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德龙的身家资产并不见得比许多华人富翁们多,但他却真正深得中华文化的精髓,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天下当然不是耶和华的天下,而是飞龙在天的天下,龙的天下,中国龙的天下。
熊德龙先生虽然百分之百的没有中国血统,却百分之百的拥有一颗中国心。生下来便被遗弃至今还不知道荷兰生父和印尼生母身在何处的他,幸运地蹒跚学步时便被善良的印尼华侨熊如淡和黄凤娇夫妇领养,从离开孤儿院的那一刻起,就缘由天定地浸染在中华文化的氛围里。望子成龙的养父母,把所有的情爱都倾注在他的身上,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启发他,培育他,造就他,希望他光宗耀祖做龙的传人,为他起了熊德龙这样的掷地有声的名字。
1997年,一个印尼出生的亚洲商人熊德龙引起了手握世界话语权权柄的美国著名媒体,像《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今日美国》和CNN等传媒群体的关注,这个长着古典雕塑般俊朗相貌的中年男子和他在南加州的家族,因为捐了25万美元给正陷在“拉链门”中左支右拙的克林顿被调查,一时间成了这些媒体笔下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寻找机会塑造假想敌的最佳题材,尽管他和他的家族也向共和党捐献了10万美元。
当时被影射通过其做中间人为北京影响白宫做政治捐献的还有印尼华人李国宝的力宝银行、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的西来寺,似乎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都介入调查了,虽然最后证实不过是技术处理方式上不同而引起的一场虚惊,但这场声势浩大的自由世界传媒总动员却把熊德龙推上了推动海外华文媒体登上世界传媒舞台的不归路。
这位被世界最高级别的见官高半级的“舆”用文人笔墨“伺候”的,就是美国国际日报、美国大兴银行、美国大都会酒店以及熊氏集团、金狮集团、幸福房地产等等商业机构的大老板,中国云南红塔烟美国总代理,被美国媒体“誉”为“烟枪中国门”的印尼工商巨子——熊德龙。
16岁便立志闯荡世界的熊德龙,虽然他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被责怪,但更体谅他扶助不佳家境的一片孝心。写得一手好文章经常为邻里代笔的父亲,和手艺好做工巧义务为乡亲缝唐装的母亲,在他决心开工厂起步需要资金的关键时刻,起了个会,为他走邻访里一家一家的去招,竟然没人不乐意。
多少年后已拥有烟酒制造、金融、房地产、旅游、新闻媒体等行业,企业遍布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香港、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熊德龙,每每谈起这段奠定他事业基础的往事,都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地感慨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003年初秋,我应邀出席中国新闻社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下榻的长沙华天大酒店的电梯里,第一次遇见熊先生。映人眼帘硕大的猫儿眼祖母绿宝石指环,让他那留着触目银白色鬓角、镶着一双银铃大眼、轮廓分明的古铜面孔上透出南亚古王族气息。当他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笑容可掬地与我攀谈时,我真的感到很惊奇,看着他身边簇拥的几个跟班模样面无表情的人,我们顿时拉近了距离。
与会的朋友告诉我,他就是1995年率先组织当地2000多华人,在美国南加州举行第一次大规模升五星红旗庆祝中国国庆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印尼的总代理,不是华人却胜似华人的著名海外华人侨领——熊德龙。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医生在2003年第7届世界华商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海外华人拥有估计15000亿美元的财富总额,从而形成争议性的所谓世界第三大经济力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国民总生产总值。
