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基因序列和形态性状的牡丹组种间关系

来源 :植物分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被认为是中国的国花,具有很高的医学、观赏和经济价值。野生牡丹被认为是栽培牡丹的野生祖先,因此弄清牡丹组的种间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受到信息量的限制,根据单基因数据或形态数据往往无法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得到明确的结果。本研究用12份样品代表野生牡丹组(Paeonia section Moutan DC.,Paeoniaceae)8个种,利用包括核基因(Adh1A、Adh2和GPAT)和叶绿体基因(trnS-trnG和rps16-trnQ)的DNA序列以及形态性状的多套数据来探讨野生牡丹的种
其他文献
在距离濒危物种小勾儿茶模式标本产地约130 km处的湖北省五峰县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中重新发现了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Schneid.)Nakai.威尔逊1907年在湖北省兴山县
对中国兰科植物新种云南巾唇兰Pennilabium yunnanense S. C. Chen & Y. B. Luo作了描述和绘图.该新种与P. acuminatum (Ridley) Holttum较为接近,区别点在于具较小的花朵,直
毛枝藻属Stigeoclonium植物是异丝性藻类,由直立系统和匍匐系统共同组成;直立系统的形态高度变化,虽然匍匐系统的形态比直立系统的形态稳定,但野外采来的标本匍匐系统不全,影响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