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节选)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九六六年,阿梅十三岁。
  这个世界像中了魔法一样,人吃着吃着,睡着睡着,走着走着,说着说着,眼神不对了,心眼儿变了。明明还是那轮太阳,觉得不像了;明明还是那条黄浦江,觉得不像了;明明还是那个上海,觉得不像了。一个个脾气变坏了,变大了,变怪了,都想手中操根棍子,打打、砸砸。特别想看到玻璃那样脆弱的、易碎的东西,心痒痒地想听粉碎的声音,想看到一副稀巴烂的情景。一个女孩儿,昨天还在黄浦江边望月亮升起,写诗,早晨醒来,就解下皮带抽人,抽的是她的老师,这老师一向喜欢她的文字,特别喜欢她写月亮的那些文字。
  到处是游行的队伍,到处是呐喊声。工人不好好上班了,农民不好好种田了,学生不好好上学了,有更有意思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吸引着人们。夫妻反目了,父子成仇了,学生爬到老师头上拉屎了。留长头发,不可以;穿高跟鞋,不可以;涂口红,不可以;唱上海滩的老歌,不可以;小伙子与姑娘在公园里相拥着,不可以;去寺庙烧香磕头,更不可以。女孩家脸长得白嫩,不再被看着是好看了;身穿花衣服,不再被看着美了。唱歌要唱狠的,唱有力量的,唱热血沸腾的,走路要“吃通吃通”地响,让大地颤抖。说话不能细声细语,要大嗓门,要铿锵有力,一边说,一边打有力的手势,要挺胸挥拳头。
  每天都有事情发生。这些事情让一部分人心情激荡,也让另一部分人心惊肉跳。
  胡妈经常会被街上的口号声吸引,推开窗子,趴在凉台上,看游行队伍高喊着口号向前行进。她发现,天天在喊打倒人。她不太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打倒人,而那些被打倒的人为什么要被打倒。她常常看着看着,听着听着,便一脸的困惑。有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倒抽一口凉气,赶紧关上窗户。她对奶奶说:“夫人,乱,你少出门,少到街上去。”她甚至叮嘱阿梅:“放了学早早回家,不可在外面停留。”
  奶奶一天比一天不安起来。如果手头有校对的活儿干,也许还会好一些,但现在没有可校对的稿子了,出版社好像停止出版了,她有可能永远没有这份活儿干了。自从阿梅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上海,离开了蓝屋,奶奶就觉得蓝屋空得令人发慌,现在,她就更觉得蓝屋空了。空得让人发虚了。外面越是热闹,她就越觉得蓝屋空,让人发虚。那天,她看到一阵大风吹来,吹得白色的杏花纷纷乱飞,明明天气那么暖和,她却觉得四下里都是寒气,不禁自己抱住了自己的双肩。
  爷爷辞去了看大门的工作,回到了家中。
  爷爷隐隐约约地觉得,蓝屋与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蓝屋现在像一只船,停泊在风大浪高的大海上。他必须回来,回到蓝屋,一天二十四小时地守着奶奶。他几乎是十分明确地预感到:他的奥莎妮将会被卷到漩涡的中心。他说不清这一预感是依据什么,但他心里就是这样预感的。从此,他要寸步不离他的奥莎妮。
  孩子们也越来越关切蓝屋了。远在宜宾的爸爸妈妈,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电话询问蓝屋的情况。
  整个家族都在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仿佛这个世界的风起云涌,就是冲他们这个家族来的。后来,这一切都变成了事实。而最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一点的竟然是阿梅的堂哥阿朗。
  二
  阿朗是一个法国名字,是奶奶起的,因为听上去像一个中国名字,就没有再给他另起一个中国名字。奶奶叫阿朗时,是以音调来区分她是在叫他的中国名字,还是在叫他的法国名字。
  阿朗是二伯家唯一的孩子,大阿梅三岁,已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阿朗天生敏感,是整个家族成员中最敏感的一个孩子。
  在所有男孩里,阿朗的四分之一的法国血统显示得最明显、最顽强,微卷的微微发黄的头发和高高的鼻梁,让所有人看一眼就能作出判断:他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男孩。阿朗生就两条长腿,身材高挑,肩膀宽宽,眼窝深深,是这个家族的美男子。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被所有的人视为英俊少年。男孩们羡慕,女孩们喜欢,羡慕和喜欢是不加掩饰的。阿朗就是在无数这样的目光里长大的。有时,他会显得有点儿骄傲,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显出的态度是:没有什么,我和所有人都一样。一副谦逊的样子。他像阿梅一样,还遗传了奶奶那份特有的羞涩。而一个男孩如果拥有一份这样的羞涩,便会显得更加可爱,讨人喜欢。阿朗的人缘一直很好,从小学到中学,他的身边永远会围绕很多朋友。
  但,现在,他渐渐觉得,从前的那些目光,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还在看他,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地看他,但那目光里,羡慕与喜欢正在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疑惑、淡漠,甚至是审视,仿佛他的这副形象是很令人生疑的。
  以前,他也回避人们——大人们和孩子们的目光,那是因为羞涩,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长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就是和大家长得有点儿不一样而已。而现在,他回避这些目光,却是因为他感到了一种孤独,一种惧怕。他开始怀疑:难道我是一个怪物吗?
