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淮安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城市,凭借着独特的运河交通优势与商业贸易,吸引并聚集了一大批外来文人,分为漕运官员、过路文人与寓淮文人三大类型。这些外来文人与当地文人进行文学互动,组织文会,诗文唱和,促进了当时地方文化的繁荣。他们以运河为背景的诗歌创作,展现了运河特有的历史面貌,成为关于运河的珍贵记忆。
关键词:运河;淮安;明清;文人;文学
淮安在中国运河史上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挖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拉开淮安漕运史的序幕。到了明清时期,淮安在漕运上的地位更加突出,享有“南船北马”的盛誉。凭借独特交通优势,淮安城市得到大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淮安成了经济发达的商业城市之一,钱穆《国史大纲》指出:“万历六年,各地商税课钞数,南直各府、州全数达一千三四百万贯,殆占全国四分之一。而淮安一府独有二百余万贯,浙江省又三百万贯。”[1]到了清代,淮安城市依然延续着这种繁荣的态势。《光绪淮安府志·序》云:“淮安当南北水陆冲衢,冠盖往来,车旂辐辏,泗流交汇,邗水通沟,综东南各省,漕运数十万艘,胥逾于淮以供天庾,而鹾运所出,每岁亦额行四十万引,财赋富焉,舟车通焉,诚梁之要隘也。”[2]作为运河上连通南北的要道,淮安承担着漕运物资到京城的重任,因此成为财富集聚地,城市得以快速发展。
运河交通所提供的便利,城市的繁荣,让淮安成为外来人员的重要集散地。其中外来文人更是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为地方文化繁荣、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外来文人主要包括外来的官员、路过或暂留淮安的文人以及寓居淮安的文人,他们成为地域文人群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创作成为宝贵的运河记忆。正如方志所描述:“地当南北之冲,重臣之所驻节,官署棋布,舟车络绎,名公卿惠此一方,既多谟硕画,又贤士大夫往来上下,触景兴怀,形成风雅,名作如林,斐然盛矣。”[3]
为了加强运河管理,明代开始设置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官职。明代漕运总督府设置在江苏淮安,河道总督治所在山东济宁。清廷也非常重视运河的治理,康熙时将治理漕运与平定三藩等量齐观,并将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治所都设在淮安,因此淮安获得了“天下九督,淮居其二”的美称。河道和漕运管理有自己的系统,所属管理人员甚多,《光绪淮安府志·职官》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其中有专管漕运、河道治理、钞关、造船的,如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巡视南漕、漕储淮扬道、清军船政同知、管理钞关。另外在不同的县、州又有很多管漕、闸等官员,如山清河务同知、里河同知、山盱河务同知、高堰通判、山清安海河务同知、山清外河同知、外南同知、外北通判……上冈闸官、清江闸官、惠济闸官、通济闸官、福兴闸官等。这些以漕督、河督为代表的官员不仅是政务的管理者,往往也是文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淮安文学的繁荣卓有贡献。
这些官员中最为出名的当属阮元,他地位显赫,学识渊博。阮元一世祖阮岩于明崇祯时由淮安南迁,后居扬州,因此他对淮安有着特殊的情感。乾隆五十一年(1786),阮元拜访了阮学浩的勺湖草堂。乾隆五十四年(1789),阮元为淮安阮葵生所绘《勺湖草堂图》题诗《家吾山少司寇葵生属题裴园编修〈学浩勺湖草堂图〉》。勺湖在淮安城西北角,是淮安文人阮学浩所居之地。诗歌描绘了勺湖清幽的环境:“云堞依春浦,长淮泻古渠。辋川王氏宅,笠泽陆家庐。”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与陆龟蒙隐居之地比拟勺湖草堂。“长淮”是指淮河。此诗还表达了对祖上的追念:“丙岁初经此,申年昔降予。……地剩三篙水,家余万轴书。”“申年”为乾隆甲申二十九(1757)年,阮元出生。从“家余万轴书”可以看出阮元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感。嘉庆十七年(1812),阮元担任漕运总督一职。从嘉庆十七年(1812)八月任命到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改任江西巡抚,约一年七个月。在此期间,阮元不仅处理了大量的漕运事务,还广泛参与文学与学术活动,与人唱和,与友人集会,共赏文集、碑帖等。如嘉庆十八年(1813)十一月,梁章钜来淮拜谒阮元,一起欣赏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郡守袁逢刻的《汉西岳华山庙碑四明本》。嘉庆十九年(1814)二月,阮元同阮亨、王豫等人,观看了淮安名士萧令裕文集。阮元在淮任漕运总督期间,还积极关注淮安的文化建设,提携后进,拜访贤达。嘉庆十七年(1812)冬,阮元邀请学者江藩来淮掌教丽正书院,并且亲临书院讲学。经学家、文学家丁晏此时得到阮元赏识。
