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上海理工大学结合实际情况实践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全英语教学,取得了一些教学体会和教改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裴颂文(1981-),男,湖南邵东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上海 2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课程建设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DCX-Y-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075-02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之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会议精神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上海市教委及学校对相关课程开展外语教学的要求和外事合作需要,进一步建设好英文版“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率先启动了“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手段、课程教学举措(包括教材建设与选定、课程资源库和课件设计、课程教学网站与论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助教、成绩评定方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教学目标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多年教学的积累基础上,争取将本课程(英语教学)建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发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示范作用,合理配置教师队伍,设计出具有高质量的英语配套教材和英文版电子课件,使学生既能够学习到计算机网络相关原理知识,又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掌握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及网络各层的特点;熟悉局域网的组建,广域网的互联以及Internet技术,熟悉基本的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了解网络最新实用技术及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在贯彻国内外教学接轨的基础上,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的概念、方法和理论。
二、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既有严谨的理论知识,又有网络设计、应用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实践环节。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应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展开探索。
1.理论教学内容与形式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较多,要突出重点和难点,着重介绍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能够分析和解决有关网络及其应用问题,初步设计有关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充分开发和运用英文电子课件、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变得更直观具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专业英语阅读和撰写的能力。
采用课堂讲授、习题、实验和project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并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如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网络的积极性。课堂讲授内容的革新点包括:物理层的通信卫星系统、移动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传输层的传输性能问题;网络安全的社会网络问题等,采用专题方式,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并配合做好后期讲座报告。针对具有工程性的网络系统设计课题,在另外一门课“网络技术综合设计”中讲授。
将计算机网络的科研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将问题最初的起因、各种解决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所形成的解决方案与科研案例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在实践教学中安排9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实验,以及3项计算机网络高级课程设计实验project,涵盖TCP/IP协议栈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知识,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9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实验分别为:实验设备介绍和基本的使用方法;ARP的原理与机制;子网的划分与设计;IP数据包抓取与分析;TCP连接过程与分析;NAT原理与实验分析;DNS原理与配置;VPN的原理与网络设计;套接字Socket编程基础。
3项计算机网络高级课程设计实验分别为:(1)在工程性设计方面,要求学生设计、配置一套完整的中小企业办公网络系统,包括网络划分与IP地址分配、网络访问控制管理、建设E-Mail服務器和WWW服务器,并与Internet互联、设计企业级VPN子系统等。(2)在网络编程应用性方面,要求学生设计、编程、调试具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远程聊天系统,包括文字和语音聊天、多人模式、文件传输功能等。(3)综合前2项project实验,在搭建的网络系统中进行综合测试与应用。
开发英文版基本原理实验内容,实践教学以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为基础,使学生具有编写实际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能力并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安排的以上三个课程设计就是围绕上述目的而准备的。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编程技术,也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工程性应用的理解。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理论是针对实际的应用而产生的。课程的讲授分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选择的办法、最终的解决思路三个部分内容,首先提出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计算机网络问题或者如何建立计算机网络理论这个问题,然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如何完成这些目标,主讲教师会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点评,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相关技术成熟的解决思路。这样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成果的深刻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
多元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入剖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本原理。
其次,采用计算机网络相关辅助软件,抓取网络协议报文并进行现场分析,使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具有直观感受。
再次,开展兴趣小组,由学生自发组织,主讲教师辅助,就某个特定应用或知识点建设科研小组,类似项目驱动教学法模式。[2]
最后,开展计算机网络前沿专题讲座,讲座主要由主讲教师拟订题目,由学生自发组织学习并撰写学习心得,然后选定学生代表演讲内容,由主讲教师进行点评。讲座的题目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安全算法综述;搜索引擎优化算法及实现技术;监控网络技术及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的游戏点播服务;多跳无线网络ad hoc网络延迟分析等。
四、课程教学具体举措
1.引进英文原版教材
在结合现有中文教材的基础上,计划引进经典的《计算机网络》英文版教材,即由Andrew S. Tanenbaum所著的《Computer Networks》(Forth Edition)。本教材在国内容易购买到英文影印版,也容易购买到对应的中文译文版。
中英文结合教学,既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了解国外计算机网络最新进展,与国外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和专业术语直接对接。该书的结构和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基本一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理解方式。同时,该书还具有相应的电子书、教学课件等,便于学生提前预习,对教师备课和学生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3]
2.设计英文版电子课件
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结合英文版计算机网络教材及计算机网络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英文电子课件。
3.建设课程网站和论坛
建设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将每一节课讲授内容的电子课件向学生开放,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网站资源,开辟专门的论坛和群组供学生讨论问题。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要求,增强本课程讲授的师资力量,引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梯队,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5.设立课程助教
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负责与实验课的老师一起完成project项目、回答学生问题、批改习题作业。保证学生随时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联系到助教。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得到辅导和帮助。助教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汇总,主讲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
6.成绩评定方法
修改传统的成绩评定准则,建立起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成绩评定细则,增加课程项目project设計的评分比重。具体评分细则如表1所示。
五、结论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引入、教学课件、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为进一步与国际“计算机网络”教学与研究的接轨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英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阻力。比如:中国学生本能地反感英语教学;学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明显,造成一部分学生容易接受,另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用英语布置任务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存在偏差等等。
尽管如此,只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积极主动探索,大胆改革创新,克服困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英语教学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中外教育研究,2010,(6):3.
[2]陈敏,谭爱平,徐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04-107.
