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魁武 问道岐黄 妙手仁心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用来不断继承和完善的,绝不是用来颠覆的,对中医来讲也是这样”
  他精通岐黄之术,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等方面颇有建树;他从医20余载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差错以及遇到患者投诉的问题;他是病人口中的好医生,是青联人心目中的“姚神医”,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
  当然,他的专业头衔也很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秘书长、《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他身体力行,突破创新,使得传统医学不断焕发生机。
  他就是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姚魁武。
  精益求精 步步攀登
  从最初心仪武汉大学法律专业,后被调剂到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系起,姚魁武渐渐折服于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从本科、研究生再到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凭借他认真严谨、严格自律的精神,他的医学知识不断扎实、临床思路不断开阔,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攀登医学高峰同样如此。本科毕业工作了一年之后,姚魁武深感“自己虽然背了不少东西,许多医学知识仍然欠缺”,于是果断考取了河南中医学院老年病专业研究生。
  姚魁武称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是一段魔鬼训练式的成长。当初他的导师一句“三年毕业的时候,若是你有两个星期觉得是浪费,便是我的罪过”,启动了姚魁武求学的马达。
  “白天上课、上临床,晚上查资料、读文献,一千多篇的英文摘要需要两天内读完,并从中归纳整理,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准备”,这都是“魔鬼训练”的常态。
  “当时研究生的宿舍是一个小院子,因为那时自己在老师的办公室用电脑查资料到很晚,经常翻院墙回宿舍,看门的老大爷看到有人翻墙,就知道是我回来了。”回忆往昔,求学时的快乐又浮现在姚魁武的脸上。
  在准备毕业答辩时,姚魁武标新立异,当大家都还在用投影仪幻灯片做毕业课题展示的时候,他已经率先使用PPT制作演讲大纲。在答辩时,姚魁武作为唯一一名学生进行观摩答辩,学校领导、几所附属医院的领导都来到现场倾听这位年轻人讲演他的课题和研究成果。
  2001年,姚魁武继续攻读博士,后来又于2008年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名中医传承博士后工作站,在精进医术的同时,承担了将老一辈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传承、升华的使命。
  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这所中医的最高殿堂中,姚魁武浸润在大师授课、讨论的氛围中飞速成长。用他的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摘到更亮的星星。在跟随一代名医薛伯寿教授、陈可冀院士、王阶教授的学习过程中,姚魁武聆听大师教诲、随师出诊、参加院外会议,无论是一个个症状的精准鉴别、一种药物的特性,还是一剂药不同剂量的差别等等,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陈可冀院士是国内中西结合的大家,他的中西结合理念对我影响很深,他的一句话经常四两拨千斤,简单几句话,就把问题点拨开来。老爷子虽然已经86岁高龄,但现在每天早上六点钟都会在我们微信学生群里发一些关于中医中药方面很先进的成果、药物研发。”在陈可冀院士的获奖项目中,姚魁武主要参与了收集资料、幻灯片制作等基础工作,但是同团队中的教授们一起讨论、反复修改研究的历练极大地开阔了姚魁武的思路。
  2008年,姚魁武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健行中医药传承创新奖”,第二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度优秀会员,随后又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诸多研究成果奖项。
  一年后,姚魁武成为全国青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大家庭中的一员。姚魁武有点激动:“去日本的一次活动中和一些优秀的青联代表有过交集后,便对青联这个组织很向往,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成为当中的一员。”
  医者仁心 心系病患
  习得岐黄之术以解病患痛苦是姚魁武的心愿。2011年博士后出站时,姚魁武将薛伯寿教授的学术思想升华为“和合思想”,其精髓“道随中和,和而不同,合其不和,以致和合”赢得了薛伯寿教授以及其他出站考核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往后的临床看诊中,姚魁武医者仁心,向“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疗境界中不断靠近。
  “很多时候,病人对疾病的担忧都是由于对自己的病不太了解,不了解就容易产生恐惧,你得告诉他这个病是怎么回事。”
  有的病人颈部的血管长了斑块,姚魁武会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就如同你买的汽车轮胎,需要定期保养。血管它用的时间长了,会有一些脂肪沉淀,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平时如果按照医学要求、饮食要求、运动要求规律生活,血管的斑块出现的时间就会延迟一些……要对病人讲清楚。有时他们只知道自己和其他人得的病是一样的,但病因千差万别,用这种生活化的语言告诉患者,他就理解了。这也是跟薛老学得的知识。”
