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虽然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电视为王的时代已经逝去,但是当今的电视早已完全进入了家家户户,达到了“村村通”,它的普及程度无可厚非是各类媒体中最高的,由此可见,在新媒介对现代人类社会掀起狂澜的同时,电视媒体对广大民众来说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提到电视栏目,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印象深刻的某几个电视栏目,“焦点访谈”、“开心辞典”、“快乐大本营”等等电视栏目都是广为大众所知。据统计,中国的电视栏目有36000个,电视栏目是全世界最多的。在这种情形之下,电视栏目的制作人要想办火一个栏目,不仅仅需要从电视栏目内容创新、栏目制作等方面来加强,还需要与各种其他的媒介方式进行互动、整合,从各方面扩大电视栏目的影响力,从全方位来塑造电视栏目的品牌形象。这样才能使栏目脱颖而出,才能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社会,才能融入媒介发展洪流中,最终才能达到始终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
从电视栏目与报纸、电影等传统媒介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像“南京零距离”的“孟非读报”这样的一系列的读报栏目,也在可以供观众点播电影的电视栏目中体会到了在电视栏目中互动点播电影的便利与乐趣。而当今的时代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新媒介以它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很多市场,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又将何去何从?有人预言电视和报纸、广播等媒体会被兼容性无比良好的新媒介吞并直至消失,但是这就如电视的出现对报纸的冲击一样,报纸并没有消失掉,相反在电视和报纸相互的整合中得到了共赢,所以笔者认为,一种媒介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另一种媒介的消失,反而经过相互的整合之后,各自发挥所长,这样达到相互之间的共赢乃至全社会人民的共赢。当今电视栏目也与新媒介积极的互动以求自身的发展,电视栏目与新媒介的互融,是他们之前寻求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电视人可以做哪些努力来参与到当今新媒介语境下的竞争呢?当人们在尽情领略和感受互联网的精彩和网络媒体的强大功能时,电视栏目也在和新媒介进行着相互融合。
一、电视栏目与网络的互动
互动,是电视的必然选择。电视栏目与网络的积极互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将电视栏目搬上了电脑屏幕,传统电视栏目的“时间围墙”、“地点围墙”对与网络融合下的电视栏目来说已经不是那么严格,人们不用再定时定点的守在电视机前看我们喜爱的电视栏目,相反人们现在可以在任何时候在网络上观看我们感兴趣的电视栏目,人们有充分的自由安排时间地点观看栏目的权利。例如人们可以在“hifly.tv”上看到超级男声的“10天6大唱区全程直播”,在上面可以看到湖南电视台旗下的金鹰网正在通过网络视频海选超级男声。在YouTube和土豆等视频网站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人们想看的电视剧节目,这或许是传统电视还没有播或者早已经播过。这也许是电视栏目和网络的互动给普通大众最为直观也是最为普遍的体会,它让人们自由地看到自己所想看到的。
那么电视栏目和网络究竟如何互动呢?“电视+网络”成就了电视与网络优势互补的最佳传媒结合体,也必将整合并创新传播新模式。
(一)网络与电视的资源整合、共享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在互动中电视是核心,也是互动拓展的策动力,网站与网络视频技术是基础,也是互动实施的前提与保障。电视媒体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和观众的互动大多局限于实时的互动,这与电视的制作流程和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不论形式多么开放的节目,由于现场的反馈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观众的互动只能是表面性的和可操作性的,真正的互动体现在大众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关注和争论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到今后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去,而网络使这种讨论更为便利和开放,这是目前电视媒体无法跨越的。所以电视和网络的互动就是在于两种不同介质的媒体互相支持并扩大和强化对方的影响,更多的是网络与电视的资源整合、共享。例如在欧美电视台,一些节目在网络上24小时直播,然后在电视上播出经过剪辑的精编版,网友可以通过网络参加网上投票,评论并与真人秀的参与者做网上的交流,使这个节目一方面成为电视中的一个品牌,另一方面则成为一个在网络媒体上全天候播出的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是一个电视栏目中播放电影的最典型的例子,然而在新媒介下,电影频道也与网络进行了有效的互动,例如“电影网M1905.com”,它是一个以看电影,电影咨询为主的网站,其中包括CCTV-6电影频道、家庭影院、北美频道、香港频道等几大块。在这里,电影频道就完全嫁接到了这个网站当中,直接点击电影频道板块,就可以在线同时收看电影频道的节目,同时还可以收看其他的影片,这就结合了电视和网络媒体各自的优势。
