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自己参加第十四届云南省田径运动会的整个训练时期、比赛过程与感想和结果,本次的研究对象是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短跑运动员(甲组)四人,通过对本次参加比赛准备期的训练情况、比赛期的训练情况和调整期的训练情况的研究,寻找比赛时间的规律以总结运动员赛前安排的一般性原则和训练的结果。此次的比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参加比赛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所以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比赛的效果。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训练期;短跑;参赛结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田径队男子短跑运动员四人。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云南师范大学男子短跑队运动员 4名,均为国家一级、二级以上运动水平。
(二)研究方法
把备战第十四届云南省田径运动会进行分析比赛情况和成绩,把握赛前训练的效果。
1.文献资料法
在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短跑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与运动训练学著作十多部,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2.实地考察法
对备战第十四届云南省田径运动会(男生4名),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短跑运动员进行了实地调查。
3.逻辑分析法
运用歸纳演绎、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准确客观地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4.数理统计法
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相关检验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准备期间训练情况分析
多年训练的计划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在对于运动员的运动年限在两年以上的训练过程的设想和安排,都属于多年的训练计划,其时间的跨度有时可长达十几年。在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都已表明,如果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需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和整体的规划。
(二)比赛期的训练情况分析
在比赛前的训练可以看出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都不是很好,表现的变动起伏都比较明显。运动员训练方式有所变化,加强对有氧运动的训练,为400米运动员推迟疲劳的出现,能更好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在这个训练时期里采用了短时间持续训练的方法,一次持续练习的时间相对较短(约为10秒),负荷强度相对较高,平均心率负荷指标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左右。练习动作一多元化;练习动作的组合固定不变;练习过程不中断,有效地提高了短跑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无氧、有氧代谢系统型供能的能力和该供能状态下的运动强度,该供能状态下所表出来的身体素质能力,在运动员快速运动状态下的持久性、运动技术的转换性、在负荷强度变换的节奏性下、各种运动技巧的运用衔接性、运动技术的应用熟练性和疲劳状态下技术效果的稳定性,以及有氧、无氧代谢下的供能能力和运动强度的调配,可以更好有效地提高运动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
(三)调整期的训练安排
训练时,运动负荷的强度较大(负荷的心率在180次/分以上)并与运动负荷的时间呈现相关性;间歇时间应充分。间歇时采用慢跑深呼吸以及走的放松方式进行,以便能尽快清除体内乳酸,能更好的完成下一个项目的练习。这样有效地提高运动员了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储能和供能能力以及糖酵解供能为主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动作技术的衔接与串联的熟练性、规范性、稳定性以及机体的耐乳酸能力。在这个训练中可以发现,对运动员进行有效安排训练计划,能更好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运动员在专项能力,速度、速度耐力、力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赛前训练成绩测试及比赛成绩情况分析
(一)赛前的成绩测试情况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短跑运动员下到曲靖比赛,一方面,由于含氧量氧分压的增高,客观上会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在常规的比赛期训练中,从准备期训练结束到调整期赛前的训练,是整个训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承上启下,而且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发挥出自己训练时候的优势。研究中,运动员到曲靖后,6日下午适应比赛场地,包括起跑器的适应,同时进行30到50米起跑;7日进行300米、60米;8日进行300米跑(速度适中)维持身体状态,达到刺身体各系统器官,也保证身体各部分能维持最佳状态参加比赛。
(二)比赛成绩情况分析
在比赛过程中,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员在曲靖比赛取得的成绩与在云南师范大学田径场测试成绩相比,有上升趋势,这与调整期时间和赛前训练安排等是有一定关系的。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男子运动员在曲靖比赛取得的成绩与在云南师范大学田径场测试成绩相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在准备期中有氧耐力、速度、速度耐力、力量是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关键,这个时期里教练员加强了有氧运动的训练,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二)建议
在准备期里,教练员应该注重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的恢复,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准备下一个阶段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金惠多.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自然科学版),1987(04).
[2]曲字湖.学生运动员的发现和培养[J].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03).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训练期;短跑;参赛结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田径队男子短跑运动员四人。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云南师范大学男子短跑队运动员 4名,均为国家一级、二级以上运动水平。
(二)研究方法
把备战第十四届云南省田径运动会进行分析比赛情况和成绩,把握赛前训练的效果。
1.文献资料法
在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短跑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与运动训练学著作十多部,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2.实地考察法
对备战第十四届云南省田径运动会(男生4名),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短跑运动员进行了实地调查。
3.逻辑分析法
运用歸纳演绎、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准确客观地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4.数理统计法
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相关检验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准备期间训练情况分析
多年训练的计划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在对于运动员的运动年限在两年以上的训练过程的设想和安排,都属于多年的训练计划,其时间的跨度有时可长达十几年。在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都已表明,如果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需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和整体的规划。
(二)比赛期的训练情况分析
在比赛前的训练可以看出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都不是很好,表现的变动起伏都比较明显。运动员训练方式有所变化,加强对有氧运动的训练,为400米运动员推迟疲劳的出现,能更好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在这个训练时期里采用了短时间持续训练的方法,一次持续练习的时间相对较短(约为10秒),负荷强度相对较高,平均心率负荷指标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左右。练习动作一多元化;练习动作的组合固定不变;练习过程不中断,有效地提高了短跑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无氧、有氧代谢系统型供能的能力和该供能状态下的运动强度,该供能状态下所表出来的身体素质能力,在运动员快速运动状态下的持久性、运动技术的转换性、在负荷强度变换的节奏性下、各种运动技巧的运用衔接性、运动技术的应用熟练性和疲劳状态下技术效果的稳定性,以及有氧、无氧代谢下的供能能力和运动强度的调配,可以更好有效地提高运动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
(三)调整期的训练安排
训练时,运动负荷的强度较大(负荷的心率在180次/分以上)并与运动负荷的时间呈现相关性;间歇时间应充分。间歇时采用慢跑深呼吸以及走的放松方式进行,以便能尽快清除体内乳酸,能更好的完成下一个项目的练习。这样有效地提高运动员了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储能和供能能力以及糖酵解供能为主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动作技术的衔接与串联的熟练性、规范性、稳定性以及机体的耐乳酸能力。在这个训练中可以发现,对运动员进行有效安排训练计划,能更好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运动员在专项能力,速度、速度耐力、力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赛前训练成绩测试及比赛成绩情况分析
(一)赛前的成绩测试情况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短跑运动员下到曲靖比赛,一方面,由于含氧量氧分压的增高,客观上会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在常规的比赛期训练中,从准备期训练结束到调整期赛前的训练,是整个训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承上启下,而且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发挥出自己训练时候的优势。研究中,运动员到曲靖后,6日下午适应比赛场地,包括起跑器的适应,同时进行30到50米起跑;7日进行300米、60米;8日进行300米跑(速度适中)维持身体状态,达到刺身体各系统器官,也保证身体各部分能维持最佳状态参加比赛。
(二)比赛成绩情况分析
在比赛过程中,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员在曲靖比赛取得的成绩与在云南师范大学田径场测试成绩相比,有上升趋势,这与调整期时间和赛前训练安排等是有一定关系的。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男子运动员在曲靖比赛取得的成绩与在云南师范大学田径场测试成绩相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在准备期中有氧耐力、速度、速度耐力、力量是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关键,这个时期里教练员加强了有氧运动的训练,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二)建议
在准备期里,教练员应该注重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的恢复,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准备下一个阶段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金惠多.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自然科学版),1987(04).
[2]曲字湖.学生运动员的发现和培养[J].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