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光效、影调、色彩等层面、镜头语言、舞台设计,以及对各种特技恰如其分地运用等视觉元素呈现方式来分析晚会,已成为一种电视文艺形式所具有的特点。
【关键词】综艺晚会 具象化 意向化 定向控制
综艺晚会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它的视觉元素有多种呈现方式,其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视觉元素的“具象化”表现
具象化(representationalize)是指把一种抽象的事物经过人脑的转化成为一种具体的、可触摸或者视觉感知的表现手法。在视觉传播中,具象化是一座通向观众的桥梁,他对于观众还原创造人员的意图、做出正确的二次加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艺晚会在视觉传播过程中,及时的信息展示尤为重要,具象化的呈现直接有效地承载了这一功能。
一台好的晚会,画面不能单纯流于节目内容的再现,因此画面对节目内在进行的诠释就要用到一些“表现”的视觉修辞手法,如象征、隐喻、夸张、对比等非再现元素使晚会的画面形成对节目内容的升华,在视觉元素上注重光线、色彩等具象的运用,尤其是晚会中的歌舞类节目,当画面要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时,常常是异于日常视觉经验,并且要求电视晚会在充分利用日光和使用人工照明手段真实再现环境的同时,更多的运用光线的造型能力来营造各种特殊的有意味的效果和气氛。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流行歌曲的情境营造和串联是晚会重点表现所在。当表演歌曲《桃花朵朵开》时,整个舞台的光线氛围呈淡粉色,营造出桃花盛开的情境,“桃树”和“人影”层层叠叠于舞台上再现出来;韩雪演唱的《竹林风》时,舞台光线氛围又瞬间转换成一片绿的海洋,营造出有如穿梭在竹林中的意境,顶光与舞台脚光同时配合节目的主色调,“竹林”随“风”的摆动同时契合了歌者、舞者的表演;陶喆和蔡依琳演唱的《今天我要嫁给你》又使得整个舞台由绿色转换成玫瑰红色,衬托了爱情和婚姻的甜美与圣洁。如此一来,由水粉色的桃花变换成青绿的竹林,再从这片宁静的绿色海洋狂喜成喧闹的鲜红玫瑰,如此迅速的、大面积的转换,完全依赖于对舞台上的超大LED屏幕墙的使用,使现场背景变换丰富多样,增强了晚会的动感,说明了晚会筹划阶段舞美的精心设计。
视觉元素的呈现方式除了晚会中对色彩、光线、影调等精心刻画外,为了达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效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晚会还对现场景观做了最大程度的改造和利用,这对晚会整体在电视荧屏中展示的视觉形象有极大的提升。2005年的中秋晚会在对自然景观展现的处理上非常艺术化:首先在舞美设计和光效上,为突出大江和水波的意象,营造黄鹤楼凭江而立、烁古映今的情境,表现黄鹤楼的亲水性特点,设计者在黄鹤楼正前方砌成一座方池,引水入池,形成“江水灌注”的景象;辉煌的灯光,交错掠过水面,演出区搭建的T形舞台延伸至池水中央,演员穿行表演于虚实情景之中,给观众以梦幻迷离之感。另外,分会场设置在“朝天门”号游轮上,还有几十条被灯光装饰的游轮,簇拥其左右。江面上灯火璀璨,一幅绚烂的江天夜景。在黄鹤楼主会场,黄鹤楼及周边附楼沿轮廓铺设大型焰火,恢宏绚烂的焰火与滚滚长江相互辉映,使雄踞蛇山之巅的黄鹤楼楼体在夜空中大放异彩。在镜头运用上,晚会在黄鹤楼顶上架设摄像机位,俯瞰武汉全景和长江,用摇臂拍摄,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展示黄鹤楼平江而立的英姿。主持人在游轮上把酒吟唱,镜头慢慢拉伸出黄鹤楼的全景,黄鹤楼身着节日的盛装,皓月当空,江水传情;镜头又再次缓缓的“移”到黄鹤楼前那波光粼粼的池水中,池面上粉红色的莲花灯给这份宁静的深夜增添了一份温暖和关怀,浓浓的相思笼罩了整个江面。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名楼经过独到的舞美设计、灯光的装置,使其“大江映名楼”的主体意象更加突出。
具象化表现在综艺晚会中,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例如舞台美术设计、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对周边景观的改造和搭配等等。这些“实体”元素如果能够在多样化的镜头中展现出来,可以说晚会的具象化表现做到了极致。
二、视觉元素的“意象化”情境
电视综艺晚会的意象化情境是从文学语言向视听语言的转化,因此视觉元素在表现时更需具备一定如“留白”等的意象性表达,更多的是运用多种镜头拍摄手法,注重空间拓展和贯通,对其视觉传达更加“诗化”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观众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激励观众“再创造”的能力,使受众在艺术的感悟中,深味作品所蕴含的画外之意和韵外之味;同时也增强了晚会的文化底蕴,深化了作品的内在寓意。
