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87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营造“有趣”教学气氛,搜集充分的“兴趣”素材,建构“有趣”的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论述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学趣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激发;思考;探索;兴趣;教学氛围;素材;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强,在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过分强调概念,过分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死记硬背,自我封闭。因此,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课堂枯燥、乏味。
  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与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更好地践行道德。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有趣”教学氛围。“有趣”的教学气氛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老师必须要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不能叫学生看到你就感到害怕,像老鼠见到猫。而是,应该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关系,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大胆在课堂上发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等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兴趣。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兴趣,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二、搜集充分的“兴趣”素材。“素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未经总括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素材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目的,以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为形式呈现的,用来解释、说明、印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它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为出发点,不仅能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具体情景的感悟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来源主要是校园生活、本地社会生活、媒体资源、相关学科等;选取的原则要符合典型性、针对性、时效性、科学性、统一性、思想性等;呈现方式有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媒体资料、活动资料等。而有“兴趣”的素材是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必备条件。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定要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注意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新闻材料等等,获取有用又有趣的信息资料并及时记录在案,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以备课堂上用。
  首先,素材的选取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本学科的“实践性”,它要求“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統一。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中有关环境问题时,我选取他们自己上学途中带口罩的生活画面作为素材,结合 “农村环境污染正逐步加深”“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兴趣。
  其次,要能根据素材提出富有艺术性、挑战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初中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当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时,会产生认知冲突,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所选取的素材,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富有艺术性、挑战性与探索性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如在学习《网络交往新空间》这一内容时,我根据素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广泛地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评论网络呢?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较为熟悉,对此有太多的感触,激起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许多学生经过主动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发表了个人的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展开教学,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建构“有趣”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建构“有趣”的教学方式,在于教师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
  活动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思想品德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活动的目的。通过活动课,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考察学生的睿智。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如我讲《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学时。我就创设这样一个“有趣”的教学活动。课前,我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上课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之称号。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情景考题的纸片放在一个密封箱里,并说明比赛规则:①每位同学均可参赛,先随意抽取情景考题,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行即兴表演;②欢迎其它同学上台客串配角,并允许适当“刁难”参赛选手,以考验选手的礼仪水平;③由同学推选出的5名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并由评委给参赛者打分以决定比赛结果。好多同学在听完比赛规则后,早已跃跃欲试,5位被推选为评委的同学也已正经八百地坐到了主席台上,开始等待参赛者的表演。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声嘶力竭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情感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例如:在学习“青少年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我展示一段实例视频:“有三位初中女同学在街上看见了一个通辑犯,她们完全可以悄悄地离开,当作没有看见,但她们心中的一股正气使她们决定抓住这个通辑犯;面对凶恶狡猾的犯罪分子,正面接触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于是她们商量后决定:为了不打草惊蛇,一个同学负责去报警,其余两个同学上前佯装问路,借此拖延时间;但犯罪分子太狡猾,随便说了两句就匆匆离去,好在这两位同学已把他的体貌特征及衣服的颜色、款式记了下来并记住了离开的方向;几分钟后,警察赶到,按刚才两位同学的描述迅速追赶,二十多分钟后,顺利地将通辑已久的罪犯抓获,为此这三位同学受到了表彰。”通过这个现实事例,学生启示颇深,很快从理论上明白了面对犯罪分子,即要敢于又要善于同他们做斗争,讲究智斗,力求在免受伤亡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与此同时,介绍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由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例去证明理论,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
  总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趣”因素,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 马士兴.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
  [3] 曾海峰.浅谈多媒体教学与德育课堂教学的结合[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7,(12)
  [4]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实施情景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兴趣爱好、创造潜能等,其差异具体表现在所掌握知识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学习方法、性别、性格、表演欲望强弱等方面。在情景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故事导入;实物演示;小组对话  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各种情景掌握语言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捷
期刊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英语教材对听、说、读的交际功能训练要求比较具体明确,容易引起教师的重视。相比之下,对写的能力训练要求则比较简单而且笼统。然而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用书面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所以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提高这一能力,便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必须潜心研究的一个方面。  在写的训
期刊
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大多还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听,笔记做得厚厚几大本”的模式,这是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遗留的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步。就高中英语而言,很多英语老师在教学时还不能突破旧的模式,循规蹈矩,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率。本文就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问题切入,试着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现今的社会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不知外语的人就很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小学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才能充分贯彻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阅读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注重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这门功课,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地理教学;教学方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起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教学有没有效益,主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小數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习更有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动学习  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
期刊
【摘 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地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探究性数学模式其实就是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某个数学问题出发,通过对所探讨问题的自我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词汇学习,阅读理解,作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点,也是学生最头疼的地方。尤其是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内蒙古地区。那么有无捷径?有。“死背硬记”是活学活用的基础,加之一些小方法小捷径可以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简单,这也适合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总之,多背诵,多朗读,多练习,多张嘴,一切贵在坚持!  【关键词】“死记硬背”;单词;阅读;击破方法  一、突破词汇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单词,那么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认识和探索事物的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
期刊
【摘 要】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中,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依旧是高中教师面对的重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才能够培养适应现今社会需要的全方位人才。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机会。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教学质量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