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阶层的美国梦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爱尔兰和英国合拍。2003年出品。本片获2004年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女演员(萨曼撒·莫顿)、最佳男配角(德吉蒙·豪恩苏)、最佳原著编剧三项提名和金球奖最佳原著编剧、最佳原作歌曲两项提名。
  当代美国。爱尔兰夫归约翰尼和萨拉·沙利文带着两个小女儿克里斯蒂和艾丽尔,瞒过加拿大美国移民局的官员,得以越境驾车来到美国曼哈顿,想开始幸福的新生活。
  他们住在一个破旧不堪、即将倒坍的居民楼里,整个潮湿的夏天都忙着重新装修房子。虽然这对夫妇手头拮据,约翰尼参加舞台剧试演没被录取,但是他们表面上仍然十分快乐。只是一想起他们遭到意外夭折的小儿子弗兰基,萨拉就感到有罪,她指责约翰尼不该掩盖他自己的感情。
  不久,萨拉怀孕。万圣节前夕,克里斯蒂和艾丽尔同她们的邻居、画家马蒂奥交上了好朋友,从此马蒂奥便成为她们家最亲密的常客。
  萨拉可能难产,尽管约翰尼疑虑重重,但她还是拒绝打胎。约翰尼满怀醋意地找马蒂奥对质,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位画家患重病已到晚期。
  春天到了。萨拉和马蒂奥都住进了医院。萨拉是准备早产,马蒂奥准备在医院死去。克里斯蒂给母亲输了血,才救了萨拉的生命。萨拉平安的地产下了婴儿,母子平安。约翰尼这才知道马蒂奥临死前已经帮萨拉交了住院费。
  在为欢迎萨拉出院举行的家宴上,约翰尼告诉艾丽尔与马蒂奥永别,克里斯蒂也要约翰尼与死去的兄弟弗兰基诀别。约翰尼流着热泪拥抱了萨拉。
  《在美国》由著名英国编导吉姆·谢里登执导、他和两个女儿内奥米及柯尔斯顿编剧,谢里登担任制片人。电影描写了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在美国的普通生活故事。这是谢里登的半自传体影片。
  《在美国》在两方面具有迷人的诱惑力:其一,通过演员令人信服的表演表现出沙利文一家虽然生活清贫但相亲相爱、亲密无间;其二是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曼哈顿和爱尔兰移民之间的爱。沙利文一家初次来到这座拥挤不堪的城市时,他们就睁大眼睛好奇地观察着并爱上了它———这个镜头拍得十分美丽花哨、色彩鲜艳。
  沙利文一家在一座无电梯、令人不安、嘈杂破旧的公寓楼安了家。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难以听懂的异乡人愤怒的喊叫。仅在影片接近尾声的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里,这些爱尔兰人才证明了他们对曼哈顿其他贫贱的外来移民没有什么妨碍。沙利文夫妇重新装修了他们的房间,使得房间成为可以做游戏的舒适的地方。在他们楼下,海地画家马蒂奥就像一只笼中的黑豹被关在他的房间里。他家门前有一个潦草手书的“不要在此停留”的布告牌。他似乎在等待沙利文的两个女儿嘲笑他,并将他引出他的巢穴。但是马蒂奥得了什么不治之症,观众并不知道。
  影片的前半部分故事情节既滑稽又令人信服。帕迪·康西丁扮演的约翰尼绷紧每一根神经支撑全家人的生活:从将一个空调搬运到楼上干着西西弗斯式的苦工,到过狂欢节挤出最后一个银元为小孩买一个外星人玩偶都要煞费苦心。
  长女克里斯蒂充当了影片的叙事人。她相信她去世的兄弟弗兰基在天国里可以满足他们的三个愿望,她的信念得到了回报。但是从秋到冬,人们都呆在阴影里。观众看见约翰尼仿佛受到了诅咒,他不能消除因弗兰基的死产生的悲哀,或同意他的妻子萨拉再怀上一个孩子。随着影片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对白越来越充满凶兆。约翰尼又向马蒂奥解释他的痛苦。但是,影片有一个好的结尾,沙利文家的生活也出现了一连串小奇迹。
  对于拍摄过《我的左脚》和《以父亲的名义》的吉姆·谢里登,人们可以期望他编导的新片《在美国》是一部以历史斗争为基础的勇敢的史诗片。但实际上,吉姆·谢里登同他的两个女儿共同编剧的新片并不具备以上特征,而是对一个刚到达当代纽约的爱尔兰移民家庭为人熟悉而抒情的个人总结。然而影片充满轶事而脆弱的故事结构容易令人产生误解,你猜不出它具有多么强烈的感情冲击波。
