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收尾——让数学课堂教学留有余香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结尾是新课结束时,以精练的语言,通过各种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巩固和运用。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使课堂锦上添花、余味无穷。成功的课堂结尾可以把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为深层次的探究,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哪里,就在哪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由此可见,对于每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一、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
  课堂结尾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结尾的一般形式
  1.归纳总结式。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小结应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2.问题练习式。新课结束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通过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应用和强化,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3.对比比较式。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对比比较式的结尾方法,一般是将教学内容中那些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4.预设悬念式。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急于知道下面的内容,如章回小说,当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时戛然而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教学结尾时运用此法,效果颇佳。譬如,讲了“反比例函数”一课结束时,设计小结为:(l)怎样判断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2)比较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既然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有着这样一些联系与不同,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与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又会有哪些异同呢?在前两问比较小结的基础上,从函数知识的发展规律,巧设第(3)问,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了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收到了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5.问题探究式。问题探究,既是学生思维中的制高点,也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最高体现。如学习“中位线”的小结:(1)你能将一张梯形纸片剪一刀,使得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2)梯形中位线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有什么联系?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后,通过本例中的第(l)问,可引导探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第(2)问可引导学生将梯形中位线性质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进行研究。
  三、设计课堂结尾时应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结尾也精彩。”好的结尾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但绝不是教师凭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应该增强对结尾的设计意识。因此,教师进行教学结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要性原则。就是课堂结尾要做到内容精练、总结精彩。在时间安排上要提倡向40分钟要效益,结尾一般以3-4分钟为宜,不能拖沓。在内容上,要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设法通过我们的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引导性原则。《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结尾有目标,但教师不是目标的“复述者”,不能包办代替,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
  3.激励性原则。课堂结尾,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和方法的再现,而应当把学生引向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归纳和概括或尝试和探究。教师通过给出问题,将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问题作为课外研究的小的数学课题,因此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孕育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的情感态度。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数学课教学的结尾也是如此,教无定法,教材内容的丰富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结尾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怎样才能让这一理念走进课堂,并内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为他
期刊
曾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佼佼者,然而由于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相当多的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出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导致两极分化。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比初中数学强,不少同学,特别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还是使用原来的学习方式,于是很快就不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能不断进行学法的完善,从而很难掌握高中的数学知识,于是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想法,最后失去了
期刊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型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社会对人类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应该成为独立研究、独立学习的指导者。我在教学一线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由浅入深、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他们进行科学“再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成为物理知识的“发现者”,成为课堂教学过程
期刊
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备考的关键期,教师忙、学生累、家长急,学生有升学目标,家长有望子成龙的期望,两者的共同期望毫无疑问地将会整合、聚焦到一个共同点上——如何提高中考一轮复习质量,快速提升学生成绩。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一轮复习策略。  一、深入研究课标,准确把握方向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的提高,考核的重点不是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是孤立地对基础知
期刊
“互文”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格,在古代诗文中广泛地运用着,尤其是诗词和文学性较强的散文更为突出。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之规定,教材中,前者古诗文占30%,后者占40%,然而中学语文大纲对古代诗文中“互文”的运用没有作明确的要求,教材的编写对课文中的“互文”或未作注释,或注释不详,甚至有误。教
期刊
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深入地了解和钻研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在教学中,始终紧扣“转化”这根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应把隐含在知识中的转化思想加以揭示和渗透,让学生明确转化思想的作用,体会运用转化思想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期刊
关隘,是古代人们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或者是在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它常常因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利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学语文、历史、地理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诸如函谷关、潼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关隘名,这时候,弄清关隘的具体地理位置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如果坐火车沿陇海线路过陕西宝鸡,沿途你会多次看到“大散关旅游”的巨幅广告,不由让人立即联想到陆游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
期刊
线性规划在近几年高考中的题型有一定的变化,考查的知识已不再局限于线形规划本身,还会涉及其他各个部分的内容,考查的思想、方法也无所不包,以它为知识主干的一些原创题已构成一份试卷中新的亮点和综合考查点。纵观全国各试卷,集中呈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走向:  一、仅涉及区域问题  由于线性约束条件确定区域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因此,确定区域成为高考的热点。    例1,若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期刊
摘 要: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主要表现为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情激学法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