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
关键词:初中 物理 考试 实验题
物理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所以,加强实验教学,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必要途径。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增加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怀有兴趣,便会抱积极的态度、以愉快的心情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体验到学习是一种无穷的乐趣。实验调查表明:初中生普遍喜欢物理实验,非常喜欢的约占97%左右,而且学生对物理兴趣实验尤为感兴趣,也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情感时,才能对学科产生亲切感和广泛的好奇心,才能产生持之以恒的巨大内驱力,智力因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我在讲到《电阻》知识时是这样做的:上课前把两节干电池(放到盒子里不让学生看见)、一个小灯泡和小玻璃条用导线串联起来,再准备酒精灯,一上课,便问学生:“大家见过酒精灯能点亮灯泡吗?下面请注意观察。”接着用酒精灯去加热小玻璃条,5、6秒钟后,灯泡亮了,这时班内顿时沸腾了,然后导入新课。以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设计,同学们整节课便会好奇并专心的听完。再如,我在讲《大气压强》时,先找了一个集气瓶,底上放些沙子,将一大团点燃的棉花投入瓶内,之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将瓶口堵死,不一会就看到瓶子把鸡蛋吞入了“腹内”。同学们看到后都迷惑不解,急着想知道答案,这时,我说:“这就是大气压强的知识在作怪,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课。”
因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养成爱学习物理的习惯,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以及学好物理可以产生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在快乐中学习,就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及电教手段为课堂服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能验证课本中未验证的知识
我们自从换上课改实验区物理教科书以后,发现现成的知识没了,现有的定律消失了,摆在面前的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七个科学实验探究步骤,从而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八年级下册: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欧姆定律、测量小灯泡的功率,九年级:测密度、测长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等等。当然,以上七个步骤在中考试题中不一定全部都要考察学生,这也体现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突出的特点: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三、实验能比较鉴别去伪存真
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物理实验教学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帮助学生揭开现代科技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有一种亲切感,当然在揭开现代科技“神秘面纱”的同时,我们要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例如,在我们讲述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节中,讲到蜜蜂动听的嗡嗡声是由翅膀产生的振动,这一规律,多年来没有被否认过,而04年湖北的小女孩聂丽在学到本节知识后,在头脑中产生了质疑,通过自己课下亲自抓蜜蜂做实验,验证了我们课本上多年来亘古不变的知识性错误,这一实验也征服了众多物理学界有权威的人士,难道在科学实验的道路上真有年龄的差距吗?
另外教科书中的知识:密度、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阿基米德与皇冠的故事都能通过实验、比较鉴别从而去伪存真,中考命题现在已紧密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增强了现代科技气息,应加以重视。
四、实验能有效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天赋所能和整体素质的表现,它不仅表现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及积极改造自己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但目前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是这样大胆探索的,通过去年我市教育局组织的实验创新大赛找准了方向。第一,在教学中把传授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理论思维。第二,在教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勇于探索的精神。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大胆实验、勤于实验,在实验中创新。对于一个实验结论,起初,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肤浅,要提出有分量的問题需要一个引导过程,在教学上应提倡学生举一反三的科学态度,大胆设想,敢于实验。在师与生相互实验中找到新的答案。像前边提到的(2006河北省)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以及中考题第33题都是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许多创新性的答案如果没有学生平日的实验练习,是不可能得出来的。第三,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原理、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操作原理的教学,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理解掌握,才能在灵活运用中创新。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其主体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实验能动性,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虽然具有实验能动性,但他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实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还要受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影响和制约。这一观点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程度提供了重要标准: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充分、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实验能动性的发挥。
注重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对实验内容的考察,注重社会热点以及知识间的综合。为了使以上内容得到补充,在加强实验的教学同时,我还采取了以下方法: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增加趣味性小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协同实验,布置课外实验作业,开放物理实验室,开展小制作评比,同时,辅之幻灯、图表、模型、微机等,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实验求知欲,培养动手能力。
经过摸索、实践、研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成功了乐趣,学生敢于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养成了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增加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 物理 考试 实验题
