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资金是水,股价是船。4月份M2(广义货币)的增速为12.8%,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增速首次跌破13%,这让本就疲弱的市场,再次蒙上了流动性收紧的阴影。不过,本周接受《红周刊》专访的专业人士表示,M2增速下降,不代表货币政策收紧。目前流动性依然稳健偏宽松。而对于资本市场中的债务违约、定增解禁等“吸血”黑洞风险,也是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而且定向增发解禁潮中,也依然有红包可抢。
M2增速降低 未导致流动性困局
■本刊记者 李健
4月份M2增速为12.8%,是今年以来最低的一个月,也低于全年目标13%。这引发了投资者对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此外,债券违约、大股东减持等对股市带有“吸血”作用的事件频频发生,也在多方面影响着市场中的流动性。在弱势震荡的行情下,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本周盘中又跌破2800点。在投资者信心本就不足的大背景下,这一系列表象加剧了投资者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
本周,《红周刊》记者采访的证券行业专业人士表示,投资者对流动性的收紧预期有些过于忧虑了,M2增速下降,不代表货币政策收紧。因为在名义GDP增速下降到7%以下时,M2增速略低于13%,流动性依然属于稳健基调,甚至偏宽松。而对于资本市场中出现的债务违约、大小非解禁等“吸血”黑洞产生的风险,也是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股市投资降温 拖了M2增速后腿
5月13日,央行公布了4月份M2数据,余额为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这也是自去年7月以来M2增速首次跌破13%。此前的3月份,M2余额为144.62万亿,同比增长13.4%,相比3月,4月份M2增速少了0.6个百分点,真金白银的货币则少增了8173亿。
一石激起千层浪,是谁拖了M2增速的后腿呢?
对此,央行负责人15日出面解释原因,主要有两点,分别为财政存款大幅增加和同业业务增长放缓。简单来说,财政存款分为央行财政存款和地方财政存款,央行财政存款可以派生货币,产生M2,而地方财政存款不能派生存款。我国央行财政存款数额不进行公布,但总量很小,绝大多数以地方财政存款形式存在。央行数据统计,今年4月份财政存款增加9318亿元,同比多增8217亿元,影响M2增速约0.64个百分点。原因是由于地方债券发放量增多,以及“营改增”政策下,企业提前缴纳了大量税金。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机构和央行每月会对M2增长进行预判。一些因素可以粗略计算M2体量,M2=存款总额一财政存款一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外币存款)+流通中的现金+证券保证金一委托贷款,从中可以看出,财政存款增加对M2增速确有所拖累。
央行负责人解释的第二点原因是同业业务增长放缓,同业业务代表金融机构间发生的业务,例如汇票、本票是银行与银行间的业务,以及股權投资——是银行与证券公司间的业务。股权投资算在M2中,是上述等式中的“证券保证金”一项,但受到去年6月份以来的三次“股灾”影响,资金投资股市的热情大幅降低导致股权投资增速减慢,央行官网数据统计,4月份股权及其他投资同比少增1195亿元。此外,部分投资者也会将资金从股票账户中转出,用于购买房产、理财等资产,但购买房产和银行理财的资产不被算在M2中,所以股市投资降温同样引发了M2增速的回落。
货币政策依然稳健略偏宽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本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认为,M2回落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收紧,这个指标不应该孤立地看,应该和现行经济发展水平一同评价。
“我国名义GDP出现回落时,M2也出现回落,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是偏紧的;如果名义GDP走高,M2增速也上涨,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是宽松的,这两个指标需要一起看,”潘向东说,“在GDP增速回落到7以下后,M2不能再维持原来那么高的水平。”
潘向东解释说,在经济学中有一个经验公式: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2至3个百分点。他认为虽然因为我国居民存款率较高等原因,导致M2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CPI增速+2至3个百分点,但是根据GDP的增速来划定M2增速的逻辑是一致的。“市场中的流动性不是在4月份发生收紧,而是在1、2、3月份放松较多。从一季度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可以看出,综合、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依次为0.96%、1.27%、0.73%,分别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22、0.13、0.44个百分点。一季度食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3月最后一周,生猪价格涨到接近29元/公斤,超过历史最高的22元/公斤的价格。”潘向东说。
