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孙砾,源于他在歌剧舞台上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深入了解和交往,则是在其成为福建大剧院、福建省歌舞剧院掌门人之后。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他不仅让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演出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提升了团队整体艺术水准,最为重要的是,歌剧的幼苗已经在福建慢慢生根长大。
2017年,福建省歌舞劇院同时有多部歌剧题材被列入创作计划。这些剧目在选材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为本地域的人物和故事。歌剧《松毛岭之恋》取材于福建长汀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本土艺术家来说,写自己熟悉的人物故事、谱那些融于血液中的乡韵乡音,会让他们的创作更自然、更投入。当然,歌剧艺术的特殊性更适合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对人性的挖掘,因此,歌剧《松毛岭之恋》将视角集中在阿根、阿妹的爱情和阿妹一生的坚守这一情感线之上。2017年12月30日,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歌剧《松毛岭之恋》成功首演,赢得交口称赞。这充分说明红色题材在今天是可以挖掘的,也是能感动观众的,但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和对人性的挖掘。
孙砾是目前国内歌剧演员中参与演出原创作品较多的一位。他参演的作品中有比较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于今天抓剧院创作的孙砾而言,都是很好的借鉴。注重创作源头是孙砾始终坚持的,他说,一部歌剧的编剧和作曲是作品的“父母”,他们的基因决定“婴儿”的样貌。歌剧《松毛岭之恋》的剧本改了多少稿已经记不清了,而作曲家也让孙砾“折磨”得苦不堪言:“这部歌剧被毙掉的音乐是最后写出来的3倍以上!”
一度创作的精益求精,还需要二度舞台的到位呈现,才能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在二度创作中,演员是核心之一。同样一部作品,艺术水准不同的演员,最终会呈现出迥异的舞台效果。孙砾非常注重本剧院演员的培养。他说,做一部作品,要想留给剧院,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演员队伍。此次歌剧《松毛岭之恋》除了A组饰演阿妹的王庆爽为外请,其余所有角色、群众演员均来自福建省歌舞剧院。孙砾说,外请的优秀演员参与我们的演出,除了在艺术质量上加分,还可以让我们的演员学到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从剧院长远发展来说,还是要让自己的演员挑大梁。“当年,如果没有人给我各种机会,我也不会唱出来。所以,演员是演出来的,也是捧出来的。”孙砾认为,演员队伍建设是剧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给予演员大量舞台演出实践,让人才培养形成梯队、后继有人,才会让剧院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孙砾说,歌剧在每个国家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代表,所以发展中国民族歌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当然,在观念上不能狭隘地将民族歌剧局限于某一种样式,要鼓励艺术家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歌剧声部齐全的问题。在目前中国歌剧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演员加入到歌剧表演队伍中,这对于推动歌剧艺术发展是件好事。但是,民族声乐演员只有女高音、男高音,歌剧演出却需要高、中、低声部齐全,而中、低声部往往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美声唱法,这种唱法常常会让人感到和民族唱法格格不入。在歌剧的创作演出中,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和普及都是一种制约。孙砾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建议民族、美声演员应当互相学习和借鉴,民族声乐演员可以学习美声演员的发声方法和技巧,使自己能适应更多的作品风格;美声演员要更多地琢磨中文演唱的方法,注重咬字、吐字的清晰,要根据不同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声音。孙砾说,同样是男中音,他在演《茶花女》中的阿芒和《白毛女》中的杨白劳时,就采取了不同的声音处理方式。
在孙砾看来,中国歌剧人如今赶上了歌剧发展最好的时机。在文化部的大力推动下,民族歌剧的创作雨后春笋般繁荣兴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关注中国歌剧事业发展,各地对歌剧事业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尽管对于中国歌剧整体发展而言,一切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要真正成为具有歌剧创演能力和实力的团队,很多地方院团恐怕还要付出更多努力。孙砾说,在这个过程中,歌剧从业者要摆正心态,西方歌剧发展了400年,有上万部作品,留下的不过一两百部,常演的不过几十部。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部歌剧,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歌剧事业发展的洪流中去,肩负起我们这一代歌剧人的责任与担当。
