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是什么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A到C
  策划/执行 邓中华
  德鲁克说《从优秀到卓越》不会使平庸的公司变成优秀的公司。然而,对于中国的企业界来说,虽然仍需不断探索从优秀到卓越的中国之道,但是,更为迫切的是探索和总结企业从平凡到优秀的路径和基因。这个话题是如此宏大,以致于我们总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而且,我们越是深入,如履薄冰的感受越是真切,越是怀疑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答案。我们之所以仍然要呈奉这组文字,是因为詹姆斯·马奇所说的“想法的美感比它是否有用更重要”激励了我们,同时抛砖引玉是我们不渝的愿景。
  
  中国企业是弱小者
  
  有人会不同意: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企业快速成长,早已今非昔比。如宗庆后近日所言:“现在已不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代,中国已经强大起来。”然而,局限于中国本土来探讨“中国企业是什么”,恐有夜郎自大之嫌。
  全球化的现实和中国融入世界的热情“逼迫”我们从全球视野来回答“中国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从本土视野向全球视野转变,尽管这种转变伴随着较大的痛苦。从全球视野来看,今天的中国企业仍是弱小者。
  首先,从规模实力来看,除极少数垄断型国有企业外,中国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第二,从市场地位来看,除极少数全球市场冠军企业外,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很低。第三,从品牌价值来看,中国企业至今还未进入“全球品牌100强”。最后,从商业规则来看,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参与制定商业规则的能力。
  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认清弱小者这个现实,并不表明我们甘当弱小者。恰恰相反,这是中国企业日后成为强大者的前提。反过来,如果我们现在就以强大者自居,日后就难以成为全球市场中的强大者。
  资源有限是弱小者的本质特征,“长袖善舞”是强大者的眩目之处。区分强大者与弱小者,是企业战略的前提。但遗憾的是,我们所熟知的来自美国的主流企业战略理论并非如此,日本企业的战略实践显示出这种区别,但我们却并不关注和重视。如果我们仍然是以美国主流企业战略为指导,就难以制定和实施适合自己的战略,也就难以实现成为强大者的宏伟目标。
  “集中兵力”、“避实击虚”是弱小者战略的基本原则,我国企业必须从弱小者现实出发,遵循这两个基本原则,才能在全球市场上找到一块自己的“根据地”,才能逐渐成长为强大者。
  
  中国企业是后来者
  
  强大与弱小主要是在某个时点上,从规模实力、市场地位等因素比较而言的,先行者与后来者则是从时间历程来看的,先行者是行业/市场的开拓者,后来者进入时,市场上已有一批先行者存在。
  中国企业目前在知识产权领域面临的困境,是作为后来者的必然现象。先行者作为行业/市场的开拓者,通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后来者的技术依赖特征明显,从先行者引进技术是其成长的起点。随着后来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行者与后来者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先行者就会感到明显的威胁,它们就会以知识产权为武器来打压后来者,保护自己的利益。
  学习与创新是后来者常备战略武器。许多学者常讲所谓的“后发优势”,但实际上,后发本身并无优势,只有后来者拥有学习与创新能力之后,才会有优势可言。学习是后来者的“必修课程”,中国企业是优秀的学习者,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走过了西方企业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程。然而,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或是今日中国企业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只学习而不创新,后发优势成空中楼阁,“后来居上”也不过是黄粱美梦。
  目前,“中国创造”颇为“显贵”。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仔细观察下来,提倡的创新大多是技术、产品、管理和营销等一般性内容方面的创新,很少涉及到思维创新、战略创新等提纲挈领层面上的内容。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中,思维与战略创新都是根本性的,它决定了其他创新的方向和效果,其他创新必须在战略创新的指导下,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
  中国企业战略创新的首要任务是突破原有的战略思维定势,这个思维定势的核心是“我也是”(me too),即模仿主导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上世纪后20年的中国行之有效,得以强化。在1998年“短缺经济”来临、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成长环境发生了本质变化,企业本应随环境而变,更新自己的战略思维。但是,许多中国企业至今仍然固守“我也是”思维模式,难以突破思维定势。这是中国企业战略创新必须克服的首要问题。
  