“在6.7%的GDP增速下,M2再维持高水平,就会发生金融系统风险,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膨胀化,物价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而且全年M2增速的目标是13%,这个目标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动态的,会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做一些调整,所以12.8%在正常区间内。”
而央行给出的结论也同样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各种市场利率也保持在低位平稳运行。《红周刊》记者通过上海银行间的同业拆放利率了解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天)基本稳定在2.5%左右,14天利率则在2.7%上下小幅波动,整体利率水平维持在近5年低位,整个市场的资金面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钱从股市流向房市
一季度的流动性偏宽松,1月份甚至放出了天量的信贷,M2余额达到141.63万亿,同比增长14%,2、3月有所回落,但始终维持在13%F~上。但资金没有进入股市,这从两融余额和成交量的下降就可见一斑。而且正如第一部分所述,股市的资金流出还反过来拖了M2增速的后腿。
《红周刊》记者统计,代表股市活跃度的成交量和两融余额在今年1月份开始出现了明显回落。去年沪深两市全年两融余额月平均值为13716亿元,其中4、5、6月份两融余额高达18398亿元、20795亿元、20493亿元,全年只有9月份低于10000亿元。而今年1-4月份两融余额仅有8000亿-9000亿元。 此外,沪深两市成交量也出现大幅萎缩,去年全年成交金额月平均值为211076亿元,去年4~7月份成交金额分别高达296976亿、309739亿、364701亿、280692亿元,全年仅有2月份成交金额低于100000亿元。而今年1~4月份徘徊在100000亿元左右,5月份截至20日,成交金额仅为61288亿元。
“资金没有流向股市,绝大部分资金聚集在杭州、宁波、温州的房地产行业中。”潘向东说。中信固定收益团队首席分析明明也认为,今年资产轮动速度加快,房价高,资金就聚集在房市,大宗商品价格高,资金就聚集在大宗商品市场。
除了资金的自由选择有更多收益的资产外,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定向对某些领域进行注资。
如5月3日,央行宣布,从5月份起,央行每月初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上月PSL(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目的是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央行的另一公开市场操作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也有部分针对“三农”等薄弱体系进行的贷款项目。
“今年再次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央行更多正在通过碎片化、定向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体进行注资。”明明对《红周刊》表示。
债券违约、定增解禁影响可控
经历了去年6月份至今的三次股灾,投资者的信心始终不足,市场也在存量资金的博弈下,维持弱势震荡。企业债违约潮、大小非解禁潮,也同样加剧了投资者对流动性的担忧。
企业债违约今年频频发生,从光伏等盈利低下的行业扩展到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违约主体也从民企扩大到国企、央企。截至4月末,今年已经发生了22起企业债暂停、11起企业债违约事件。今年到期还款的债券数量也攀升到历史高点,据统计,2014年企业债到期数为1700只,2015年为3000只,今年达到了4300只。企业在今年应偿付的总量也随之增加,2014年偿还量为2.69万亿,2015年为3.9万亿,今年猛增到5.1万亿。“如果企业债违约继续大量发生,部分行业的公司可能出现债券利率高也没有人购买,这就造成了市场的实际利率上升,进而冲击股市。”5月初,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
但潘向东认为,债务违约并不会对流动性形成风险,因为大量违约企业属于周期性行业,随着一季度实体经济复苏,周期性企业的产品价格逐渐上升,企业盈利得到了一些改善,而银河证券的测算也显示风险可控。
定增解禁的压力近期也在加大,而据西南证券统计,2016年全年定增解禁金额达到1.15万亿元。其中,全年计算机、化工、房地产解禁金额较高,计算机全年解禁金额达1432.2亿元,而化工和房地产则分别为1153.5亿元、711.1亿元。而即将到来的6月份定增解禁市值高達600多亿元。潘向东认为,解禁的数量在每天成交量中分量不重,仅在1%~3%,影响不会很强烈。(定增解禁具体的现象和机会,会在下篇文章中呈现)
