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课改后初中物理教学要求
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式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熟记基本的概念知识,学习的内容由教材大纲或教师定论的方式呈现,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记忆,参与传统的考试考评,缺乏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针对过去传统教学弊端,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同步,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者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要作相应改变,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实现此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
二、PBL教学法及特点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先提出,随后应用于医学教育,经过40年的探索和时间,该方法已扩展到多个教学领域并得到许多国际机构的认可。与传统教学方法最根本的不同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性、开放式、研究探索式学习。该模式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并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其内容是教者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或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初步方案,课后以该问题为基本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信息去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并且能够进一步整合、分析这些知识点去解决问题。随后回到课堂,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一步从逻辑分析上加以认识、讨论和修正,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实施适应初中物理的PBL教学法
依据PBL教学法的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五个步骤去实现: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方案,寻求并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整合分析相关知识,教师点评修正。以摩擦力这节为例,可设定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创设情景,如人在冰面上滑倒,两本书页页相叠不容易拉开,磁悬浮列车等等。让学生从这些实践生活中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再补充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步骤二: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组长总结列出各组学生提出的猜想,如摩擦力与速度有关,与面积有关,与质量有关,与运动方式有关等。
步骤三: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让学生重点研究其中的一到两个观点,使用课堂及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以实验、查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步骤四:在下次课堂上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其内容可有:什么是摩擦力?它是怎么产生的?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汇报结束后,各组间可对各自的观点开展讨论辩论。步骤五:教师对各小组的结论加以点评修正,补充完善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点,并提出下一章节的问题。
在PBL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如何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其知识整合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但应注意的是,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思考,自我发现并找出问题,教师发挥的是指导引导作用,及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及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始终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活动。另外,合适的考评制度也是促进PBL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衡量成绩的唯一标准,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发言、实验操作、查阅资料、组织协作能力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该教学方法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式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熟记基本的概念知识,学习的内容由教材大纲或教师定论的方式呈现,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记忆,参与传统的考试考评,缺乏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针对过去传统教学弊端,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同步,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者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要作相应改变,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实现此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
二、PBL教学法及特点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先提出,随后应用于医学教育,经过40年的探索和时间,该方法已扩展到多个教学领域并得到许多国际机构的认可。与传统教学方法最根本的不同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性、开放式、研究探索式学习。该模式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并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其内容是教者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或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初步方案,课后以该问题为基本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信息去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并且能够进一步整合、分析这些知识点去解决问题。随后回到课堂,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一步从逻辑分析上加以认识、讨论和修正,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实施适应初中物理的PBL教学法
依据PBL教学法的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五个步骤去实现: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方案,寻求并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整合分析相关知识,教师点评修正。以摩擦力这节为例,可设定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创设情景,如人在冰面上滑倒,两本书页页相叠不容易拉开,磁悬浮列车等等。让学生从这些实践生活中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再补充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步骤二: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组长总结列出各组学生提出的猜想,如摩擦力与速度有关,与面积有关,与质量有关,与运动方式有关等。
步骤三: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让学生重点研究其中的一到两个观点,使用课堂及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以实验、查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步骤四:在下次课堂上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其内容可有:什么是摩擦力?它是怎么产生的?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汇报结束后,各组间可对各自的观点开展讨论辩论。步骤五:教师对各小组的结论加以点评修正,补充完善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点,并提出下一章节的问题。
在PBL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如何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其知识整合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但应注意的是,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思考,自我发现并找出问题,教师发挥的是指导引导作用,及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及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始终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活动。另外,合适的考评制度也是促进PBL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衡量成绩的唯一标准,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发言、实验操作、查阅资料、组织协作能力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该教学方法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