  每天早晨去上学,他都要在镜子面前照很长时间,而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还是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的面孔。他对自己的面孔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发生怀疑。走到外面时,他会下意识地把头低下来,面朝路面,而从前,他的面孔与堂妹阿梅一样,总是微微上扬的。到了学校,他渐渐地开始喜欢在远离同学们的地方独自站着,而从前,他喜欢的是永远与他们混杂在一起。
  审视他的目光越来越密集,并且越来越坚决。冷冷的,硬硬的,很明显。不久,他就感觉到了那些目光中,已经有了敌意。这使他感到十分惶惑和紧张。他就会赶紧走到一边,走到那些目光无法看到他面孔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当阿朗放学后背着书包往校门口走时,三楼的一间教室的窗子打开了,露出了两张男孩的脸,其中一个,冲着正在匆匆行走的阿朗叫了一声:“洋鬼子!”另一个跟着叫了一声:“小洋鬼子!”
  阿朗抬头看去时,见到了两张面带嘲讽、眼中藏着恶意的脸。他连忙将头低下,步伐更加匆匆地走向校门口。那一刻,阿朗觉得全校的同学都在用目光叫他:“洋鬼子!”他觉得他们这么叫着时,一个个都很有快意。走着走着,他放慢了脚步。他心里很想确切地知道,同学们的目光到底是什么样的目光,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疑神疑鬼了。他心里有点儿虚弱,但却把头抬了起来,用目光打量着那一对对目光。他看到的是:一些目光在看到他的眼睛时,回避了,转向了一旁;而另一些目光却在固执地看着他,是怀疑的,审视的,并有明显的敌意。这些目光仿佛要看穿他——从他过高的鼻梁看穿他,从他有点深陷的眼睛看穿他,从他微微发黄的头发看穿他。   有两个女生从他身边走过,一个问另一个:“你说,他是德国鬼子,还是美国鬼子?”另一个说:“反正是鬼子!”
  在那么多直逼他的目光之下,阿朗又低下了头。他几乎想以逃跑的方式跑向校门。他尽量保持着往常走路的速度。他告诉自己,他是一个男孩,男孩应当坚强、沉着。但,还是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眼前的一切事物都很模糊、闪烁不定。
  他知道他已经走出了校门,但心里依然没有感到轻松。他依然低头走路,贴着墙根走,像一只过街的老鼠。从前,他只要一出现在什么地方,都会立即牵引来所有的目光,但那些目光毫无恶意,有的只是好奇,还有欣赏。他们好像在看一尊雕塑。而现在,这些投向他的目光,几乎全都改变了从前的含意。
  他偶尔抬了一下头,看到了他的同学舒绣。他的心慌慌地跳动起来。他喜欢舒绣,他也知道舒绣喜欢他,很喜欢他。两个人在一起时,舒绣不说太多的话——她喜欢听他说话,而在他说话时,她就一直细眯着双眼看着他的脸。他怀疑她有没有在听他说话。但,他对这一点并不在意,他喜欢她心不在焉地在听他说话,却全神贯注地看着他的脸。他不停地说,她不停地看他。终于,他不好意思了,把头低了下来。终于,她也不好意思了,把头低了下来。这样,过了一会儿,他们又会重复前面的情景。他开始说话,渐渐地抬起头来。她则听着,听着听着,又开始细眯着眼睛看着他的脸,他的眼睛、鼻子、嘴以及头发。那张脸,仿佛有她无法摆脱的魅力。
  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他俩在悄悄地好。
  女孩们有点儿嫉妒舒绣。
  舒绣不在乎,有时,不,常常地,上课时,她会听着听着走神了——看阿朗的脸去了。她正巧与阿朗坐同一排。她只需微微侧过脸,再把眼珠转到眼角上,就能看到阿朗的脸——是侧面,线条分明的侧面看上去更使她着迷。忽地,阿朗感受到了有目光在看他,一惊,然后以觉察不到的变化,慢慢地将脸转向那对目光。终于两对目光相遇,但只一会儿,又分开了。
  舒绣在前面走着,阿朗在想:要不要追上她呢?放在以前,他会加快步伐,走到她身边的。但,现在他犹豫了。课堂上,他觉得,那对默默打量他的目光,已不再打量他了。几次,他转过脸去看她时,不是看到她的眼睛正看课本、黑板,就是侧过脸去,正在看窗外。他们也不再见面了。从前的见面,谁也没有约谁。只要想见了,对方就一定会出现在面前。他的那张面孔,仿佛枯萎了似的,已经吸引不来舒绣的目光了。
  阿朗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公共汽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车铃声、街边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阿朗却觉得无比的孤独。
  (摘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蜻蜓眼》一书)
其他文献
每逢周一,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伴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举起小手,恭恭敬敬地向国旗行礼。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那些熟悉的形象……  我想起了邱少云,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为了不被敌军发现,他的躯体忍受着燃烧弹火焰吞噬的巨痛,最后壮烈牺牲。在他心中,国家为重,个人为轻。他是英勇無畏的战士,也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正因为有像邱少云这样无数的英
期刊
一百年  从战争到和平  无论是硝烟茫茫中裹满绷带的革命英烈  还是整齐、雄伟、步履铿锵的阅兵将士  他们,都有着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从贫穷到富有  几代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书写拼搏与求索的中國骨气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中国正在从一个春天赶往另一个春天  一百年  党领导中国人民  写下了闪亮的两个大字——  “崛起”!  (指导老师:季红霞)
