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纪念邮票发行纪实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1941年,中共中央将7月1日定为建党日。之后,每年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从1947年开始,解放区开始发行“七一”纪念邮票。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每十年发行一次。这些邮票记录了党的光辉历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李汉俊(中共一大代表)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开幕。后来,代表们分批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因为大革命时间较短,且在革命期间共产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所以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处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斗争,也没有条件组织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
  一
  1936年,曾参加过中共一大的陈潭秋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来纪念党的诞生。文中提到一大召开的年月,但没写明具体日期。当时,在延安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曾经参加过一大,他们只记得一大是在7月召开的,但记不得确切的日期。况且,在战争年代,无法寻找相关资料,因此无法考证具体开会的日期。于是,1941年6月,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全党都要举行庆祝活动。直到70年代末,一大召开的日期才被考证清楚,是1921年7月23日。之后,有人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也要做相应的改变。但是,从延安时期开始,“七一”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一个重要节日。所以,中共中央没有更改“七一”庆祝的传统,继续将7月1日当作党的生日进行庆祝。
  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同年10月9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成立,筹备印制邮票。1947年,是解放战争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年。从3月开始,西北野战军在陕北高原灵活机动,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最终击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5月,在山东,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取得胜利。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整个战场格局从此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年,东北民主联军在一些地区对国民党军实施战略性反攻作战,迫使国民党军收缩兵力,转为防御,为东北的解放奠定了基础。随着全国解放的胜利日益临近,1947年7月1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周年纪念》邮票,以发行邮票的方式纪念党的诞生,同时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持到底,为解放全国而继续奋斗。全套4枚,面值有10圆、30圆、50圆、100圆,采用东北币币制。分别为红色、玫红、紫红、橘红。图案是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正面像,背景为中国共产党党旗。画面上的毛泽东满面笑容、精神饱满,充满胜利的喜悦,展示了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信心。邮票上方印有“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周年纪念”字样,在党旗左下方印有“7.1”的醒目数字,配合喜庆的色彩,突出了主题,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这是第一套纪念“七一”的邮票,邮票制作精良,因发行时间短,存世不多,非常珍贵。邮票中的“党旗”、“主席像”、“7·1”数字,都成为了“七一”纪念邮票的经典元素。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东北和华北解放区还发行过3套“七一”纪念邮票,分别为:
  1949年7月1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诞生纪念》邮票,全套3枚。图案为高举党旗的工人队伍,象征着工农群众在党领导下走向胜利的决心。
  1949年7月1日,东北解放区的旅大邮电管理局发行《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
  1949年7月1日,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邮电总局发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八周年纪念》邮票。7月6日發行无齿票,全套7枚。图案为毛泽东像和党旗。
  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七一”邮票的发行有了新面貌。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是每十年发行一套“七一”纪念邮票。在这些建党纪念邮票中,前两套是由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设计的。
  1951年7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纪9《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3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首套建党纪念邮票。邮票采用著名雕塑家张松鹤创作的毛泽东侧面浮雕像。画面以深色衬底,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了浮雕凸起的质感。左下角装饰中国共产党党徽图案,左右边框镶有寓意吉祥的如意花纹,上面有“1921—1951”字样,象征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经过30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新中国。
  1961年7月1日,发行的纪88《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郵票,全套5枚。邮票在设计上富于创意,选取5个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作为图案,分别为中共一大上海会址、南昌八一大楼、瑞金中央大礼堂、延安宝塔山、北京天安门,展现了党从诞生到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主图四周是金色边框,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因为当时处于“大跃进”时期,所以边框里画着“三面红旗”,分别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体现了时代特征。
  1971年7月1日发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周年》邮票,全套9枚。前6幅图案分别为中共一大上海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革命摇篮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圣地延安和北京天安门,最后3枚“奋勇前进”为连票,图案为并肩前进的工农兵和各族群众。这套邮票前6枚,在设计上基本沿袭了前套邮票的选题和思路。后3枚在形式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无边框连印形式,画面连贯,视野开阔,自成一体。图案中群众手捧或高举的“红宝书”,展现了“文革”的时代特点。
其他文献
在近期由沃顿商学院主办的领导力与创新圆桌会议上,会议主持人——沃顿管理学教授、领导力与变革中心主任迈克尔·尤西姆首先通过一个提问来引发讨论。他问道:领导力和创新之
通过分析我校图书馆过刊阅览室近五年来读者数量变化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By analyzing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reader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n the over-r
刘伯承曾经说过“有了准确的地图,指挥员就有了眼睛;没有地图,作战行动就没有方向”.军用地图是战争的指南针,是先机制敌的加油剂,军用地图是否详细、准确,关系到军人的生命
期刊
作者简介:董云枚(1971-),山西河津人,女,大学本科,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理论、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论述了读者在图书馆的主体地位,说明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读者这个主体来完成的,提出了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应以读者为重,切实体现读者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读者;主体地位  不管图书馆有多少工作,不管图书馆有多少藏书,其目的都是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主体,是图
四川省柏林沟镇地处古蜀道米仓道、金牛道连接线利阆道上,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据道光年间《广元县志》记载:“先祖(刘备)留中郎将霍峻守葭萌,蜀定后,废葭萌迁东山下更名汉
期刊
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之间有关南海争议提起所谓国际仲裁。菲律宾声称,其提交仲裁的依据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有关规定。对此,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声明,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并于2014年12月7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阐述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以及仲裁庭对本案明显没有管辖权的立场和理
刑法实质解释是方法论,是刑法规范与原则认知、诠释、适用的的方式和技巧。刑法实质解释是独立的范畴和理论,它的意义脉络与发展沿革与刑法基本原则没有必然的关联。刑法实质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河北省宛平县卢沟桥地区(今属北京市丰台区)举行军事演习,借故炮轰宛平县城,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奋起反抗,史称七七事变,也被称作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序幕。但是,七七事变并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而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积贫积弱背景下,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扩张的恶果。  日本扩张的野心  通常,抗击外敌入侵的作战区域都是在国境地区,而全国
期刊
以任何固定不变的观念去定义人性的做法,是不适宜的。本文从学理上结合哲学史和当代政治哲学,分析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从而试图突破近代以来传统启蒙思想的框架,从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