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教师要认识到两点:首先,提高兴趣是基点。具体方法:一是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二是消除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疏离。其次,明确认识比接受知识更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比较法让学生建立起耻辱感和正确的美丑观。
关键词: 兴趣 诱思探究教学法 明确认识 比较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到底给予了学生什么,学生真正能从中获益多少。如果语文课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显然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最大悲哀。事实上,技校语文教师的确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技校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必备的80%因素几乎都不具备。此外,技校以学习技能为主,文化课课时相对较少,“无用论”观点极其普遍。而语文老师再清楚不过:语文的学习对一个孩子来说多么重要。它的工具性兼具人文性都在使我们摆脱鄙俗,远离麻木。语文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我一直在想,学生到底在以怎样的心理、怎样的姿态去学语文,语文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课堂上费尽心思地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熟语”“如何修改病句”,下课了,学生依然以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交流。课堂知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丝毫影响;我们声情并茂地带领学生赏析《山居秋暝》的静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壮阔,可下雪了,作文里面还是“到处白茫茫一片”。这时我才知道,我们的语文和学生产生了怎样的疏离。
其实,学生是很需要学习语文。清晰的思路,良好的口才,斐然的文笔远离了他们;绚烂的烟花,柔美的月光渐渐淡出他们的视线;生活中的温情与美好也在他们的嬉笑怒骂中流走……我们总在苦恼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差,作文写出来空洞无味,我们大声呵斥:“练练练!写写写!”学生还是置若罔闻,迷惘一片。我们可曾静下心来想过,对于兴趣寡淡、“鄙陋无知”的孩子们,我们没有实在而真切的感悟,没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没有与生活最亲密的贴近,练习一百遍,讲解一千遍,又有什么用?是的,我们的语文没有流淌到学生的血液里。他们感受不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他们只把它当作必学的一门功课,该背的背,该写的写,考试拿个说得过去的分数就够了。而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悲哀。面临种种现状,我们该如何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从而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
首先,提高兴趣是基点。技校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漠的态度,缺乏热情、好奇和兴趣。他们接纳知识的大门是关闭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简单谈两点:一、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诱思探究法由陕西师大张雄飞教授首次提出,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古语说:“善思而得,善诱而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诱思探究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合理选取诱思点,不失时机地科学合理地创设思考的情境。诱思点本身应具有诱惑力,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心理情趣,并具有启发性,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诱导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思考状态,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而每堂课的诱思点的选取,要符合本课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当时的思维水平与情感关注。下面我以《项链》为例谈谈如何具体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
本课的能力目标是掌握多角度解读人物形象的方法,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关注人性、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若诱思点找不准,很容易陷入琐碎的讲解,使学生丧失解读课文的兴趣。我首先设置了一个诱思点:文中有一句话:“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可以看做是莫泊桑对玛蒂尔德命运的诠释。但丢项链这件事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她呢?让学生比较是十年前的玛蒂尔德幸福还是十年后幸福。这个问题是选择比较性的,就人的心理规律而言,人往往对选择比较类的问题更容易接受,也更急于寻求答案,就学生的思维水平而言,这个问题不难不易,且思考空间极大。此外,这个问题最大的诱惑在于它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带进来,而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所以很容易引起讨论,这就使学生在进入课堂气氛之初,就激起了思维的兴奋点,思维一下子打开并且不会偏离。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实际也是整理全文的过程。学生需要从文中找依据,这就是再次深入课文的过程。只有全面深入地熟悉了课文,才会对后面人物形象的解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分别用一种花来形容十年前宴会上、十年后的玛蒂尔德。这个问题的提法很有技巧,它能调动学生的一些生活小常识,学生会觉得像在做一个游戏,好玩,不枯燥。因此,无须逼迫与强制,无须苦口婆心地劝说,此教学法的妙处就在于一切尽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