  约翰尼是一家之长,他是一名有抱负的演员,但是在他的勃勃生机与决心后面是一颗沉重、空虚的心。他永远不能从丧子之痛中振作起来,约翰尼之妻萨拉也同样被丧子的悲剧所缠,但她是凝聚全家人的核心。每当改行当出租车司机的约翰尼参加试演落选归来时,他总是十分失望。他由于缺乏感情所以无法表演。沙利文夫妇和两个女儿———10岁的克里斯蒂和6岁的艾丽尔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搬进一所宽大而破旧的挤满毒品贩子的经济公寓。
  这听起来十分狰狞,但是影片倒是出人意料地轻快活泼。一件件事情从小姑娘们的眼前掠过,她们把曼哈顿当作一个迷人的小岛。当他们第一次瞥见泰晤士广场时,声带传来《你相信魔术吗?》这首歌的音乐。小姐娘们当然相信魔术。摄影师德克兰·奎因的摄影机镜头捕捉到这个地方像诗歌一样温暖但破败的形象。这是她们对曼哈顿的第一个印象。我们通过克里斯蒂的记忆欣赏到它。但是这些故事不发生在现在而发生在20年前的纽约。温暖与快乐缓冲了这个爱尔兰家庭的痛苦、绝望与磨难。
  除了这家人之外,影片里还有一个关键性人物。他就是“潜伏”在沙利文家的公寓楼上的神秘人物———尖叫的艺术家马蒂奥。他之所以会尖叫是因为得了艾滋病,正濒临死亡。作为沙利文家的“教父”,马蒂奥是《在美国》中最危险的人物。他是帮助沙利文一家治愈他们创伤的催化剂,但谢里登赋予他一些多愁善感。不过,你可以争论说这个人物所以这样理想化是因为影片通过一个10岁女孩的眼睛在进行观察。
  谢里登有“演员导师”之美誉,他在《我的左脚》中执导了丹尼尔·戴—刘易斯,并使后者夺得奥斯卡影帝的桂冠。在影片《在美国》里,他将整个演员班子都变成他的明星,每一个角色都发出熠熠光芒。不可思议的萨曼撒·莫顿具备了变色龙的天赋,所以她扮演的每个角色都是一个新发现。在此,她的表演具有强烈、集中的感情色彩和优雅的性感美,同莽撞、易变而迷人的康西丁形成鲜明的对比。
  谢里登的《我的左脚》(1989年)和《以父亲的名义》(1993年)集中叙述了其他人真实的生活故事———前者描写一个四肢瘫痪的残疾人克服身体缺陷带来的困难成为一名画家,后者描写一位父亲和因爱尔兰共和军的爆炸事件受诬陷入狱的儿子的故事。但是谢里登的《在美国》将舞台的聚光灯转向他自已。
  谢里登在编剧时以他因癌症死去的兄弟弗兰基为模特儿编写了儿子的情节。约翰尼这个人物是包括他本人和他父亲在内的一些人的混合体。谢里登花了10年的时间编写《在美国》的电影剧本,他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对他来说深挖他的根基很难。
  他头一个想法是写得平铺直叙一些,留下需要渲染、夸张的情节以后再写。但这样一来,中心人物的塑造就成为薄弱环节。所以他又倾向于往相反的方面发展。最后,他跳出自我的圈子回顾,找到上述二者的平衡。
  《在美国》充满戏剧性,故事十分幽默,虽然是悲剧但也有喜剧。代表草根阶层移民的美国梦,值行欣赏。
其他文献
哈佛街,是环绕着美国哈佛大学主校园(Harvard Yard)一组街道的泛称。与负载着传统剑桥文化精神、讲究布局严谨的哈佛校园相比,充满休闲情趣和文化氛围的哈佛街则是一幅不规则的图画。以紧邻校园北门的哈佛广场为轴心,十几条或笔直或弯曲的小街众水朝东般地奔赴到这里,随意依傍在发散着贵族气息的校园周围。她们随着校园的形状而蜿蜒着自己富有曲线美的身躯,街道没有设计规划,方向亦非正南正北,把周围不足1平方
期刊
在《美国奇观》里,哈维·佩卡尔和乔伊丝·布拉布纳的第一次约会很浪漫,像热锅上的油炸玉米肉饼一样咝咝作响。  他是克利夫兰一个意气消沉、矮胖的档案管理员,正在以他与世人难以相处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一套连环漫画系列丛书。而她,是一个来自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神经过敏的怪女子,自我诊断有抑郁症。他们第一次在公共汽车站见面时,哈维(保罗·贾马蒂饰)宣称他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他已经做了输精管切除术。但乔伊丝