(二)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电视栏目和网络最直接的互动方式,所谓的网络电视绝不只是在网络上看电视。业界巨头苦苦地要把娱乐休闲从书桌搬到客厅,难道更多人是希望不看大屏幕、高清晰的电视节目,而在电脑前看小画面、低画质的网络电视?再或者网络电视只是没机会看传统电视节目时的替代和补充?这显然都错过了网络电视的最大乐趣。作为互联网的一种产物,网络电视首先是给互联网用户准备的,这就决定了其应该针对用户群体的喜好而进行节目设置,其中P2P网络电视,依靠转播各种传统电视台的节目为主,这其实曲解了这层概念,网络电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传统电视节目更精彩,这些都是先天决定的,就和传统电视企业做网站不可能比门户网站吸引人是一样的道理。所以重要的不在于能够在网上看节目,而在于能够通过上网参与节目。“互动”、“体验”和“参与”,应当成为网络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如新浪UC的“互动网络电视节目”,新浪UC因其技术特点和资源优势,正确的体现出了上面所说的网络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新浪UC拥有八档自己主办的栏目,以谈话类为主,在其立体声视频房间内定期播出,涵盖一周中每日的傍晚黄金时段,加上随时都会吸引万千人气的“绝对现场”明星嘉宾访谈类专栏节目,新浪UC的节目表已经日渐成熟。这八档栏目,话题涵盖了社会各种热点事件,各种人文、情感、生活、时尚类话题,众多知名主持人在固定的节目时段会携明星嘉宾一起出场,通过新浪UC立体声视频聊天的节目房间,同所有UC用户尽情畅谈。在节目进行中,任何网友都可以通过视频和语音同主持人、嘉宾、所有网友一同交流,将话题引入高潮,或向嘉宾明星寻求解决之道。应该可以说,这份“互动”和“参与”,成为了组成节目的重要部分,网友因此而成为了节目的主角。
前期在奥运圣火即将进入中国之际,各电视栏目借力网络的现象也非常多,从中看出了二者的融合将产生很大的效应。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亿观众的“杨澜访谈录”,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开播6年来先后采访过400多位各界精英。在奥运即将开幕之际,电视栏目“杨澜访谈录”陆续播出对15位奥运嘉宾的采访录。不同的是,此次“杨澜访谈录”联姻新浪网,由网络投票产生采訪对象,并由网友直接投票产生每期节目的采访问题,开创电视访谈栏目网络票选先河。“杨澜访谈录”的“东方看奥运”陆续播出了对萨马兰奇、高敏、瓦尔德内尔等15位奥运会官员及明星的访谈,其中萨马兰奇、宋世雄、王义夫、郎平由新浪网友票选产生;采访15位嘉宾的所有问题,也由网络票选产生,像这样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来决定采访对象和采访问题,尚属首次。“杨澜访谈录”联手新浪体育频道,是应对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趋势。因此,这样的互动,必然是电视和网络的共赢。
二、电视栏目和手机的互动
作为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具有诸多优势。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弥补电视栏目的缺陷,因此电视栏目和手机的互动也是必然的。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有大容量存储性的手机已比比皆是,手机储存电视节目已完全可以实现,并且其中一些智能手机,已经相当于一台微型电脑,并且是多功能微型电脑。手机的互动性是最强的,观众就可以在观看节目时由被动变为主动,它为“安排什么时间看”转变为“我要什么时间看”、“要我看什么”转变为“我要看什么”提供了可能。手机的便携性也是它与其他媒体相比最具有优势性的地方所在,使用手机观看节目不必限于固定的场所,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到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
(一)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的形式无疑让人联想到手机电视这一最先进的科技,手机电视(Handset·Television)是用具有视频支持功能的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号称3G时代杀手级业务之一。手机电视属于移动接收的范畴,用户可以使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节目,是未来移动接收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能够处理包括图像、音乐、视频在内的多种媒体形式,因而可以提供可视电话、上网冲浪、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可见,手机电视业务与传统电视业务相比,最大优势在于移动性和互动性,而给大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在随身携带的手机上观看电视栏目。