期刊
我喜欢阅读,尤其爱读“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的书籍,其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本书,我百看不厌。  董存瑞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但他机智过人,13岁时就勇敢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了日本鬼子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后来,他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他担任爆破组长,在他的带领下,敌军的炮楼和碉堡均被炸毁,连队顺利到达隆化中学附近。可是狡猾的敌军早在中学外的一
期刊
和蔼可亲,慈眉善目,身上佩戴着的大红绶带,和他的那些经历一样熠熠生辉……没错,他就是草堰镇关工委主任单金德爷爷。作为一名老党员,单爷爷就如同阳光一样给人温暖,给人力量。他给我们讲的那些经历是多么了不起啊!  1991年,草堰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为了解除灾情,单爷爷七天七夜不归家,住在公路边,吃在公路边,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尽管双脚已经被大水泡得发烂,双手也因救灾而变得粗糙无比,但他没有
期刊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山,名叫抗日山。爸爸告诉我,抗日山上的一千多座烈士陵墓,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滨海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冒着枪林弹雨,为自己的战友们修建而成的。  周末,我跟随爸爸登上了这座仰慕已久的抗日山。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柏,显得肃穆而庄严。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我听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看到了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有威震滨海的符竹庭将军,有小沙东海战中牺牲的16位新四军战士,有青口战
期刊
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宋史·岳飞传》  原为“尽忠报国”,后来演变为“精忠报国”。形容竭尽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牺牲一切的无私行为和伟大气节。  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精忠报国”,是对他征战沙场,为国尽忠的一生最好的诠释。  岳飞少年时沉默寡言,爱读史书和兵法。他天生神力,武学天赋极高,先后拜周同、陈广为师,学习骑射和刀枪,进步神速。二十岁时,岳飞的武
期刊
在美丽的黄海之滨有这样一片红色之地——潘黄镇,它是以烈士潘克和黄炜的姓氏命名的。   1941年7月,日军占领盐城后,时任盐城县一区委员会书记的潘克,积极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多次取得胜利。同年9月23号下午,驻龙冈伪军徐绍南部70多人窜至龙鱼舍。此时的潘克正在审讯敌探魏小六,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一边指挥其他同志撤离,一边押着魏小六隐蔽于屋后。被敌人包围后,他揪住敌探投入河里,与其同归于尽。  
期刊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学党史、讲党史”活动。很荣幸,我被班主任何老师“提拔”成金牌讲解员,我既开心,又忐忑。開心的是,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忐忑的是,我能完成好吗?  我把我的焦虑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完安慰我说:“别急,我给你找本书来。”于是,爸爸去书房里翻箱倒柜了一阵。不一会儿,他笑嘻嘻地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本《我为祖国点赞(少儿读本)》对我说:“儿子,你把这本书读完,保证对你有用。”  我看了看
期刊
一  草浅绿天湛蓝,远处峰峦白雪皑皑,景致说不出的美丽,但却不是观赏游玩的时候。激战在五里远的地方猛烈进行。连队十分钟前才刚刚从前沿阵地撤到这片谷地。  司务长蹲在一截树墩上,满耳朵是那边传来的枪炮声。他的额角,布片缠裹的地方渗出殷红的鲜血。他望着坐在坡地上的士兵,不禁忧心忡忡,焦急万分。他并不怀疑士兵的勇敢,白匪企图在红军进入雪山前消灭红军,但这妄想被红军的勇敢粉碎了。这个师担任了阻击任务,十几
期刊
在水城泰州,有一个红色坐标——泰州烈士陵园。它坐落在西门桥西侧,十分庄严肃穆。在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泰州烈士陵园。  一排排松柏郁郁葱葱,像一个个挺拔的战士,守卫着陵园。我们拾级而上,抬头望去,高大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它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几个金光大字,在烟雨蒙蒙中依旧熠熠生辉。我们鞠躬、默哀,神圣而庄严地表达着对先烈们无比崇敬之情:在暗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