又如麟庆,道光年间任河道总督。他根据其人生经历,记录不同地方的风物,图文并茂,形成《鸿雪因缘图记》一书。书中很多的记载与淮安有关,如二集中的《荷亭纳凉》《龟山问景》,三集中《盱眙望山》《玻璃挹泉》《袁浦留帆》等,记录其在淮任职期间的所见、所感。其中《袁浦留帆》是作者道光二十三年(1843)卸任河道总督,离开清江浦时所作。诗歌首联“十载袁江久宦游,惭无政术奠黄流”,是说自己在任河道总督期间没有什么功绩,这当然是自谦之辞。之所以提到“黄流”,是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黄河夺淮的事件,黄河改道,侵占了淮河的入海路径,导致淤积,造成水灾。颔联“北行实对斯民愧,南顾难纾圣主忧”,表达了对淮安老百姓的惭愧之情,也是谦辞。之所以提到“圣主忧”,是因为大运河是国家重要水道,有战略意义,皇帝很重视运河治理。颈联“红树春深人卧辙,绿波新涨我归舟”,点明离开的季节,展现了人民对他的拥戴。其中“绿波新涨”展现了运河碧波荡漾的景致,虽然简短,但很有画面感。尾联“画图诗卷频投赠,无限深情哪得酬”,最后抒写了对淮安的深厚感情。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淮安还是北上南下文人重要的聚集点。淮安往往是北上京师、南下江南的必经之地,商业发达,城市繁荣,有园林等为士人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因此许多北上、南下的文人都会在此流连驻足。他们与淮安的文人诗酒唱和,抒情写志,构成了淮安特有的文学现象。这类文人数量众多,其中很多为诗文名家。 如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就曾多次来淮,他一生的活动与淮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淮期间,顾炎武与流寓淮安文人万寿祺有过交往。顺治八年(1651),顾炎武过清江浦拜访万寿祺于隰西草堂,万寿祺《秋江别思图跋》曾交代此事,顾炎武也曾作《赠万寿祺》诗一首相赠。在此期间,顾炎武还作有《淮东》一首、《赠人》二首。《淮东》斥责了那些享受声色、卑躬屈膝的将领,赞美那些为国家战死的将士。作为明末遗民,诗中明显有现实针对性。顺治九年(1652)五月,万寿祺去世,顾炎武素车白马走九百里来淮吊唁。可见顾炎武对万寿祺的深厚情谊。在吊唁万寿祺期间,顾氏作了《清江浦》诗二首,追述了清江浦的历史,“开天成祖代,转漕北京初。”明成祖时漕运直达北京,当时国家是多么兴盛。而今时过境迁,“闸下三春尽,湖存数尺潴”,今昔对比寄托了诗人的亡国之感。漕运是国家之命脉,漕运不兴,意味着国运衰败。这年八月,顾炎武到王家营,并写下了《王家营》诗一首,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与生活困苦所致的迷茫之感。当时的王家营在诗人笔下显得苍凉,弥望的是秋草。马无青草,山川枯槁,这不禁让诗人怀念明朝旧都昔日的美好。
又如清代诗人吴伟业,在过淮期间写有《过淮阴有感》《淮阴舟中忆龚圣予遗事,书赠张伯玉》《清江闸》等。其中《清江闸》记录了当时清江浦的景象:“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清江浦水流湍急的画面如在眼前。清初政治家、文学家施闰章作《天妃闸歌》《淮口舟夜》《次淮上》《书清河县客舍》。其中《天妃闸歌》中“挽舟泝浪似升天,千夫力尽舟不前”,展现了当时运河上纤夫拉船过闸的情景,其艰辛可以想象。清代神韵派诗人王士禛,曾于康熙十八年(1679)自扬州到淮安,遇大雪,作《淮阴夜雪》,另外还作有《韩侯钓台歌》《淮安新城有感》等与淮安相关的诗。《淮安新城有感》其一“泽国阴多暑气微,一城烟霭昼霏霏。春风远岸江蓠长,暮雨空堤燕子飞”,写出了运河城市淮安的特有景象。当时是春天渐暖之时,又逢阴天,城里水气很重,所以出现了烟霭纷纷的美丽景象。春风之中,远处岸边江蓠初长,暮雨中燕子从堤上飞过,很有意境。又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曾于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来到清江浦,写下了《己亥杂诗》中第83首诗,诗云:“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淚滂沱!”诗中自注:“五月十二日抵淮浦作。”[4]明确交代了此诗的写作地点。此诗是以运河漕运为背景的,主题与吴伟业的诗相似,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纤夫辛苦生活的同情。其他还有孔尚任、朱彝尊、査慎行、沈德潜、蒋士铨、赵翼、钱大昕等都曾来淮,并留下了很多诗篇。这些诗人无疑为淮安文学活动增添了光彩,也为运河留下了宝贵的剪影。
