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毛小蠹又称桃小蠹甲、多毛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甲科,国内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南乐县西邵乡、寺庄乡杏树种植区有分布。危害树种有杏、桃、樱桃、李等核果类果树,发现本地主要危害杏树。成虫、幼虫在韧皮部、木质部间蛀食,破坏形成层,严重影响树势,常造成枝干枯死(图1),重者导致全株死亡甚至毁园。
1识别特征
成虫(图2)体长2.5~4.5毫米,头和前胸背板黑色,背板前缘和鞘翅暗褐或黄褐色,体密布刻点,鞘翅上有纵刻点列,体表有光泽,少毛;头部平大,触角锤状;腹部末端腹面斜截形,第2腹板中部有1个固定瘤,瘤身侧扁,端头膨大。雄虫第7腹节背板无长刚毛。卵椭圆形,约1毫米,乳白色,透明。幼虫(图3)老熟体长4~5毫米,肥胖略向腹面弯曲,乳白色,头较小,黄褐或棕褐色,口器色深。蛹为裸蛹,长4~5毫米,初乳白色,后色渐深,淡褐或乳黄色,羽化前同成虫。
2生活习性
濮阳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子坑道内越冬。翌春越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于子坑道端筑圆筒形蛹室化蛹,6月间(据观察6月5~29日均有成虫出现)成虫羽化咬成圆形羽化孔(图4)飞出。出孔时间在10~18时,14~16时最活跃,在寄主枝干上爬行,1次飞行距离8~10米,一般是以虫源为中心向周围扩散,选择生长衰弱濒死树木及枝干和新死亡且未干枯的树木及枝干蛀孔危害,蛀孔处可见黄褐色碎屑状虫粪,且多伴有流胶(图5)。成虫蛀入后,在韧皮部与木质部间蛀纵向母坑道,长约40~55毫米,宽2~2.6毫米,侵入孔在母坑道的上端,交配室在母坑道的末端,产卵在母坑道两侧。孵化后的幼虫分别在母坑道两侧蛀横向子坑道,约40~50条,自母坑道两侧水平伸出,略呈“非”字形,初期近于平行互不干扰,随虫体增大坑道向上、下方伸展,由小变大,坑道弯曲或混乱交错(图6),蛹室位于坑道尽头,子坑道长35~60毫米。秋后幼虫于坑道端越冬。
3危害加重的原因
一是多毛小蠹虫体较小,成虫、幼虫多在树体皮层内蛀食危害,外在蛀孔小(直径约1毫米),且傷口处多有树体流胶症状,不易被人发现。二是生产上,果农往往重视食叶害虫、蛀果害虫的防治,而对于蛀干害虫多毛小蠹生活习性认识不足,疏于防治或抓不住最佳时机防治,导致危害加重。
4综合防控方法
4.1加强养护
多毛小蠹是弱寄生性害虫,粗放管理果园发生危害较重。调查发现,放任管理的杏园,尤其是受红颈天牛危害的杏树,危害较重。因此,加强树木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虫能力,可减少减轻危害发生。
4.2人工防治
一是结合冬季修剪,去除多毛小蠹危害的虫枝、风折木,伐除枯死木,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二是利用其喜蛀食衰弱枝干和风折木的习性,6月份成虫羽化产卵期前,在果园内人为设置半枯死的树木及枝干,诱集钻蛀产卵,秋后去除集中烧毁。
4.3生物防治
蚁形郭公甲,属于鞘翅目郭公甲科,是多毛小蠹捕食性天敌,成虫(图7)和幼虫均能捕食多毛小蠹的幼虫和成虫,是2014年6月份在南乐县西邵乡李祟疃杏园发现且经专家鉴定确认,以后要多加保护利用。
4.4诱杀防治
一是利用多毛小蠹的趋味性,把配制好的糖醋液放入瓶内,悬挂在杏树枝干上,进行诱杀防治。
4.5化学防治
一是利用成虫喜集中危害的习性,在成虫羽化飞出危害盛期(6月份)向树干、树枝喷洒3%(质量分数,后同)高渗苯氧威乳油3 000倍液,10天喷1次,喷2~3次,封杀从干内飞出的成虫;二是春季发现受害枝干后,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涂刷枝干,或用刀刮去表皮,喷洒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毒杀裸露幼虫和蛹。
