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抛秧移栽法
王云涛 罗艳娟
一、以匀播和防止串根为重点的育秧技术
1、营养土配制采用黄土,每盘2公斤左右打细过筛,按床土营养调制剂说明拌人适量的调制剂。
2、装盘播种,采用简塑钵盘,434型或561型,可提前在室内进行,简塑钵盘孔内先装底土2/3,用定量精播器播种,后覆土1/3,使孔与孔之间都独立,以防止串根。
3、精细作置床,床面要整平,搂细,留有一厘米的细宣土层。
4、摆盘浇水,盖膜,将播完种的简塑盘整齐的摆放在置床上,摆盘时轻压一下。用细喷头浇水,为保证出苗前的湿度,盖二次膜。
5、秧苗管理,立针期揭膜,控制温度限制水分,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保持5℃以上,保持苗盘水分湿润状态。1.5叶期防治立枯病,白天控温25℃左右,每次浇水要少,浇水要勤,随着温度升高和秧苗长大,要进行通风炼苗。
二、以匀抛早返青为重点的抛秧技术
1、注意整地质量。其要求是“浅、平、糊”,即浅水耙地平整,防止肥水流失。平整,田面平整度越高,越有利于返青。软糊,土层软糊有利于增加钵体入土深度,提高根和土的弥合力。
2、提高抛秧质量。首先,根据密度要求确定秧盘数量,控制好群体起点密度。其次,面积较大的田块要分区定量。先近后远分次抛撒。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宜抛撒、再次要补稀、补缺、补边角。
3、加强抛后水管理。抛后要求晴天灌薄水,阴天保持田面有水渍,促进扎根立苗。
三、以建立适度群体为重点的调控技术,从大量的生产实践看,群体过大是当今水稻产量不高,甚至倒伏减产的重要原因,抛秧也不例外。为此,必须十分重视调控
1、科学施肥。据试验研究表明,抛秧田水稻一生所需的总氮、磷、钾数量与一般栽培田相似,但肥料的运筹稍有不同,宜采用基肥,追肥各占50%,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2.5:2.5。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以4:3:3为宜,适当减少基肥用量,可恰当地利用抛秧的早发优势,使中期群体稳长,并要根据稻苗长势重施穗肥,主攻大穗的形成。
2、水分管理。立苗后,宜建立1~3厘米的浅水层,并根据天气,以水调温,促进分蘖,并以水层进行生态控草。当田中茎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即开始排水晒田,长势旺的田块重晒,倒2叶露尖后建立浅水层,灌好护胎水,齐穗后以湿润为主,进行间断灌水。
向日葵栽培技术
董文明 吕正懿
向日葵是“盐碱地上的先锋作物”和“节水农业的优良作物”,发展向日葵生产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增加农业收入,同时还可带动当地畜牧业、养蜂业和油脂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大。具体栽培技术是:
一、整地播种
栽播前,每亩施土杂肥30~35担或牛栏粪25担,加草木灰3担,犁耙作畦,畦宽2~2.5米。向日葵春播3月下旬~4月中旬,播种越早,产量品质越高。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栽植密度65~60厘米,每穴1苗1株。
二、补苗间苗
向日葵育苗带土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补栽宜早宜小,应在1~2对真叶、苗高不过15~20厘米时,按行株距定茁。
三、中耕除草
第1次手锄疏苗除草,第2次除草结合定苗中耕,苗高50~60厘米时培土起垄防倒。除草剂“氟乐灵”对窄叶杂草效果好,亩用300克加水20公斤,播前10天喷施,耙入土层10厘米,避免苗受药害;50%扑草净对阔叶杂草效果好,亩用200克加水20公斤,播后3天内喷洒,杀死萌动草等。
四、打杈控长
有的向日葵品种有分枝特点,由于养分分散,影响主茎、花盘发育,使花盘变小,产量品质下降,应及早打杈,控制长权。合理追肥。7~8对真叶时施氮钾肥效果好。播种时没施基肥的田块,须早追肥,第1次中耕施硝酸铵12~15公斤,或碳酸氢铵25公斤,或尿素8公斤加氯化钾15公斤。
五、辅助授粉
向日葵白花不结实,人工辅助授粉或借助昆虫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否则葵籽秕粒占35~50%,严重时全盘空瘪。人工授粉即用软棉做粉扑,在花盘上帮助不同花盘的花粉互相传播。在盛花期上午8~10时(晨露末干)和下午14时授粉,可提高结实率30%以上。放蜂授粉,即在盛花期气温28%左右,无大风和降雨天气时,放蜂传粉,可提高结实率40%左右。另外,结实期应合理供给肥水,增钾施磷。
六、防病灭虫
如发生叶斑病或锈病,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治;在授粉后10天左右,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爱福丁2号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螨虫等。
七、收获留种
当向日葵花盘中心的小花凋萎,籽粒变黑色,则表示成熟,可适时收获。选花盘大,株矮,茎粗,无病虫害,籽粒饱满的花盘作种。留种的花盘放3~5天,然后脱粒晒干。
