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现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高校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体制和教育计划设置不合理,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大学生本身普遍存在的专业知识不够硬及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等。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原因以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就业难 高等教育 职业规划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定位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我国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不断攀升高峰,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据了解,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333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1年约有660万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其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可小觑。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指他们较难找到与其专业能力,工作期望,职业观念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甚至很多人存在毕业即失业或毕业即啃老的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按照传统观念,大学生是最不可能出现就业难的一个群体。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洗礼,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接触了方方面面的先进理念,理应是一个优势群体。然后现在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就业矛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计划有待改善。由于高校扩招发展过快,高校教育设施无法全面匹配,现实情况下高校只能优先保障大学生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设施,人均师资和人均资源不足,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此外,由于时代发展和知识更新较快,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及其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较大,就会出现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可能在毕业时已经市场饱和变成了冷门专业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已经老化等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现象。
  (二)人力服务市场体制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公众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法律体系还在发展之中,有待调整和完善,存在不正当竞争、发布虚假信息等不良现象。
  (三)高校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不够显著。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一般高校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毕业实习和发布招聘信息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增强其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渠道。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情况和就业环境认识有限,对其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茫然。多数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任务,对自己的个人优势和专业兴趣方向缺乏深入的了解。期望值过高、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和心理调适能力较差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就业为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忧心的话题,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供求的对接。其次,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商务礼仪培训和职业理念培训等,和高校的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缩短其职业磨合期以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完善人力市场体制,做到公开、明确、信息畅通。首先,各地方要建立高度统一的业务操作系统,以市场为基础,整合加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次,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常规化和规模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点关注特殊就业群体,形成广泛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三)高校要做到有所变,有所为。首先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合理化设置,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要增强法律法规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了解社会现实和发展前景。再次,要使用多种手段帮助大学生就业,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可行性的职业生涯目标,发挥寒暑假实习、课余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际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发挥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其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
  (四)鼓励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和多形式就业。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整合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进社区。对有意向有条件的大学生做好创业知识的普及,帮助他们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创业实践,实现创业愿望。
  (五)大学毕业生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因此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首先要学好专业课程,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有所侧重和专研。其次,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或职业意向相关的实习,加强对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再次,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扬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和他人相处的技巧并适度推销自己。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也着重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就业优先战略,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刘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赵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史文利.杨卫东.人职匹配理念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Nafamostat mesylate, an apparent soi-disant panacea of sorts, is widely used to anticoagulate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itiga
摘要:产学合作教育为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新的平台,弥补了大学课程与产业发展的断层。职业生涯意识培养则为参加产学合作教育实践环节的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内在动机。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学合作教育实践环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培养无疑将在高校就业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  产学合作教育在学术界最早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奈德于1906年提出,目的是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发挥班级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整个班级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加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干部;培养;激励;监督  作者简介:蒙俊健(1962年10月),女,广西北流市人,广西机电工业学校高级讲师,工学学位,研究
摘要:科学的组织实施考试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份科学、客观、公正、有效的试卷,不仅能够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而且能够使学生对考试的结果持信任态度。  关键词:考试 组织实施 分析  自古以来,考试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词语,是人类社会一种有意识地测度、甄别人的德、学、才、识、体个别差异的活动,也是院校评定学业成绩、进行教学诊断、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是院校内部检验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必要
期刊
摘要:集体备课是目前高校教研活动的主流理论模型,越来越多的教学团队开始以集体备课为指导思想对教研活动展开新一轮的改革,但在这优秀的理论模型背后,实际的应用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甚至呈现出有名无实的怪象。本文将以纠正对集体备课的认知,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为切入点,对集体备课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力求为改善目前高校教研备课活动的现状,端正教学备课理念抛砖引玉。  关键字:集体备课;个体备课;教学设计  备课
摘要: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各种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正是“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本文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进而激发读者探寻戒除网瘾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成瘾症 原因分析 危害  一、网络成瘾概述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