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转化视角下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uz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森林康养产业在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中方兴未艾,不同地区的发展呈现多元态势,已成为乡村林区发展和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森林康养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转化和乡村经济增长点的挖掘同等重要。选取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玉屏山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案例,探讨森林康养产业在多元化经营、精细化经营和服务当地经济中的作用,并基于生态价值转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森林康养产业涵盖“绿色、创新、协调、共享、开放”的融合发展框架。
  关键词 生态价值转化;森林康养;“两山”理论;产业融合发展;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
  中图分类号:S788.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83
  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森林康养产业得到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回答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转化问题。我国的森林康养正是依托优质森林资源,配合产业融合驱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增长。
  1 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背景
  目前,关于森林康养的研究,集中在发展条件、政策保障、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基于森林生态保护属性,孙一等认为森林康养是林业探索生态价值转化通道产生的新业态,具体表现为将森林资源转化为森林康养项目,延长了原有的产业链[1]。丛丽等认为森林康养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向先进国家学习的同时应该准确定位森林康养场域内各要素,统筹规划,完善政策保障措施[2]。就发展森林康养的政策保障问题,吴后建等认为应加强森林康养产业的战略统筹,加强森林康养的分区分类指导,以完善的发展机制畅通全面参与渠道,尤其应注意培养专业人才[3]。郑贵军等分析市场导向下森林康养的供给侧内在需求,认为森林康养是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的表现,并从国家政策牵引、多产业贡献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吸引力3方面探究森林康养的发展潜力[4]。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发展的阻碍因素得到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采取“造血”方式逐步补足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之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乡村价值的凸显,森林康养产业面临长期向好的内外部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尊重区域内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立足保护和发展两个核心问题,提高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在新发展阶段,森林康养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2 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演变
  2012年北京市率先引入森林康养概念,开始探索建设森林疗养示范区,标志着森林康养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起步,此后森林康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民间自发的森林康养活动走向集聚化、规模化、产业化。2015年,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号召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品和服务。2016年,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全国范围内的森林养生试点项目全面铺开,为森林康养向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2017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改善森林康养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标志森林康养成为林业发展新业态。 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和康养游客量超16亿人次,同比增长15%,创造社会综合产值接近1.5万亿元[5]。2019年3月,中央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践行“两山”理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
  森林康养不同于传统单向的森林体验、旅游等,呈现出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6],主要表现为:1)森林康养与森林旅游、乡村旅游融合;2)森林康养与医疗行业、养老行业融合;3)森林康养与文化、教育行业融合;4)森林康养与户外运动、餐饮行业融合等。一方面,发展森林康养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围绕主导的森林康养产业与部门形成的横向经济联系集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森林康养实现区域内生活功能、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分工和重组,其反映的乡村价值对应城市化需求的再现问题。
  3 洪雅县玉屏山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洪雅县国有林场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达13.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71%。洪雅县玉屏山是四川省发展森林康养的先驱,2015年被授予首批“四川省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2018年又被授予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玉屏山森林康养产业吸收多元化投资,瞄准市场需要设置多元项目,依托优质的森林环境资源,出台省内首个县域康养规划——《洪雅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把森林康养产业培育成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
  3.1 坚持多元化经营
  玉屏山森林康养产业投资多元化,其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林业政策资金及社会资金,整合已在林区附近的项目和企业,统一开展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统一进行培训指导,实现中医药服务产业、森林康养产业和旅游产业三栖合一。
  3.2 坚持精细化经营
  玉屏山森林康养把国际化康养水平打造纳入产业布局,恪守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经营理念,精细化经营表现为精细建设和精细服务。精细建设体现在大型项目规划“近林不进林”,既依托森林公园优质生态资源,又不占用森林公园建设用地指标。精细服务体现在康养设施打造精细、产品设计精细,研发森林康养App精准服务。
  3.3 坚持服务当地经济
  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的利好政策背景下,玉屏山森林康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带动当地交通、物流、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的融合,为当地带来巨大的人流、财流和信息流,解决了缺少人才和资金的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给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架起稳定渠道,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農户的小农式思维局限。   4 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框架
  立足新发展阶段,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体现了整合资源和实现乡村发展帕累托最优的愿景,据此从新发展理念构筑其融合发展的框架。
  4.1 绿色发展下的生态优先赋能
  从发展的视角解读“两山”理论,生态资源可以在一定路径下转化为经济效益,金山银山代表的经济效益也需要绿水青山的支撑。该理论通过正外部性管道嵌入内生性发展动力,破解了自然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两山”理论对“绿水青山”的保护,是在自然生产力的利用和改造中,创造社会生产力的长期红利和最大效率[7]。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首要任务是坚持“两山”理论要求,以环境容量及承载力为基准,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实现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森林康养强调在开展生态修复的前提下,统筹森林区域内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的经济转化。
  4.2 创新发展下的科技引领赋能
  研究表明,乡村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型是现代城乡关系由分工对立到融合共生的结果,是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内生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8]。科技创新是森林康养产业的坚实基础,立意在于破解粗放式发展的效率低下,突破产业对接高端市场的科技制约,有助于培育“医养结合”的经济增长动能。森林康养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化,科技是其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布局、规划、建设、聚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科技的介入,这既是市场的需求趋势,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4.3 协调发展下的产业全链赋能