“流动性只是股市行情差的一部分原因,宏观经济疲软、美联储加息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紧流动性也会对中国股市产生影响。同时,投资者信心不足也会对此产生共振。”潘向东说,“股市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经济‘L’形走势的大方向下,股市本来也不会出现高速上涨。不能像去年的几千点定调一样激励股市,这只是饮鸩止渴,股市需要公正公平公开,国家不要干预,愿意投资的投资,愿意融资的融资,不再是一个政策市。仅仅靠流动性堆起来的股市,是虚假繁荣,政府应该让市场回归一个没有暴涨暴跌的正常市场。”潘向东表示。
“小非”成减持套现主角
■本刊记者 林伟萍
近年来,定向增发因其灵活性开始成为A股市场融资的新利器。《红周刊》记者统计,2015年A股定增高达857次,其中602次定增发生在下半年,是近几年定增数量的峰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定增中,发行对象9成以上都有机构投资者参与,而根据相关规定,在参与定增以后,机构投资者通常将面临一年锁定期,以此计算,今年6月份A股或将开启新一轮定增“解禁潮”,而据记者统计,仅6月份定增解禁的市值就将高达658亿元。业内人士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定增解禁会对投资者的心理造成冲击,给弱势的市场行情和市场流动性带来一定的压制。此外,定增解禁与减持存在强相关性,通常当解禁市值达到高峰的时候,减持行为也比较严重。具体操作过程中,建议投资者适当回避定增解禁后减持压力大的三类个股,可适当挖掘当前股价在增发价格附近的定增解禁期个股投资机会。
6月迎定增解禁小高潮 A股减持压力陡增
当前市场行情不稳,A股“草木皆兵”。本周,《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自2014年7月份牛市以来,二级市场的定增迎来井喷,尤其是去年下半年,虽然市场行情大幅波动,但这丝毫不影响上市公司定增的热情,去年全年上市公司定增高达857次,其中75%集中在去年下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实施的定增方案,发行对象9成以上都有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身影,大股东和境内自然人占比并不高。而按照相关规定,在参与定增以后,机构投资者通常将面临一年锁定期(境内自然人锁定期为一年,大股东锁定期为三年),以此计算,去年下半年以后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机构投资者,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解禁期。
Wind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将有广博股份、东方明珠、界龙实业等27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迎来解禁期,7月份~12月份则分别有32家、27家、37家、15家、50家和79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迎来解禁期。据《红周刊》记者统计,以5月18日收盘价计算,仅6月份27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解禁市值就将高达657.91亿元。而据西南证券统计,2016全年定增解禁金额达到1.15万亿元。其中,全年计算机、化工、房地产解禁金额较高,计算机全年解禁金额达1432.2亿元,而化工和房地产则分别为1153.5亿元、711.1亿元。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业内人士表示,6月份定增解禁市值高达600多亿元,即使定增解禁持有人不减持,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心理层面的压力,从而对当前的市场行情形成一定的压制。同时,他表示,一般而言,在行情向好的时候,牛市过程中,市场流动性好,减持对市场流动性冲击不太明显,但是如果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流动性本身就差,减持对股票价格的冲击会比较大。因此现在的市场或更因为定增解禁到期而草木皆兵。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则表示,“2016年的解禁金额是高于2015年的,而2015年的解禁金额本身就已经是近几年的高位,鉴于2016年的总体市场环境,我们认为今年的定增解禁规模会成为制约市场上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他分析,2016年解禁金额的攀升或许会对市场走势构成直接影响。2016年行情表现并不平坦,经历开年的熔断暴跌后,又出现了两次探底,之后展开春季反弹,整体走势可谓一波三折,要想回到2015年7月份前的大牛市概率很低。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定增解禁量与市场行情呈负相关关系的概率很大,因此解禁金额的攀升带来的大量股票抛售或许会进一步加重本就弱势的行情。
此外,他分析说,从2010~2015年的数据来看,解禁市值与减持金额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当解禁市值达到高峰的时候,减持行为也比较严重,而解禁市值较小的时候,减持行为发生的概率则相对较低。“解禁似乎更多是心理层面上的压力,而真刀实枪的减持更令人忧虑。由于解禁与减持存在强相关性,因此对于高解禁金额需要引起注意。”
