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九六六年,阿梅十三岁。
这个世界像中了魔法一样,人吃着吃着,睡着睡着,走着走着,说着说着,眼神不对了,心眼儿变了。明明还是那轮太阳,觉得不像了;明明还是那条黄浦江,觉得不像了;明明还是那个上海,觉得不像了。一个个脾气变坏了,变大了,变怪了,都想手中操根棍子,打打、砸砸。特别想看到玻璃那样脆弱的、易碎的东西,心痒痒地想听粉碎的声音,想看到一副稀巴烂的情景。一个女孩儿,昨天还在黄浦江边望月亮升起,写诗,早晨醒来,就解下皮带抽人,抽的是她的老师,这老师一向喜欢她的文字,特别喜欢她写月亮的那些文字。
到处是游行的队伍,到处是呐喊声。工人不好好上班了,农民不好好种田了,学生不好好上学了,有更有意思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吸引着人们。夫妻反目了,父子成仇了,学生爬到老师头上拉屎了。留长头发,不可以;穿高跟鞋,不可以;涂口红,不可以;唱上海滩的老歌,不可以;小伙子与姑娘在公园里相拥着,不可以;去寺庙烧香磕头,更不可以。女孩家脸长得白嫩,不再被看着是好看了;身穿花衣服,不再被看着美了。唱歌要唱狠的,唱有力量的,唱热血沸腾的,走路要“吃通吃通”地响,让大地颤抖。说话不能细声细语,要大嗓门,要铿锵有力,一边说,一边打有力的手势,要挺胸挥拳头。
每天都有事情发生。这些事情让一部分人心情激荡,也让另一部分人心惊肉跳。
胡妈经常会被街上的口号声吸引,推开窗子,趴在凉台上,看游行队伍高喊着口号向前行进。她发现,天天在喊打倒人。她不太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打倒人,而那些被打倒的人为什么要被打倒。她常常看着看着,听着听着,便一脸的困惑。有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倒抽一口凉气,赶紧关上窗户。她对奶奶说:“夫人,乱,你少出门,少到街上去。”她甚至叮嘱阿梅:“放了学早早回家,不可在外面停留。”
奶奶一天比一天不安起来。如果手头有校对的活儿干,也许还会好一些,但现在没有可校对的稿子了,出版社好像停止出版了,她有可能永远没有这份活儿干了。自从阿梅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上海,离开了蓝屋,奶奶就觉得蓝屋空得令人发慌,现在,她就更觉得蓝屋空了。空得让人发虚了。外面越是热闹,她就越觉得蓝屋空,让人发虚。那天,她看到一阵大风吹来,吹得白色的杏花纷纷乱飞,明明天气那么暖和,她却觉得四下里都是寒气,不禁自己抱住了自己的双肩。
爷爷辞去了看大门的工作,回到了家中。
爷爷隐隐约约地觉得,蓝屋与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蓝屋现在像一只船,停泊在风大浪高的大海上。他必须回来,回到蓝屋,一天二十四小时地守着奶奶。他几乎是十分明确地预感到:他的奥莎妮将会被卷到漩涡的中心。他说不清这一预感是依据什么,但他心里就是这样预感的。从此,他要寸步不离他的奥莎妮。
孩子们也越来越关切蓝屋了。远在宜宾的爸爸妈妈,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电话询问蓝屋的情况。
整个家族都在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仿佛这个世界的风起云涌,就是冲他们这个家族来的。后来,这一切都变成了事实。而最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一点的竟然是阿梅的堂哥阿朗。
二
阿朗是一个法国名字,是奶奶起的,因为听上去像一个中国名字,就没有再给他另起一个中国名字。奶奶叫阿朗时,是以音调来区分她是在叫他的中国名字,还是在叫他的法国名字。
阿朗是二伯家唯一的孩子,大阿梅三岁,已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阿朗天生敏感,是整个家族成员中最敏感的一个孩子。
