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有法定公开信息披露,基金公司高管和关键岗位的人员变动信息,市场可充分了解。但这种透明往往会招致一小部分人的误读和误解,并给行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基金行业人员,无论进出都是常态。
“进”,借力外来支持
“进”,是基金行业发展的必需。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行业创新力度的加大,发展的外延正在向大财富管理扩张,外力支持之需更甚。这种外力,既包括一线的实操,也包括顶层的管理。基金从业人数已超过1万人,这是不断“进”的结果。
关于“进”,最为敏感的信息在于顶层,即基金公司高管。回望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有不少成功的公司高管,其实就来自于资产管理相关的行业,包括直接监管机构。之前相关从业经历,拓宽了相关人员的视野;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示了他们的基础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其可以进入到相关基金公司董事会的选择范围。
关于“进”,海外市场也有类似案例。例如,2006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宣布辞职,并同时宣布加入高盛,担任副董事长兼高级国际顾问团主席,负责制定公司全球战略。还有黑石的董事长彼得·彼得森曾担任商务部长,1971年,他接受尼克松邀请出任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助理;1972年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国家生产力委员会主席和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一年后,他接受了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力邀,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开始了他的投资银行家生涯。
未来,公募基金行业还将会有很多的“进”,包括来自监管层的、曾经俯瞰过基金行业、甚至整个证券市场的人,他们对基金行业发展必不可少。
“出”,价值实现之手段
2月18日,证监会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基金领域内的很多专业人才由此成为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私募基金的重点关注对象,“出”今后必将增多。只不过,有些“出”的人,可能不属于信息披露范围。
过去十多年,公募基金行业里不断有过“出”,但总体上是“进”大于“出”,行业还是在不断稳步发展。高管岗位的“出”,是为了让更好的“进”能够进得来;专业岗位的“出”,往往更多是有了更好的“进”,是人才的成长;有些少量“出”具有淘汰性质,对行业发展有利。
有一种观点认为“出”会损害投资者利益,这其实暗含了一个逻辑:每一个后来者都不如前者好。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基金行业早就不存在了。
有关统计分析显示:如果一个业绩排名很差的高管、基金经理“出”,对于该公司、该基金就应该看好;反之,就要谨慎。如果是总经理“出”,在牛市行情和震荡市行情里,相关公司业绩变好的概率很大;如果是在熊市行情里,变好的概率不是很高。如果是投资总监“出”,对于大型和小型公司来说,业绩变坏的概率较高;对于中型公司来说,影响总体上不大。如果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的“出”是在内部升了职,对于该公司来说是一件好事;但若跳槽走了,则要谨慎看待。
市场上对“出”这么敏感,隐含的原因是希望他们不要变动。这其实是不合理的要求。基金公司的高管、基金经理,为什么就一辈子要干这一个职业,且不能有提高呢?
我们还可以列举美国的“出”:1995年至1999年,任美国财政部长的罗伯特·鲁宾是高盛前董事长;2006年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担任美国财长。这些著名的“出”表明,之前的每一个经历都是宝贵的阅历,
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前沿行业,高端、专业人才较多、较集中,客观来说,监管机构、市场机构需要的专业人才性质大体相同,确实存在流动的情况。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人才的自由流动是就业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也是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一。
“进”,借力外来支持
“进”,是基金行业发展的必需。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行业创新力度的加大,发展的外延正在向大财富管理扩张,外力支持之需更甚。这种外力,既包括一线的实操,也包括顶层的管理。基金从业人数已超过1万人,这是不断“进”的结果。
关于“进”,最为敏感的信息在于顶层,即基金公司高管。回望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有不少成功的公司高管,其实就来自于资产管理相关的行业,包括直接监管机构。之前相关从业经历,拓宽了相关人员的视野;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示了他们的基础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其可以进入到相关基金公司董事会的选择范围。
关于“进”,海外市场也有类似案例。例如,2006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宣布辞职,并同时宣布加入高盛,担任副董事长兼高级国际顾问团主席,负责制定公司全球战略。还有黑石的董事长彼得·彼得森曾担任商务部长,1971年,他接受尼克松邀请出任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助理;1972年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国家生产力委员会主席和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一年后,他接受了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力邀,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开始了他的投资银行家生涯。
未来,公募基金行业还将会有很多的“进”,包括来自监管层的、曾经俯瞰过基金行业、甚至整个证券市场的人,他们对基金行业发展必不可少。
“出”,价值实现之手段
2月18日,证监会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基金领域内的很多专业人才由此成为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私募基金的重点关注对象,“出”今后必将增多。只不过,有些“出”的人,可能不属于信息披露范围。
过去十多年,公募基金行业里不断有过“出”,但总体上是“进”大于“出”,行业还是在不断稳步发展。高管岗位的“出”,是为了让更好的“进”能够进得来;专业岗位的“出”,往往更多是有了更好的“进”,是人才的成长;有些少量“出”具有淘汰性质,对行业发展有利。
有一种观点认为“出”会损害投资者利益,这其实暗含了一个逻辑:每一个后来者都不如前者好。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基金行业早就不存在了。
有关统计分析显示:如果一个业绩排名很差的高管、基金经理“出”,对于该公司、该基金就应该看好;反之,就要谨慎。如果是总经理“出”,在牛市行情和震荡市行情里,相关公司业绩变好的概率很大;如果是在熊市行情里,变好的概率不是很高。如果是投资总监“出”,对于大型和小型公司来说,业绩变坏的概率较高;对于中型公司来说,影响总体上不大。如果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的“出”是在内部升了职,对于该公司来说是一件好事;但若跳槽走了,则要谨慎看待。
市场上对“出”这么敏感,隐含的原因是希望他们不要变动。这其实是不合理的要求。基金公司的高管、基金经理,为什么就一辈子要干这一个职业,且不能有提高呢?
我们还可以列举美国的“出”:1995年至1999年,任美国财政部长的罗伯特·鲁宾是高盛前董事长;2006年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担任美国财长。这些著名的“出”表明,之前的每一个经历都是宝贵的阅历,
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前沿行业,高端、专业人才较多、较集中,客观来说,监管机构、市场机构需要的专业人才性质大体相同,确实存在流动的情况。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人才的自由流动是就业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也是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