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等。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尤以病毒引起为常见,占90%以上,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撒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中医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感冒,是由感受风邪引起的。
临床表现的西医分型:①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以鼻炎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表现为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或全身症状。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②咽炎和喉炎:以咽部发痒、灼热感、声嘶、说话困难以及咳嗽时疼痛为主要表现。③疱疹性咽峡炎:明显咽痛,发热,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和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④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引起,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以及结合膜明显充血,常发生在夏季,游泳中传播。⑤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型链球菌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气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压痛。
临床表现的中医分型:①风寒束表:恶寒重,发热轻,鼻塞声重,流清涕。②风热犯肺:身热较重,有汗,咽喉乳蛾红肿,疼痛流黄涕。③暑湿略表:头昏重胀痛,胸闷泛恶。
西医治疗方法:①对症处理:做到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治疗可用药如快克、速效感冒片、新康泰克、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宁和黑白感冒片等。②抗病毒药:如可用病毒唑、病毒灵等药。③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中医辨证施治:①风寒束表: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此类型感冒一般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大多由于极度疲劳,同时感受风寒引起,症状是畏寒明显,低热(38℃以下)或无热,鼻音重,流清水样鼻涕,此时绝对不能用双黄连等辛凉解表药,以免寒更重。一定要用祛寒药,使之祛寒發汗,如可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生姜、红糖等。最简单的做法是用生姜红糖水(应趁热喝)祛寒发汗。②风热犯肺:治以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此类型感冒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症状是发热明显,体温大于38℃,甚至39℃以上,咽痛明显,舌苔黄腻。此时如果用一般的西药退热药或加激素退热效果不明显,表面上热尽管退了,但易复发,用辛凉解表法,效果就较为显著。高热时可用双黄连注射药、鱼腥草注射药、穿琥宁注射药等静脉点滴;如体温38~39℃,可以用复方板蓝根冲剂、感冒退热冲剂、银翘解毒片、清热解毒口服药、感冒清胶囊、双黄连口服药、抗病毒口服药和芙朴感冒冲剂等。③暑湿略表:治以清水祛湿解表,此类型感冒大多发生在暑湿高温季节,可用藿香正气丸。
讨 论
临床上有不少西医医生因缺乏中医药学方面的知识,随便使用中成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更有甚者,有些医生听任病人选药,根本做不到辨证施治,致使有些感冒患者的病情愈治愈重,比如,得风寒感冒,医生用双黄连等辛凉解表药施治,其结果使寒邪更重。因此,临床医生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不断增进中医学知识,不断提升诊断不同类型感冒的水平,在临床中,做到正确合理治疗,使每个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及时得到充分与合理的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等。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尤以病毒引起为常见,占90%以上,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撒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中医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感冒,是由感受风邪引起的。
临床表现的西医分型:①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以鼻炎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表现为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或全身症状。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②咽炎和喉炎:以咽部发痒、灼热感、声嘶、说话困难以及咳嗽时疼痛为主要表现。③疱疹性咽峡炎:明显咽痛,发热,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和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④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引起,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以及结合膜明显充血,常发生在夏季,游泳中传播。⑤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型链球菌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气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压痛。
临床表现的中医分型:①风寒束表:恶寒重,发热轻,鼻塞声重,流清涕。②风热犯肺:身热较重,有汗,咽喉乳蛾红肿,疼痛流黄涕。③暑湿略表:头昏重胀痛,胸闷泛恶。
西医治疗方法:①对症处理:做到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治疗可用药如快克、速效感冒片、新康泰克、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宁和黑白感冒片等。②抗病毒药:如可用病毒唑、病毒灵等药。③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中医辨证施治:①风寒束表: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此类型感冒一般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大多由于极度疲劳,同时感受风寒引起,症状是畏寒明显,低热(38℃以下)或无热,鼻音重,流清水样鼻涕,此时绝对不能用双黄连等辛凉解表药,以免寒更重。一定要用祛寒药,使之祛寒發汗,如可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生姜、红糖等。最简单的做法是用生姜红糖水(应趁热喝)祛寒发汗。②风热犯肺:治以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此类型感冒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症状是发热明显,体温大于38℃,甚至39℃以上,咽痛明显,舌苔黄腻。此时如果用一般的西药退热药或加激素退热效果不明显,表面上热尽管退了,但易复发,用辛凉解表法,效果就较为显著。高热时可用双黄连注射药、鱼腥草注射药、穿琥宁注射药等静脉点滴;如体温38~39℃,可以用复方板蓝根冲剂、感冒退热冲剂、银翘解毒片、清热解毒口服药、感冒清胶囊、双黄连口服药、抗病毒口服药和芙朴感冒冲剂等。③暑湿略表:治以清水祛湿解表,此类型感冒大多发生在暑湿高温季节,可用藿香正气丸。
讨 论
临床上有不少西医医生因缺乏中医药学方面的知识,随便使用中成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更有甚者,有些医生听任病人选药,根本做不到辨证施治,致使有些感冒患者的病情愈治愈重,比如,得风寒感冒,医生用双黄连等辛凉解表药施治,其结果使寒邪更重。因此,临床医生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不断增进中医学知识,不断提升诊断不同类型感冒的水平,在临床中,做到正确合理治疗,使每个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及时得到充分与合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