定增解禁“小非”减持套现概率大
正如朱斌所说,比起高解禁市值给投资者造成的心理压力,真刀实枪的减持更令人担忧。而从今年上半年已解禁的定增个股来看,“小非”减持行为正在悄然发生。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爆的新能源概念股,国轩高科2015年定增的2.38亿股限售股刚于5月16日获得上市流通资格,而截至20日上午记者发稿时,国轩高科已经三次现身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其中16日成交55.7万股,金额高达1616.4万元,受新能源概念爆炒影响当天盘中涨停,而17日成交1360万股,金额高达4.58亿元,19日成交500万股,成交金额为1.566亿元,目前,公司股价还在年线上盘整。业内人士认为,结合减持的折现率及减持金额、数量看,近期大宗交易出自定增股东的概率较大。
从国轩高科之前的定增公告可以看到,其此次解禁不涉及大股东解禁,但此次解禁股东“散而多”,共涉及44名,其中仅8名为法人机构或机构产品,另外36名均为自然人,他们多数持股比例在5%以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东的初始入股价格为6.81元。若近期大宗交易确定为定增股东减持,以近期大宗交易最低的成交价格29.02元,股计算,相关定增股东盈利也高达326%。“由于持股低于5%的股东减持是不需要披露的,所以低于5%的小股东更倾向于在定增解禁期满后抛售股份。”朱斌分析说。
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定增解禁后的减持概率。首先需看上市公司定增的目的,优质公司的定增项目通常是为了加强主业,募集资金投资于主业相关的项目,那定增的相关参与方参与定增更多地是出于长期投资的考量,定增到期的减持压力会相对较少。“而如果某家上市公司定增項目是搏市场热点而推出的项目,那经过一年的发酵,去年的市场热点在今年多数已经不再是大受追捧的概念,对公司的实际经营也不大可能带来实际性的亮点,这类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圈钱’的概率就比较大,定增解禁后套现的压力通常也会比较大。”该人士分析说。
其次,他认为,投资者可以分析定增的参与对象,参与定增的机构包含原股东、战略投资者、特定投资者。当解禁对象是原股东及战略投资者时,持股主体没有强烈的抛售动机,而解禁对象是特定投资者时,在强烈交易获利动机的驱使下大量减持的概率会很高。“特定投资者多数是‘小非’,所谓小非,指的是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的,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他们参与定增就是抱着赚钱的目的去的,以低于市场的折扣增发价买入股票,等到一年或三年解禁期期满后,小非多数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会选择套现走人。”该人士分析说。
此外,定增解禁到期后,浮盈丰厚,参与定增的公司大股东减持概率通常也比较大。以今年5月16日定增解禁的安彩高科为例,2013年5月16日公告,安彩高科以4.03元,殴的价格定增2.5亿股,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全部认购,锁定期为36个月。本次解禁的正是控股股东认购的股份,占总股本的36.23%,是现有流通股的56.82%,解禁市值约为26亿。有券商机构表示,安彩高科大股东此次认购的区间收益为150%。控股股东本次投资收益较高,而且公司股价处于高位,大股东具有减持的动机,但截至5月20日,公司尚未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与安彩高科类似的还有广东甘化,同样在2013年定增的广东甘化,此次累计解禁1.2亿股,占总股本的27.1%,是现有流通股的48.03%,解禁市值约为18.5亿。大股东此次认购的区间收益为109.7%。大股东的套现需求或比较强烈。
关注破发成本价附近的个股
虽然定增发行对象可以以低折扣人手上市公司股票,但随着市场行情的震荡调整,部分临近解禁期的个股仍处于“破发”状态。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在今年5~6月份期间解禁的61只定增个股,破发的多达34只,占比多达44.26%。例如,将于5月27日定增解禁的国金证券,以5月18日的收盘价计算,自发行价以来股价跌幅高达49.29%(后复权);将于6月13日定增解禁的石化机械,以5月18日收盘价计算,自发行价以来股价跌幅高达52.22%。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解禁前各类定增均负面效应显著,建议规避临近解禁的定增股,不过解禁前破发的定增有短期参与获利的机会,但仍需警惕解禁带来的负面效应。以石化机械为例,参与定增的发行对象不乏鹏华基金、鹏华资产管理公司、华泰资产管理公司等实力大机构,同时石化机械沾边国企改革题材,为了处理好和定增参与者的关系,不排除大股东在临近解禁期出利好抬升股价的可能。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临近解禁期,定增参与者仍被深套的,以及浮盈较高的个股,建议投资者尽量回避。“被深套的个股,一方面表明市场对该公司的前景不太看好,另一方面投资者需提防上市公司‘破罐子破摔’,放弃‘自救’。浮盈高的就更好理解,定增参与者在公司当前股价浮盈都在1倍以上,那后续做多动能也不是很足。”
