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改变和创新教育手段和方式。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者和政治思想的传播者,关注到时事更新和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同学们进行政治学习。自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新兴媒体的发展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引起了越来越多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重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不断涌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校 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65-0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如何使用这种全新的媒体技术,去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工作,尤其是政治思想教育方法的改进成为了围绕着高校教育工作者心中的一大难点。文章将新媒体的特点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该环境下高效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可创新点进行阐释,从而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一)广泛的互动沟通
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其沟通的方式和传统媒体(书刊、杂志、电视)等有很大的出入。特别是在互动性上,新媒体不仅可以知道媒体控制者官方发出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反映普通民众对新闻实时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一些论坛网站的出现,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主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广泛的互动性是新兴媒体的一大优势,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最显著的特点。正是这良好的沟通互动功能,让更多人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让所有人的积极性得以最大程度的调动。
(二)及时的信息传递
传统的媒体,比如报刊杂志和电视等,一般都需要经过前期的信息采集,中期的编辑处理,以及后期的文字图像的审核。就是这些繁琐的程序,让原来新鲜出炉的东西,经过过多的加工处理,变得不再真实,新闻消息迟滞。而新媒体却利用科技手段克服了这些障碍,让最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掌握一手消息,都可以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做出相应的准备或者给予一定的评价。
(三)丰富的个性化表达
相比于传统媒体表达形式的单一(基本仅仅限制于图像、文字),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就显得多样化,将视频、语音和文字介绍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特别是新媒体的代表性产品,例如:微博、豆瓣小组和天涯论坛等,都方便了人们展示自己的个性,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当然,过于个性化的表达也会带来一系列弊端的出现。比如我们经常发现不少人为“搏出位”发一些色情照片或者冲击大众三观的图片文字。更有甚至,到处宣言和传播他们的隐私。从这一点上来看,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个性化表达对于这种行为往往助纣为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
从上文可知,新媒体给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翻天翻地的改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新媒体,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以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知识,不管学生是否掌握,是否灵活融会贯通的使用。而新兴媒体,就是让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生疏。学生和老师通过新兴媒体的交流互动,教学相长,成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提高的一大途径,也是摒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顽固思想的好办法。
(二)丰富教学技巧和方法
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师的授课方法总是在讲台上念,学生在位置上听。然而,到了大学这种枯燥无聊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众矢之的,为众多同学所厌弃。尤其是在专业性相对不强的思想政治课堂,同学们更是兴趣寥寥。此时,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应该考虑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思想政治课不再成为学生和老师的精神负担。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改变的契机。截至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模式,让老师的教学技巧得以体现,教学方法不再单一。不少思想政治课,开始出现学生轮流讲课的模式。角色的互换,让同学们能够领悟到老师的不容易,也让老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发现到问题的所在。
(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
现如今,掌上校园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玩意。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APP软件,甚至可以摆脱计算机的束缚,直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的和思想政治老师完成交流。例如,一个同学对昨天的课堂内容有疑问,就可以直接在该APP上面留言,老师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给予解答。当然,学生还可以要求老师讲解她们有兴趣的思想政治内容,比如社会时事或者历史人物,让大家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最后,老师也可以利用好这个新媒体平台,在上面布置作业或者发表观点,教学不再仅仅限制于课堂之中。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摆脱以往的瓶颈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新媒体环境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还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给出可行建议。相信只有教育工作者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够让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迈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雷璐荣.简述国内新媒体研究的现实呈现[J].新闻界,
2009(10):63-64.
[2]阚宝奎.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5):95-96.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校 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65-0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如何使用这种全新的媒体技术,去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工作,尤其是政治思想教育方法的改进成为了围绕着高校教育工作者心中的一大难点。文章将新媒体的特点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该环境下高效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可创新点进行阐释,从而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一)广泛的互动沟通
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其沟通的方式和传统媒体(书刊、杂志、电视)等有很大的出入。特别是在互动性上,新媒体不仅可以知道媒体控制者官方发出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反映普通民众对新闻实时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一些论坛网站的出现,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主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广泛的互动性是新兴媒体的一大优势,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最显著的特点。正是这良好的沟通互动功能,让更多人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让所有人的积极性得以最大程度的调动。
(二)及时的信息传递
传统的媒体,比如报刊杂志和电视等,一般都需要经过前期的信息采集,中期的编辑处理,以及后期的文字图像的审核。就是这些繁琐的程序,让原来新鲜出炉的东西,经过过多的加工处理,变得不再真实,新闻消息迟滞。而新媒体却利用科技手段克服了这些障碍,让最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掌握一手消息,都可以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做出相应的准备或者给予一定的评价。
(三)丰富的个性化表达
相比于传统媒体表达形式的单一(基本仅仅限制于图像、文字),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就显得多样化,将视频、语音和文字介绍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特别是新媒体的代表性产品,例如:微博、豆瓣小组和天涯论坛等,都方便了人们展示自己的个性,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当然,过于个性化的表达也会带来一系列弊端的出现。比如我们经常发现不少人为“搏出位”发一些色情照片或者冲击大众三观的图片文字。更有甚至,到处宣言和传播他们的隐私。从这一点上来看,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个性化表达对于这种行为往往助纣为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
从上文可知,新媒体给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翻天翻地的改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新媒体,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以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知识,不管学生是否掌握,是否灵活融会贯通的使用。而新兴媒体,就是让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生疏。学生和老师通过新兴媒体的交流互动,教学相长,成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提高的一大途径,也是摒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顽固思想的好办法。
(二)丰富教学技巧和方法
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师的授课方法总是在讲台上念,学生在位置上听。然而,到了大学这种枯燥无聊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众矢之的,为众多同学所厌弃。尤其是在专业性相对不强的思想政治课堂,同学们更是兴趣寥寥。此时,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应该考虑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思想政治课不再成为学生和老师的精神负担。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改变的契机。截至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模式,让老师的教学技巧得以体现,教学方法不再单一。不少思想政治课,开始出现学生轮流讲课的模式。角色的互换,让同学们能够领悟到老师的不容易,也让老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发现到问题的所在。
(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
现如今,掌上校园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玩意。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APP软件,甚至可以摆脱计算机的束缚,直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的和思想政治老师完成交流。例如,一个同学对昨天的课堂内容有疑问,就可以直接在该APP上面留言,老师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给予解答。当然,学生还可以要求老师讲解她们有兴趣的思想政治内容,比如社会时事或者历史人物,让大家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最后,老师也可以利用好这个新媒体平台,在上面布置作业或者发表观点,教学不再仅仅限制于课堂之中。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摆脱以往的瓶颈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新媒体环境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还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给出可行建议。相信只有教育工作者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够让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迈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雷璐荣.简述国内新媒体研究的现实呈现[J].新闻界,
2009(10):63-64.
[2]阚宝奎.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5):95-96.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