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防护林建设的生态效益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城市防护林建设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旨在说明城市防护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防护林;生态效益
  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没过于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城市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也会日益提高。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条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园林绿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声、遮荫覆盖、防风防灾、美化城市,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游览、休息场所。
  1 城市防护林
  防护林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分指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
  森林植物群体在其生长、形成过程中进行着物质的转换和能量的循环,其间除了建造森林生物量自身,并为人类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和副产品外,又以其与环境因素间的依存关系,对环境因素(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产生着深刻的多方面的有利影响,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防护林这一林种就是人们运用森林对环境特有的有利影响,通过配置和营造森林,以及合理的经营管理,以充分发挥其防护作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2 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长期以来,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由于只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遵循生态规律,不重视生态效益,致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各种资源遭受破坏,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从事某项生产建设项目,以单纯的经济观点来衡量,其个别的、一时的经济效益可能很高,但往往存在着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如森林过伐、酷渔滥捕、陡坡开荒、草场超载过牧等。这种只看当前、不顾长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错误的。客观现实要求人们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的观点。
  3 城市防护林生态效益内涵
  防护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3.1 涵养水源效益 城市防护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被誉为“绿色水库”。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1m深时,1hm2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 m3。
  3.2 固土保肥效益 城市防护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等。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3.3 改良土壤效益 森林植物每年有大量的凋落物和死根,在水、土、光、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分解与矿化,将逐渐形成有机质、N、P、K等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吸收利用。森林以上的自肥作用,极大减少了人们培育森林施肥投入。
  3.4 固碳制氧效益 防护林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CO2,而且通过凋落物转化为有机质将部分CO2存贮在林地土壤内。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气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生物多样性保护 城市防护林生态系统不仅为各类生物物种提供繁衍生息的场所,而且还为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条件。
  3.6 净化环境 一是树叶树枝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能分泌黏性油脂和汁液等,所以能吸附、粘着一部分粉尘,从而可以降低大气中的含尘量;二是森林还可以依靠生态系统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吸收、过滤、阻隔、分解等生理生化过程将人类向环境排放的部分废气物利用或作用后,使之得到降解和净化,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三是许多树木和植物都能分泌杀菌素,能够很好的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有害生物。
  3.7 防风固沙效益 城市防护林是风的强大障碍,可以有效地减低风速和改变方向。据测算,一条疏透结构的防风林带,其防风范围在迎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在这段范围内,风速可降低约40%~45%。
  4 建立生态隔离带和生态防护林体系
  由于生态隔离带面积大且靠近城市中心,大面积绿化将成为城市的“肺”。它不但为各组团稠密的人口提供大量氧气,吸纳有害气体,降低尘土,而且可以把郊区的自然气流导进城市内部,把部分郊区的生物多样物种引入城市,使城市与自然达到融合。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注重生态隔离带建设。1993年北京市在市区中心大团和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边缘集回之间,规划了约240平方公里的绿化隔离地区,现在已逐步建成并取得了成功的效果。目前,北京市又将开始建设第二道城市绿化隔离带,规模更大。在生态隔离带内,结合森林公园和风景林地的建设,进行旅游、休闲活动,其间禁止一切城市开发建设和严格控制村镇建设。25度以上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对有条件的农田可采取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方式逐步退耕还林,鼓励多种植高效益的果树、花木、苗林等。力争用生态防护林、风景林、环保林等城市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城市处处充满绿色生机。
  只要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植被环境的受影响程度将可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绿地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对照创建国家级相关标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任重而道远。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随着大气污染、热岛效应、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立健康、安全、舒适的人居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生态环境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与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森林覆盖率偏低;二是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等自然灾害还没有彻底根治,城市生态安全受到威胁;三是城乡结合部及近郊造林绿化相对落后。因此,建设城市生态防护林体系,既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保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城市防护林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载体和关键纽带,是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市防护林建设也是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调整整个国土森林资源布局,使森林资源分布更趋于合理的重要措施。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辉 兰杰 浅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策略《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其他文献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有关规定,正式启动三级应急机制,展开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通过收储,将发挥储备的“蓄水池”作用,有利于
期刊
摘 要:人类的繁衍、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资源和环境。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在工业化以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不断的短缺与我们经济发展相伴随,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不断加深后,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一问题的困扰。世界各国认识到协调好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对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等进行理论认识基础
船员--rn这是一个勇敢的职业,搏击狂风巨浪,遨游五洲四海;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代表国家形象,承载运输重担;这是一个艰苦的职业,远离亲朋好友,面对未知风险.2010年1月,国际海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如何做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并提出了推动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信息化建设  前言  目前的林业资源是有用的、可更新资源,但是若人类使用完了以后却得不到持续维护的话,我们的后代将再也享用不到这些资源,为此我们需要通过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人类的福利,造福后代。  1 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