春晚是室内晚会,舞台空间的开拓重心旨在呈现视觉元素中的舞美设计。近些年表演区的形式在与晚会的基调一致的前提下,可以做不同风格的设计和装置,形式表现上也丰富了许多,节目情境也更为意象化。最具代表性的是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小城雨巷》。不同于之前节目对其具象化的运用,屏幕墙中的小巷与舞台上的“房宇”构筑在一起,尤其是在最后——“轻柔女子摇摆着手臂漫步在雨中的小巷”的场景,这是大屏幕中幽长的小巷与舞台上的雨帘的设置所表现出的时空叠加与贯通,表演者从镜头前景的舞台上悠然地“走入”屏幕墙中的小巷中,在观众视觉“透视”中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小巷”尽头。这个节目揉合了真实与虚拟、确指与模糊,巧妙的流露出天人合一的自在心境,同时也蕴含抒情主体心灵瞬间的曼妙感觉。可以说,意象化情境的视觉表现非常成功。
镜头迅速切换能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一个个短镜头快速的“闪”过,可以多角度展现某一物象;另外,通过视角的变化产生的节奏感,即正、侧、仰、俯等多种拍摄角度形成视觉元素的意象化情境,同时产生心理上的运动感。广角镜头形体透视效果强烈,会产生适度变形效果,不仅夸张了远近物体面积的大小的对比关系,同时也加大了远近物体间的空间距离感,非常适合展现舞台的恢宏大气。在春晚中,纵深布置的数道拱门和背景大屏幕画面的叠加,在广角镜头的拍摄下强化了表演区空间的纵深感,同时也演化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三、视觉元素的定向控制
定向控制是指在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时,为求得事物的发展能沿着既定的方向和轨迹进行而对“离向”、“离轨”倾向的调节意识。而视觉元素得以控制的原则就在于巧妙地综合“真”和“善”以达到“美”。“真”,就是在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的基础上从时代和受众的需求出发,充分把握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以及通过视觉元素的表现对晚会节目形象的塑造等等,构成晚会的总体的、可感的物质形态。
欣赏一台大型的综艺晚会,实际上是广大观众作为审美主体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而正是因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又是千差万别,晚会的创作者才既可以根据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创作出千姿百态的审美对象,同时也应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透过不同的审美个性现象,抓住审美心理共性,才能不断拿出具有审美理想概括力的晚会,这样的晚会也势必会唤起广大观众内心的共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对于一台晚会来说,在拟定了正确的主题思想后,晚会的整个创作过程还将面临着一个视觉元素定向控制的问题。
例如,宋祖英在晚会中演唱过的《辣妹子》中一串串红红火火的辣椒,那色彩饱和的红辣椒恰恰意指了辣妹子。当然,如果色彩搭配不协调,势必会影响视觉效果,同时也会使主题在情绪上的表现力大打折扣。在晚会的视觉元素呈现上,色彩、光线的运用都是很关键的一环。色彩具有强烈的情绪表现力,因此可以依据晚会节目的内容和情绪,赋予画面或画面中某些事物以特定的色彩,以造成特定的感觉。对“真”的要求似乎与艺术感染力会产生矛盾,所以,定向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是一种调节机制,例如在晚会中,对光、色的运用如果仅仅停留在“能看到舞台”的层面,电视综艺晚会和单位的普通而简单的联欢会就没有差别了,所以在艺术感染力上,又要求光和色能一定程度地有夸张作用,充分地感染受众,其间的“度”正是定向控制的内容。
总而言之,电视艺术是一门“呈现”的综合艺术,视觉元素作为电视晚会中重要的造型语言,无论是“具象化”表现,还是“意象化”情境,只要不违背晚会主题的定向控制,能够达到娱乐和审美的艺术欣赏功用,能为受众所接受、所认可,它便是对综艺晚会的一种再造和创新。可以说,综艺晚会在电视屏幕上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完全可以将受众带入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之中,从中感受、体会、深味其中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①Carol Vernallis. Experiencing Music Video: Aesthetics and Cultural Context[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②[法]M.杜夫海纳著 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③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④赵玉明:《广播电视词典》,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⑤关玲:《多维视点》,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⑥刘恩御:《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⑦何晓兵、郭振元:《音乐电视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关键词】综艺晚会 具象化 意向化 定向控制