  中国企业是特殊者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的:一是中国企业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二是中国企业成长路径的特殊性,两个特殊性叠加就形成了中国企业的特殊性。中国企业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想一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有哪些市场,市场规模又有多大?再看一下今天,中国市场的数量和规模,岂可同日而语?从中国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和路径上看,今天的市场在当年都是“空白”。中国企业正是在开拓一个又一个“空白市场”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人们认为“蓝海战略”就是追求无人竞争的市场时,这种观念与中国企业的成长历史相暗合,中国企业早就是“蓝海战略”的实践者。
  二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与西方企业一直在自由市场经济中诞生、成长和发展不同,中国企业诞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成长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与俄罗斯在一夜之间走向市场经济不同,中国是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步渐进地向市场经济过渡;一方面计划经济逐渐消弱,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日益增强。然而,这种改革路径也必然存在缺陷——即使到今天,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并不完善。
  三是宏观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尚未遇到低速增长或经济危机。欧美、日韩企业都经历过经济低速增长或经济危机,中国企业一直在高速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成长。这是中国企业的幸运,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并非强大者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低速增长之时,才是考验中国企业是否真正强大之日。中国企业成长到今天,中国特殊的环境因素有其重要作用和贡献,我们千万不能把这些因素的作用视为企业自身能力所致,正如张瑞敏的“飞猪论”。
  以上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企业成长路径的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战略路线的特殊性。美国大企业的战略路线最为明显,经历了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三个明显的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企业大多走专业化战略路线,而且采取垂直一体化的方式;进入60年代之后,开始大举开展多元化,企业战略理论开始诞生;进入90年代之后,归核化经营开始占主导。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战略路线就很特殊,中国企业一开始就采取多元化经营,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多元化——市场机会型多元化;进入21世纪之后,少数中国企业奉行专业化战略路线,许多民营企业仍然难以走向归核化,陷入“战略迷茫”之中。
  二是企业能力的特殊性。美国企业走向多元化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企业在专业化经营历程中形成了较强的企业能力。人们认识到管理能力的通用性之后,美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才开始起来。而我国企业并非如此,我们是在市场的驱动下,而不是在企业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的。直到今天,我国不少企业仍未形成专业化能力,甚至连基础管理能力也存在不足。面向未来的我国企业必须补好“专业化能力”这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组织能力。
  强调我国企业的特殊性,其目的在于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只有认清自我,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和位置。导致我国企业“战略迷茫”或“战略盲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并未清楚地认识自我,因此,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国企业才能实现“我要成为谁,我要到哪里去”这类宏伟目标。
其他文献
国学如何“入股”管理,是目前学术界与企业界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这一话题,反对者认为这是一种“肤浅而可笑的现象”,而赞成者则认为国学“入股”管理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哲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走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国学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强烈呼声,并且在实践上做出了各种形式的有益探讨。  那么,国学 如何“入股”管
期刊
“官僚体制是要摧毁的”    管理学家:作为一个未来学家,你是怎么看待未来学的?  奈斯比特:我不能算是“未来学家”,因为我写的是现在正发生的事情。世界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我会收集这些信息,从中获得一些线索,预测未来的两年、三年或者更久。事情是前后关联的,未来学家的想象空间并不大。未来就在我们周围,它孕育在现在之中,一切都在我们周围,都在发生之中。有些事物是没有前途的,很快就会消亡,会过时,但另外一
期刊
编制计算机程序,程序员总会给自己留下一个甚至多个“后门”。这种后门有恶意和善意两种。恶意后门暂且不论,善意后门是必须要有的。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系统崩溃,程序员可以借助后门走出困境,解救危机。没有后门,人就丧失了对机器的最终控制权。  各种管理制度,也有类似的“后门”现象。简单来说,这种后门,就是在制度中设定一个特殊条件,一旦符合这个条件的现象出现,管理者就能够借助这个后门来调整制度,甚至运用后门
期刊
我有一个可能“偏激”的观点,经管书不用读太多,读多了没用。财富不是读出来的,成功也不是读出来的,况且,有太多的经管书大同小异,阿狗阿猫、囫囵吞枣,先读它个50本,再读第51本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怎么这么多的似曾相识?没错,就是这样。   如果把经管书限定为“领导力”主题,我的观点会更“偏激”:不用读到51本,可能十本就已经发现“领导力”翻来覆去也就这么点内容了。最常见的首先是对卓越领导的特质进行
期刊
决定拿破仑命运的那场滑铁卢战役,众所周知,它发生在遥远的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近郊。这是一场拿破仑和威灵顿的战役,是一场法国和英国的战役,战役的结果将决定整个欧洲的走向。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清楚这场战役背后的金融故事。   《货币战争》为我们披露了滑铁卢战役阴影里那一段发人深醒的历史。原来,战役的结果关乎着英国公债市场的价格方向。如果威灵顿战败,英国公债将变得几乎一钱不值,而如果威
期刊
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的演变过程。在业主制和合伙制的企业中,所有者直接经营企业,其权能是私人的、个人化的;而公司制企业的建立是一次制度创新,产生了原始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并通过有效的高层管理者进行流量协调和资源配置。  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中国民营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现在的民营企业大部分还处于个人业主制、合伙制阶段,企业领导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或者由合股
期刊
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20世纪,随着管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
期刊
根据市场预测创造产品、业务运作由销售预测来推动、保持大量(他们认为市场需要的)库存的做法已经过时。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年代已经来临:消费喜好的变化越发迅速,预测越发困难。在顾客眼里,企业就是“黑匣子”—他们才不关心你在交付产品的过程中做了哪些繁琐的工作,产品经过了多少道工序的检测,是由一百件还是一万件的零部件组成以及到底经过了多少公里的运输,所有这些付出汇总到顾客手中时,判断标准只有一个:这件产品对我
期刊
管理学是否存在着盲点    我觉得,和整个知识界普遍存在的以“正确的”欧美话语丈量问题百出的中国本土实践一样,在管理领域,一边是谈起管理学头头是道,另一边则是对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颇为不满。这种用成熟的西方管理学话语来诊断本土企业管理实践弊病的做法,或许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些颇有作为的企业里,并未实施所谓的“科学管理”;而有很多切实可行的做法,因不合管理学规范,没有被重视,更没有被作为成功案例发
期刊
“入股这个词是有问题的。中国的管理中,受到国学影响的人早就存在,因此,国学之于管理是在股而非入股。”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博士闫秀敏对记者如是说。  不过,她的老师,管理哲学研究室主任刘敬鲁教授补充道:“我想,他们(《管理学家》的记者)的重点不是那种自发的‘在股’,而是时下那些从国学读管理的各种现象。”同时,他补充道:“闫博士是国粹派。”  一种正确但是被指“肤浅”的观点是: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谈国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