物理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所以,加强实验教学,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必要途径。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增加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怀有兴趣,便会抱积极的态度、以愉快的心情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体验到学习是一种无穷的乐趣。实验调查表明:初中生普遍喜欢物理实验,非常喜欢的约占97%左右,而且学生对物理兴趣实验尤为感兴趣,也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情感时,才能对学科产生亲切感和广泛的好奇心,才能产生持之以恒的巨大内驱力,智力因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我在讲到《电阻》知识时是这样做的:上课前把两节干电池(放到盒子里不让学生看见)、一个小灯泡和小玻璃条用导线串联起来,再准备酒精灯,一上课,便问学生:“大家见过酒精灯能点亮灯泡吗?下面请注意观察。”接着用酒精灯去加热小玻璃条,5、6秒钟后,灯泡亮了,这时班内顿时沸腾了,然后导入新课。以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设计,同学们整节课便会好奇并专心的听完。再如,我在讲《大气压强》时,先找了一个集气瓶,底上放些沙子,将一大团点燃的棉花投入瓶内,之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将瓶口堵死,不一会就看到瓶子把鸡蛋吞入了“腹内”。同学们看到后都迷惑不解,急着想知道答案,这时,我说:“这就是大气压强的知识在作怪,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课。”
因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养成爱学习物理的习惯,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以及学好物理可以产生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在快乐中学习,就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及电教手段为课堂服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能验证课本中未验证的知识
我们自从换上课改实验区物理教科书以后,发现现成的知识没了,现有的定律消失了,摆在面前的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七个科学实验探究步骤,从而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八年级下册: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欧姆定律、测量小灯泡的功率,九年级:测密度、测长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等等。当然,以上七个步骤在中考试题中不一定全部都要考察学生,这也体现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突出的特点: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三、实验能比较鉴别去伪存真
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物理实验教学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帮助学生揭开现代科技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有一种亲切感,当然在揭开现代科技“神秘面纱”的同时,我们要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例如,在我们讲述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节中,讲到蜜蜂动听的嗡嗡声是由翅膀产生的振动,这一规律,多年来没有被否认过,而04年湖北的小女孩聂丽在学到本节知识后,在头脑中产生了质疑,通过自己课下亲自抓蜜蜂做实验,验证了我们课本上多年来亘古不变的知识性错误,这一实验也征服了众多物理学界有权威的人士,难道在科学实验的道路上真有年龄的差距吗?
另外教科书中的知识:密度、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阿基米德与皇冠的故事都能通过实验、比较鉴别从而去伪存真,中考命题现在已紧密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增强了现代科技气息,应加以重视。
四、实验能有效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天赋所能和整体素质的表现,它不仅表现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及积极改造自己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但目前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是这样大胆探索的,通过去年我市教育局组织的实验创新大赛找准了方向。第一,在教学中把传授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理论思维。第二,在教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勇于探索的精神。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大胆实验、勤于实验,在实验中创新。对于一个实验结论,起初,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肤浅,要提出有分量的問题需要一个引导过程,在教学上应提倡学生举一反三的科学态度,大胆设想,敢于实验。在师与生相互实验中找到新的答案。像前边提到的(2006河北省)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以及中考题第33题都是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许多创新性的答案如果没有学生平日的实验练习,是不可能得出来的。第三,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原理、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操作原理的教学,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理解掌握,才能在灵活运用中创新。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其主体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实验能动性,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虽然具有实验能动性,但他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实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还要受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影响和制约。这一观点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程度提供了重要标准: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充分、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实验能动性的发挥。
注重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对实验内容的考察,注重社会热点以及知识间的综合。为了使以上内容得到补充,在加强实验的教学同时,我还采取了以下方法: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增加趣味性小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协同实验,布置课外实验作业,开放物理实验室,开展小制作评比,同时,辅之幻灯、图表、模型、微机等,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实验求知欲,培养动手能力。
经过摸索、实践、研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成功了乐趣,学生敢于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养成了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增加实验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