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姑娘”严静:“小岗精神”的传承者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年轻的小岗人,正以全新的气魄,继承和发展着“小岗精神”。“徽姑娘”严静曾经打过工,开过店,最终还是回到小岗的怀抱,扎根小岗,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谱写一曲传承“小岗精神”的佳话……
  骄傲 我是小岗人
  2014年11月14日。
  天朗气清,风和日丽。
  记者一行,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往安徽凤阳小岗村。
  出现在记者眼前的主人公严静,年轻、时尚、健谈,却又不乏韧劲。在小岗村居民委员会和“小岗人家”,记者听她娓娓道来她和小岗村的不解之缘。
  1978年10月,严静出生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家里姐妹5人,严静排行老二。父亲严银昌、母亲沈思霞均是老师。严静的爷爷严家芝,就是18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再加上下面还有3个妹妹需要照顾,严静比其他的孩子更加懂事乖巧。放学之后,严静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照顾3个年幼的妹妹。一家人的生活虽然清贫,却不乏温馨。
  严静还在孩提时,她就能感受到小岗村的与众不同。那时,县里的放映队经常会来小岗村放露天电影。村里的小伙伴们每次见到放映队,一个个都特别兴奋。天还没黑,村民就搬着椅子来到了放映现场。孩子们在嬉戏打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则坐在一边聊天,这样温馨的场景,萦绕在严静的脑海,终身难忘。
  还有一件事,也让严静记忆犹新,那就是别的村里还没通电,可小岗村家家户户就率先有了电灯。喜欢带头创新的父亲,更是立即买了电视机。由于电视稀少,夜幕降临时,村民就会陆续来到严静的家里看电视。
  1988年夏天,在政府的帮助之下,严静的家里最早用上了沼气。看着家里有了电视,又有了沼气,年幼的严静有种特别自豪的感觉,经常便拉着父亲问长问短:“别的村里都没电,为什么我们村这么早就通电了?”父亲便会高兴地告诉女儿:“小岗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所以小岗村的发展步伐一直走在大家的前面。”听了父亲的话,严静似懂非懂,只得懵懂地说声:“哦,原来是这样啊。”
  严静上五年级时,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做一名小岗人的自豪。这年秋天,一部反映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为题材,热情讴歌中国农民第一次自己决定命运的电视剧《命运》,来到小岗村进行现场拍摄。那时,大家只在电影或电视上看过影视片,现场拍摄影视剧的剧组,还是第一次见到。每天放学,村里的小朋友更是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往村里跑,一睹剧组的风采。
  最让严静激动的是,剧组中午的休息场所,竟然就在她的家里。严静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主动和剧组的人聊天。剧组的工作人员见严静落落大方,便把拍摄影视剧时遇到的惊险刺激的事情告诉她,乐得小姑娘睁大了双眼,不停地问:“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太好玩了。”
  剧组在小岗村拍摄了近两个月。看着剧组离去的背影,严静虽然有些失落,但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岗村人,这种特殊的荣誉感却一直伴随着严静。
  1996年,严静初中毕业了。那时,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广东打工,寻找致富之路。颇有个性的严静也跃跃欲试。父母本希望严静能继续学习深造,可一心想去外面闯荡的严静,义无反顾地跟着同村人来到了广州一家电子厂。
  从没出过远门的严静,来到繁华的广州。她的视野一下子被拉大,巨大的落差感,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严静的脑海不停地在思索,自己一直引以为豪的小岗村,还拍摄了电视剧,原以为是特别的先进,可来到广州才知道,差距有多大。短暂的忧伤伴随着彷徨过后,严静的精神一振:既然爷爷们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率先实行了大包干,作为小岗人,只要我们自立自强,就一定能将小岗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这种精神鼓舞着严静,她觉得自己必须振作起来。
  严静将对家乡的思念抛在了一边,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由于是生手,严静虽然非常努力,可第一个月,她只拿到70元工资。严静不抛弃不放弃,很快就能拿到近300元的工资。严静留下少量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部存了起来。
