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发展能力评价与崛起战略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原定,天下安”,中国高层决策者决意高调推进“中部崛起”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在中国整体发展布局中走出了关键之棋。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阻碍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理论深入分析,通过构建区域发展能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要素聚集能力、资源配置效率、产品竞争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四大维度对我国31省、市或自治区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精细分析和对比考量。采用标准化、功效系数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拉开档次法对各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逐级加权合成得到区域发展能力总指数。最后,以中部地区为例,从发展能力的视角衡量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凸显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出制约我国中部地区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根源,并提出中部地區的崛起战略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能力;中部地区;差距收敛;经济增长;长短板
  一、引言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区域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RCDI)
  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HDI、全面小康发展指数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因此,其可供借鉴的评价指标体系非常有限。相对于其他指标体系而言,RCDI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指标个数适中,指标数据获取难度小,既能较全面的反映区域发展能力的实际情况,也能减轻指标搜集的工作量;总指数的合成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掌握。
  根据区域发展能力的定义,需从四个维度选择指标,对区域发展能力进行衡量。如表1所示。
  三、全国各省(市、区)RCDI测算
  RCDI的计算过程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即通过数学模型将各区域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这个综合评价函数计算各区域的综合评价值。一般来说,评价指标可分为“极大型”、“极小型”、“居中型”和“区间型”四种不同的类型。因此,计算之前需要对指标进行一致化处理;另外,指标之间还会由于各自的单位和量级的不同而存在不可公度性,因而需要作无量纲化处理。
  (一)指标预处理
  指标预处理一般包括指标一致化和无量纲化。一致化是指当所有指标朝着同方向变化时,所有指标值也朝着相同方向变化;无量纲化是指消除所有指标值的量纲。无量纲化可有不同处理方法,常用的有“标准化”和“功效系数”处理法。
  (二)综合评价方法
  省份pi对于评价指标sj的观测值为xij(i=1,2,...,m;j=1,2,...,n),称之为省份pi关于指标sj的属性(指标)值。对于这个多方案的决策问题,可构造一个多指标的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函数
  其中x′ij为指标值xij经过一致化和无量纲化的处理值;ωj为评价指标sj的权重且满足条件
  显然,评价指标的权重ωj对综合评价值的排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主要包括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集成赋权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拉开档次法”的客观赋权法。
  (三)测算三级指标权重
  1. 对每个选定的二级指标,采用相关数据确定其所有三级指标的权重。这是因为运用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权重系数会随着标准化数据的不同分布规律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各二级指标体系每一年都会产生一组权重系数,造成同组指标权重的不一致性。为了简化运算,并保证计算结果的可比性,需要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相同年份的标准化值来确定其权重并作为通用权重。
  2. 按照“拉开档次法”根据公式求三级指标的权重。
  经过计算,各二级指标(要素聚集能力、资源配置效、产品竞争力、环境承载力)的三级指标权重分别如表2所示。
  “要素聚集能力”的三级指标权重向量:
  (四)计算二级指标综合值
  采用功效系数法(取C=40,D=0)对二级指标数值进行预处理,并分别取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采用公式分别计算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值,分别得到各年各省(市、区)的EAI、EEI、PCI和RCI值。
  采用相关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值,采用公式计算二级指标权重向量为:
  ?覣=(0.2624,0.2729,0.3127,0.1520)T。
  二级指标权重向量亦可以表述为表3的权重系数。
  (五)计算总综合值
  运用各年各省(市、区)的EAI、EEI、PCI和RCI值,以及表3的权重系数,采用公式计算每年各省(市、区)的RCDI值以及对其二级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四、中部地区发展能力的深层分析及崛起战略建议
  (一)中部6省RCDI的长板与短板
  根据对中部各省RCDI二级指标值的比较分析,可以在两个层面识别各省RCDI的长板与短板。一是从区域层面看,中部各省二级指标的相对长板是EAI和RCI值代表的要素聚集能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短板是PCI与EEI值代表的产品竞争力与要素配置效率。根据分析得出,PCI值具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省份仅为16.7%,并保持增大的态势;EEI值具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省份中2015年占比较高和比较稳定,但是仍然没有达到50%。因此,就中部地区而言,这两项无疑是其短板。也是中部省份RCDI值总体排名呈现分化态势的主要原因。相反,从优势和比较优势省份占比来看,EAI值占比和RCI值占比均保持不变,分别为66.7%和50%。表明中部地区相对于其余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省份数量保持稳定;不过,因为省份占比仍然超过50%,我们可以认为中部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在这两个领域具有优势和比较优势。因此,中部区域RCDI的短板是PCI和EEI,但近年来PCII优势提升较快;长板是EAI和RCI,但近年来優势保持不变。   二是从省域层面看,可以得出各省的长板和短板。
  根据前面对各省RCDI二级指标的比较分析,江西省在4个二级指标中,3项属于优势省份,1项属于劣势省份,除了EEI优势缩小以外,其他优势在加大,因此,其二级指标值为短板明显的上升型省份。湖南省只有RCI的优势较为明显,其余3项二级指标中,PCI的劣势在加大;EAI和EEI劣势保持不变,因此,河南属于长板明显、短板也很突出、非均衡性很差的省份,可以命名为短板明显的下降型省份。湖北省在4个二级指标中,2项属于优势省份,两项属于劣势省份,其中EAI的优势在减小,RCI的优势不变;劣势省份中,EEI的劣势不变,PCI的劣势在加大,可以命名为短板明显的稳定型省份。安徽省4项二级指标中,只有EAI指标属于优势指标,而且优勢在扩大,其它三项均为劣势指标。其中EEI与RCI属于劣势减小型指标,PCI属于劣势增大型指标。因此安徽省属于长板明显与短板突出的非均衡上升型省份。山西省4项二级指标中,3项属于比较优势省份,1项属于劣势省份。其中,EAI与EEI属于比较优势减小型指标;PCI属于比较优势明显型指标;RCI属于劣势不变型指标。可以命名为比较优势缩小性省份。河南省只有EAI的优势较为明显,其余3项二级指标中,EEI的劣势缩小;EEI的劣势依旧十分明显;PCI的劣势在加大;RCI劣势保持不变,因此,河南属于长板明显、短板也很突出、非均衡性很差的省份,可以命名为非均衡下降型省份。