我们应消除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疏离。我们的学生知识水平还停留在不识秦汉,不辨诗词,我们却在给学生讲解魯迅小说的高超笔法,王维诗的深远禅意。学生一定会觉得课堂上的知识是那么的高深莫测,遥不可及,远没有网络上的东西轻松有趣,贴近实际。他自然会采取逃避政策,置之不理。因此要想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里,必须打破这种隔阂,消除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疏离。首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起点尽量放低,遵循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切勿一开始就高高在上,切断学生与课堂知识的心理连接。在低起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垫,累积,使之在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构一个过渡的桥梁。技校语文课本下册书有一个唐诗单元,分别选取了王维、李白、杜甫的代表作。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太喜欢诗歌,觉得太遥不可及,课本所选取的这三首诗意蕴更深远。若是一上来就给学生讲解,必然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因此我先把课堂气氛打开,让学生数一数从学龄前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多少首唐诗,学生一下子就积极了,极其认真地历数他们所知道的唐诗,当他们说出了六十多首唐诗的时候,我从学生脸上的得意表情看到了学生心里的成就感。有了这个蓄势,后面的教学就具有亲和力,从而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里。本单元的第一首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重在理解王维诗的深远禅意。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很难一下子理解到这个深度。因此,我把这堂课的起点放得比较低,从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一个历史错误(王维的《红豆》诗是写给太平公主的)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王维的为人及早年曾钻研佛学的经历。有了这些铺垫和知识的累积,学生再理解深远的诗意就轻松得多。此外,要想避免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产生疏离,教师还要巧妙地将课堂知识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感悟带入课堂,找到书本知识与日常体验的契合点。
其次,明确认识比接受知识更重要。技校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得到的听说读写训练其实非常有限。如果我们语文教学仅把目光停留于此,当学生不再上语文课,语文将彻底远离他们,这就违背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的很多学生话语粗俗,趣味浅薄,鄙陋无知,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美丑不明,耻辱不分。当他们脏话连篇,言语内容低俗,为什么还能高谈阔论,脸不红心不跳?因为他们根本不觉得这是耻辱的。当我们文雅地说话,他们会讥笑你文绉绉的,太假。他们的美丑观念上完全是模糊的。他们大都喜欢网络,而网络的五彩炫目却冲击着学生的视听,颠覆了他们的语言,甚至情感和道德。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建立起起码的耻辱感和正确的美丑观。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较法。将美与丑,好与坏反复放在一起,展示在学生面前,不用讲解分析,只让学生自己来比较。有一次,我特意从网上摘抄了一段话,粗俗、浅薄。我又用文雅的表达方式重写了一次,拿给学生看,让他们比较。学生看完之后笑了。还有一次我用手机录下了一段课间学生的喧嚣声,在课堂上播放,有的学生红着脸低下了头。当我们反复严肃地把事实摆在学生面前,十几岁的学生是具备辨别力的。只是铺天盖地的恶俗暂时搅乱了他们的心智。喧嚣过后,他们还是可以静下心来回归理性。当学生明确了对美与丑的认识,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去控制自己的言行,学习美的,排斥丑的。至此,语文才真正实现了它的意义。
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努力创设自由、轻松、宽容的教学氛围,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人本主义教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一种存在的方式》中写道:“一种人道的气氛对所有有关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比较令人愉快的气氛,它也促进着更大的,并且是更有意义的学习。……所得的报偿不仅仅在像分数和阅读成绩一类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较难捉摸的品质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的喜爱。”
关键词: 兴趣 诱思探究教学法 明确认识 比较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到底给予了学生什么,学生真正能从中获益多少。如果语文课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显然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最大悲哀。事实上,技校语文教师的确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技校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必备的80%因素几乎都不具备。此外,技校以学习技能为主,文化课课时相对较少,“无用论”观点极其普遍。而语文老师再清楚不过:语文的学习对一个孩子来说多么重要。它的工具性兼具人文性都在使我们摆脱鄙俗,远离麻木。语文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我一直在想,学生到底在以怎样的心理、怎样的姿态去学语文,语文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课堂上费尽心思地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熟语”“如何修改病句”,下课了,学生依然以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交流。课堂知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丝毫影响;我们声情并茂地带领学生赏析《山居秋暝》的静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壮阔,可下雪了,作文里面还是“到处白茫茫一片”。这时我才知道,我们的语文和学生产生了怎样的疏离。
其实,学生是很需要学习语文。清晰的思路,良好的口才,斐然的文笔远离了他们;绚烂的烟花,柔美的月光渐渐淡出他们的视线;生活中的温情与美好也在他们的嬉笑怒骂中流走……我们总在苦恼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差,作文写出来空洞无味,我们大声呵斥:“练练练!写写写!”学生还是置若罔闻,迷惘一片。我们可曾静下心来想过,对于兴趣寡淡、“鄙陋无知”的孩子们,我们没有实在而真切的感悟,没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没有与生活最亲密的贴近,练习一百遍,讲解一千遍,又有什么用?是的,我们的语文没有流淌到学生的血液里。他们感受不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他们只把它当作必学的一门功课,该背的背,该写的写,考试拿个说得过去的分数就够了。而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悲哀。面临种种现状,我们该如何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从而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