事实上拥有如此庞大经济实力的海外华人,并没有形成一种力量;因为无论祖国大陆、香港或者台湾,上个世纪一直各自为政,谁也没有展现出鼎立世界足以为这种力量提供支撑的景象。遍布世界各地为数不少的身价丰厚的海外华人侨领,像熊先生这样独具慧眼能挺身而出的却寥寥可数。
听熊先生说他1993年买下《国际日报》以来每年都赔进以百万计的美元,但矢志不移的他2001年还是把《国际日报》办进了印尼。尽管在美国主流媒体制造出中国政治献金的莫须有舆论导向以来,一批乘势而起的海外极右翼华文传媒几乎没有停止对熊德龙的围剿污蔑谩骂。可是随着中国势不可挡日新月异的和平崛起,在冷战思维和文明冲突的假设中自认为政治正确的美国主流媒体,也不得不在正视现实中悄然地调整和改变制造假想敌的矛头所向。暴露出专横黩武谎话连篇真面目的那些本来标榜着言论自由的海外华文极右翼传媒,在受众日益增长不再受骗的不屑眼光中越来越显得黔驴技穷猥琐不堪。此消彼长,一直被封为“左派”的熊系传媒却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听熊先生说这几年,他的报系年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颇有东风怒放花千树的气势。原来,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可以用在这里。
长沙论坛结束后,恰好参加了以熊德龙为团长的一行,赴浙江省与上海市政府的邀请前往参访。这时赫然发现熊先生旗下的《国际日报》还有两名美女同行,打扮时尚像刚毕业大学生的这一位还有些名副其实,交换名片时知道她是报社海外部的记者。另一位眉清目秀风韵逼人的少妇却颇为神秘,不仅没有交换名片,还有意无意间与一行人都若即若离地保持距离,似乎那位与她同进同出的记者也成了陪同她的“侍女”随从。当然我们这群见多识广的海外大小传媒老总主编们也见怪不怪,既没有人当面上前搭讪,也没有人背后评头论足。有没有
人嘀咕,“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或者“一支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就不得而知了。
本来嘛,如此商贾巨子春花秋月何时能了?!我等舞文弄墨之人不也不拒“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吗。
打那分手以后我基本失去了熊先生的音讯,因为他的媒体虽然规模庞大,可是却没有网址。似乎不少海外华文平面媒体囿于区域和传统经营模式,都把设立网站看着是与之对立的事,我居住的澳大利亚最大的华文日报也是这样。再加上他一贯的行事低调,如果不是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两年一次地举办,我恐十白也就与他失之交臂了。
2005年还是初秋时分,应邀出席第三届华文传媒论坛的我,在武汉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又见到了熊先生。可喜的是他旗下那位我们已经熟识的女记者已升任海外部主任了,那位神秘而美丽少妇被一位从上海晋升到香港文汇的富态妇人替代,与一个看上去还算专业的团队打交道,那是比较轻松愉快容易胜任的。
这次我知道了熊先生在美国的经历,还知道他在近二十年来,他倾其所能,不断地向中国投资,先后创办嘉应大学、梅州纪念大桥、梅州华侨博物馆、梅县人民医院、熊德龙大桥、云南大学德龙科学 馆、云南大理的工业学校、云南永胜的熊德龙学校、云南大学的计算机大楼、昭通市德龙职业学校、贵州毕节工业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吉林省长春市少年宫、德龙口腔医院、四平市图书馆、湖南省希望小学等等,可以说遍布中国各地。感慨之余,好奇心也随之而起。
论坛期间的一天早晨,我和印尼电视台华语节目的女主持刚好凑在一起就餐,也许是美女当前秀色可餐,熊德龙当仁不让地加入了我们。其实在印尼他们相互都知道对方,只是缘悭一面,在大家侃侃而谈的言语交流中,我真正认识了这位没有中国血缘却有满腔中华情的印尼奇人。
原来他加入我们是因为这位美女主持长得非常像他的女儿,熊先生19岁时就娶了一位家境富裕华裔美女,四个子女在美国接受了一流教育后均子承父业,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经营着他们的家族产业。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积极进取,就连美女主持的老板,另一位印尼当地的工商名流也在与他合作开发金矿。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上次我见到的那位神秘而美丽少妇正是他心爱的女儿。