  国家对森林康养的产业全链设计,旨在选择资源富集、品质优良、基础较好的区域精准发力、深挖潜力、打造样板,实现集点、连线、汇面,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域发展。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看,区域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森林康养产业强调发挥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发挥市场的指向性作用,立足产品定位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产业布局,实现农业的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转变。森林康养很大程度是新兴市场需求导向下的成果,与原本分散的观光、休闲、体验、度假、康养等乡村服务业有机结合,优化完善产业结构和产品输出方式,满足市场的多元动态需求,通常还与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有效结合。
  4.4 共享发展下的机制探索赋能
  森林康养产业还表现出与农户利益联结的特征,带动区域内农户既融入产业链,也接入森林康养产品的供给市场,从參与主体转向受益主体,获得可持续生计资本。在共享发展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森林康养的边际效益,不断践行成果共享的重要思想。
  4.5 开放发展下的机制探索赋能
  随着“互联网+”的构建推广,我国乡村产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溯源信息服务等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森林康养依托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逐步打造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拓宽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服务市场,从而为森林康养产业全链上的其他乡村产业创造多元的市场选择路径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孙一,牟莉莉,江海旭,等.供给侧改革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化发展的创新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1(1):72-79.
  [2] 丛丽,张玉钧.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11):6-8.
  [3] 吴后建,但新球,刘世好,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37(7):2159-2169.
  [4] 郑贵军,刘俊昌,曾巧.市场导向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3):48-54.
  [5] 张玫.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和康养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N].中国旅游报,2019-1-17(2).
  [6] 辛相宇.森林康养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9(2):46-51.
  [7] 齐骥.“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文化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45-155.
  [8] 贺立龙.乡村振兴的学术脉络与时代逻辑:一个经济学视角[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9(5):136-150.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的消费热点,丰富了当地居民空闲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居民的经济收入,为周边城市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短时间休闲娱乐旅游的场所。阐述了陕西省茯茶小镇旅游发展状况,从多角度探析限制茯茶小镇旅游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茯茶小镇;制约;陕西省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299.27;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
摘 要 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普及,相关农机操作人员也逐渐增多,但很大一部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操作技能缺乏,导致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农机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农机生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及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分析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家各领域发展迅速,乡村振兴作为近年来我国发展的主要战略,对国家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基于此,对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进行分析,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并提出发展乡村产业的必要性和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乡村产业;农民就业;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
摘 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措施,合理规划村庄是农村发展的重点内容。以乡村振兴为理论基础,结合大别山区的相关政策,分析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徐寨村的村庄规划,推动徐寨村和尚楼村的共同发展,打造集农业观光体验、水上户外体验、民俗风情体验及山林户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桐柏县近郊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关键词 乡村振兴;村庄规划;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徐寨村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
摘 要 2020年底脱贫攻坚顺利收官,绝对贫困在我国已被消除,我国贫困治理的重点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只有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才能不斷缩小贫富差距。基于此,分析相对贫困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相对贫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72  党的十九届四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优化农村流通体系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对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在对淮滨县农村流通市场调研基础上,阐述淮滨县构建农村流通体系的背景、必要性;通过分析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
摘 要 我国农产品经济在互联网支撑下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市场的需求。因此立足当下时代背景,分析赣南脐橙销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寻求更加高效且低成本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赣南脐橙等农产品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赣南脐橙;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
摘 要 农村金融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首要前提,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 5.7软件中的连接点强度、热点关键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金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通过研究得到3个结论:1)战略提出后,2017—2019年农村金融领域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研究高峰后呈下降趋势;2)农村金融近5年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农民收入”“风险
摘 要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现,基层治理越向下延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越薄弱,尤其是农村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芦柞镇根据基层实际,从村级治理入手,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基层治理“芦柞模板”。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对策;改革;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  中图分类号:D6
摘 要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聚焦高油酸油菜产业,着力推进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和价值链增长,在科研攻关、良种繁育、大田种植、精细加工、品牌营销和多功能开发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实践和探索。荆门市已成为全国高油酸油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生产经营先行区。  关键词 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湖北省荆门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