手机电视已经以强劲的势头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电视栏目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同时融合新元素、加入新环节,推陈出新,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例如2004年4月,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视讯新干线”移动流媒体业务,与国内12家电视频道达成协议,为视讯新干线提供内容,其中包括央视新闻台、央视4套、央视9套、凤凰资讯台、BBC等。随后,天津联通开通基于CDMA手机的掌上电视(GOGOTV),利用CDMA移动通信网络,在手机上成功实现流畅清晰的视音频传输效果,轻松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及其他省市电视台近20套节目。而继2005年1月1日上海移动与文广传媒集团联手推出手机电视业务试点后,2月6日,他们又一次试水新媒体,推出中国第一部“手机短剧”——《新年星事》。
2007年底,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2008年奥运会期间,广大市民通过奥运网络电视和奥运手机电视观看精彩赛事转播。 2008年8月8日,诺基亚与中央电视台网络新媒体业务平台——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获得“CCTV手机一键通”软件的使用授权。在此之后,使用S60第3.0版或以上版本诺基亚手机的用户,可以通过诺基亚手机“下载”功能,或登陆诺基亚手机官方网站下载 “CCTV手机一键通”软件并安装到手机终端上,即可观看央视精彩的电视节目、浏览相关资讯并轻松体验在线互动的乐趣。“CCTV手机一键通”在手机上集成了手机电视、视频搜索、在线互动、手机博客等功能,帮助用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视音频直播、轮播、点播和图文资讯,并提供互动分享等无线互联网服务。
(二)手机短信、电话与电视栏目运作的互动
观众通过短信直接参与到电视节目中的形式在当今生活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作为手机和电视栏目的互动形式之一,它极大的增加互动性和观众参与度。此类结合方式也是现在各电视台所普遍使用的一種方式。例如,央视春节晚会开通新年短信祝福;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采用观众投票的方式决定参赛选手的名次;各类电视栏目,例如最常见的电视剧播放,都增加了观众短信实时评论和预测下集剧情的环节,人们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参与到电视栏目的编排上,看到听到自己最想了解的社会时事。人们第一次感受到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来改变电视栏目的进程,这样的互动让人们欣喜,同时也让电视人尝到甜头,因此在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影响力最大之后,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被各大电视台类似的节目如法炮制,手机和电视栏目的互动就这样引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体验这种互动带来的欣喜。
(三)手机为电视栏目提供素材
随着摄像头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摄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最初的低像素图片拍摄,到现在高分辨率的视频拍摄,手机的拍摄功能已经成为手机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就相当于一个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当今的很多电视新闻栏目中珍贵的图片都是由当事人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抓拍到的。因为当发生新闻事件,特别是一些转瞬即逝的突发事件时,记者往往不能第一时间赶到,但是旁观者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拍摄,真实记录下现场的情况,之后提供给记者,为节目制作提供极具价值的素材。在当今这个“自媒介”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制造者,人们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经历的随手用手机拍摄下来,因此电视栏目中才有那么多丰富的,不为人知的,社会各个角落的新闻,而手机拍摄的便利性也为“自媒介”时代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并且在一些信息类节目,例如物品买卖交换、求职信息等琐碎需要个别采集的信息,观众可以通过编写手机短信将需要发布的内容发送到指定平台,增加了信息采集的便捷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电视栏目和网络、手机的互动中看出,传媒人在进行电视栏目和新媒介的互动融合中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互动”、“融合”将是电视栏目和新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信凌:《广播电视通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8月