熊德龙满腔的中华情怀还体现在他倾情无私地支持中华佛教文化的慈善事业。
熊德龙满腔的中华情怀还体现在他倾情无私地支持中华佛教文化的慈善事业,无论是源自禅宗的人间佛教——他被美国主流媒体攻击就是为了星云大师在加州的西来寺,还是缘自华严宗的慈济一一印尼《国际日报》每天刊登证严法师警句箴言,甚至亲历亲为地参加印尼慈济举办的赈灾救灾救死扶伤活动。
说实话,像熊德龙这样全身心投入、倾情支持发展海外华人文化的侨领,在海外十多年来我还没有见到过。不可思议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进入中国政协、海协,谋取一个高位,也没有冠冕堂皇的获得什么博土、硕士的荣誉学位。当我向他提到在上海附近创办中外合作大学时,他却说他要办就去贫困地区的中国内地。
他在海外投巨资创办了颇具规模的海外华文传媒系,还代表海外华人捐助美国总统的选举,他用他“相当”朴素的中华情怀为我们华人努力,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西方世界面对中国改革发展不屑一顾的时候,他率先在大洋彼岸升起了五星红旗在西方世界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有成,仍然拒绝西方政体独辟和谐社会蹊径大惑不解的时候,他胸有成竹大举推动海外华文媒体走向世界传媒舞台,让那些唯西方话语马首是瞻却自视为公共知识精英们统统跌破眼镜。
也许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美国经济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黑尔为揭开这个熊德龙之谜指点了迷津,他写道“如果中国成了一个民主(西式民主——作者注)政体,由于收入的严重不均,这个国家就有产生一个民粹主义(平民主义)政体的危险,民粹主义将延误经济改革,使国家陷入通货膨胀的危机,如同现代的很多拉美国家一样。”
生在印尼凭借事业有成闯进美国最高政坛的熊德龙显然对黑尔先生的这段话深有体会,印尼今天大概与那些拉美国家不相上下。
熊德龙的身家资产并不见得比许多华人富翁们多,但他却真正深得中华文化的精髓,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天下当然不是耶和华的天下,而是飞龙在天的天下,龙的天下,中国龙的天下。
(作者系澳大利亚中国科技大学校友会会长、海外华人网总裁,本文2006年3月3日写于澳大利亚悉尼波特尼海湾)
熊德龙先生虽然百分之百的没有中国血统,却百分之百的拥有一颗中国心。生下来便被遗弃至今还不知道荷兰生父和印尼生母身在何处的他,幸运地蹒跚学步时便被善良的印尼华侨熊如淡和黄凤娇夫妇领养,从离开孤儿院的那一刻起,就缘由天定地浸染在中华文化的氛围里。望子成龙的养父母,把所有的情爱都倾注在他的身上,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启发他,培育他,造就他,希望他光宗耀祖做龙的传人,为他起了熊德龙这样的掷地有声的名字。
1997年,一个印尼出生的亚洲商人熊德龙引起了手握世界话语权权柄的美国著名媒体,像《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今日美国》和CNN等传媒群体的关注,这个长着古典雕塑般俊朗相貌的中年男子和他在南加州的家族,因为捐了25万美元给正陷在“拉链门”中左支右拙的克林顿被调查,一时间成了这些媒体笔下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寻找机会塑造假想敌的最佳题材,尽管他和他的家族也向共和党捐献了10万美元。
当时被影射通过其做中间人为北京影响白宫做政治捐献的还有印尼华人李国宝的力宝银行、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的西来寺,似乎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都介入调查了,虽然最后证实不过是技术处理方式上不同而引起的一场虚惊,但这场声势浩大的自由世界传媒总动员却把熊德龙推上了推动海外华文媒体登上世界传媒舞台的不归路。
这位被世界最高级别的见官高半级的“舆”用文人笔墨“伺候”的,就是美国国际日报、美国大兴银行、美国大都会酒店以及熊氏集团、金狮集团、幸福房地产等等商业机构的大老板,中国云南红塔烟美国总代理,被美国媒体“誉”为“烟枪中国门”的印尼工商巨子——熊德龙。
16岁便立志闯荡世界的熊德龙,虽然他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被责怪,但更体谅他扶助不佳家境的一片孝心。写得一手好文章经常为邻里代笔的父亲,和手艺好做工巧义务为乡亲缝唐装的母亲,在他决心开工厂起步需要资金的关键时刻,起了个会,为他走邻访里一家一家的去招,竟然没人不乐意。