首先,提高兴趣是基点。技校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漠的态度,缺乏热情、好奇和兴趣。他们接纳知识的大门是关闭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简单谈两点:一、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诱思探究法由陕西师大张雄飞教授首次提出,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古语说:“善思而得,善诱而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诱思探究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合理选取诱思点,不失时机地科学合理地创设思考的情境。诱思点本身应具有诱惑力,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心理情趣,并具有启发性,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诱导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思考状态,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而每堂课的诱思点的选取,要符合本课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当时的思维水平与情感关注。下面我以《项链》为例谈谈如何具体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
本课的能力目标是掌握多角度解读人物形象的方法,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关注人性、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若诱思点找不准,很容易陷入琐碎的讲解,使学生丧失解读课文的兴趣。我首先设置了一个诱思点:文中有一句话:“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可以看做是莫泊桑对玛蒂尔德命运的诠释。但丢项链这件事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她呢?让学生比较是十年前的玛蒂尔德幸福还是十年后幸福。这个问题是选择比较性的,就人的心理规律而言,人往往对选择比较类的问题更容易接受,也更急于寻求答案,就学生的思维水平而言,这个问题不难不易,且思考空间极大。此外,这个问题最大的诱惑在于它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带进来,而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所以很容易引起讨论,这就使学生在进入课堂气氛之初,就激起了思维的兴奋点,思维一下子打开并且不会偏离。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实际也是整理全文的过程。学生需要从文中找依据,这就是再次深入课文的过程。只有全面深入地熟悉了课文,才会对后面人物形象的解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分别用一种花来形容十年前宴会上、十年后的玛蒂尔德。这个问题的提法很有技巧,它能调动学生的一些生活小常识,学生会觉得像在做一个游戏,好玩,不枯燥。因此,无须逼迫与强制,无须苦口婆心地劝说,此教学法的妙处就在于一切尽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
我们应消除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疏离。我们的学生知识水平还停留在不识秦汉,不辨诗词,我们却在给学生讲解魯迅小说的高超笔法,王维诗的深远禅意。学生一定会觉得课堂上的知识是那么的高深莫测,遥不可及,远没有网络上的东西轻松有趣,贴近实际。他自然会采取逃避政策,置之不理。因此要想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里,必须打破这种隔阂,消除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疏离。首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起点尽量放低,遵循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切勿一开始就高高在上,切断学生与课堂知识的心理连接。在低起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垫,累积,使之在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构一个过渡的桥梁。技校语文课本下册书有一个唐诗单元,分别选取了王维、李白、杜甫的代表作。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太喜欢诗歌,觉得太遥不可及,课本所选取的这三首诗意蕴更深远。若是一上来就给学生讲解,必然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因此我先把课堂气氛打开,让学生数一数从学龄前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多少首唐诗,学生一下子就积极了,极其认真地历数他们所知道的唐诗,当他们说出了六十多首唐诗的时候,我从学生脸上的得意表情看到了学生心里的成就感。有了这个蓄势,后面的教学就具有亲和力,从而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里。本单元的第一首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重在理解王维诗的深远禅意。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很难一下子理解到这个深度。因此,我把这堂课的起点放得比较低,从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一个历史错误(王维的《红豆》诗是写给太平公主的)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王维的为人及早年曾钻研佛学的经历。有了这些铺垫和知识的累积,学生再理解深远的诗意就轻松得多。此外,要想避免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产生疏离,教师还要巧妙地将课堂知识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感悟带入课堂,找到书本知识与日常体验的契合点。
其次,明确认识比接受知识更重要。技校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得到的听说读写训练其实非常有限。如果我们语文教学仅把目光停留于此,当学生不再上语文课,语文将彻底远离他们,这就违背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的很多学生话语粗俗,趣味浅薄,鄙陋无知,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美丑不明,耻辱不分。当他们脏话连篇,言语内容低俗,为什么还能高谈阔论,脸不红心不跳?因为他们根本不觉得这是耻辱的。当我们文雅地说话,他们会讥笑你文绉绉的,太假。他们的美丑观念上完全是模糊的。他们大都喜欢网络,而网络的五彩炫目却冲击着学生的视听,颠覆了他们的语言,甚至情感和道德。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建立起起码的耻辱感和正确的美丑观。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较法。将美与丑,好与坏反复放在一起,展示在学生面前,不用讲解分析,只让学生自己来比较。有一次,我特意从网上摘抄了一段话,粗俗、浅薄。我又用文雅的表达方式重写了一次,拿给学生看,让他们比较。学生看完之后笑了。还有一次我用手机录下了一段课间学生的喧嚣声,在课堂上播放,有的学生红着脸低下了头。当我们反复严肃地把事实摆在学生面前,十几岁的学生是具备辨别力的。只是铺天盖地的恶俗暂时搅乱了他们的心智。喧嚣过后,他们还是可以静下心来回归理性。当学生明确了对美与丑的认识,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去控制自己的言行,学习美的,排斥丑的。至此,语文才真正实现了它的意义。
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努力创设自由、轻松、宽容的教学氛围,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人本主义教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一种存在的方式》中写道:“一种人道的气氛对所有有关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比较令人愉快的气氛,它也促进着更大的,并且是更有意义的学习。……所得的报偿不仅仅在像分数和阅读成绩一类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较难捉摸的品质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