在大量的外来文人中,寓淮文人是重要的群体。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来淮,很多是滞留或定居淮安,成为淮安文学活动的重要力量。丁晏的《山阳诗征》、王锡祺的《山阳诗征续编》,《光绪淮安府志》以及各县的县志往往会列出流寓淮安的人物,可见他们是受到淮安本地人重视的。
在这些寓淮文人中,盐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清代有一批盐商自安徽等地来到江淮间进行淮盐贸易,其中一部分进驻扬州,另有一部分就进入淮安的河下古镇,并逐渐融入淮安文人中。这些盐商多是儒商,他们文化修养很高,常常是文学活动的引领者。在这群盐商中较为著名的有程氏家族,他们是徽商的代表。清代文学家袁枚称程氏家族“前后有四诗人”[5],即程嗣立、程崟、程梦星与程晋芳。其中程嗣立擅长文章,并且精通书法、绘画。程晋芳更是清代著名经学家、藏书家、文学家,曾参编四库全书。他们在当时文人群体中影响很大,海内文士“俱走下风,如鱼龙之趋大壑。”[6]其实,除了被袁枚推许的四人之外,程氏家族还有很多有文学才能的成员,如程钟、程用昌、程志铎等,都有文集,成为当时淮安文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盐商往往喜欢建造或购买风景优美的园林,这些园林多位于运河边上,成为运河的重要景观。萧湖是淮安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是园林的集聚地。邱兢《游爱莲亭记》云:“郡之北郭有水滢然,曰萧湖。湖之北,舍舟步行,不五六里,曰后湖。湖与运河止间一堤,南始伏龙洞,北抵钵池山,东绕盐河一带,周环约十数里,淮之胜境也。”[7]萧湖与运河仅一堤之隔,周回曲折,是建筑园林佳地。邱兢还特别提到湖中的园林菰蒲曲。菰蒲曲,是程嗣立别业。“入门,小桥绿柳,有山林气。坐其室,几案图书,无不入古。堂之右,穿修廊,入方亭后,绿牡丹一本,色如绣球之新萼。一时文士群为诗词以识其异。”[8]不仅风景优美,还有古书可以品读,正是文人聚会的好地方。
曲江楼是徽商程垲的别业,园林内“层轩曲榭,夹水相望”[9],当时吸引了海内名士前来吟咏诗词,其中不乏像沈德潜这样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家。淮安诗人阮钟瑗《曲江楼感怀呈李祜堂丈、业师翠崖先生》:“故人纷至何杂沓,柳阴舣艇携蛮榼。名士争夸郭泰巾,高人惯下陈蕃榻。”虽然笔法有些夸张,但是确实写出了曲江楼文人活动的盛况。丁晏《萧湖曲》形容当时文学活动的盛况:“拍肩歌啸若神仙,觞咏流连自千古。”这些文人放浪形骸之外,饮酒赋诗,何等洒脱!荻庄是乾隆年间盐商程鉴别业,也是淮上名园,是文人聚会的好地方。淮安文人朱友三《荻庄歌》对当年荻庄文人活动也有描述:“名传海內招名士,牵引天涯名士至。”可以看出荻庄当时的影响力。
淮安河下盐商的生活及文学,有学者这样描述:“城外水木清华,故多寺观,诸商筑石路数百丈,遍凿莲花,出则仆从如烟,骏马飞舆,互相矜尚,其黠者颇与文人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一时宾客之豪,管弦之盛,谈者目为小扬州。”[10]可见,清代淮安盐商确实凭借着丰厚的财力,对文学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当时淮安地区的文学活动。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代运河与文学研究”(编号:2020SJZDA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1]钱穆撰.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22.
[2](清)孙云锦等撰.光绪淮安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
[3](清)卫哲治等撰,荀德麟校点.乾隆淮安府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1332.
[4] 刘逸生等.龚自珍编年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253.
[5](清)袁枚撰,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882:413.
[6]王光伯等撰,荀德麟等点校.淮安河下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389.
[7]张成德等编.中国游记散文大系(江苏卷)[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2:698.
[8](清)李元庚撰,刘怀玉校点.山阳河下园林记[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536.
[9](清)张兆栋等撰.同治重修山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268.
[10](清)黄钧宰撰,王广超校点.黄钧宰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84.