多少年后已拥有烟酒制造、金融、房地产、旅游、新闻媒体等行业,企业遍布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香港、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熊德龙,每每谈起这段奠定他事业基础的往事,都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地感慨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003年初秋,我应邀出席中国新闻社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下榻的长沙华天大酒店的电梯里,第一次遇见熊先生。映人眼帘硕大的猫儿眼祖母绿宝石指环,让他那留着触目银白色鬓角、镶着一双银铃大眼、轮廓分明的古铜面孔上透出南亚古王族气息。当他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笑容可掬地与我攀谈时,我真的感到很惊奇,看着他身边簇拥的几个跟班模样面无表情的人,我们顿时拉近了距离。
与会的朋友告诉我,他就是1995年率先组织当地2000多华人,在美国南加州举行第一次大规模升五星红旗庆祝中国国庆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印尼的总代理,不是华人却胜似华人的著名海外华人侨领——熊德龙。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医生在2003年第7届世界华商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海外华人拥有估计15000亿美元的财富总额,从而形成争议性的所谓世界第三大经济力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国民总生产总值。
事实上拥有如此庞大经济实力的海外华人,并没有形成一种力量;因为无论祖国大陆、香港或者台湾,上个世纪一直各自为政,谁也没有展现出鼎立世界足以为这种力量提供支撑的景象。遍布世界各地为数不少的身价丰厚的海外华人侨领,像熊先生这样独具慧眼能挺身而出的却寥寥可数。
听熊先生说他1993年买下《国际日报》以来每年都赔进以百万计的美元,但矢志不移的他2001年还是把《国际日报》办进了印尼。尽管在美国主流媒体制造出中国政治献金的莫须有舆论导向以来,一批乘势而起的海外极右翼华文传媒几乎没有停止对熊德龙的围剿污蔑谩骂。可是随着中国势不可挡日新月异的和平崛起,在冷战思维和文明冲突的假设中自认为政治正确的美国主流媒体,也不得不在正视现实中悄然地调整和改变制造假想敌的矛头所向。暴露出专横黩武谎话连篇真面目的那些本来标榜着言论自由的海外华文极右翼传媒,在受众日益增长不再受骗的不屑眼光中越来越显得黔驴技穷猥琐不堪。此消彼长,一直被封为“左派”的熊系传媒却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听熊先生说这几年,他的报系年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颇有东风怒放花千树的气势。原来,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可以用在这里。
长沙论坛结束后,恰好参加了以熊德龙为团长的一行,赴浙江省与上海市政府的邀请前往参访。这时赫然发现熊先生旗下的《国际日报》还有两名美女同行,打扮时尚像刚毕业大学生的这一位还有些名副其实,交换名片时知道她是报社海外部的记者。另一位眉清目秀风韵逼人的少妇却颇为神秘,不仅没有交换名片,还有意无意间与一行人都若即若离地保持距离,似乎那位与她同进同出的记者也成了陪同她的“侍女”随从。当然我们这群见多识广的海外大小传媒老总主编们也见怪不怪,既没有人当面上前搭讪,也没有人背后评头论足。有没有
人嘀咕,“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或者“一支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就不得而知了。
本来嘛,如此商贾巨子春花秋月何时能了?!我等舞文弄墨之人不也不拒“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吗。
打那分手以后我基本失去了熊先生的音讯,因为他的媒体虽然规模庞大,可是却没有网址。似乎不少海外华文平面媒体囿于区域和传统经营模式,都把设立网站看着是与之对立的事,我居住的澳大利亚最大的华文日报也是这样。再加上他一贯的行事低调,如果不是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两年一次地举办,我恐十白也就与他失之交臂了。