在他看来,掘金定增解禁股,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成本价附近的个股,也即是当前股价自发行价格以来涨跌幅(后复权)在正负10%以内的个股,这部分个股只要上市公司推出利好,还是比较容易抬升股价。同时他建议投资者具体建仓还需结合个股所处行业、技术指标等综合判断,不可盲目投资。
M2增速降低 未导致流动性困局
■本刊记者 李健
4月份M2增速为12.8%,是今年以来最低的一个月,也低于全年目标13%。这引发了投资者对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此外,债券违约、大股东减持等对股市带有“吸血”作用的事件频频发生,也在多方面影响着市场中的流动性。在弱势震荡的行情下,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本周盘中又跌破2800点。在投资者信心本就不足的大背景下,这一系列表象加剧了投资者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
本周,《红周刊》记者采访的证券行业专业人士表示,投资者对流动性的收紧预期有些过于忧虑了,M2增速下降,不代表货币政策收紧。因为在名义GDP增速下降到7%以下时,M2增速略低于13%,流动性依然属于稳健基调,甚至偏宽松。而对于资本市场中出现的债务违约、大小非解禁等“吸血”黑洞产生的风险,也是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股市投资降温 拖了M2增速后腿
5月13日,央行公布了4月份M2数据,余额为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这也是自去年7月以来M2增速首次跌破13%。此前的3月份,M2余额为144.62万亿,同比增长13.4%,相比3月,4月份M2增速少了0.6个百分点,真金白银的货币则少增了8173亿。
一石激起千层浪,是谁拖了M2增速的后腿呢?
对此,央行负责人15日出面解释原因,主要有两点,分别为财政存款大幅增加和同业业务增长放缓。简单来说,财政存款分为央行财政存款和地方财政存款,央行财政存款可以派生货币,产生M2,而地方财政存款不能派生存款。我国央行财政存款数额不进行公布,但总量很小,绝大多数以地方财政存款形式存在。央行数据统计,今年4月份财政存款增加9318亿元,同比多增8217亿元,影响M2增速约0.64个百分点。原因是由于地方债券发放量增多,以及“营改增”政策下,企业提前缴纳了大量税金。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机构和央行每月会对M2增长进行预判。一些因素可以粗略计算M2体量,M2=存款总额一财政存款一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外币存款)+流通中的现金+证券保证金一委托贷款,从中可以看出,财政存款增加对M2增速确有所拖累。
央行负责人解释的第二点原因是同业业务增长放缓,同业业务代表金融机构间发生的业务,例如汇票、本票是银行与银行间的业务,以及股權投资——是银行与证券公司间的业务。股权投资算在M2中,是上述等式中的“证券保证金”一项,但受到去年6月份以来的三次“股灾”影响,资金投资股市的热情大幅降低导致股权投资增速减慢,央行官网数据统计,4月份股权及其他投资同比少增1195亿元。此外,部分投资者也会将资金从股票账户中转出,用于购买房产、理财等资产,但购买房产和银行理财的资产不被算在M2中,所以股市投资降温同样引发了M2增速的回落。
货币政策依然稳健略偏宽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本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认为,M2回落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收紧,这个指标不应该孤立地看,应该和现行经济发展水平一同评价。
“我国名义GDP出现回落时,M2也出现回落,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是偏紧的;如果名义GDP走高,M2增速也上涨,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是宽松的,这两个指标需要一起看,”潘向东说,“在GDP增速回落到7以下后,M2不能再维持原来那么高的水平。”
潘向东解释说,在经济学中有一个经验公式: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2至3个百分点。他认为虽然因为我国居民存款率较高等原因,导致M2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CPI增速+2至3个百分点,但是根据GDP的增速来划定M2增速的逻辑是一致的。“市场中的流动性不是在4月份发生收紧,而是在1、2、3月份放松较多。从一季度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可以看出,综合、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依次为0.96%、1.27%、0.73%,分别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22、0.13、0.44个百分点。一季度食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3月最后一周,生猪价格涨到接近29元/公斤,超过历史最高的22元/公斤的价格。”潘向东说。