期刊
1919年,一位刚刚离开战场的法国青年,身着法国陆军上尉制服,口袋里仅有几十个法郎,却满怀对新大陆的憧憬,只身来到美国纽约,追寻他的梦想。从无到有,终于,他的名字在20世纪变得家喻户晓,他的作品世人皆知。“可口可乐”瓶型与标志;壳牌石油标志;流线型汽车、火车、飞机;肯尼迪总统座机“空军一号”;登月宇航员的飞船座舱等等,由他主持、参与的设计达数千项。他,就是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推崇的封面人物、20世
期刊
男孩儿打开门寻找落在地上的锤子,几乎是同时,传来了玻璃的破碎声,那么大的一块玻璃,105×87cm,从最高的窗口摔下来,但在呼呼的风声中,听得却不怎么清楚。导演也没有刻意地去拍玻璃碎片溅落满地的镜头,没有把一切背景音减弱,没有让玻璃破碎的声音变得惊天动地。镜头只是呆呆地看着男孩儿的背影,好像也被吓坏了,又好像每一个观众,愣在男孩儿的背后。这样一个没有丝毫渲染的画面,带来的却是直刺人心底的震惊。  
期刊
在英国当代水彩画坛上享有盛誉的画家弗林特,出生于苏格兰,自幼受父亲(水彩画家)熏陶,酷爱色彩绘画。中学毕业后,他在石印公司当学徒,工余时间进艺术学院学习,1907年起为文学名著绘制水彩插图,由于作品精湛,备受欢迎,一跃成为一流插图画家。1913年,他加入皇家苏格兰水彩画家协会,并凭借当年《阿瑟王之死》一书中的插图获巴黎沙龙银奖。弗林特1914年被皇家水彩画协会吸收为会员,1933年成为皇家美术院院
期刊
《梅杜萨之筏》是早期浪漫派的油画杰作。在这幅巨著上,法国画家席里柯真实的记录了当时一次骇人听闻的恶劣的政治事件。  1816年7月16日。那天海上风平浪静、天高气爽,一艘名为“梅杜萨号”的巡洋舰,满载着400余位特殊的乘客,匆匆忙忙的离开法国港口,驶向非洲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斯。那儿有不久以前英国移交给法国的一块殖民地,正等待着新的统治者。刚刚复辟两年的波旁王朝,为了显示自己的“天威”,立即派人去“保
期刊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了。价钱还在不断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买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非常想买这栋住宅,
期刊
“你想印多少份,格里利先生?”  “5000。”干脆、不假思索的回答。  “可是,先生,”印刷厂的当班提出异议,“我们只订购500张报纸。”  “我们会把这些报纸卖掉或分发掉的。”  印刷机开始转动,雷鸣般的噪声打破了纽约市街道的沉寂。《纽约论坛报》诞生了。这是在1841年的一天。  当第一张《纽约论坛报》从滚动的印刷机里被送出来时,这家报纸的创办者、主人和编辑霍勒斯·格里利就迫不及待地将它抓到手
期刊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于B3层的chi K11艺术空间于2013年5月24日盛大开幕,正式启用的chi K11艺术空间面积约3000平米将用于艺术的交流、互动及展示,这里将定期举行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艺术展览、工作坊与教育讲座等,以此构建起艺术与大众互动的桥梁。chi K11艺术空间盛大开幕期间,举办了主题为“真实、美、自由和金钱”(Truth,Beauty,Freedom and Money)的新媒
期刊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ward Manch)是著名的表现主义绘画大师、20世纪现代派绘画先驱和德国表现主义之父。    悲惨经历的价值    蒙克1863年12月12日生于挪威南部的En-gelhang,蒙克的绘画与他一生的遭遇紧紧相连。蒙克虽然出身名门,但是他自幼便经受了人生的生老病死。他的父亲是位医生,笃信基督教。在他五岁时,镇上经历了肺结核的肆虐,蒙克就在当医生的父亲身边,目睹了周遭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