2005年还是初秋时分,应邀出席第三届华文传媒论坛的我,在武汉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又见到了熊先生。可喜的是他旗下那位我们已经熟识的女记者已升任海外部主任了,那位神秘而美丽少妇被一位从上海晋升到香港文汇的富态妇人替代,与一个看上去还算专业的团队打交道,那是比较轻松愉快容易胜任的。
这次我知道了熊先生在美国的经历,还知道他在近二十年来,他倾其所能,不断地向中国投资,先后创办嘉应大学、梅州纪念大桥、梅州华侨博物馆、梅县人民医院、熊德龙大桥、云南大学德龙科学 馆、云南大理的工业学校、云南永胜的熊德龙学校、云南大学的计算机大楼、昭通市德龙职业学校、贵州毕节工业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吉林省长春市少年宫、德龙口腔医院、四平市图书馆、湖南省希望小学等等,可以说遍布中国各地。感慨之余,好奇心也随之而起。
论坛期间的一天早晨,我和印尼电视台华语节目的女主持刚好凑在一起就餐,也许是美女当前秀色可餐,熊德龙当仁不让地加入了我们。其实在印尼他们相互都知道对方,只是缘悭一面,在大家侃侃而谈的言语交流中,我真正认识了这位没有中国血缘却有满腔中华情的印尼奇人。
原来他加入我们是因为这位美女主持长得非常像他的女儿,熊先生19岁时就娶了一位家境富裕华裔美女,四个子女在美国接受了一流教育后均子承父业,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经营着他们的家族产业。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积极进取,就连美女主持的老板,另一位印尼当地的工商名流也在与他合作开发金矿。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上次我见到的那位神秘而美丽少妇正是他心爱的女儿。
熊德龙满腔的中华情怀还体现在他倾情无私地支持中华佛教文化的慈善事业。
熊德龙满腔的中华情怀还体现在他倾情无私地支持中华佛教文化的慈善事业,无论是源自禅宗的人间佛教——他被美国主流媒体攻击就是为了星云大师在加州的西来寺,还是缘自华严宗的慈济一一印尼《国际日报》每天刊登证严法师警句箴言,甚至亲历亲为地参加印尼慈济举办的赈灾救灾救死扶伤活动。
说实话,像熊德龙这样全身心投入、倾情支持发展海外华人文化的侨领,在海外十多年来我还没有见到过。不可思议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进入中国政协、海协,谋取一个高位,也没有冠冕堂皇的获得什么博土、硕士的荣誉学位。当我向他提到在上海附近创办中外合作大学时,他却说他要办就去贫困地区的中国内地。
他在海外投巨资创办了颇具规模的海外华文传媒系,还代表海外华人捐助美国总统的选举,他用他“相当”朴素的中华情怀为我们华人努力,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西方世界面对中国改革发展不屑一顾的时候,他率先在大洋彼岸升起了五星红旗在西方世界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有成,仍然拒绝西方政体独辟和谐社会蹊径大惑不解的时候,他胸有成竹大举推动海外华文媒体走向世界传媒舞台,让那些唯西方话语马首是瞻却自视为公共知识精英们统统跌破眼镜。
也许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美国经济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黑尔为揭开这个熊德龙之谜指点了迷津,他写道“如果中国成了一个民主(西式民主——作者注)政体,由于收入的严重不均,这个国家就有产生一个民粹主义(平民主义)政体的危险,民粹主义将延误经济改革,使国家陷入通货膨胀的危机,如同现代的很多拉美国家一样。”
生在印尼凭借事业有成闯进美国最高政坛的熊德龙显然对黑尔先生的这段话深有体会,印尼今天大概与那些拉美国家不相上下。
熊德龙的身家资产并不见得比许多华人富翁们多,但他却真正深得中华文化的精髓,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天下当然不是耶和华的天下,而是飞龙在天的天下,龙的天下,中国龙的天下。
(作者系澳大利亚中国科技大学校友会会长、海外华人网总裁,本文2006年3月3日写于澳大利亚悉尼波特尼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