王云涛 罗艳娟
一、以匀播和防止串根为重点的育秧技术
1、营养土配制采用黄土,每盘2公斤左右打细过筛,按床土营养调制剂说明拌人适量的调制剂。
2、装盘播种,采用简塑钵盘,434型或561型,可提前在室内进行,简塑钵盘孔内先装底土2/3,用定量精播器播种,后覆土1/3,使孔与孔之间都独立,以防止串根。
3、精细作置床,床面要整平,搂细,留有一厘米的细宣土层。
4、摆盘浇水,盖膜,将播完种的简塑盘整齐的摆放在置床上,摆盘时轻压一下。用细喷头浇水,为保证出苗前的湿度,盖二次膜。
5、秧苗管理,立针期揭膜,控制温度限制水分,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保持5℃以上,保持苗盘水分湿润状态。1.5叶期防治立枯病,白天控温25℃左右,每次浇水要少,浇水要勤,随着温度升高和秧苗长大,要进行通风炼苗。
二、以匀抛早返青为重点的抛秧技术
1、注意整地质量。其要求是“浅、平、糊”,即浅水耙地平整,防止肥水流失。平整,田面平整度越高,越有利于返青。软糊,土层软糊有利于增加钵体入土深度,提高根和土的弥合力。
2、提高抛秧质量。首先,根据密度要求确定秧盘数量,控制好群体起点密度。其次,面积较大的田块要分区定量。先近后远分次抛撒。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宜抛撒、再次要补稀、补缺、补边角。
3、加强抛后水管理。抛后要求晴天灌薄水,阴天保持田面有水渍,促进扎根立苗。
三、以建立适度群体为重点的调控技术,从大量的生产实践看,群体过大是当今水稻产量不高,甚至倒伏减产的重要原因,抛秧也不例外。为此,必须十分重视调控
1、科学施肥。据试验研究表明,抛秧田水稻一生所需的总氮、磷、钾数量与一般栽培田相似,但肥料的运筹稍有不同,宜采用基肥,追肥各占50%,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2.5:2.5。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以4:3:3为宜,适当减少基肥用量,可恰当地利用抛秧的早发优势,使中期群体稳长,并要根据稻苗长势重施穗肥,主攻大穗的形成。
2、水分管理。立苗后,宜建立1~3厘米的浅水层,并根据天气,以水调温,促进分蘖,并以水层进行生态控草。当田中茎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即开始排水晒田,长势旺的田块重晒,倒2叶露尖后建立浅水层,灌好护胎水,齐穗后以湿润为主,进行间断灌水。
向日葵栽培技术
董文明 吕正懿
向日葵是“盐碱地上的先锋作物”和“节水农业的优良作物”,发展向日葵生产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增加农业收入,同时还可带动当地畜牧业、养蜂业和油脂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大。具体栽培技术是:
一、整地播种
栽播前,每亩施土杂肥30~35担或牛栏粪25担,加草木灰3担,犁耙作畦,畦宽2~2.5米。向日葵春播3月下旬~4月中旬,播种越早,产量品质越高。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栽植密度65~60厘米,每穴1苗1株。
二、补苗间苗
向日葵育苗带土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补栽宜早宜小,应在1~2对真叶、苗高不过15~20厘米时,按行株距定茁。
三、中耕除草
第1次手锄疏苗除草,第2次除草结合定苗中耕,苗高50~60厘米时培土起垄防倒。除草剂“氟乐灵”对窄叶杂草效果好,亩用300克加水20公斤,播前10天喷施,耙入土层10厘米,避免苗受药害;50%扑草净对阔叶杂草效果好,亩用200克加水20公斤,播后3天内喷洒,杀死萌动草等。
四、打杈控长
有的向日葵品种有分枝特点,由于养分分散,影响主茎、花盘发育,使花盘变小,产量品质下降,应及早打杈,控制长权。合理追肥。7~8对真叶时施氮钾肥效果好。播种时没施基肥的田块,须早追肥,第1次中耕施硝酸铵12~15公斤,或碳酸氢铵25公斤,或尿素8公斤加氯化钾15公斤。
五、辅助授粉
向日葵白花不结实,人工辅助授粉或借助昆虫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否则葵籽秕粒占35~50%,严重时全盘空瘪。人工授粉即用软棉做粉扑,在花盘上帮助不同花盘的花粉互相传播。在盛花期上午8~10时(晨露末干)和下午14时授粉,可提高结实率30%以上。放蜂授粉,即在盛花期气温28%左右,无大风和降雨天气时,放蜂传粉,可提高结实率40%左右。另外,结实期应合理供给肥水,增钾施磷。
六、防病灭虫
如发生叶斑病或锈病,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治;在授粉后10天左右,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爱福丁2号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螨虫等。
七、收获留种
当向日葵花盘中心的小花凋萎,籽粒变黑色,则表示成熟,可适时收获。选花盘大,株矮,茎粗,无病虫害,籽粒饱满的花盘作种。留种的花盘放3~5天,然后脱粒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