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因地理位置连接着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数个“一带一路”上的沿线国家。基于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文历史积淀,在跨越喜马拉雅的交流空间与时代记忆之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西藏加快南亚大通道建设,扩大开放合作,承担起与南亚周边国家共同谱写共享发展与繁荣新篇章的时代使命。
跨越喜马拉雅的空间联动与时代记忆
在南亚文明史上,“蕃尼古道”曾经承载了中尼、中印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友好交往的重大使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西藏成为中国面向南亚地区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前沿枢纽。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加强全球合作,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南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外交的重要方向。2019年10月,习近平赴印度金奈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为中印、中尼乃至中国同南亚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与经贸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两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金砖国家体制以及中印边贸、边界管控、安全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中尼两国在经贸投资、能源基建等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公路、铁路、口岸、航空、通信为连接的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初具规模,将造福整个南亚地区。
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西藏文化与印度、尼泊尔等周边文化有相当多的关联性。西藏为印度香客通过乃堆拉、普兰等多个通道入藏朝圣提供便利和保障,增进中印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通过积极组织实施援尼项目,提供物资支持、开展双边技术合作,中尼友谊不断深化。在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加强人文交流方面,西藏始终以友好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西藏重要的地位,为西藏发挥连接祖国内地与南亚的区位优势,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也给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使西藏更好地融入了世界。当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崭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曾致信祝贺“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希望西藏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美丽幸福新西藏,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
面向南亚的开放发展与大通道建设
2017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通过了《西藏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规划》,旨在对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构建环喜马拉雅经济带,推动西藏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同年,西藏吉隆口岸正式成为国际性口岸,极大促进了中国内陆与印度、尼泊尔在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西藏面向南亚的开放发展,推动跨喜马拉雅地区成为亚洲发展的新高地,给西藏与印度、尼泊尔及周边国家的发展格局带来变化。
从统一理念、规划到项目攻坚,西藏着力推进南亚大通道建设。在政策沟通(如签署合作文件、确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设施联通(如中尼跨境铁路建设、中尼跨境光缆成功连接等)、贸易畅通(如成立南亚标准化研究中心、建立日喀则综合物流园等)、资金融通(如开通移动支付服务、提供金融数据存储服务)、民心相通(如举办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乃堆拉山口对印度香客开放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五通”的不断深入,使中国与南亚主要合作伙伴的政治关系进一步密切,不断迈进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为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打好了重要基础。
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西藏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探索内生发展与对外合作交流的新路径。
在口岸贸易方面,着力改善发展边贸经济的双边基础设施,将口岸作为人流、物流的重要载体,不断深化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构筑面向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经济圈。要积极探索边贸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加快推进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贸易实验区建设,探索推进“中尼印经济走廊”付诸实施的有效途径。要通过继续积极鼓励传统的边境互市贸易发展,使这些惠及双方边民的传统交流方式继续发挥“毛细血管”作用。要在既有的双边会晤与协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边境地区地方官员及民间的会晤机制。要强化日喀则、阿里等西藏沿边地带的“门户性”地位与作用,建立边境口岸与西藏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协同关系,借助多方力量不断完善各口岸功能,促进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
在产业发展方面,西藏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边贸经济的产业支撑,加强与区外、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多采用高科技、环保型的技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树立民族品牌。要积极培育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壮大南亚研究的专业机构,充分发挥智库专家的力量,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要采取有效措施打通走向南亚的商贸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的商贸物流节点网络和高效的商贸物流运营服务系统,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中南亚班列、南亚公铁联运模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经济的发展优势,培育南亚跨境电商产业,推动商贸物流业“走出去”。
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应处理好开放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環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在建设项目具体落实过程中认真审定、细化自然保护的实际有效范围。要在不断丰富中印、中尼等边贸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开展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文化交流活动。要积极构建功能完善的文化旅游平台,推进旅游合作区建设,重点建设西南国际旅游通道,发展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特色户外运动产业,进一步扩大“藏博会”等文化旅游展会平台的综合影响力。