2017年,福建省歌舞劇院同时有多部歌剧题材被列入创作计划。这些剧目在选材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为本地域的人物和故事。歌剧《松毛岭之恋》取材于福建长汀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本土艺术家来说,写自己熟悉的人物故事、谱那些融于血液中的乡韵乡音,会让他们的创作更自然、更投入。当然,歌剧艺术的特殊性更适合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对人性的挖掘,因此,歌剧《松毛岭之恋》将视角集中在阿根、阿妹的爱情和阿妹一生的坚守这一情感线之上。2017年12月30日,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歌剧《松毛岭之恋》成功首演,赢得交口称赞。这充分说明红色题材在今天是可以挖掘的,也是能感动观众的,但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和对人性的挖掘。
孙砾是目前国内歌剧演员中参与演出原创作品较多的一位。他参演的作品中有比较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于今天抓剧院创作的孙砾而言,都是很好的借鉴。注重创作源头是孙砾始终坚持的,他说,一部歌剧的编剧和作曲是作品的“父母”,他们的基因决定“婴儿”的样貌。歌剧《松毛岭之恋》的剧本改了多少稿已经记不清了,而作曲家也让孙砾“折磨”得苦不堪言:“这部歌剧被毙掉的音乐是最后写出来的3倍以上!”
一度创作的精益求精,还需要二度舞台的到位呈现,才能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在二度创作中,演员是核心之一。同样一部作品,艺术水准不同的演员,最终会呈现出迥异的舞台效果。孙砾非常注重本剧院演员的培养。他说,做一部作品,要想留给剧院,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演员队伍。此次歌剧《松毛岭之恋》除了A组饰演阿妹的王庆爽为外请,其余所有角色、群众演员均来自福建省歌舞剧院。孙砾说,外请的优秀演员参与我们的演出,除了在艺术质量上加分,还可以让我们的演员学到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从剧院长远发展来说,还是要让自己的演员挑大梁。“当年,如果没有人给我各种机会,我也不会唱出来。所以,演员是演出来的,也是捧出来的。”孙砾认为,演员队伍建设是剧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给予演员大量舞台演出实践,让人才培养形成梯队、后继有人,才会让剧院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孙砾说,歌剧在每个国家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代表,所以发展中国民族歌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当然,在观念上不能狭隘地将民族歌剧局限于某一种样式,要鼓励艺术家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歌剧声部齐全的问题。在目前中国歌剧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演员加入到歌剧表演队伍中,这对于推动歌剧艺术发展是件好事。但是,民族声乐演员只有女高音、男高音,歌剧演出却需要高、中、低声部齐全,而中、低声部往往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美声唱法,这种唱法常常会让人感到和民族唱法格格不入。在歌剧的创作演出中,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和普及都是一种制约。孙砾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建议民族、美声演员应当互相学习和借鉴,民族声乐演员可以学习美声演员的发声方法和技巧,使自己能适应更多的作品风格;美声演员要更多地琢磨中文演唱的方法,注重咬字、吐字的清晰,要根据不同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声音。孙砾说,同样是男中音,他在演《茶花女》中的阿芒和《白毛女》中的杨白劳时,就采取了不同的声音处理方式。
在孙砾看来,中国歌剧人如今赶上了歌剧发展最好的时机。在文化部的大力推动下,民族歌剧的创作雨后春笋般繁荣兴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关注中国歌剧事业发展,各地对歌剧事业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尽管对于中国歌剧整体发展而言,一切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要真正成为具有歌剧创演能力和实力的团队,很多地方院团恐怕还要付出更多努力。孙砾说,在这个过程中,歌剧从业者要摆正心态,西方歌剧发展了400年,有上万部作品,留下的不过一两百部,常演的不过几十部。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部歌剧,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歌剧事业发展的洪流中去,肩负起我们这一代歌剧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