[2]郑治:《网络视频也是电视人的蓝海》,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eeecd 010009bc.html
[3]周鸿铎:《“互动”、“融合”是新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00/63554/63555/6581006.html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从电视栏目与报纸、电影等传统媒介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像“南京零距离”的“孟非读报”这样的一系列的读报栏目,也在可以供观众点播电影的电视栏目中体会到了在电视栏目中互动点播电影的便利与乐趣。而当今的时代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新媒介以它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很多市场,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又将何去何从?有人预言电视和报纸、广播等媒体会被兼容性无比良好的新媒介吞并直至消失,但是这就如电视的出现对报纸的冲击一样,报纸并没有消失掉,相反在电视和报纸相互的整合中得到了共赢,所以笔者认为,一种媒介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另一种媒介的消失,反而经过相互的整合之后,各自发挥所长,这样达到相互之间的共赢乃至全社会人民的共赢。当今电视栏目也与新媒介积极的互动以求自身的发展,电视栏目与新媒介的互融,是他们之前寻求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电视人可以做哪些努力来参与到当今新媒介语境下的竞争呢?当人们在尽情领略和感受互联网的精彩和网络媒体的强大功能时,电视栏目也在和新媒介进行着相互融合。
一、电视栏目与网络的互动
互动,是电视的必然选择。电视栏目与网络的积极互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将电视栏目搬上了电脑屏幕,传统电视栏目的“时间围墙”、“地点围墙”对与网络融合下的电视栏目来说已经不是那么严格,人们不用再定时定点的守在电视机前看我们喜爱的电视栏目,相反人们现在可以在任何时候在网络上观看我们感兴趣的电视栏目,人们有充分的自由安排时间地点观看栏目的权利。例如人们可以在“hifly.tv”上看到超级男声的“10天6大唱区全程直播”,在上面可以看到湖南电视台旗下的金鹰网正在通过网络视频海选超级男声。在YouTube和土豆等视频网站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人们想看的电视剧节目,这或许是传统电视还没有播或者早已经播过。这也许是电视栏目和网络的互动给普通大众最为直观也是最为普遍的体会,它让人们自由地看到自己所想看到的。
那么电视栏目和网络究竟如何互动呢?“电视+网络”成就了电视与网络优势互补的最佳传媒结合体,也必将整合并创新传播新模式。
(一)网络与电视的资源整合、共享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在互动中电视是核心,也是互动拓展的策动力,网站与网络视频技术是基础,也是互动实施的前提与保障。电视媒体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和观众的互动大多局限于实时的互动,这与电视的制作流程和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不论形式多么开放的节目,由于现场的反馈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观众的互动只能是表面性的和可操作性的,真正的互动体现在大众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关注和争论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到今后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去,而网络使这种讨论更为便利和开放,这是目前电视媒体无法跨越的。所以电视和网络的互动就是在于两种不同介质的媒体互相支持并扩大和强化对方的影响,更多的是网络与电视的资源整合、共享。例如在欧美电视台,一些节目在网络上24小时直播,然后在电视上播出经过剪辑的精编版,网友可以通过网络参加网上投票,评论并与真人秀的参与者做网上的交流,使这个节目一方面成为电视中的一个品牌,另一方面则成为一个在网络媒体上全天候播出的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是一个电视栏目中播放电影的最典型的例子,然而在新媒介下,电影频道也与网络进行了有效的互动,例如“电影网M1905.com”,它是一个以看电影,电影咨询为主的网站,其中包括CCTV-6电影频道、家庭影院、北美频道、香港频道等几大块。在这里,电影频道就完全嫁接到了这个网站当中,直接点击电影频道板块,就可以在线同时收看电影频道的节目,同时还可以收看其他的影片,这就结合了电视和网络媒体各自的优势。