在所有男孩里,阿朗的四分之一的法国血统显示得最明显、最顽强,微卷的微微发黄的头发和高高的鼻梁,让所有人看一眼就能作出判断:他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男孩。阿朗生就两条长腿,身材高挑,肩膀宽宽,眼窝深深,是这个家族的美男子。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被所有的人视为英俊少年。男孩们羡慕,女孩们喜欢,羡慕和喜欢是不加掩饰的。阿朗就是在无数这样的目光里长大的。有时,他会显得有点儿骄傲,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显出的态度是:没有什么,我和所有人都一样。一副谦逊的样子。他像阿梅一样,还遗传了奶奶那份特有的羞涩。而一个男孩如果拥有一份这样的羞涩,便会显得更加可爱,讨人喜欢。阿朗的人缘一直很好,从小学到中学,他的身边永远会围绕很多朋友。
但,现在,他渐渐觉得,从前的那些目光,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还在看他,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地看他,但那目光里,羡慕与喜欢正在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疑惑、淡漠,甚至是审视,仿佛他的这副形象是很令人生疑的。
以前,他也回避人们——大人们和孩子们的目光,那是因为羞涩,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长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就是和大家长得有点儿不一样而已。而现在,他回避这些目光,却是因为他感到了一种孤独,一种惧怕。他开始怀疑:难道我是一个怪物吗?
每天早晨去上学,他都要在镜子面前照很长时间,而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还是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的面孔。他对自己的面孔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发生怀疑。走到外面时,他会下意识地把头低下来,面朝路面,而从前,他的面孔与堂妹阿梅一样,总是微微上扬的。到了学校,他渐渐地开始喜欢在远离同学们的地方独自站着,而从前,他喜欢的是永远与他们混杂在一起。
审视他的目光越来越密集,并且越来越坚决。冷冷的,硬硬的,很明显。不久,他就感觉到了那些目光中,已经有了敌意。这使他感到十分惶惑和紧张。他就会赶紧走到一边,走到那些目光无法看到他面孔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当阿朗放学后背着书包往校门口走时,三楼的一间教室的窗子打开了,露出了两张男孩的脸,其中一个,冲着正在匆匆行走的阿朗叫了一声:“洋鬼子!”另一个跟着叫了一声:“小洋鬼子!”
阿朗抬头看去时,见到了两张面带嘲讽、眼中藏着恶意的脸。他连忙将头低下,步伐更加匆匆地走向校门口。那一刻,阿朗觉得全校的同学都在用目光叫他:“洋鬼子!”他觉得他们这么叫着时,一个个都很有快意。走着走着,他放慢了脚步。他心里很想确切地知道,同学们的目光到底是什么样的目光,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疑神疑鬼了。他心里有点儿虚弱,但却把头抬了起来,用目光打量着那一对对目光。他看到的是:一些目光在看到他的眼睛时,回避了,转向了一旁;而另一些目光却在固执地看着他,是怀疑的,审视的,并有明显的敌意。这些目光仿佛要看穿他——从他过高的鼻梁看穿他,从他有点深陷的眼睛看穿他,从他微微发黄的头发看穿他。 有两个女生从他身边走过,一个问另一个:“你说,他是德国鬼子,还是美国鬼子?”另一个说:“反正是鬼子!”
