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其充分的必要性,文章从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出发,从实施计划的重要性和实施好素质拓展需要处理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计划;必要性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倡导的,在教育部和人事部支持下开展的一项全面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通过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项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服务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而开展的全国性工作。
一、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1.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当代青年的肩上。要实现这样一个历史重任,就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从而缩小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2.是服务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高校团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高校团组织服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使高校团组织参与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提高素质的工作更加有形化、具体化。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建立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导向,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支持大学生素质拓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3.是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比以往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激烈的国际竞争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了,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健全的法律素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宽广的国际视野。面对挑战,关键还是提高自身素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是一个有益的途径,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
4.是高校共青团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怎样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是高校共青团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覆盖到每一个大学生,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抓住了大学生学习成才、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这样一个根本需求,就能够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头绪多、任务重、工程大,要使这项计划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1.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在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校共青团工作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又是适应新形势的新发展。因此,实施这项计划一方面要继承我们这些年来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品牌,继续推进“挑战杯”、“三下乡”、“校园文化活动”等项目。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创新,不是把过去的项目进行简单的归拢,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仅仅加一个登记的环节,而是要在职业设计、训练、评价、推荐等所有环节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素质教育制度。
2.处理好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关系
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课堂教育是基础性的。我们要依托这个基础,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拓展第二课堂教育,推动大学社全面发展。现在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增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课堂教育还是薄弱环节,而这恰恰又是共青团大显身手的地方。所以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第二课堂,放在课外,放在校外,这是我们的着力点,是主阵地。
3.处理好统一品牌和突出特色的关系
统一品牌和突出特色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强调统一品牌是为了集中全团力量牵动党政,影响社会,从而为我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是,强调统一并不是不鼓励各地大胆创新,恰恰相反,我们支持各地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体现本地特色,创造出更多的经验和更广阔的空间。突出特色尤其体现在素质训练方面,构建什么样的训练项目,确立什么样的训练平台,设计什么样的训练理念,这里面可创造的空间大的很,希望各个地方大胆探索,搞出特色来。
参考文献:
[1]李迈强,方凤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2]郭惠玲.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计划;必要性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倡导的,在教育部和人事部支持下开展的一项全面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通过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项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服务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而开展的全国性工作。
一、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1.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当代青年的肩上。要实现这样一个历史重任,就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从而缩小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2.是服务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高校团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高校团组织服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使高校团组织参与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提高素质的工作更加有形化、具体化。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建立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导向,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支持大学生素质拓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3.是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比以往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激烈的国际竞争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了,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健全的法律素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宽广的国际视野。面对挑战,关键还是提高自身素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是一个有益的途径,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
4.是高校共青团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怎样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是高校共青团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覆盖到每一个大学生,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抓住了大学生学习成才、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这样一个根本需求,就能够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头绪多、任务重、工程大,要使这项计划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1.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在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校共青团工作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又是适应新形势的新发展。因此,实施这项计划一方面要继承我们这些年来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品牌,继续推进“挑战杯”、“三下乡”、“校园文化活动”等项目。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创新,不是把过去的项目进行简单的归拢,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仅仅加一个登记的环节,而是要在职业设计、训练、评价、推荐等所有环节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素质教育制度。
2.处理好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关系
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课堂教育是基础性的。我们要依托这个基础,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拓展第二课堂教育,推动大学社全面发展。现在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增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课堂教育还是薄弱环节,而这恰恰又是共青团大显身手的地方。所以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第二课堂,放在课外,放在校外,这是我们的着力点,是主阵地。
3.处理好统一品牌和突出特色的关系
统一品牌和突出特色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强调统一品牌是为了集中全团力量牵动党政,影响社会,从而为我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是,强调统一并不是不鼓励各地大胆创新,恰恰相反,我们支持各地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体现本地特色,创造出更多的经验和更广阔的空间。突出特色尤其体现在素质训练方面,构建什么样的训练项目,确立什么样的训练平台,设计什么样的训练理念,这里面可创造的空间大的很,希望各个地方大胆探索,搞出特色来。
参考文献:
[1]李迈强,方凤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2]郭惠玲.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