(二)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电视栏目和网络最直接的互动方式,所谓的网络电视绝不只是在网络上看电视。业界巨头苦苦地要把娱乐休闲从书桌搬到客厅,难道更多人是希望不看大屏幕、高清晰的电视节目,而在电脑前看小画面、低画质的网络电视?再或者网络电视只是没机会看传统电视节目时的替代和补充?这显然都错过了网络电视的最大乐趣。作为互联网的一种产物,网络电视首先是给互联网用户准备的,这就决定了其应该针对用户群体的喜好而进行节目设置,其中P2P网络电视,依靠转播各种传统电视台的节目为主,这其实曲解了这层概念,网络电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传统电视节目更精彩,这些都是先天决定的,就和传统电视企业做网站不可能比门户网站吸引人是一样的道理。所以重要的不在于能够在网上看节目,而在于能够通过上网参与节目。“互动”、“体验”和“参与”,应当成为网络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如新浪UC的“互动网络电视节目”,新浪UC因其技术特点和资源优势,正确的体现出了上面所说的网络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新浪UC拥有八档自己主办的栏目,以谈话类为主,在其立体声视频房间内定期播出,涵盖一周中每日的傍晚黄金时段,加上随时都会吸引万千人气的“绝对现场”明星嘉宾访谈类专栏节目,新浪UC的节目表已经日渐成熟。这八档栏目,话题涵盖了社会各种热点事件,各种人文、情感、生活、时尚类话题,众多知名主持人在固定的节目时段会携明星嘉宾一起出场,通过新浪UC立体声视频聊天的节目房间,同所有UC用户尽情畅谈。在节目进行中,任何网友都可以通过视频和语音同主持人、嘉宾、所有网友一同交流,将话题引入高潮,或向嘉宾明星寻求解决之道。应该可以说,这份“互动”和“参与”,成为了组成节目的重要部分,网友因此而成为了节目的主角。
前期在奥运圣火即将进入中国之际,各电视栏目借力网络的现象也非常多,从中看出了二者的融合将产生很大的效应。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亿观众的“杨澜访谈录”,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开播6年来先后采访过400多位各界精英。在奥运即将开幕之际,电视栏目“杨澜访谈录”陆续播出对15位奥运嘉宾的采访录。不同的是,此次“杨澜访谈录”联姻新浪网,由网络投票产生采訪对象,并由网友直接投票产生每期节目的采访问题,开创电视访谈栏目网络票选先河。“杨澜访谈录”的“东方看奥运”陆续播出了对萨马兰奇、高敏、瓦尔德内尔等15位奥运会官员及明星的访谈,其中萨马兰奇、宋世雄、王义夫、郎平由新浪网友票选产生;采访15位嘉宾的所有问题,也由网络票选产生,像这样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来决定采访对象和采访问题,尚属首次。“杨澜访谈录”联手新浪体育频道,是应对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趋势。因此,这样的互动,必然是电视和网络的共赢。
二、电视栏目和手机的互动
作为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具有诸多优势。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弥补电视栏目的缺陷,因此电视栏目和手机的互动也是必然的。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有大容量存储性的手机已比比皆是,手机储存电视节目已完全可以实现,并且其中一些智能手机,已经相当于一台微型电脑,并且是多功能微型电脑。手机的互动性是最强的,观众就可以在观看节目时由被动变为主动,它为“安排什么时间看”转变为“我要什么时间看”、“要我看什么”转变为“我要看什么”提供了可能。手机的便携性也是它与其他媒体相比最具有优势性的地方所在,使用手机观看节目不必限于固定的场所,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到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
(一)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的形式无疑让人联想到手机电视这一最先进的科技,手机电视(Handset·Television)是用具有视频支持功能的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号称3G时代杀手级业务之一。手机电视属于移动接收的范畴,用户可以使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节目,是未来移动接收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能够处理包括图像、音乐、视频在内的多种媒体形式,因而可以提供可视电话、上网冲浪、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可见,手机电视业务与传统电视业务相比,最大优势在于移动性和互动性,而给大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在随身携带的手机上观看电视栏目。手机电视已经以强劲的势头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电视栏目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同时融合新元素、加入新环节,推陈出新,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例如2004年4月,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视讯新干线”移动流媒体业务,与国内12家电视频道达成协议,为视讯新干线提供内容,其中包括央视新闻台、央视4套、央视9套、凤凰资讯台、BBC等。随后,天津联通开通基于CDMA手机的掌上电视(GOGOTV),利用CDMA移动通信网络,在手机上成功实现流畅清晰的视音频传输效果,轻松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及其他省市电视台近20套节目。而继2005年1月1日上海移动与文广传媒集团联手推出手机电视业务试点后,2月6日,他们又一次试水新媒体,推出中国第一部“手机短剧”——《新年星事》。
