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实现地理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个高中地理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概括、假设与陈述”的课堂气氛,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地理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也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灵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能够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并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师生双方情感上的接近和默契,从而减少了人际间的心理冲突,因此“和谐的氛围,积极的情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教师们的关注。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时时处处从“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角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如何实现这一点,我认为无论从知识的传播上,方法的引导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入上,都应从“走进学生”上多下功夫。
一、知识的传播上,教师要走进学生
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做文章:
(一)多用图形语言,构建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知识点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构建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性和延展性,以弥补知识之间跨度大的不足。
1. 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2. “昼夜之分”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吗?
3. “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自转还是公转引起的?
4. 在地球南北半球运动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方向该如何变化?赤道上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吗?
5.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全球表面如何变化?
6. 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与“地球自转”有关吗?
(二)多一份期待,少一份焦虑
高中地理知识点逻辑思维性强,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的接受力几乎接近了“盲点”。为此,教师要在熟练掌握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基本情况,设计的问题既要有质疑的必要性,也要有探究的适度性,注重“过程及方法”的培养。
如,“恒星日”的知识点讲述,单凭理论知识,学生不易接受,甚至易进入“不思”状态。如果换个方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实践、去感知,效果就不同了。先设计好观察方法,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找好参照点(如房檐上的瓦片尖),让视线与瓦片尖、夜空中的某一星星成一直线,记准自己的位置和观察的时间,等到第二天再去观察,当视线与瓦片尖、星星(一定是前一天的那颗星星)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时,记下观察到的时刻,那么,观察到的这一时间周期,就是恒星日了。通过实践,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了,同时质疑探究的兴趣也上来了,也就是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份枯燥说教
于连海曾在《百家讲坛》上说过:要把历史课堂变成一条情理的河流,让学生在其间沐浴、反思。那么,地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人文关怀,情理的注入,变枯燥为审美,变“学会”为“会学”。如,在教学“气候类型”知识点时,在关注全球气候类型框架的同时,更应把目光投向当地的气候资源上来,既要阐述甘肃省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缺憾面,也要挖掘在此气候条件下的“优势产业”的潜力点,譬如马铃薯产业。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立足实际,以积极的态度去投入社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学生乐观、现实的人生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
(四)多整理梳辫一下知识点的内在规律,少一些责备
高中学生,无论从生理或心理来讲,都还处在成熟过渡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主动性、拓展性都还不够完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钻细研教材,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规律性,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的良好的创新思维,尽量少一些责备。
二、教法的设计与处理上,教师要走进学生
一节课的成败,学生收效的多少,主要在于教师如何设计和处理好本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清晰的知识整合力,生动幽默的语言感染力,机动灵活的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更要有一颗永远充满智慧与爱心的激情跃动的青春的心。
(一)巧妙设疑,激发探究
设疑可在课前引题时,也可在课题结尾时,往往会使一节课完而未完,回味无穷。需要指出的是,设疑的问题要适度,要能使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或通过合作探究后,解决问题,否则,就失去了设疑的价值了。
(二)幽默生动的语言,是课堂的“润滑剂”
幽默是一个人智慧的凸现,也是师生心灵能够达到默契的“粘合剂”。一堂课,若老师只用一种语调,或只平铺直叙讲授知识,往往会使学生感到“睡意朦胧”。例如,在讲《商品谷物农业》一课时,课本上的几个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国的名字挺难记的。为此,我把它编成了“我(乌克兰)饿(俄罗斯)噢(澳大利亚),买(美国)点(加拿大)啊(阿根廷)”,在笑声中,学生轻松地就记住了。
(三)多变换一下教师的“站位”,焕发课堂生机
有人说,教师始终站在讲台是讲解,走到学生中间是交流;定点站位是说教,动态走位是合作。这话的确不假。记得我上学时,地理老师在讲“地球”时,走到我身边,用手指着我的头顶说,“这就是北极,下颌为南极,如果你的头再转一下,就是地球奇妙的自转了”。这节课,我一直记得,并将铭记终身。
(四)适当辅助于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视听冲击力,能够深深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运用适时适度,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选播了一段“京九铁路”修筑的部分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到经济、技术等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五)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最好不用小拇指
尊重是人的本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在日常接触中,教师的一句温情的祝福,一瞥期待的眼神,甚至是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动力和激情。当然,鼓励不是泛滥的使用,要用得适时、适度。有些时候,善意的批评、指责也是一种变相的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好火候。
目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正处在冲撞与交融时期,处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可不轻,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从教者在实践中探索、印证新课改的内涵,摸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适应当地教学环境,适应本人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的传播上,教师要走进学生
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做文章:
(一)多用图形语言,构建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知识点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构建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性和延展性,以弥补知识之间跨度大的不足。
1. 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2. “昼夜之分”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吗?