在那么多直逼他的目光之下,阿朗又低下了头。他几乎想以逃跑的方式跑向校门。他尽量保持着往常走路的速度。他告诉自己,他是一个男孩,男孩应当坚强、沉着。但,还是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眼前的一切事物都很模糊、闪烁不定。
他知道他已经走出了校门,但心里依然没有感到轻松。他依然低头走路,贴着墙根走,像一只过街的老鼠。从前,他只要一出现在什么地方,都会立即牵引来所有的目光,但那些目光毫无恶意,有的只是好奇,还有欣赏。他们好像在看一尊雕塑。而现在,这些投向他的目光,几乎全都改变了从前的含意。
他偶尔抬了一下头,看到了他的同学舒绣。他的心慌慌地跳动起来。他喜欢舒绣,他也知道舒绣喜欢他,很喜欢他。两个人在一起时,舒绣不说太多的话——她喜欢听他说话,而在他说话时,她就一直细眯着双眼看着他的脸。他怀疑她有没有在听他说话。但,他对这一点并不在意,他喜欢她心不在焉地在听他说话,却全神贯注地看着他的脸。他不停地说,她不停地看他。终于,他不好意思了,把头低了下来。终于,她也不好意思了,把头低了下来。这样,过了一会儿,他们又会重复前面的情景。他开始说话,渐渐地抬起头来。她则听着,听着听着,又开始细眯着眼睛看着他的脸,他的眼睛、鼻子、嘴以及头发。那张脸,仿佛有她无法摆脱的魅力。
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他俩在悄悄地好。
女孩们有点儿嫉妒舒绣。
舒绣不在乎,有时,不,常常地,上课时,她会听着听着走神了——看阿朗的脸去了。她正巧与阿朗坐同一排。她只需微微侧过脸,再把眼珠转到眼角上,就能看到阿朗的脸——是侧面,线条分明的侧面看上去更使她着迷。忽地,阿朗感受到了有目光在看他,一惊,然后以觉察不到的变化,慢慢地将脸转向那对目光。终于两对目光相遇,但只一会儿,又分开了。
舒绣在前面走着,阿朗在想:要不要追上她呢?放在以前,他会加快步伐,走到她身边的。但,现在他犹豫了。课堂上,他觉得,那对默默打量他的目光,已不再打量他了。几次,他转过脸去看她时,不是看到她的眼睛正看课本、黑板,就是侧过脸去,正在看窗外。他们也不再见面了。从前的见面,谁也没有约谁。只要想见了,对方就一定会出现在面前。他的那张面孔,仿佛枯萎了似的,已经吸引不来舒绣的目光了。
阿朗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公共汽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车铃声、街边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阿朗却觉得无比的孤独。
(摘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蜻蜓眼》一书)
一九六六年,阿梅十三岁。
这个世界像中了魔法一样,人吃着吃着,睡着睡着,走着走着,说着说着,眼神不对了,心眼儿变了。明明还是那轮太阳,觉得不像了;明明还是那条黄浦江,觉得不像了;明明还是那个上海,觉得不像了。一个个脾气变坏了,变大了,变怪了,都想手中操根棍子,打打、砸砸。特别想看到玻璃那样脆弱的、易碎的东西,心痒痒地想听粉碎的声音,想看到一副稀巴烂的情景。一个女孩儿,昨天还在黄浦江边望月亮升起,写诗,早晨醒来,就解下皮带抽人,抽的是她的老师,这老师一向喜欢她的文字,特别喜欢她写月亮的那些文字。
到处是游行的队伍,到处是呐喊声。工人不好好上班了,农民不好好种田了,学生不好好上学了,有更有意思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吸引着人们。夫妻反目了,父子成仇了,学生爬到老师头上拉屎了。留长头发,不可以;穿高跟鞋,不可以;涂口红,不可以;唱上海滩的老歌,不可以;小伙子与姑娘在公园里相拥着,不可以;去寺庙烧香磕头,更不可以。女孩家脸长得白嫩,不再被看着是好看了;身穿花衣服,不再被看着美了。唱歌要唱狠的,唱有力量的,唱热血沸腾的,走路要“吃通吃通”地响,让大地颤抖。说话不能细声细语,要大嗓门,要铿锵有力,一边说,一边打有力的手势,要挺胸挥拳头。
每天都有事情发生。这些事情让一部分人心情激荡,也让另一部分人心惊肉跳。
胡妈经常会被街上的口号声吸引,推开窗子,趴在凉台上,看游行队伍高喊着口号向前行进。她发现,天天在喊打倒人。她不太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打倒人,而那些被打倒的人为什么要被打倒。她常常看着看着,听着听着,便一脸的困惑。有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倒抽一口凉气,赶紧关上窗户。她对奶奶说:“夫人,乱,你少出门,少到街上去。”她甚至叮嘱阿梅:“放了学早早回家,不可在外面停留。”
