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
【机 构】
: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62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气量(Qair)控制在0.07 m^3/h时,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最大释磷率(释磷结束时溶液中PO4^3--P浓度与初始PO4^3--P浓度百分比)为249%,TN平均去除率为80.0%,PO4^3--P去除率为92.2%.曝气量升高或降低,TN、PO4^3--P去除率均降低.随着COD/TN的升高,系统TN、PO4^3--
其他文献
采用间歇曝气生物滤池与前置厌氧生物滤池组成的生物除磷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试验考察了水力负荷以及污染物(有机物、磷酸盐)负荷率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
分别以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多级交替序批式反应器,通过曝气时间、交替次数的调整对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将工艺确定为厌
以高铁酸钾和硫酸铝为预氧化剂和混凝剂,考察了NH4^+-N、浊度、TOC、AOC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r)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高铁酸钾预氧化对松花江水源水性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
在分析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不同高度有机物去除率及其形态变化的基础上,推求出各形态有机物在垂向沿程的平均去除速率,建立了进水浓度和进水水力负荷规律曲线.结果表明,在本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