西藏的对外开放既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也有新时代基于建设美丽西藏的长足规划,源于华夏儿女对于西藏改革发展、繁荣富强的美好追求,源于国家对于西藏建设南亚大通道、融入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与支持。西藏开放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必将是参与双边贸易与人文交流的各国人民。
跨越喜马拉雅的空间联动与时代记忆
在南亚文明史上,“蕃尼古道”曾经承载了中尼、中印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友好交往的重大使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西藏成为中国面向南亚地区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前沿枢纽。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加强全球合作,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南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外交的重要方向。2019年10月,习近平赴印度金奈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为中印、中尼乃至中国同南亚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与经贸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两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金砖国家体制以及中印边贸、边界管控、安全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中尼两国在经贸投资、能源基建等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公路、铁路、口岸、航空、通信为连接的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初具规模,将造福整个南亚地区。
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西藏文化与印度、尼泊尔等周边文化有相当多的关联性。西藏为印度香客通过乃堆拉、普兰等多个通道入藏朝圣提供便利和保障,增进中印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通过积极组织实施援尼项目,提供物资支持、开展双边技术合作,中尼友谊不断深化。在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加强人文交流方面,西藏始终以友好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西藏重要的地位,为西藏发挥连接祖国内地与南亚的区位优势,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也给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使西藏更好地融入了世界。当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崭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曾致信祝贺“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希望西藏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美丽幸福新西藏,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
面向南亚的开放发展与大通道建设
2017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通过了《西藏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规划》,旨在对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构建环喜马拉雅经济带,推动西藏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同年,西藏吉隆口岸正式成为国际性口岸,极大促进了中国内陆与印度、尼泊尔在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西藏面向南亚的开放发展,推动跨喜马拉雅地区成为亚洲发展的新高地,给西藏与印度、尼泊尔及周边国家的发展格局带来变化。
从统一理念、规划到项目攻坚,西藏着力推进南亚大通道建设。在政策沟通(如签署合作文件、确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设施联通(如中尼跨境铁路建设、中尼跨境光缆成功连接等)、贸易畅通(如成立南亚标准化研究中心、建立日喀则综合物流园等)、资金融通(如开通移动支付服务、提供金融数据存储服务)、民心相通(如举办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乃堆拉山口对印度香客开放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五通”的不断深入,使中国与南亚主要合作伙伴的政治关系进一步密切,不断迈进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为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打好了重要基础。
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西藏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探索内生发展与对外合作交流的新路径。
在口岸贸易方面,着力改善发展边贸经济的双边基础设施,将口岸作为人流、物流的重要载体,不断深化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构筑面向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经济圈。要积极探索边贸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加快推进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贸易实验区建设,探索推进“中尼印经济走廊”付诸实施的有效途径。要通过继续积极鼓励传统的边境互市贸易发展,使这些惠及双方边民的传统交流方式继续发挥“毛细血管”作用。要在既有的双边会晤与协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边境地区地方官员及民间的会晤机制。要强化日喀则、阿里等西藏沿边地带的“门户性”地位与作用,建立边境口岸与西藏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协同关系,借助多方力量不断完善各口岸功能,促进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
在产业发展方面,西藏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边贸经济的产业支撑,加强与区外、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多采用高科技、环保型的技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树立民族品牌。要积极培育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壮大南亚研究的专业机构,充分发挥智库专家的力量,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要采取有效措施打通走向南亚的商贸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的商贸物流节点网络和高效的商贸物流运营服务系统,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中南亚班列、南亚公铁联运模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经济的发展优势,培育南亚跨境电商产业,推动商贸物流业“走出去”。
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应处理好开放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環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在建设项目具体落实过程中认真审定、细化自然保护的实际有效范围。要在不断丰富中印、中尼等边贸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开展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文化交流活动。要积极构建功能完善的文化旅游平台,推进旅游合作区建设,重点建设西南国际旅游通道,发展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特色户外运动产业,进一步扩大“藏博会”等文化旅游展会平台的综合影响力。
西藏的对外开放既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也有新时代基于建设美丽西藏的长足规划,源于华夏儿女对于西藏改革发展、繁荣富强的美好追求,源于国家对于西藏建设南亚大通道、融入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与支持。西藏开放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必将是参与双边贸易与人文交流的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