“在6.7%的GDP增速下,M2再维持高水平,就会发生金融系统风险,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膨胀化,物价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而且全年M2增速的目标是13%,这个目标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动态的,会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做一些调整,所以12.8%在正常区间内。”
而央行给出的结论也同样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各种市场利率也保持在低位平稳运行。《红周刊》记者通过上海银行间的同业拆放利率了解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天)基本稳定在2.5%左右,14天利率则在2.7%上下小幅波动,整体利率水平维持在近5年低位,整个市场的资金面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钱从股市流向房市
一季度的流动性偏宽松,1月份甚至放出了天量的信贷,M2余额达到141.63万亿,同比增长14%,2、3月有所回落,但始终维持在13%F~上。但资金没有进入股市,这从两融余额和成交量的下降就可见一斑。而且正如第一部分所述,股市的资金流出还反过来拖了M2增速的后腿。
《红周刊》记者统计,代表股市活跃度的成交量和两融余额在今年1月份开始出现了明显回落。去年沪深两市全年两融余额月平均值为13716亿元,其中4、5、6月份两融余额高达18398亿元、20795亿元、20493亿元,全年只有9月份低于10000亿元。而今年1-4月份两融余额仅有8000亿-9000亿元。 此外,沪深两市成交量也出现大幅萎缩,去年全年成交金额月平均值为211076亿元,去年4~7月份成交金额分别高达296976亿、309739亿、364701亿、280692亿元,全年仅有2月份成交金额低于100000亿元。而今年1~4月份徘徊在100000亿元左右,5月份截至20日,成交金额仅为61288亿元。
“资金没有流向股市,绝大部分资金聚集在杭州、宁波、温州的房地产行业中。”潘向东说。中信固定收益团队首席分析明明也认为,今年资产轮动速度加快,房价高,资金就聚集在房市,大宗商品价格高,资金就聚集在大宗商品市场。
除了资金的自由选择有更多收益的资产外,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定向对某些领域进行注资。
如5月3日,央行宣布,从5月份起,央行每月初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上月PSL(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目的是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央行的另一公开市场操作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也有部分针对“三农”等薄弱体系进行的贷款项目。
“今年再次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央行更多正在通过碎片化、定向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体进行注资。”明明对《红周刊》表示。
债券违约、定增解禁影响可控
经历了去年6月份至今的三次股灾,投资者的信心始终不足,市场也在存量资金的博弈下,维持弱势震荡。企业债违约潮、大小非解禁潮,也同样加剧了投资者对流动性的担忧。
企业债违约今年频频发生,从光伏等盈利低下的行业扩展到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违约主体也从民企扩大到国企、央企。截至4月末,今年已经发生了22起企业债暂停、11起企业债违约事件。今年到期还款的债券数量也攀升到历史高点,据统计,2014年企业债到期数为1700只,2015年为3000只,今年达到了4300只。企业在今年应偿付的总量也随之增加,2014年偿还量为2.69万亿,2015年为3.9万亿,今年猛增到5.1万亿。“如果企业债违约继续大量发生,部分行业的公司可能出现债券利率高也没有人购买,这就造成了市场的实际利率上升,进而冲击股市。”5月初,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
但潘向东认为,债务违约并不会对流动性形成风险,因为大量违约企业属于周期性行业,随着一季度实体经济复苏,周期性企业的产品价格逐渐上升,企业盈利得到了一些改善,而银河证券的测算也显示风险可控。
定增解禁的压力近期也在加大,而据西南证券统计,2016年全年定增解禁金额达到1.15万亿元。其中,全年计算机、化工、房地产解禁金额较高,计算机全年解禁金额达1432.2亿元,而化工和房地产则分别为1153.5亿元、711.1亿元。而即将到来的6月份定增解禁市值高達600多亿元。潘向东认为,解禁的数量在每天成交量中分量不重,仅在1%~3%,影响不会很强烈。(定增解禁具体的现象和机会,会在下篇文章中呈现)
“流动性只是股市行情差的一部分原因,宏观经济疲软、美联储加息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紧流动性也会对中国股市产生影响。同时,投资者信心不足也会对此产生共振。”潘向东说,“股市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经济‘L’形走势的大方向下,股市本来也不会出现高速上涨。不能像去年的几千点定调一样激励股市,这只是饮鸩止渴,股市需要公正公平公开,国家不要干预,愿意投资的投资,愿意融资的融资,不再是一个政策市。仅仅靠流动性堆起来的股市,是虚假繁荣,政府应该让市场回归一个没有暴涨暴跌的正常市场。”潘向东表示。
