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过青海拉水峡,深谷险要,山岩陡峭。迎着太阳向东再向东,地势渐渐趋于平缓开阔,穿过茂密的树林,翻过凸兀的山岭,就到了名叫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高原小城。
不知不觉间,黄河出现了。只听滔滔黄河水仿佛在深情地诉说,诉说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被俘战士在岸边播撒红色火种的悲壮故事。
1
1936年秋,中共中央电令渡过黄河的红军组成“西路军”,向甘肃河西走廊进发。由于孤军作战,寡不敌众,西路军最后弹尽粮绝,惨遭失败。
1939年,军阀马步芳将被俘的400多名西路军战士组成“工兵营”,押解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沿荒无人烟的黄河南岸从事伐木、垦荒、修路、建房等苦役。
赞卜乎村是全国唯一由西路军被俘战士建的村庄。为了缅怀先烈,1987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赞卜乎村更名为“红光村”,取红军精神光照千秋之意。它让人联想到理想、信念、根脉,还让一些灵魂的东西根植在这里。
我们来到红光村。放眼望去,整个村庄的墙壁是统一的砖红色。文化广场中央的照壁上,毛泽东的诗词《长征》气势磅礴。
村中巍然矗立的清真寺,也是由西路军被俘战士修建的,至今还保留着历史原貌和红色遗迹。
我们站在清真寺钟楼下抬头仰望。青砖灰瓦上雕刻的一些图案清晰映入眼帘,那是一些与中国工农红军紧密相联的写意图案。
听村里人说,在建造清真寺时,虽遭匪徒的严密监视,但战士们坚信革命必胜,采取各种方式与敌人进行机智顽强的斗争。他们巧妙地将红五星、红领章、镰刀、斧头等象征革命的图案,刻在烧制的砖瓦花瓣纹里,悄悄嵌入大殿的屋脊和墙体之上,有的则直接雕刻或烙印在木料表面。他们坚信:有红五星在闪耀,光明终会到来!
啊,举目随处可见。头顶上那个弯口朝上的月牙,被战士们安装上小小的手柄,便构成了一把象征收割希望的镰刀图案。砖花里的那些“H”形、“十”字图案,尽管形状有所变换,但基本能一眼认出是工农的“工”和红十字的“十”。还有墙壁两侧那些戴着五角星铁帽的钉子,酷似一朵朵怒放的花朵,光彩夺目。
红光村主要为撒拉族聚居地,清真寺是一个地标式建筑。寺内有一座方柱体的唤礼楼,其四角造型打破了八角或六角的传统风格,寓意西路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柱子采用一根到顶的通柱,暗含着战士们坚贞不屈、革命到底的决心。
这些写意图案因为设计巧妙隐秘,愚蠢的匪徒始终没有发现。至今,历经风雨80年,红色火种仍生生不息光耀人间!
2
清真寺只是一个缩影。红光村最早的60处居民院落、300间房屋都是战士们修建的。此外,还修建了一所学校,开垦了1700多亩荒滩。
战士们不光把那些比生命还要宝贵的图案留在了建筑中,还把对部队和战友的彻骨思念凝结在了村庄里。
你看,60处院落大门的设计违背了撒拉族的习俗,一律坐南朝北,遥望着北上抗日的战友们。
你看,红光上村的街道分成了2排,每排9户共18户人家,其中的9寓意西路军中的红九军。
你看,红光下村的街道分成了5排,每排6户共30户人家,其中的5和30,寓意西路军中的红五军和红三十军。
……
“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风”。尽管匪徒们虎视眈眈,看押如铁丝网一样严密,但逃出工兵营重返战场,是战士们从未放弃的不屈抗争。
一天,3个小战士白天在工休时看好了逃跑路线,晚上躲过看守人员潜出营地朝东北方向奔去。不料,水流湍急的黄河挡住了去路。前有大河,后有追兵,警示的枪声越来越近,3个小战士急不择路,冒险强渡黄河,不幸溺水身亡。
乡亲们偷偷把他们打捞上来,做好标记掩埋在黄河边上。待躲过匪徒的追查,才添上土石堆成坟茔,并让坟头朝向东面,朝着他们家的方向。
乡亲们祈祷说:“这些红军娃从小离家扛枪打仗,被俘虏后又饱受摧残,至死也没回家看一眼爹娘。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啊,就带着他们的魂儿回家去吧……”
3
“黄河两岸是撒拉的家,积石山下飘彩带,苹果花椒红艳艳,迎客的驼铃声传来……”西路军被俘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红光村乡亲们幸福的今天。
虽然撒拉族群众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十分虔诚,但对拥有共产主义信仰的红军,更打心眼里钦佩和敬重。我们欣慰地看到,村子里至今还保留着红军墙、红军树、红军碑等红色历史遗迹,就连当年战士们住过的屋子和使用过的马灯、桌椅、磨盘及其它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也带着岁月的斑驳保留了下来。乡亲们还自愿捐资修建了一座纪念馆,并把西路军被俘战士如泣如歌的故事,刻在一本厚厚的石书上,摆在了村口处,让后人世世代代铭记和传颂。
马明全是黄河边上的一个火炬手。他是红光村西路军红军小学的校长,也是西路军故事和精神的挖掘者、宣传者。“继承红军遗志,当好红军传人”,在红军小学里,两百多名學生人人备有一套小红军服,他们听着军号升旗降旗;听着军号上课下课。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校的每位师生都能讲出几个与黄河、循化、撒拉族、红光村有关的西路军的故事。
时光顺流而去。红色火种在黄河岸边已生根发芽,正如日夜奔流的黄河水,激励着后来人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题图为:寓意西路军前身红四方面军的四角唤礼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