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综述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原市新农村建设一直以来都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进行。从2006年开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要求,先试点、后推进、再到示范,整个工程的实施,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这一原则开展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收到了明显成效。到2010年,全市共抓了117个示范村,一个整体推进县,352个试点村镇和推进村,其中:试点村87个,试点镇10个,推进村255个。先后共投资53.8亿元,建设了生产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1814个。现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了干部专心、部门热心、群众用心、社会关心的良好建设氛围,新农村建设工作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过去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果
  一是抓生产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实力。近几年,各地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棚菜生产、精品畜牧业、绿色有机食品、劳务输出、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创新等方面都有突破,试点村镇、推进村、示范村都力争做强做大自己的支柱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化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龙头企业达到40个,连结农户10000多户,有支柱产业的村占到了50%,试点村、推进村中新型经济组织达到516个,带动农户78200户,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是建村镇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自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干部认真领会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加大了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体、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到2010年,全市泥草房改造完成14.5万户,建新式农居6972户,安装太阳能5732户,建设使用清洁能源的13421户,新修农村道路3749.5公里,新建村部232个,新建垃圾点5901个,新建厕所65340个,绿化美化面积1597.3万平方米,新修文化广场面积92万平方米,安全饮水达标率97%,安装有线电视的村856个,广播电视入户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0%。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是抓村屯环境治理改变村容村貌。近几年,我们下大力量抓村屯整治,努力改变农村居住环境。全市通过开展村屯整治活动,村屯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据统计,全市已有599个村屯进行了围墙院落改造,清理村屯巷路668万延长米,清理排水沟1394.2万延长米,设立村屯卫生保洁队661个,完成环境整治“四清、四改” (清理围墙院落、清理垃圾粪便、清理边沟污泥、清理乱堆乱建;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标准的村1071个。过去乱堆乱放、污水横流、满街垃圾、无人管理的“脏、乱、差”局面得到了有效治理,整洁、卫生、有序、美观的新农村景象已初步形成,条件好的村屯达到了巷路硬化、街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四化”标准。
  四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村风民风有了新气象。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得到提高,村务、财务公开等民主作风得到加强;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明显提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农村娱乐健身、读书学习的多了,赌博、搞封建迷信的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明显增强,并逐渐形成了讲究科学种田的良好风气。
  五是推广社区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功能。近年来,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我市在抓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四县两区推广社区服务建设,大大调动了农村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些基础好的村充分利用自有积累资金,合理使用项目专项资金,用好用活社会和部门帮扶资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建设,全市已建社区122个,建设文化休闲广场114个,建设活动室147个,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亮点。今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还利用村委会换届的有利时机,突出抓了村级“两委”班子建设,配齐配强了村级班子成员,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领导力量,“两委”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全市重点村和示范村各类新型经济组织发展较快,已成为引导农民致富的重要力量,2010年,全市农机合作社,养牛协会、瓜菜协会等新型经营组织发展到1300多个,带动农户15万户。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和组织保障机制。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拓宽增收渠道抓主导产业升级。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帮扶机制。
  (四)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新思路探索建设新模式。
  
  三、2011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思路。2011年我市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培育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创建新组织为目标,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二)主要目标。2011年,全市计划建设项目300个,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四清”“四改”的村300个;农村社区达到170个;建新式农居1000户。“十二五”期间,新增100个示范村,使示范村总数达到200个以上。全市80%的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示范村主导产业覆盖面要达到100%;80%以上的村和100%的示范村要完成 “四清四改”达到“五有”的标准。
  (三)重点工作
  1.突出发展农村经济和民生改善,抓好“百镇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 工程建设。继续抓好117个示范村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道路、水利设施、饮水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要扎实做好通自来水、通硬化公路、通电、通信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等“六通”工作。
  3.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到2011年末,全市40%的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示范村主导产业覆盖面要达到 60%。
  4.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到年末50%以上的村和80%的示范村要完成“四清四改”达到“五有”的标准,示范村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 50%以上,
  5、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农民素质,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
其他文献
研究了野菊花天然染料的提取工艺及其对棉织物的染色工艺,并对染色后织物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较优提取工艺为以水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90 min,pH值
0 前言食糖是人民生活的重要消费品,进入80年代,世界食糖总量已超过1亿吨,80年代以来的二十年间,虽然增长速度变缓,但总体说来也一直在增长,现在世界食糖生产量突破1亿3千万
2015年货架行业市场回顾1.货架市场总体情况分析2015年的中国货架行业,较之大多数处于下滑的传统制造行业无疑是幸运的,仍然走在快车道上,但并没有像2014年初预计的那样进入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黑土地保护试点项目的实施,大豆生产将成为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为大豆栽培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结合吉林省中晚熟区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本文从选地、选种
为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吉林省农委決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冬季种子企业抽查、春季种子市场联查、夏季种子基地巡查和秋冬季入库种子质量普查等四大专项行动,以打击套牌侵权、制售假劣、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为重点,以种子标签规范化治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力度,净化种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全面开展冬季种子企业抽查专项行动  以玉米、水稻
0 前言目前电机调速系统在制糖行业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应用的比较普遍的是电磁调速.而变频调速由于投资较大,加之对电磁调速与变频调速在节能上理解有限,所以致使变频调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