奶奶一天比一天不安起来。如果手头有校对的活儿干,也许还会好一些,但现在没有可校对的稿子了,出版社好像停止出版了,她有可能永远没有这份活儿干了。自从阿梅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上海,离开了蓝屋,奶奶就觉得蓝屋空得令人发慌,现在,她就更觉得蓝屋空了。空得让人发虚了。外面越是热闹,她就越觉得蓝屋空,让人发虚。那天,她看到一阵大风吹来,吹得白色的杏花纷纷乱飞,明明天气那么暖和,她却觉得四下里都是寒气,不禁自己抱住了自己的双肩。
爷爷辞去了看大门的工作,回到了家中。
爷爷隐隐约约地觉得,蓝屋与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蓝屋现在像一只船,停泊在风大浪高的大海上。他必须回来,回到蓝屋,一天二十四小时地守着奶奶。他几乎是十分明确地预感到:他的奥莎妮将会被卷到漩涡的中心。他说不清这一预感是依据什么,但他心里就是这样预感的。从此,他要寸步不离他的奥莎妮。
孩子们也越来越关切蓝屋了。远在宜宾的爸爸妈妈,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电话询问蓝屋的情况。
整个家族都在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仿佛这个世界的风起云涌,就是冲他们这个家族来的。后来,这一切都变成了事实。而最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一点的竟然是阿梅的堂哥阿朗。
二
阿朗是一个法国名字,是奶奶起的,因为听上去像一个中国名字,就没有再给他另起一个中国名字。奶奶叫阿朗时,是以音调来区分她是在叫他的中国名字,还是在叫他的法国名字。
阿朗是二伯家唯一的孩子,大阿梅三岁,已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阿朗天生敏感,是整个家族成员中最敏感的一个孩子。
在所有男孩里,阿朗的四分之一的法国血统显示得最明显、最顽强,微卷的微微发黄的头发和高高的鼻梁,让所有人看一眼就能作出判断:他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男孩。阿朗生就两条长腿,身材高挑,肩膀宽宽,眼窝深深,是这个家族的美男子。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被所有的人视为英俊少年。男孩们羡慕,女孩们喜欢,羡慕和喜欢是不加掩饰的。阿朗就是在无数这样的目光里长大的。有时,他会显得有点儿骄傲,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显出的态度是:没有什么,我和所有人都一样。一副谦逊的样子。他像阿梅一样,还遗传了奶奶那份特有的羞涩。而一个男孩如果拥有一份这样的羞涩,便会显得更加可爱,讨人喜欢。阿朗的人缘一直很好,从小学到中学,他的身边永远会围绕很多朋友。
但,现在,他渐渐觉得,从前的那些目光,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还在看他,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地看他,但那目光里,羡慕与喜欢正在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疑惑、淡漠,甚至是审视,仿佛他的这副形象是很令人生疑的。
以前,他也回避人们——大人们和孩子们的目光,那是因为羞涩,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长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就是和大家长得有点儿不一样而已。而现在,他回避这些目光,却是因为他感到了一种孤独,一种惧怕。他开始怀疑:难道我是一个怪物吗?
每天早晨去上学,他都要在镜子面前照很长时间,而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还是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的面孔。他对自己的面孔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发生怀疑。走到外面时,他会下意识地把头低下来,面朝路面,而从前,他的面孔与堂妹阿梅一样,总是微微上扬的。到了学校,他渐渐地开始喜欢在远离同学们的地方独自站着,而从前,他喜欢的是永远与他们混杂在一起。
审视他的目光越来越密集,并且越来越坚决。冷冷的,硬硬的,很明显。不久,他就感觉到了那些目光中,已经有了敌意。这使他感到十分惶惑和紧张。他就会赶紧走到一边,走到那些目光无法看到他面孔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当阿朗放学后背着书包往校门口走时,三楼的一间教室的窗子打开了,露出了两张男孩的脸,其中一个,冲着正在匆匆行走的阿朗叫了一声:“洋鬼子!”另一个跟着叫了一声:“小洋鬼子!”
