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希望能够培养出顺应时代的“弄潮儿”,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太过死板,没有生气,本文就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实现信息技术的灵动课堂做一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过程。首先是信息素养,这是思想指导;其次是任务驱动和分组学习,这两种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课堂必不可少的活动,特别是上机操作中,教师将这两种方式使用好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比单纯的讲解好很多;最后是评价,合理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 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动前准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理论思想做指导,即使掌握了丰富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也不会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头等大事。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信息素养是不仅指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但是能够真正理解信息素养的学生很少,在大部分学生的思想里,信息技术课就是来玩玩电脑,换一个学习环境,刺激一下,新鲜一下,他们并不是很明白在这个互联网世界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不清楚如果做错了又会有怎样的法律惩罚在等着他们?做为教师,必须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动的过程
2.1 合理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②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必须教会学习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必须让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将知识深刻领悟。那么,怎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呢?魏书生曾说:“民主化,主要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③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导入课时必须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引到教师所设置的教学过程中来,例如教师在讲授flash软件时,可以先找一些用flash制作的动画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比单纯地说flash能做动画要好得多。其次,给学生一个合理的任务,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完成。任务的给定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了大部分学生做不到,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简单了没有意义,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水平,设置一个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还可以再设置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让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在布置好任务,把需要强调的内容点到后教师就靠边站,只需要巡视着看看个别指导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亲力亲为地一遍遍演示了,鼓励学生自己去摸索,可以将学生分组学习,在学生操作之后,教师再将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体讲解,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真正是他们自己的知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2.2 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生分组学习(STL)是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发与研究出来的,是合作学习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分组学习是共同完成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互助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较高的认知目标和创造性的思考与交流技能以及理想的态度性格的形成。信息技术分组教学可以采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④新型的“小先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承担不同角色,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分组前要先了解学生的水平,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同时计算机技术水平比别的学生略高,这样的学生就可以将他列入“小先生”的行列,分组可以采用随机分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搭档。我们的“小先生”可以帮助老师指导同学,这样教师就不用像保姆一样,害怕学生做不好,就大包大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亲自去做,不将锻炼的机会留给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自己累了个半死,还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其实教师只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就行了,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帮助,让他们学会合作。最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小先生”和同学们的汇报,将集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强调,并且要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3 动的总结: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⑤在实际操作中,评价应坚持多元化,不仅要发挥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而且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互评。评价的内容不仅要考察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而且要包括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评价中教师要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评价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鼓励学生不断地创新实践。
总之,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实现灵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挖掘!只有这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们手中强大的武器,也使得我们的民族借以强盛、国家借以繁荣。
注释
①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 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思想推广与应用的实验研究.
④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⑤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 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动前准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理论思想做指导,即使掌握了丰富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也不会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头等大事。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信息素养是不仅指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但是能够真正理解信息素养的学生很少,在大部分学生的思想里,信息技术课就是来玩玩电脑,换一个学习环境,刺激一下,新鲜一下,他们并不是很明白在这个互联网世界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不清楚如果做错了又会有怎样的法律惩罚在等着他们?做为教师,必须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动的过程
2.1 合理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②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必须教会学习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必须让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将知识深刻领悟。那么,怎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呢?魏书生曾说:“民主化,主要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③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导入课时必须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引到教师所设置的教学过程中来,例如教师在讲授flash软件时,可以先找一些用flash制作的动画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比单纯地说flash能做动画要好得多。其次,给学生一个合理的任务,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完成。任务的给定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了大部分学生做不到,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简单了没有意义,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水平,设置一个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还可以再设置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让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在布置好任务,把需要强调的内容点到后教师就靠边站,只需要巡视着看看个别指导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亲力亲为地一遍遍演示了,鼓励学生自己去摸索,可以将学生分组学习,在学生操作之后,教师再将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体讲解,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真正是他们自己的知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2.2 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生分组学习(STL)是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发与研究出来的,是合作学习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分组学习是共同完成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互助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较高的认知目标和创造性的思考与交流技能以及理想的态度性格的形成。信息技术分组教学可以采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④新型的“小先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承担不同角色,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分组前要先了解学生的水平,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同时计算机技术水平比别的学生略高,这样的学生就可以将他列入“小先生”的行列,分组可以采用随机分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搭档。我们的“小先生”可以帮助老师指导同学,这样教师就不用像保姆一样,害怕学生做不好,就大包大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亲自去做,不将锻炼的机会留给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自己累了个半死,还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其实教师只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就行了,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帮助,让他们学会合作。最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小先生”和同学们的汇报,将集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强调,并且要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3 动的总结: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⑤在实际操作中,评价应坚持多元化,不仅要发挥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而且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互评。评价的内容不仅要考察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而且要包括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评价中教师要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评价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鼓励学生不断地创新实践。
总之,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实现灵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挖掘!只有这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们手中强大的武器,也使得我们的民族借以强盛、国家借以繁荣。
注释
①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 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思想推广与应用的实验研究.
④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⑤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