综艺晚会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它的视觉元素有多种呈现方式,其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视觉元素的“具象化”表现
具象化(representationalize)是指把一种抽象的事物经过人脑的转化成为一种具体的、可触摸或者视觉感知的表现手法。在视觉传播中,具象化是一座通向观众的桥梁,他对于观众还原创造人员的意图、做出正确的二次加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艺晚会在视觉传播过程中,及时的信息展示尤为重要,具象化的呈现直接有效地承载了这一功能。
一台好的晚会,画面不能单纯流于节目内容的再现,因此画面对节目内在进行的诠释就要用到一些“表现”的视觉修辞手法,如象征、隐喻、夸张、对比等非再现元素使晚会的画面形成对节目内容的升华,在视觉元素上注重光线、色彩等具象的运用,尤其是晚会中的歌舞类节目,当画面要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时,常常是异于日常视觉经验,并且要求电视晚会在充分利用日光和使用人工照明手段真实再现环境的同时,更多的运用光线的造型能力来营造各种特殊的有意味的效果和气氛。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流行歌曲的情境营造和串联是晚会重点表现所在。当表演歌曲《桃花朵朵开》时,整个舞台的光线氛围呈淡粉色,营造出桃花盛开的情境,“桃树”和“人影”层层叠叠于舞台上再现出来;韩雪演唱的《竹林风》时,舞台光线氛围又瞬间转换成一片绿的海洋,营造出有如穿梭在竹林中的意境,顶光与舞台脚光同时配合节目的主色调,“竹林”随“风”的摆动同时契合了歌者、舞者的表演;陶喆和蔡依琳演唱的《今天我要嫁给你》又使得整个舞台由绿色转换成玫瑰红色,衬托了爱情和婚姻的甜美与圣洁。如此一来,由水粉色的桃花变换成青绿的竹林,再从这片宁静的绿色海洋狂喜成喧闹的鲜红玫瑰,如此迅速的、大面积的转换,完全依赖于对舞台上的超大LED屏幕墙的使用,使现场背景变换丰富多样,增强了晚会的动感,说明了晚会筹划阶段舞美的精心设计。
视觉元素的呈现方式除了晚会中对色彩、光线、影调等精心刻画外,为了达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效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晚会还对现场景观做了最大程度的改造和利用,这对晚会整体在电视荧屏中展示的视觉形象有极大的提升。2005年的中秋晚会在对自然景观展现的处理上非常艺术化:首先在舞美设计和光效上,为突出大江和水波的意象,营造黄鹤楼凭江而立、烁古映今的情境,表现黄鹤楼的亲水性特点,设计者在黄鹤楼正前方砌成一座方池,引水入池,形成“江水灌注”的景象;辉煌的灯光,交错掠过水面,演出区搭建的T形舞台延伸至池水中央,演员穿行表演于虚实情景之中,给观众以梦幻迷离之感。另外,分会场设置在“朝天门”号游轮上,还有几十条被灯光装饰的游轮,簇拥其左右。江面上灯火璀璨,一幅绚烂的江天夜景。在黄鹤楼主会场,黄鹤楼及周边附楼沿轮廓铺设大型焰火,恢宏绚烂的焰火与滚滚长江相互辉映,使雄踞蛇山之巅的黄鹤楼楼体在夜空中大放异彩。在镜头运用上,晚会在黄鹤楼顶上架设摄像机位,俯瞰武汉全景和长江,用摇臂拍摄,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展示黄鹤楼平江而立的英姿。主持人在游轮上把酒吟唱,镜头慢慢拉伸出黄鹤楼的全景,黄鹤楼身着节日的盛装,皓月当空,江水传情;镜头又再次缓缓的“移”到黄鹤楼前那波光粼粼的池水中,池面上粉红色的莲花灯给这份宁静的深夜增添了一份温暖和关怀,浓浓的相思笼罩了整个江面。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名楼经过独到的舞美设计、灯光的装置,使其“大江映名楼”的主体意象更加突出。
具象化表现在综艺晚会中,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例如舞台美术设计、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对周边景观的改造和搭配等等。这些“实体”元素如果能够在多样化的镜头中展现出来,可以说晚会的具象化表现做到了极致。
二、视觉元素的“意象化”情境
电视综艺晚会的意象化情境是从文学语言向视听语言的转化,因此视觉元素在表现时更需具备一定如“留白”等的意象性表达,更多的是运用多种镜头拍摄手法,注重空间拓展和贯通,对其视觉传达更加“诗化”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观众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激励观众“再创造”的能力,使受众在艺术的感悟中,深味作品所蕴含的画外之意和韵外之味;同时也增强了晚会的文化底蕴,深化了作品的内在寓意。