“小非”成减持套现主角
■本刊记者 林伟萍
近年来,定向增发因其灵活性开始成为A股市场融资的新利器。《红周刊》记者统计,2015年A股定增高达857次,其中602次定增发生在下半年,是近几年定增数量的峰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定增中,发行对象9成以上都有机构投资者参与,而根据相关规定,在参与定增以后,机构投资者通常将面临一年锁定期,以此计算,今年6月份A股或将开启新一轮定增“解禁潮”,而据记者统计,仅6月份定增解禁的市值就将高达658亿元。业内人士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定增解禁会对投资者的心理造成冲击,给弱势的市场行情和市场流动性带来一定的压制。此外,定增解禁与减持存在强相关性,通常当解禁市值达到高峰的时候,减持行为也比较严重。具体操作过程中,建议投资者适当回避定增解禁后减持压力大的三类个股,可适当挖掘当前股价在增发价格附近的定增解禁期个股投资机会。
6月迎定增解禁小高潮 A股减持压力陡增
当前市场行情不稳,A股“草木皆兵”。本周,《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自2014年7月份牛市以来,二级市场的定增迎来井喷,尤其是去年下半年,虽然市场行情大幅波动,但这丝毫不影响上市公司定增的热情,去年全年上市公司定增高达857次,其中75%集中在去年下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实施的定增方案,发行对象9成以上都有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身影,大股东和境内自然人占比并不高。而按照相关规定,在参与定增以后,机构投资者通常将面临一年锁定期(境内自然人锁定期为一年,大股东锁定期为三年),以此计算,去年下半年以后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机构投资者,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解禁期。
Wind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将有广博股份、东方明珠、界龙实业等27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迎来解禁期,7月份~12月份则分别有32家、27家、37家、15家、50家和79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迎来解禁期。据《红周刊》记者统计,以5月18日收盘价计算,仅6月份27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解禁市值就将高达657.91亿元。而据西南证券统计,2016全年定增解禁金额达到1.15万亿元。其中,全年计算机、化工、房地产解禁金额较高,计算机全年解禁金额达1432.2亿元,而化工和房地产则分别为1153.5亿元、711.1亿元。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业内人士表示,6月份定增解禁市值高达600多亿元,即使定增解禁持有人不减持,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心理层面的压力,从而对当前的市场行情形成一定的压制。同时,他表示,一般而言,在行情向好的时候,牛市过程中,市场流动性好,减持对市场流动性冲击不太明显,但是如果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流动性本身就差,减持对股票价格的冲击会比较大。因此现在的市场或更因为定增解禁到期而草木皆兵。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则表示,“2016年的解禁金额是高于2015年的,而2015年的解禁金额本身就已经是近几年的高位,鉴于2016年的总体市场环境,我们认为今年的定增解禁规模会成为制约市场上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他分析,2016年解禁金额的攀升或许会对市场走势构成直接影响。2016年行情表现并不平坦,经历开年的熔断暴跌后,又出现了两次探底,之后展开春季反弹,整体走势可谓一波三折,要想回到2015年7月份前的大牛市概率很低。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定增解禁量与市场行情呈负相关关系的概率很大,因此解禁金额的攀升带来的大量股票抛售或许会进一步加重本就弱势的行情。
此外,他分析说,从2010~2015年的数据来看,解禁市值与减持金额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当解禁市值达到高峰的时候,减持行为也比较严重,而解禁市值较小的时候,减持行为发生的概率则相对较低。“解禁似乎更多是心理层面上的压力,而真刀实枪的减持更令人忧虑。由于解禁与减持存在强相关性,因此对于高解禁金额需要引起注意。”
定增解禁“小非”减持套现概率大