  (二)中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崛起战略建议
  发展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圈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紧跟世界发展的脚步。但是,不同地区由于其产业结构以及资源禀赋不同,在应对危机和抵御危机的能力也大不相同。根据前面的分析结论,增强中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 保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以及我国各大区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一些地区经济大幅下滑。危机导致沿海地区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由于中部地区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并不比沿海发达地区少,这些省份的劳动力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中部地区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本地区的进一步影响,抓住机遇,并承接转移来的企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本研究对各区域RCDI的经济增长弹性进行了计算,从区域层面来看,中部地区RCDI值的经济增长弹性虽然为负数,但是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因为金融危机以后,中部地区充分利用地区优势,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因此,对于中部地区来讲,保持经济增长仍然是使区域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2. 实施差别化的省域经济增长策略
  中部地区各省RCDI值得排名位次比较分散,根据各省RCDI值的经济增长弹性,需要实施差别化的省域经济增长策略。其中,在经济增长弹性较大的湖北和江西省,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战略实现区域发展能力的较快提升。在经济增长弹性有限的河南省,则除了重视经济增长以外,需要根据RCDI值的长板和短板,综合施策,才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较快地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对于经济增长弹性为负的湖南、安徽和山西,则更需要对症下药,将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优先于经济增长目标,否则,极易形成能力提升与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
  3. 加固长板,做长短板,增强RCDI四个维度的协调性
  与其他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在区域层面,中部地区RCDI的相对长板是EAI和RCI值;短板是EEI与PCI值。因此,对于中部地区整体而言,继续保持EAI与RCI的比较优势,同时不断提升EEI和PCI值,补齐短板,无疑是提升中部地区RCDI的针对性策略。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实施中部振兴战略时,需要突出上述“固长补短”的战略思路。一是国家应采取相关政策激励,加固中部地区的EAI和RCI长板地位;二是需采取措施,激励中部地区EEI和PCI值的提升,补齐短板。
  4. 实施中部地区省域RCDI提升的“固长补短”思路
  根据表4列出的中部各省RCDI值的长板和短板,可以得到各省“固长补短”的RCDI提升思路,如表5所示。
  对于江西而言,短板是“劣势加大”,因此,需要特别关注短板,“补短”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对于山西而言,但是“三长”是比较优势减小、减小和比较优势明显;“一短”是“劣势不变”,所以,对于山西而言,“固长”的任务相对于“补短”,也许更为重要和有效。对于湖北而言,“两长”是“优势减小和優势不变”;“两短”则是“劣势稳定或者加大”。这表明对于湖北而言,“补短”至关重要。因此,“补短”应优先于“固长”。对于河南而言,“一长”是“优势缩小”;“三短”是“劣势不变、缩小和加大”。因此,对于河南而言,“补短”和“固长”同等重要。对于湖南而言,“一长”是“优势不变”;“三短”是“劣势稳定、稳定和加大”,非均衡性明显。因此,湖南不仅要高度重视“固长”,更需聚焦“补短”。对于安徽而言,“一长”是“优势加大”;“三短”是“劣势减小、增大和减小”,因此,“补短”是提高其RCDI值更为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邢青.辽宁省区域发展能力评价[J]. 资源与产业,2011(02).
  [2]姜安印.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一个初步分析框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魏丽莉,陈璐.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2(10).
  [4]姚晓东,曲福田,肖屹.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8(06).
  [5]胡安俊,沈山,胡瑞山.江苏省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发展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04).
  [6]李慧,鲁茂.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多因素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8(05).
  [7]胡安俊,刘瑜,蒋庆丰.基于熵值法的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策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8]冷志明,唐珊.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基于2005、2008和2011年县级数据的实证[J]. 地理学报,2014(06).
  [9]韩增林,张云伟.东北地区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时空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0(05).
  [10]孙根紧.中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11]王黎明,毛汉英.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J].地理研究,2000(02).
  [12]李海红,张剑.西藏自我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度激励、要素聚集与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1XJL00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荼蘼熏风:以花入香紫薰仙子乃五上仙之一,擅长合香,是六界中一等一的制香高手,她调的香让众生神往,时而黄梁一梦,
植入是胚胎与子宫内膜识别、接触并依附于子宫内膜上或进一步侵入、包埋于子宫内膜中的过程,是哺乳动物生殖生理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对于胚胎能够在子宫持续的发育并最终获得成
从历史和全球角度看,当代社会发展需要面对和解决八大问题,即如何建立作为社会和谐基础的公平机制问题;如何建立与市场机制并行的社会机制问题;如何建立社会共同体问题;如何建立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