[3]袁斌,杨丽华.“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99-102.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裴颂文(1981-),男,湖南邵东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上海 2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课程建设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DCX-Y-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075-02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之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会议精神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上海市教委及学校对相关课程开展外语教学的要求和外事合作需要,进一步建设好英文版“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率先启动了“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手段、课程教学举措(包括教材建设与选定、课程资源库和课件设计、课程教学网站与论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助教、成绩评定方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教学目标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多年教学的积累基础上,争取将本课程(英语教学)建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发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示范作用,合理配置教师队伍,设计出具有高质量的英语配套教材和英文版电子课件,使学生既能够学习到计算机网络相关原理知识,又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掌握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及网络各层的特点;熟悉局域网的组建,广域网的互联以及Internet技术,熟悉基本的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了解网络最新实用技术及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在贯彻国内外教学接轨的基础上,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的概念、方法和理论。
二、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既有严谨的理论知识,又有网络设计、应用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实践环节。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应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展开探索。
1.理论教学内容与形式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较多,要突出重点和难点,着重介绍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能够分析和解决有关网络及其应用问题,初步设计有关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充分开发和运用英文电子课件、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变得更直观具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专业英语阅读和撰写的能力。
采用课堂讲授、习题、实验和project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并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如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网络的积极性。课堂讲授内容的革新点包括:物理层的通信卫星系统、移动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传输层的传输性能问题;网络安全的社会网络问题等,采用专题方式,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并配合做好后期讲座报告。针对具有工程性的网络系统设计课题,在另外一门课“网络技术综合设计”中讲授。
将计算机网络的科研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将问题最初的起因、各种解决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所形成的解决方案与科研案例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在实践教学中安排9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实验,以及3项计算机网络高级课程设计实验project,涵盖TCP/IP协议栈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知识,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9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实验分别为:实验设备介绍和基本的使用方法;ARP的原理与机制;子网的划分与设计;IP数据包抓取与分析;TCP连接过程与分析;NAT原理与实验分析;DNS原理与配置;VPN的原理与网络设计;套接字Socket编程基础。
3项计算机网络高级课程设计实验分别为:(1)在工程性设计方面,要求学生设计、配置一套完整的中小企业办公网络系统,包括网络划分与IP地址分配、网络访问控制管理、建设E-Mail服務器和WWW服务器,并与Internet互联、设计企业级VPN子系统等。(2)在网络编程应用性方面,要求学生设计、编程、调试具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远程聊天系统,包括文字和语音聊天、多人模式、文件传输功能等。(3)综合前2项project实验,在搭建的网络系统中进行综合测试与应用。
开发英文版基本原理实验内容,实践教学以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为基础,使学生具有编写实际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能力并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安排的以上三个课程设计就是围绕上述目的而准备的。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编程技术,也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工程性应用的理解。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理论是针对实际的应用而产生的。课程的讲授分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选择的办法、最终的解决思路三个部分内容,首先提出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计算机网络问题或者如何建立计算机网络理论这个问题,然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如何完成这些目标,主讲教师会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点评,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相关技术成熟的解决思路。这样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成果的深刻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
多元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入剖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本原理。
其次,采用计算机网络相关辅助软件,抓取网络协议报文并进行现场分析,使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具有直观感受。
再次,开展兴趣小组,由学生自发组织,主讲教师辅助,就某个特定应用或知识点建设科研小组,类似项目驱动教学法模式。[2]
最后,开展计算机网络前沿专题讲座,讲座主要由主讲教师拟订题目,由学生自发组织学习并撰写学习心得,然后选定学生代表演讲内容,由主讲教师进行点评。讲座的题目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安全算法综述;搜索引擎优化算法及实现技术;监控网络技术及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的游戏点播服务;多跳无线网络ad hoc网络延迟分析等。
四、课程教学具体举措
1.引进英文原版教材
在结合现有中文教材的基础上,计划引进经典的《计算机网络》英文版教材,即由Andrew S. Tanenbaum所著的《Computer Networks》(Forth Edition)。本教材在国内容易购买到英文影印版,也容易购买到对应的中文译文版。
中英文结合教学,既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了解国外计算机网络最新进展,与国外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和专业术语直接对接。该书的结构和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基本一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理解方式。同时,该书还具有相应的电子书、教学课件等,便于学生提前预习,对教师备课和学生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3]
2.设计英文版电子课件
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结合英文版计算机网络教材及计算机网络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英文电子课件。
3.建设课程网站和论坛
建设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将每一节课讲授内容的电子课件向学生开放,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网站资源,开辟专门的论坛和群组供学生讨论问题。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要求,增强本课程讲授的师资力量,引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梯队,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5.设立课程助教
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负责与实验课的老师一起完成project项目、回答学生问题、批改习题作业。保证学生随时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联系到助教。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得到辅导和帮助。助教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汇总,主讲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
6.成绩评定方法
修改传统的成绩评定准则,建立起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成绩评定细则,增加课程项目project设計的评分比重。具体评分细则如表1所示。
五、结论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引入、教学课件、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为进一步与国际“计算机网络”教学与研究的接轨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英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阻力。比如:中国学生本能地反感英语教学;学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明显,造成一部分学生容易接受,另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用英语布置任务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存在偏差等等。
尽管如此,只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积极主动探索,大胆改革创新,克服困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英语教学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中外教育研究,2010,(6):3.
[2]陈敏,谭爱平,徐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04-107.
[3]袁斌,杨丽华.“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99-102.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