  彷徨 寻找突围机遇
  这个春节,严静第一次在异乡度过。年三十那天,父亲从村委会打来电话。严静接电话时,边上围着的全是打工的姐妹。漂泊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打工妹们思绪万千。
  这时,工厂里不知谁播放了江涛的《回家的人》: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问/游子的心为什么这样沉/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寻/回家的路上是否绿草茵茵……歌词浅显易懂,江涛的演唱深情款款,一下子击中了这些打工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思乡情结,再也无法忍住的热泪,决堤而下。
  严静比谁都思念小岗村,可为了帮助父亲买辆手扶拖拉机,她在坚持着。几个月后,严静攒下了1000元钱,汇给了父亲。收到女儿的汇款,父亲非常高兴,逢人就夸女儿:“没想到,静丫头现在也能挣钱帮父母分担了……”然而几个月后,父亲实在是太思念女儿了,一个劲儿地打电话让女儿回来。
  严静回到小岗村后,经常回忆广州的繁华,看着落后的小岗村,她觉得自己必须学门手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严静选择去县城学习缝纫。半年后,严静出师了,在小岗村开了一家缝纫店。谁知,生意一直较为冷清。头脑灵活的严静,决定和一个好友将缝纫店开到集镇上去,却意外地收获了一桩美满的姻缘。
  原来,好友的亲戚就住在集镇上,亲戚的儿子周世强出生于1975年2月。家里弟兄3人,父母在集镇上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那时,周世强无所事事,经常和集镇上的年轻人四处游玩,没事时,便来到缝纫店里玩耍,对严静一见钟情。
  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严静对周世强的心思了如指掌,可她却对周世强的不学无术有些反感,便对他不冷不热。严静的冷漠并没能阻挡周世强追求爱情的决心,他隔三差五就邀请严静去家里做客。严静见周世强能做一手可口的饭菜,在家里什么活都抢着干,便慢慢接受了周世强的感情。
  一次,母亲来缝纫店看望女儿。周世强正巧也在,母亲从女儿的神态上看出了端倪,她悄悄问女儿:“你是不是和这小伙子恋爱了?”严静红着脸没吱声。母亲稍加打探,便得知了周世强的家境,她斩钉截铁地对女儿说:“周家就3间房屋,你要是找了他,将来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妈给你物色个条件好的对象。”   严静听了,未置可否。谁知几天后,舅舅竟然领着一个小伙子来到了缝纫店。虽然男孩外貌清秀,家境优越,可严静还是一口回绝了。
  1998年10月16日,严静和周世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虽然家徒四壁,婚房里也没几件像样的家具,沉浸在新婚甜蜜中的严静认为,只要夫妻情投意合,只要不好吃懒做,一定可以把日子过好。
  婚后,严静相继生下女儿和儿子。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拮据的经济状况,严静一筹莫展。在严静的劝说下,周世强跟着集镇上的朋友出车,顺便帮忙卸货;严静也没有闲着,她将两个孩子交给公婆,在集镇上摆摊卖菜,每天能挣二三十元贴补家用。
  虽然夫妻俩非常能吃苦,省吃俭用,可家里的经济状况还是每况愈下,严静想到了外出打工。
  2003年春节之后,夫妻俩狠心将孩子交给了老人,去了宁波。在老乡的帮助之下,严静进入一家服装厂。严静也想让周世强和她一起进厂,可自由惯了的周世强受不了别人的管束,怎么也不愿意打工。对此,严静有些生气,周世强说:“我烧饭菜的手艺不错,可以在外面摆个摊子,怎么着也比给别人打工强吧。”
  不久,周世强在临近的农贸市场摆摊,早晨卖稀饭,其余时间炸些肉丸子和小黄鱼卖。由于味道可口,生意虽不能说很红火,可也能维持。严静得知后,也放下心来。
  两个孩子在老家,每天都要喝奶粉。每月拿到工资,严静都会第一时间往家里寄钱。可几个月后,严静却发现了问题。周世强虽然生意不错,可从没给过家里钱,反而还找严静要零花钱。严静忍不住问道:“你的钱都哪去了?”周世强说:“生意不好,没赚到钱。”
  一天,严静突然有事,便去菜市场找周世强。谁知,摊子还摆在那,周世强却没了人影。严静问周围摆摊的人,那人随手指了指路边的一个房子。严静走进去一看,周世强正和几个男人在赌博。
  那天回到家里,夫妻俩发生了激烈争吵。自知理亏的周世强痛改前非,关闭了早点摊,去了一家货运公司做登记员。
  谁知一段时间后,货运公司改成电脑办公,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周世强又失业了。一想到曾经让自己引以为豪的小岗人,再看看今天残酷的现实,突围无门的严静,顿觉彷徨失落。
  骄傲 “小岗精神”的传承者
  苦闷彷徨之际,机遇突然降临。
  2008年6月,严静接到父亲的电话:“村里在进行规划拆迁,你们一直没有房子,可想回来?”虽然盖新房需要13万元,严静手上的积蓄只有不到6万元,可对小岗村有着深厚感情的严静,想到日益年迈的父母无人照顾,还是决定买下新房。严静之所以如此绝然,还有一层更深的想法,从新闻上,严静也了解到小岗村在发展,也有很多人慕名去小岗村参观,这来往的人流,其实就是潜在的商机啊。小岗村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赞誉,就是因为小岗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