  “有的病人经常看到薛老用药,常用的方子有时都一样,但都有效,这是因为薛老抓住了其中的本质,疗效都很好。”这些点滴的中医理念对姚魁武影响深远,也是他所践行传承之道。
  2012年,在圣诞节的平安夜、姚魁武38岁时,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在人才济济的中医药学国家队里,这个年龄的主任医师并不多见。
  一些找到姚魁武看诊的病人起初对于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医生半信半疑、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后来都对姚魁武的医术、医德感激不已,纷纷在网上留言评价表示感谢。“姚大夫很耐心,态度非常好,开的药既便宜又对症。”“姚大夫很不错,人很细心,听人描述的时候从不打断,所给的建议也很中肯。”
  姚魁武不仅仅对患者尽职尽责,正所谓医者仁心,他对身边人都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
  姚魁武孩子正在读小学,一次家长会的契机,他了解到孩子的同学因为心率失常,从三岁时开始服西药控制,稍微活动便会大汗淋漓。姚魁武难过不已:“孩子太小,一直吃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将来肯定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孩子知道自己不健康,将来也会有阴影。”   于是,姚魁武主动询问孩子家长:“这个药一直吃下去,对孩子不是特别好,咱们要不试试中医?”孩子家长眼神充满着渴望,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您说吃多久呢?”“先喝一个月行吗?”“行!”
  后来,孩子坚持服中药不到一年,西药逐渐停药,虽然还有一些症状,但已经从之前的免体(免上体育课)到可以参加各种球类运动。这位家长也和姚魁武成了好朋友,还感激地说希望孩子以后跟着姚大夫学中医。看着孩子和家长舒心的微笑,姚魁武觉得那真是最幸福的事情。
  姚魁武说:“医生不光要看病开方子,还要给病人以希望,告诉他把身体调节到良性循环的方法。这当然不是说,不管什么病都能治好,最起码是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让病人有好的心情。有时候医生只会针对某个症状看病,看完就结束了。其实有时真的不是这样的,远远不止这些。医生应该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这样会更好。”
  中西互参 传道杏林
  随着姚魁武开出一張张药方缓解、治愈了病人的疾病后,对于传统医学,他愈加自信。他也是传统医学的代言人、传承者,立志将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发扬光大。当然,在以中医为本的同时,他还主张中西结合,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方案。
  姚魁武认为,中医之根本还是取决于自身的生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行,自然不会被灭掉。有一些中医会强调政策,但我认为只要中医的疗效好,便会自有一番天地。”
  关于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姚魁武说:“两者的理论体系不同,中医属于分析论,阴阳五行、心肝脾肺肾的结合都是分析出来的。西医则属于还原论,还原到器官、组织、细胞以及现在的基因、分子水平。但我觉得两者将来是会结合的,因为观察对象都是人体,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我还是主张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治疗时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病人更加获益,则选择西医;如果适合中药调养,我就会从纯中医的理论考虑。”
  作为研究生导师,在带领学生共同传承中医过程中,他是严格的领路人,学术中他们教学相长;学生实践时,他耐心给出意见并给予全力支持。
  “医学是严谨的,比如在给学生讲中医这方面,某个药是6克还是8克,它是有区别的,会在病人身上有细微的表现。这样反复强调,学生们就会知道,这都是有规则的、严谨的,一定要认真对待。慢慢地,学生们这种中医的自信就培养出来了。”
  姚魁武喜欢看书,热爱中医但又不盲目自信,每次参加青联的活动时,提到中医的时候,他都会宣传中医的知识、保健理念等等。“当然,我和西医的青联委员也是好朋友,有时候我会说,要不我来用中医的治疗方法试试。我自己的目标就是未来把中医传承、发展好。”
  关于中医的发展之路,姚魁武谈到:“一位书法老师,曾写过一些对于书法的思考,他说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你可以对它没有兴趣,但绝不要亵渎,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用来不断继承和完善的,绝不是用来颠覆的。所以,我觉得对中医也是这样,中医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水到渠成的,不可能臆造出来。这位书法老师说,尊重传统,潜心研习才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首要任务,我觉得对中医来讲应该也是这样的,你要对中医敬畏,然后接受、传承,才能更好地发展。”
  责任编辑 陈晰
其他文献
他认为,“新港人”对未来香港、内地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希望携手更多的“新港人”为香港、为内地的发展和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2016年8月27日上午,身在香港的喻涛接到了来自美国纽约朋友的电话:“兄弟,你的大照片上了时代广场,太帅了……”  随后,喻涛收到了朋友发过来的照片:时代广场的巨幅LED广告屏幕上的他高大帅气, 并配有文字“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成就自我,服务香
期刊