春晚是室内晚会,舞台空间的开拓重心旨在呈现视觉元素中的舞美设计。近些年表演区的形式在与晚会的基调一致的前提下,可以做不同风格的设计和装置,形式表现上也丰富了许多,节目情境也更为意象化。最具代表性的是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小城雨巷》。不同于之前节目对其具象化的运用,屏幕墙中的小巷与舞台上的“房宇”构筑在一起,尤其是在最后——“轻柔女子摇摆着手臂漫步在雨中的小巷”的场景,这是大屏幕中幽长的小巷与舞台上的雨帘的设置所表现出的时空叠加与贯通,表演者从镜头前景的舞台上悠然地“走入”屏幕墙中的小巷中,在观众视觉“透视”中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小巷”尽头。这个节目揉合了真实与虚拟、确指与模糊,巧妙的流露出天人合一的自在心境,同时也蕴含抒情主体心灵瞬间的曼妙感觉。可以说,意象化情境的视觉表现非常成功。
镜头迅速切换能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一个个短镜头快速的“闪”过,可以多角度展现某一物象;另外,通过视角的变化产生的节奏感,即正、侧、仰、俯等多种拍摄角度形成视觉元素的意象化情境,同时产生心理上的运动感。广角镜头形体透视效果强烈,会产生适度变形效果,不仅夸张了远近物体面积的大小的对比关系,同时也加大了远近物体间的空间距离感,非常适合展现舞台的恢宏大气。在春晚中,纵深布置的数道拱门和背景大屏幕画面的叠加,在广角镜头的拍摄下强化了表演区空间的纵深感,同时也演化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三、视觉元素的定向控制
定向控制是指在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时,为求得事物的发展能沿着既定的方向和轨迹进行而对“离向”、“离轨”倾向的调节意识。而视觉元素得以控制的原则就在于巧妙地综合“真”和“善”以达到“美”。“真”,就是在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的基础上从时代和受众的需求出发,充分把握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以及通过视觉元素的表现对晚会节目形象的塑造等等,构成晚会的总体的、可感的物质形态。
欣赏一台大型的综艺晚会,实际上是广大观众作为审美主体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而正是因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又是千差万别,晚会的创作者才既可以根据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创作出千姿百态的审美对象,同时也应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透过不同的审美个性现象,抓住审美心理共性,才能不断拿出具有审美理想概括力的晚会,这样的晚会也势必会唤起广大观众内心的共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对于一台晚会来说,在拟定了正确的主题思想后,晚会的整个创作过程还将面临着一个视觉元素定向控制的问题。
例如,宋祖英在晚会中演唱过的《辣妹子》中一串串红红火火的辣椒,那色彩饱和的红辣椒恰恰意指了辣妹子。当然,如果色彩搭配不协调,势必会影响视觉效果,同时也会使主题在情绪上的表现力大打折扣。在晚会的视觉元素呈现上,色彩、光线的运用都是很关键的一环。色彩具有强烈的情绪表现力,因此可以依据晚会节目的内容和情绪,赋予画面或画面中某些事物以特定的色彩,以造成特定的感觉。对“真”的要求似乎与艺术感染力会产生矛盾,所以,定向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是一种调节机制,例如在晚会中,对光、色的运用如果仅仅停留在“能看到舞台”的层面,电视综艺晚会和单位的普通而简单的联欢会就没有差别了,所以在艺术感染力上,又要求光和色能一定程度地有夸张作用,充分地感染受众,其间的“度”正是定向控制的内容。
总而言之,电视艺术是一门“呈现”的综合艺术,视觉元素作为电视晚会中重要的造型语言,无论是“具象化”表现,还是“意象化”情境,只要不违背晚会主题的定向控制,能够达到娱乐和审美的艺术欣赏功用,能为受众所接受、所认可,它便是对综艺晚会的一种再造和创新。可以说,综艺晚会在电视屏幕上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完全可以将受众带入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之中,从中感受、体会、深味其中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①Carol Vernallis. Experiencing Music Video: Aesthetics and Cultural Context[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②[法]M.杜夫海纳著 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③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④赵玉明:《广播电视词典》,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⑤关玲:《多维视点》,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⑥刘恩御:《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⑦何晓兵、郭振元:《音乐电视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