  几个月后,严静和周世强回到了小岗村。看着笔直的马路、宽敞明亮的新房,严静和周世强的心里非常激动。更让严静高兴的是,严静的姐姐原本是县城幼儿园的正式老师,在时任小岗村书记沈浩的号召下,姐姐抛下了铁饭碗,回到小岗村创立了首家幼儿园。
  “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严静坐不住了,周世强不是能做出一手好菜吗,何不在小岗村开家饭店,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说不定还能创出一番事业。
  创业需要资金,也有风险,房子还欠着债,严静内心也有几分犹豫,关键时刻,沈浩来了。热情开朗的沈浩一进门就对严静说:“听说你们想回小岗村创业,这个想法很好,只要你们坚持肯干,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夫妻俩将心中的想法和顾虑和盘托出,沈浩进行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彻底打消了严静心中的疑云,她决定发扬小岗精神,做创业的带头人。
  饭店开张前夕,沈浩再次来到严静的家里,对他们说:“开饭店,是好事,我希望你们能将质量、价格和卫生摆在首位,千万不能见利忘义,给小岗人丢脸。”在沈浩的指导下,夫妻俩对菜系进行了初步的搭配。沈浩最后定下了“十菜一汤”,200元一桌饭菜为标准。
  不久,一家名为“小岗人家”的饭店挂牌对外营业。虽然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厨房设备也极其简陋,可夫妻俩却寄予了全部的希望。
  饭店对外营业,不管是否有顾客,都必须要备足菜单上的菜。集镇离小岗村有点远,买不起摩托车的周世强,便从亲戚那借了辆车,往返买菜。然而,由于游客稀少,饭店的生意非常冷清。夫妻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沈浩得知后,隔三差五就来到“小岗人家”,做夫妻俩的思想工作。不久,沈浩还请来电视台记者,专门为“小岗人家”进行拍摄宣传。沈浩的言行,让严静夫妻俩特别感动,他们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渡过这个难关。
  在沈浩的宣传和努力之下,来小岗村的游客逐渐增加。2009年夏天,沈浩又将一批来小岗村实习的大学生吃住安排在“小岗人家”。
  客流量大了,生意好了,周世强经常要去凤阳和蚌埠购置酒店用品,他花5000元钱买了辆二手车。
  空闲时,周世强便会去一些大饭店,跟厨师学手艺。回来后,周世强从不生搬硬套,总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此一来,“小岗人家”不仅菜系与众不同,口味也独特。严静和周世强严抓饭菜的质量和卫生,牢记沈浩的叮嘱。
  在夫妻俩的努力之下,“小岗人家”走过寒冬,迎来了发展的良机。夫妻俩清晰地记得,2011年秋天的一天,“小岗人家”那天总共接待了300多位客人,营业额高达6000多元,刨除各种费用,还能净赚2000元。回首辛酸的打工生涯,夫妻俩感慨万千,决心以自己的行动,将“小岗人家”做大,不辱“小岗精神”。
  到2012年,夫妻俩不仅还完了所有的欠债,还购置了一辆别克轿车。
  2014年4月,凤阳县妇联建议严静申报“徽姑娘”农家乐项目。由于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符合,严静的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复。严静的干劲更大了,决心将“小岗人家”的品牌做大做强。远期规划为前面是农家乐,后面是集采摘为一体的采摘园。
  如今,严静的女儿已在读卫校,儿子正在读初中,夫妻俩恩爱和睦,两个孩子学习刻苦努力。经历过彷徨苦闷的严静,脸上整天乐呵呵的,她告诉记者:“从辛酸的打工妹,到如今的饭店老板,我最要感谢的人是沈浩,没有他的关心支持,我们不可能有今天。他走的太突然了,小岗村的村民都很难过。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牢记并发扬小岗精神,‘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
  (责编/朱茂星)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名农村出身的男博士,本有着美好前程。女友出国读博士后,他耐不住寂寞,与富家女上演“临时爱情”。两年后,女友即将回国,男博士却难以抽身。于是,一场冷酷残忍的投毒案发生了……    博士享受“临时爱情”  1987年4月,范涛出生于山东菏泽,父母均在家务农。2006年,范涛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高校。2011年,他留校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与同校的女博士郭梦瑶确定了恋爱关系。  2013年9月,郭
期刊
2016年2月12日,著名词作家阎肃去世,享年86岁。这位创作了《江姐》、《敢问路在何方》、《长城长》、《雾里看花》等无数经典名曲的老艺术家,直至去世前,还在以八旬高龄为文艺工作默默付出。就是这样一位文艺界巨擘,生前却是位和蔼可亲的“老顽童”,自称“80后”的他不仅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与街头百姓交朋友,还帮“刺头”儿子追到了漂亮女友!阎肃与阎宇父子俩,有着怎样的亲情故事?    斗蛐蛐儿拯救家中“