4.6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于6月间成虫发生期,在果园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毛小蠹成虫。灯悬挂高度1米左右,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杀。
1识别特征
成虫(图2)体长2.5~4.5毫米,头和前胸背板黑色,背板前缘和鞘翅暗褐或黄褐色,体密布刻点,鞘翅上有纵刻点列,体表有光泽,少毛;头部平大,触角锤状;腹部末端腹面斜截形,第2腹板中部有1个固定瘤,瘤身侧扁,端头膨大。雄虫第7腹节背板无长刚毛。卵椭圆形,约1毫米,乳白色,透明。幼虫(图3)老熟体长4~5毫米,肥胖略向腹面弯曲,乳白色,头较小,黄褐或棕褐色,口器色深。蛹为裸蛹,长4~5毫米,初乳白色,后色渐深,淡褐或乳黄色,羽化前同成虫。
2生活习性
濮阳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子坑道内越冬。翌春越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于子坑道端筑圆筒形蛹室化蛹,6月间(据观察6月5~29日均有成虫出现)成虫羽化咬成圆形羽化孔(图4)飞出。出孔时间在10~18时,14~16时最活跃,在寄主枝干上爬行,1次飞行距离8~10米,一般是以虫源为中心向周围扩散,选择生长衰弱濒死树木及枝干和新死亡且未干枯的树木及枝干蛀孔危害,蛀孔处可见黄褐色碎屑状虫粪,且多伴有流胶(图5)。成虫蛀入后,在韧皮部与木质部间蛀纵向母坑道,长约40~55毫米,宽2~2.6毫米,侵入孔在母坑道的上端,交配室在母坑道的末端,产卵在母坑道两侧。孵化后的幼虫分别在母坑道两侧蛀横向子坑道,约40~50条,自母坑道两侧水平伸出,略呈“非”字形,初期近于平行互不干扰,随虫体增大坑道向上、下方伸展,由小变大,坑道弯曲或混乱交错(图6),蛹室位于坑道尽头,子坑道长35~60毫米。秋后幼虫于坑道端越冬。
3危害加重的原因
一是多毛小蠹虫体较小,成虫、幼虫多在树体皮层内蛀食危害,外在蛀孔小(直径约1毫米),且傷口处多有树体流胶症状,不易被人发现。二是生产上,果农往往重视食叶害虫、蛀果害虫的防治,而对于蛀干害虫多毛小蠹生活习性认识不足,疏于防治或抓不住最佳时机防治,导致危害加重。
4综合防控方法
4.1加强养护
多毛小蠹是弱寄生性害虫,粗放管理果园发生危害较重。调查发现,放任管理的杏园,尤其是受红颈天牛危害的杏树,危害较重。因此,加强树木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虫能力,可减少减轻危害发生。
4.2人工防治
一是结合冬季修剪,去除多毛小蠹危害的虫枝、风折木,伐除枯死木,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二是利用其喜蛀食衰弱枝干和风折木的习性,6月份成虫羽化产卵期前,在果园内人为设置半枯死的树木及枝干,诱集钻蛀产卵,秋后去除集中烧毁。
4.3生物防治
蚁形郭公甲,属于鞘翅目郭公甲科,是多毛小蠹捕食性天敌,成虫(图7)和幼虫均能捕食多毛小蠹的幼虫和成虫,是2014年6月份在南乐县西邵乡李祟疃杏园发现且经专家鉴定确认,以后要多加保护利用。
4.4诱杀防治
一是利用多毛小蠹的趋味性,把配制好的糖醋液放入瓶内,悬挂在杏树枝干上,进行诱杀防治。
4.5化学防治
一是利用成虫喜集中危害的习性,在成虫羽化飞出危害盛期(6月份)向树干、树枝喷洒3%(质量分数,后同)高渗苯氧威乳油3 000倍液,10天喷1次,喷2~3次,封杀从干内飞出的成虫;二是春季发现受害枝干后,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涂刷枝干,或用刀刮去表皮,喷洒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毒杀裸露幼虫和蛹。
4.6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于6月间成虫发生期,在果园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毛小蠹成虫。灯悬挂高度1米左右,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