业的人,似乎与“文弱”相连,与“武”相对。 代表当然是孔圣人。在许多现代人的印象里,他像个戴着眼镜、长襟大褂,温文尔雅的大学老教授,嘴里教你文明做人、谦虚礼让,脸上泛着慈爱之光。 早几年电影《孔子》开拍时,一位名演员因为剧情设计为“孔子会武术”而感到荒唐。其实这位大哥不必光火,历史上的孔子还真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飞檐走壁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