期刊
2015年5月25日这天,距离每年一度的高考,只剩下短短两个星期了。辽宁省中部某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高三学子们,有的在突击背诵,有的在放松调整,都在努力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准备做最后的“冲刺”。谁也未曾想到,就在当晚7点30分左右,操场一角突然传来了“叭”的一声枪响,令整个校园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原来,本校高三(6)班一名叫刘小祥的男生,在向本班的一名女生求爱遭到拒绝后,竟恼羞成怒地用手枪打伤了
期刊
福州“虎妈”黄丽辉因为比较严厉,叛逆儿子邱昱伟8岁那年在博客上向她发起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自称“一个人的正义的起义军”,反抗的是“妈妈的独裁统治”。面对儿子咄咄逼人的态势,黄丽辉见招拆招,将严厉的家庭教育理念渗透到博客里的“唇枪舌剑”中。8年时间里,儿子写了1000多篇博文,翔实记录下了每场战争的“硝烟”……    妈妈,你斗得过我吗?  2006年7月,邱昱伟8岁,电脑对于贪玩的他来说有着磁石
期刊
因为爱情,程海燕放弃在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合肥,“裸婚”嫁给了做警察的c。薛华超是个工作狂,儿子出生,他不在身边;儿子做疝气手术,他也不在身边;直到有一天深夜,儿子高烧,程海燕拨打了丈夫十几个电话,正在办案的他,也没接听。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宝贝儿子,却因高烧导致耳聋。  程海燕的心碎了,薛华超自责到了极点。风暴面前,程海燕不抛弃,不放弃,和丈夫一起带着儿子去看病、做康复。有爱就有奇迹。如今,不仅他
期刊
2015年3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名年轻妈妈,将1岁多的亲生儿子残忍地从3楼抛杀。随后,朝阳警方将她控制。经鉴定,她是没有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这名妈妈未婚,那么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随着警方的侦破,一起妹妹悲情代孕的惨剧浮出水面……  拯救姐姐婚姻,妹妹动摇心理防线  2012年4月20日,李姝回娘家看望父母与妹妹,哭着吐露了一个秘密——自己患上了不孕症!一家人顿时慌乱得手足无
期刊
2014年12月,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了易懿的《一切都没那么糟》。这是她用仅能活动的小拇指,用两年时间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5年前,易懿即将到英国留学前突遭一场惨烈车祸,高位截瘫,脾脏被摘除,气管被切开,不能正常呼吸。两年后出院,她身体失去了温度调节功能……她几乎把自己隔绝起来。这时,父母决定把原来给她储蓄的教育费用拿出来带她环游欧洲。她本想把这次旅行当作一场“告别”仪式,靠着一张轮椅
期刊
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就在实施后不久,广州市白云区法院依据该法开出首张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次他们要保护的,是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母亲的“软家暴”,让孩子的世界慢慢坍塌  37岁的吴红老家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高中毕业后,她跟随母亲一起来到广州。吴红长相秀丽,个子也高,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2002年,经同事介绍,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刘永军。刘永军比
期刊
2015年元宵节之夜,孙万武和王春芳迎来一次潸然泪下的夫妻生活,冰冻6年的情爱复苏……  孙万武和妻子是另一个版本“归来”的故事。  20年前,孙万武离婚后到重庆任记者,19岁的王春芳仰慕其才华,不顾11岁的年龄差距嫁给他。可2008年的一场车祸,让他们一家跌入深渊,王春芳负债百万拯救丈夫!经过几次大手术,孙万武成了“植物人”,虽在两年后醒来,却完全丧失记忆。王春芳在漫长而艰辛的时光中,用重庆妹子
期刊
2016年4月7日,北京丰台区发生一起坠楼案:名校毕业的男博士从家中9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一个有着美好前程的高学历精英,为何选择惨烈跳楼?其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一夜情埋下悲剧隐患  彦旭出生在湖南长沙,从北京一所名牌高校博士毕业后,进入京城一家研究院工作。彦旭与妻子苏海玲是大学同学,他们有一个5岁的女儿,夫妻俩感情很好,一家三口过着平静温馨的生活。在妻子和同事们眼里,彦旭是一个难得的“新好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