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本文阐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分组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 分组策略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2-1189/G4(2010)09
新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分组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的组成应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
小组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内容或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组类型。类型不同,小组的成员也会不断调整,这样使全班同学都有成为自己合作伙伴的机会,使小组的合作内涵更广,使学生随时愿意与同学合作。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的安排形式多样,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分组的方法。
1.均衡型:将整个班级成员分成若干个水平相当的小组。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活动中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感到这种比赛是公平的。而小组的胜负在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能调动每个组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发挥了小组内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困难生一起前进。
2.分层型:将班级成员按水平进行分层,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一组,较困难的学生一组。这样对于学习优秀生来说能够通过互相的学习、交流和比较,能促使他们向更高水平提高;而对于落后生来说,在小组内不再是受帮助者,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在小组分层中我们对不同组的学生活动要求也可以进行分层。如在Topic “family” 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老师则规定学生必须说的内容,然后根据水平要求一些小组加以丰富。并以初定目标进行评价。
3.自主型:就是让学生自由搭配,学生在自由编组时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去找合作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小组活动内容,满足他们的想象,发挥创造能力。这样能使交谈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更加真实。如可以以话题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合作进行角色对话。当然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未完善,因此教学中应以均衡型小组活动为主,而其它形式为辅,这样既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又能防止形式模式化,使学生厌烦。
4. 任务型: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合,以一般以4个人左右为宜。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以有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让学生开展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实践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的分组将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 分组策略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2-1189/G4(2010)09
新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分组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的组成应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
小组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内容或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组类型。类型不同,小组的成员也会不断调整,这样使全班同学都有成为自己合作伙伴的机会,使小组的合作内涵更广,使学生随时愿意与同学合作。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的安排形式多样,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分组的方法。
1.均衡型:将整个班级成员分成若干个水平相当的小组。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活动中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感到这种比赛是公平的。而小组的胜负在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能调动每个组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发挥了小组内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困难生一起前进。
2.分层型:将班级成员按水平进行分层,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一组,较困难的学生一组。这样对于学习优秀生来说能够通过互相的学习、交流和比较,能促使他们向更高水平提高;而对于落后生来说,在小组内不再是受帮助者,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在小组分层中我们对不同组的学生活动要求也可以进行分层。如在Topic “family” 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老师则规定学生必须说的内容,然后根据水平要求一些小组加以丰富。并以初定目标进行评价。
3.自主型:就是让学生自由搭配,学生在自由编组时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去找合作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小组活动内容,满足他们的想象,发挥创造能力。这样能使交谈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更加真实。如可以以话题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合作进行角色对话。当然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未完善,因此教学中应以均衡型小组活动为主,而其它形式为辅,这样既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又能防止形式模式化,使学生厌烦。
4. 任务型: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合,以一般以4个人左右为宜。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以有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让学生开展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实践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的分组将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