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创新与文化演绎——从叉骨椅到苏州椅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化批量生产制造推动下,家具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生活之中,现代设计摒弃了地域限制,脱离开传统文脉,从地方主义走向国际主义,追溯不同类型椅子的生成于发展,探究现代主义的文化特质.通过分析调研方式,对两把具有代表性的椅子进行跨时空的比较研究,从样式、结构、功能进行剖析,来解读文化符号所起的作用,同时在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体会彼此的促进和发展,展现出中外造物方式和文化理念的不同.
其他文献
“荷飨”松江大米包装能更好地传播本土农耕文化,在使用情景中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以此助推乡村振兴.基于设计思维,“以文化为基础”“以需求为中心”“以行为为目标”“以情感为导向”“以设计富村为目的”展开包装设计研究,最后基于消费者问卷调查进行方案评估.为“荷飨”产品创建用户画像和用户心理模型,完成了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商业画布设计.用设计推动乡村发展的产品,其包装设计只有基于本土文化,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预期,在使用情景中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设计富村的目的.
本项目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以徽派建筑为例的艺术表达形式,根据构成元素的组合及色彩材质的多维分析,探求建筑美学在产品设计上的参考应用.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市场案例比对法,将徽派建筑的美学表达,特别是从点线面构成角度进行分析,结合色彩和材质肌理的呈现,探究其对于产品、室内、文创等产品设计的启发.建筑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构成法则的点线面元素上,辅以中国传统水乡建筑的色彩氛围、材质肌理和文化底蕴,对于产品设计表达有极强的借鉴意义.艺术构成有利于表达产品的外形结构,色彩、材质、文化有助于提升产品意蕴内涵.
基于多模态理论,探索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的设计层级.从多学科角度梳理多模态理论,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意象图式概念,以及案例分析、实践设计等综合方式,寻找多模态理论与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的内在联系.得出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层级模型.通过案例验证表明,该设计层级模型的运用可增加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丰富性、趣味性与交互性,可为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