阿朗抬头看去时,见到了两张面带嘲讽、眼中藏着恶意的脸。他连忙将头低下,步伐更加匆匆地走向校门口。那一刻,阿朗觉得全校的同学都在用目光叫他:“洋鬼子!”他觉得他们这么叫着时,一个个都很有快意。走着走着,他放慢了脚步。他心里很想确切地知道,同学们的目光到底是什么样的目光,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疑神疑鬼了。他心里有点儿虚弱,但却把头抬了起来,用目光打量着那一对对目光。他看到的是:一些目光在看到他的眼睛时,回避了,转向了一旁;而另一些目光却在固执地看着他,是怀疑的,审视的,并有明显的敌意。这些目光仿佛要看穿他——从他过高的鼻梁看穿他,从他有点深陷的眼睛看穿他,从他微微发黄的头发看穿他。 有两个女生从他身边走过,一个问另一个:“你说,他是德国鬼子,还是美国鬼子?”另一个说:“反正是鬼子!”
在那么多直逼他的目光之下,阿朗又低下了头。他几乎想以逃跑的方式跑向校门。他尽量保持着往常走路的速度。他告诉自己,他是一个男孩,男孩应当坚强、沉着。但,还是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眼前的一切事物都很模糊、闪烁不定。
他知道他已经走出了校门,但心里依然没有感到轻松。他依然低头走路,贴着墙根走,像一只过街的老鼠。从前,他只要一出现在什么地方,都会立即牵引来所有的目光,但那些目光毫无恶意,有的只是好奇,还有欣赏。他们好像在看一尊雕塑。而现在,这些投向他的目光,几乎全都改变了从前的含意。
他偶尔抬了一下头,看到了他的同学舒绣。他的心慌慌地跳动起来。他喜欢舒绣,他也知道舒绣喜欢他,很喜欢他。两个人在一起时,舒绣不说太多的话——她喜欢听他说话,而在他说话时,她就一直细眯着双眼看着他的脸。他怀疑她有没有在听他说话。但,他对这一点并不在意,他喜欢她心不在焉地在听他说话,却全神贯注地看着他的脸。他不停地说,她不停地看他。终于,他不好意思了,把头低了下来。终于,她也不好意思了,把头低了下来。这样,过了一会儿,他们又会重复前面的情景。他开始说话,渐渐地抬起头来。她则听着,听着听着,又开始细眯着眼睛看着他的脸,他的眼睛、鼻子、嘴以及头发。那张脸,仿佛有她无法摆脱的魅力。
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他俩在悄悄地好。
女孩们有点儿嫉妒舒绣。
舒绣不在乎,有时,不,常常地,上课时,她会听着听着走神了——看阿朗的脸去了。她正巧与阿朗坐同一排。她只需微微侧过脸,再把眼珠转到眼角上,就能看到阿朗的脸——是侧面,线条分明的侧面看上去更使她着迷。忽地,阿朗感受到了有目光在看他,一惊,然后以觉察不到的变化,慢慢地将脸转向那对目光。终于两对目光相遇,但只一会儿,又分开了。
舒绣在前面走着,阿朗在想:要不要追上她呢?放在以前,他会加快步伐,走到她身边的。但,现在他犹豫了。课堂上,他觉得,那对默默打量他的目光,已不再打量他了。几次,他转过脸去看她时,不是看到她的眼睛正看课本、黑板,就是侧过脸去,正在看窗外。他们也不再见面了。从前的见面,谁也没有约谁。只要想见了,对方就一定会出现在面前。他的那张面孔,仿佛枯萎了似的,已经吸引不来舒绣的目光了。
阿朗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公共汽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车铃声、街边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阿朗却觉得无比的孤独。
(摘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蜻蜓眼》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