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ufhuh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校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就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游戏”教学 ,激发兴趣
  网络游戏的题材内容丰富,有着大家熟悉的神话故事,英雄人物,科幻类、竞技类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教学中我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二、增强互动,培养能力
  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从做的经验过度到观察的经验,再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前一节课时,故意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训练,学生问的问题也故意留下几个,等下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表扬上节课勤于发问的学生,然后激发其他同学提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这时没有机会发问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这样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放手让学生互相解决,最后老师来点拨讲解共性的问题,这样孩子们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题效率,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自己的预期目的。上课时有些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机时总想千方百计地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比如将设置改变一下,将图标移动或者设置大屏幕等等,如果解决不好这类问题,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而计算机课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更新快的学科,“一题多解”常常出现,为了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我的做法是:抓住时机请这些“小能人”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然后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此经验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样不仅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化了不利因素,加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量,而且使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并且还激发了听讲学生的求知欲,树立了他们赶超好学生的信心,三方互动,良性循环,高效省时。
  三、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创新教学,促进思维
  课堂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成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种创新地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信息技术课,训练学生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操作计算机,而不要用计算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其他学科无法比拟,信息技术课程与创新教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互相促进的影响力。其他学科的作业常常有一题多解,计算机作业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或解决某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例如让学生用计算机自制一张课程表,并要求学生对表格进行装饰与美化,不限制工具与格式,这样的作业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可以完成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定位。信息技术课也应该有新授课与练习课之分,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与自由创作。从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五、整合学科,全面发展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必须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形象、生动。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有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其他文献
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变化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学校课堂。原来“少、慢、差、费”的语文阅读教学现象已经逐渐没有了立足之地。传统教师的“一根粉笔走天下”也逐渐被流光溢彩的幻灯片所代替。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我们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又一源头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小学品德课教学活起来,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践行自己的道德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享受学习的快乐,并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
【摘 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本人就如何激发、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
音乐,是一门课程,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开启智慧。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职高生来自不同的乡镇学校,有些乡镇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开设音乐课,即使开设音乐课,也被语、数、外等学科占用,好点的也就是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本文就如何培养职高生音乐学习兴趣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当引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