3. “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自转还是公转引起的?
4. 在地球南北半球运动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方向该如何变化?赤道上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吗?
5.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全球表面如何变化?
6. 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与“地球自转”有关吗?
(二)多一份期待,少一份焦虑
高中地理知识点逻辑思维性强,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的接受力几乎接近了“盲点”。为此,教师要在熟练掌握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基本情况,设计的问题既要有质疑的必要性,也要有探究的适度性,注重“过程及方法”的培养。
如,“恒星日”的知识点讲述,单凭理论知识,学生不易接受,甚至易进入“不思”状态。如果换个方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实践、去感知,效果就不同了。先设计好观察方法,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找好参照点(如房檐上的瓦片尖),让视线与瓦片尖、夜空中的某一星星成一直线,记准自己的位置和观察的时间,等到第二天再去观察,当视线与瓦片尖、星星(一定是前一天的那颗星星)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时,记下观察到的时刻,那么,观察到的这一时间周期,就是恒星日了。通过实践,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了,同时质疑探究的兴趣也上来了,也就是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份枯燥说教
于连海曾在《百家讲坛》上说过:要把历史课堂变成一条情理的河流,让学生在其间沐浴、反思。那么,地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人文关怀,情理的注入,变枯燥为审美,变“学会”为“会学”。如,在教学“气候类型”知识点时,在关注全球气候类型框架的同时,更应把目光投向当地的气候资源上来,既要阐述甘肃省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缺憾面,也要挖掘在此气候条件下的“优势产业”的潜力点,譬如马铃薯产业。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立足实际,以积极的态度去投入社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学生乐观、现实的人生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
(四)多整理梳辫一下知识点的内在规律,少一些责备
高中学生,无论从生理或心理来讲,都还处在成熟过渡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主动性、拓展性都还不够完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钻细研教材,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规律性,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的良好的创新思维,尽量少一些责备。
二、教法的设计与处理上,教师要走进学生
一节课的成败,学生收效的多少,主要在于教师如何设计和处理好本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清晰的知识整合力,生动幽默的语言感染力,机动灵活的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更要有一颗永远充满智慧与爱心的激情跃动的青春的心。
(一)巧妙设疑,激发探究
设疑可在课前引题时,也可在课题结尾时,往往会使一节课完而未完,回味无穷。需要指出的是,设疑的问题要适度,要能使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或通过合作探究后,解决问题,否则,就失去了设疑的价值了。
(二)幽默生动的语言,是课堂的“润滑剂”
幽默是一个人智慧的凸现,也是师生心灵能够达到默契的“粘合剂”。一堂课,若老师只用一种语调,或只平铺直叙讲授知识,往往会使学生感到“睡意朦胧”。例如,在讲《商品谷物农业》一课时,课本上的几个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国的名字挺难记的。为此,我把它编成了“我(乌克兰)饿(俄罗斯)噢(澳大利亚),买(美国)点(加拿大)啊(阿根廷)”,在笑声中,学生轻松地就记住了。
(三)多变换一下教师的“站位”,焕发课堂生机
有人说,教师始终站在讲台是讲解,走到学生中间是交流;定点站位是说教,动态走位是合作。这话的确不假。记得我上学时,地理老师在讲“地球”时,走到我身边,用手指着我的头顶说,“这就是北极,下颌为南极,如果你的头再转一下,就是地球奇妙的自转了”。这节课,我一直记得,并将铭记终身。
(四)适当辅助于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视听冲击力,能够深深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运用适时适度,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选播了一段“京九铁路”修筑的部分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到经济、技术等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五)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最好不用小拇指
尊重是人的本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在日常接触中,教师的一句温情的祝福,一瞥期待的眼神,甚至是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动力和激情。当然,鼓励不是泛滥的使用,要用得适时、适度。有些时候,善意的批评、指责也是一种变相的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好火候。
目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正处在冲撞与交融时期,处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可不轻,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从教者在实践中探索、印证新课改的内涵,摸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适应当地教学环境,适应本人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