一直以来,谦卑恭谨、低调务实的万一法师在弘法利世及道场管理上,继承发扬弘川老法师艰苦朴素,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优良品质并时刻告诫自己在成佛之路上要讲究实修实证、实行实用,不尚空谈,始终以《无量寿经》为依,归心净土。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地同中国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直至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既播撒了佛陀的智慧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所以但凡寺
期刊
“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9月23日,习近平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館,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如是说。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如今,距离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已经过去了80年,新中国也迎来了她的67岁生日。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但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谱写的英雄史诗仍然有着直抵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
期刊
与周边国家相比,新疆无论在医疗设备还是医疗卫生水平方面,还是地缘、气候和语言沟通上,都具备很大优势,周边国家患者来新疆就医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国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进一步把促进文化相互理解、沟通和交流的重大意义推向了范围更广的国际平台。“一带一路”计划特别强调在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类型间的“民心相通”,希望通过跨文化的“民心相通”奠定多边合作的民意
期刊
三十年前,国务院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一纸“开发式扶贫”方针标志中国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式扶贫。三十年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重要经验,但贫困问题仍旧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在熠熠生辉的中国版图上,他们在角落里长期沉默。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五
期刊
跟进时代的紧迫感,直面文学前进步履的坦诚和他洒脱无累的生活态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966年,他成了一位“地下工作者”,一手拿钻一手拿笔,在煤矿一干就是10个年头,并曾被打成“反革命嫌疑”。  1977年,中国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在知青当中流传开来,他在母亲“伟大的叨唠”中拿出了自己保存多年的课本,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坚持准备,终于如愿走进北大校园。  1982年,他开始了专业创作,并以《丹凤眼》一炮打
期刊
提高贫困线标准只是扶贫的第一步。政府加大医疗、教育投入,同时辅以各种扶贫政策,尽力帮助贫困家庭脱贫才是最重要的  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  世界银行2015年10月初宣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此次大幅上调意味着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大
期刊
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和30年前刚刚提出开发式扶贫时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如何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实际上一直是我国扶贫政策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虽然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贫困县为扶贫单元的瞄准,2001年开始的以贫困村為扶贫单元的瞄准,到现在,强调的精准扶贫战略,但是不论扶贫瞄准单元如何变化,如何实现针对扶贫对象的瞄准和扶贫资源的有效分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八七扶贫攻坚计
期刊
“用全球的资源做一杯中国好牛奶,用一杯好牛奶去塑造一个中国好品牌”  潘刚的办公室里有两张照片,一张是2015年他参加中美企业家峰会时的合影。照片中,潘刚正与“股神”巴菲特、苹果CEO库克热烈交谈,“创新”是三人的共同话题;另一张是在米兰世博会上,以“未来牛奶”为主题的伊利展台。在潘刚的眼中,“不创新,无未来”。在他的带领下,伊利开启了海外新征程,他用“两个轮子”和“两个根本”来概括树立中国乳业品
期刊
“中国式扶贫”从1978年到2014年,累计减贫逾7亿人  20世纪70年代初,定西连旱3年,群众衣食无着,纷纷扒火车逃荒。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闻讯后潸然泪下。他心情沉重地说:“我们一定要帮助那里的人民,扶持那里的生产,一定要把那里的贫困面貌改变过来。”很快,国务院8个部委组成的工作组来到定西,带来大批救济粮、救济款。  1982年底,为了彻底改变“三西”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