正如朱斌所说,比起高解禁市值给投资者造成的心理压力,真刀实枪的减持更令人担忧。而从今年上半年已解禁的定增个股来看,“小非”减持行为正在悄然发生。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爆的新能源概念股,国轩高科2015年定增的2.38亿股限售股刚于5月16日获得上市流通资格,而截至20日上午记者发稿时,国轩高科已经三次现身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其中16日成交55.7万股,金额高达1616.4万元,受新能源概念爆炒影响当天盘中涨停,而17日成交1360万股,金额高达4.58亿元,19日成交500万股,成交金额为1.566亿元,目前,公司股价还在年线上盘整。业内人士认为,结合减持的折现率及减持金额、数量看,近期大宗交易出自定增股东的概率较大。
从国轩高科之前的定增公告可以看到,其此次解禁不涉及大股东解禁,但此次解禁股东“散而多”,共涉及44名,其中仅8名为法人机构或机构产品,另外36名均为自然人,他们多数持股比例在5%以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东的初始入股价格为6.81元。若近期大宗交易确定为定增股东减持,以近期大宗交易最低的成交价格29.02元,股计算,相关定增股东盈利也高达326%。“由于持股低于5%的股东减持是不需要披露的,所以低于5%的小股东更倾向于在定增解禁期满后抛售股份。”朱斌分析说。
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定增解禁后的减持概率。首先需看上市公司定增的目的,优质公司的定增项目通常是为了加强主业,募集资金投资于主业相关的项目,那定增的相关参与方参与定增更多地是出于长期投资的考量,定增到期的减持压力会相对较少。“而如果某家上市公司定增項目是搏市场热点而推出的项目,那经过一年的发酵,去年的市场热点在今年多数已经不再是大受追捧的概念,对公司的实际经营也不大可能带来实际性的亮点,这类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圈钱’的概率就比较大,定增解禁后套现的压力通常也会比较大。”该人士分析说。
其次,他认为,投资者可以分析定增的参与对象,参与定增的机构包含原股东、战略投资者、特定投资者。当解禁对象是原股东及战略投资者时,持股主体没有强烈的抛售动机,而解禁对象是特定投资者时,在强烈交易获利动机的驱使下大量减持的概率会很高。“特定投资者多数是‘小非’,所谓小非,指的是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的,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他们参与定增就是抱着赚钱的目的去的,以低于市场的折扣增发价买入股票,等到一年或三年解禁期期满后,小非多数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会选择套现走人。”该人士分析说。
此外,定增解禁到期后,浮盈丰厚,参与定增的公司大股东减持概率通常也比较大。以今年5月16日定增解禁的安彩高科为例,2013年5月16日公告,安彩高科以4.03元,殴的价格定增2.5亿股,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全部认购,锁定期为36个月。本次解禁的正是控股股东认购的股份,占总股本的36.23%,是现有流通股的56.82%,解禁市值约为26亿。有券商机构表示,安彩高科大股东此次认购的区间收益为150%。控股股东本次投资收益较高,而且公司股价处于高位,大股东具有减持的动机,但截至5月20日,公司尚未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与安彩高科类似的还有广东甘化,同样在2013年定增的广东甘化,此次累计解禁1.2亿股,占总股本的27.1%,是现有流通股的48.03%,解禁市值约为18.5亿。大股东此次认购的区间收益为109.7%。大股东的套现需求或比较强烈。
关注破发成本价附近的个股
虽然定增发行对象可以以低折扣人手上市公司股票,但随着市场行情的震荡调整,部分临近解禁期的个股仍处于“破发”状态。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在今年5~6月份期间解禁的61只定增个股,破发的多达34只,占比多达44.26%。例如,将于5月27日定增解禁的国金证券,以5月18日的收盘价计算,自发行价以来股价跌幅高达49.29%(后复权);将于6月13日定增解禁的石化机械,以5月18日收盘价计算,自发行价以来股价跌幅高达52.22%。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解禁前各类定增均负面效应显著,建议规避临近解禁的定增股,不过解禁前破发的定增有短期参与获利的机会,但仍需警惕解禁带来的负面效应。以石化机械为例,参与定增的发行对象不乏鹏华基金、鹏华资产管理公司、华泰资产管理公司等实力大机构,同时石化机械沾边国企改革题材,为了处理好和定增参与者的关系,不排除大股东在临近解禁期出利好抬升股价的可能。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临近解禁期,定增参与者仍被深套的,以及浮盈较高的个股,建议投资者尽量回避。“被深套的个股,一方面表明市场对该公司的前景不太看好,另一方面投资者需提防上市公司‘破罐子破摔’,放弃‘自救’。浮盈高的就更好理解,定增参与者在公司当前股价浮盈都在1倍以上,那后续做多动能也不是很足。”
在他看来,掘金定增解禁股,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成本价附近的个股,也即是当前股价自发行价格以来涨跌幅(后复权)在正负10%以内的个股,这部分个股只要上市公司推出利好,还是比较容易抬升股价。同时他建议投资者具体建仓还需结合个股所处行业、技术指标等综合判断,不可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