2007年底,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2008年奥运会期间,广大市民通过奥运网络电视和奥运手机电视观看精彩赛事转播。 2008年8月8日,诺基亚与中央电视台网络新媒体业务平台——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获得“CCTV手机一键通”软件的使用授权。在此之后,使用S60第3.0版或以上版本诺基亚手机的用户,可以通过诺基亚手机“下载”功能,或登陆诺基亚手机官方网站下载 “CCTV手机一键通”软件并安装到手机终端上,即可观看央视精彩的电视节目、浏览相关资讯并轻松体验在线互动的乐趣。“CCTV手机一键通”在手机上集成了手机电视、视频搜索、在线互动、手机博客等功能,帮助用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视音频直播、轮播、点播和图文资讯,并提供互动分享等无线互联网服务。
(二)手机短信、电话与电视栏目运作的互动
观众通过短信直接参与到电视节目中的形式在当今生活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作为手机和电视栏目的互动形式之一,它极大的增加互动性和观众参与度。此类结合方式也是现在各电视台所普遍使用的一種方式。例如,央视春节晚会开通新年短信祝福;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采用观众投票的方式决定参赛选手的名次;各类电视栏目,例如最常见的电视剧播放,都增加了观众短信实时评论和预测下集剧情的环节,人们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参与到电视栏目的编排上,看到听到自己最想了解的社会时事。人们第一次感受到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来改变电视栏目的进程,这样的互动让人们欣喜,同时也让电视人尝到甜头,因此在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影响力最大之后,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被各大电视台类似的节目如法炮制,手机和电视栏目的互动就这样引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体验这种互动带来的欣喜。
(三)手机为电视栏目提供素材
随着摄像头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摄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最初的低像素图片拍摄,到现在高分辨率的视频拍摄,手机的拍摄功能已经成为手机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就相当于一个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当今的很多电视新闻栏目中珍贵的图片都是由当事人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抓拍到的。因为当发生新闻事件,特别是一些转瞬即逝的突发事件时,记者往往不能第一时间赶到,但是旁观者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拍摄,真实记录下现场的情况,之后提供给记者,为节目制作提供极具价值的素材。在当今这个“自媒介”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制造者,人们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经历的随手用手机拍摄下来,因此电视栏目中才有那么多丰富的,不为人知的,社会各个角落的新闻,而手机拍摄的便利性也为“自媒介”时代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并且在一些信息类节目,例如物品买卖交换、求职信息等琐碎需要个别采集的信息,观众可以通过编写手机短信将需要发布的内容发送到指定平台,增加了信息采集的便捷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电视栏目和网络、手机的互动中看出,传媒人在进行电视栏目和新媒介的互动融合中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互动”、“融合”将是电视栏目和新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信凌:《广播电视通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8月
[2]郑治:《网络视频也是电视人的蓝海》,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eeecd 010009bc.html
[3]周鸿铎:《“互动”、“融合”是新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00/63554/63555/6581006.html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