关键词:运河;淮安;明清;文人;文学
淮安在中国运河史上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挖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拉开淮安漕运史的序幕。到了明清时期,淮安在漕运上的地位更加突出,享有“南船北马”的盛誉。凭借独特交通优势,淮安城市得到大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淮安成了经济发达的商业城市之一,钱穆《国史大纲》指出:“万历六年,各地商税课钞数,南直各府、州全数达一千三四百万贯,殆占全国四分之一。而淮安一府独有二百余万贯,浙江省又三百万贯。”[1]到了清代,淮安城市依然延续着这种繁荣的态势。《光绪淮安府志·序》云:“淮安当南北水陆冲衢,冠盖往来,车旂辐辏,泗流交汇,邗水通沟,综东南各省,漕运数十万艘,胥逾于淮以供天庾,而鹾运所出,每岁亦额行四十万引,财赋富焉,舟车通焉,诚梁之要隘也。”[2]作为运河上连通南北的要道,淮安承担着漕运物资到京城的重任,因此成为财富集聚地,城市得以快速发展。
运河交通所提供的便利,城市的繁荣,让淮安成为外来人员的重要集散地。其中外来文人更是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为地方文化繁荣、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外来文人主要包括外来的官员、路过或暂留淮安的文人以及寓居淮安的文人,他们成为地域文人群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创作成为宝贵的运河记忆。正如方志所描述:“地当南北之冲,重臣之所驻节,官署棋布,舟车络绎,名公卿惠此一方,既多谟硕画,又贤士大夫往来上下,触景兴怀,形成风雅,名作如林,斐然盛矣。”[3]
漕運官员及其文学活动
为了加强运河管理,明代开始设置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官职。明代漕运总督府设置在江苏淮安,河道总督治所在山东济宁。清廷也非常重视运河的治理,康熙时将治理漕运与平定三藩等量齐观,并将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治所都设在淮安,因此淮安获得了“天下九督,淮居其二”的美称。河道和漕运管理有自己的系统,所属管理人员甚多,《光绪淮安府志·职官》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其中有专管漕运、河道治理、钞关、造船的,如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巡视南漕、漕储淮扬道、清军船政同知、管理钞关。另外在不同的县、州又有很多管漕、闸等官员,如山清河务同知、里河同知、山盱河务同知、高堰通判、山清安海河务同知、山清外河同知、外南同知、外北通判……上冈闸官、清江闸官、惠济闸官、通济闸官、福兴闸官等。这些以漕督、河督为代表的官员不仅是政务的管理者,往往也是文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淮安文学的繁荣卓有贡献。
这些官员中最为出名的当属阮元,他地位显赫,学识渊博。阮元一世祖阮岩于明崇祯时由淮安南迁,后居扬州,因此他对淮安有着特殊的情感。乾隆五十一年(1786),阮元拜访了阮学浩的勺湖草堂。乾隆五十四年(1789),阮元为淮安阮葵生所绘《勺湖草堂图》题诗《家吾山少司寇葵生属题裴园编修〈学浩勺湖草堂图〉》。勺湖在淮安城西北角,是淮安文人阮学浩所居之地。诗歌描绘了勺湖清幽的环境:“云堞依春浦,长淮泻古渠。辋川王氏宅,笠泽陆家庐。”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与陆龟蒙隐居之地比拟勺湖草堂。“长淮”是指淮河。此诗还表达了对祖上的追念:“丙岁初经此,申年昔降予。……地剩三篙水,家余万轴书。”“申年”为乾隆甲申二十九(1757)年,阮元出生。从“家余万轴书”可以看出阮元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感。嘉庆十七年(1812),阮元担任漕运总督一职。从嘉庆十七年(1812)八月任命到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改任江西巡抚,约一年七个月。在此期间,阮元不仅处理了大量的漕运事务,还广泛参与文学与学术活动,与人唱和,与友人集会,共赏文集、碑帖等。如嘉庆十八年(1813)十一月,梁章钜来淮拜谒阮元,一起欣赏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郡守袁逢刻的《汉西岳华山庙碑四明本》。嘉庆十九年(1814)二月,阮元同阮亨、王豫等人,观看了淮安名士萧令裕文集。阮元在淮任漕运总督期间,还积极关注淮安的文化建设,提携后进,拜访贤达。嘉庆十七年(1812)冬,阮元邀请学者江藩来淮掌教丽正书院,并且亲临书院讲学。经学家、文学家丁晏此时得到阮元赏识。
又如麟庆,道光年间任河道总督。他根据其人生经历,记录不同地方的风物,图文并茂,形成《鸿雪因缘图记》一书。书中很多的记载与淮安有关,如二集中的《荷亭纳凉》《龟山问景》,三集中《盱眙望山》《玻璃挹泉》《袁浦留帆》等,记录其在淮任职期间的所见、所感。其中《袁浦留帆》是作者道光二十三年(1843)卸任河道总督,离开清江浦时所作。诗歌首联“十载袁江久宦游,惭无政术奠黄流”,是说自己在任河道总督期间没有什么功绩,这当然是自谦之辞。之所以提到“黄流”,是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黄河夺淮的事件,黄河改道,侵占了淮河的入海路径,导致淤积,造成水灾。颔联“北行实对斯民愧,南顾难纾圣主忧”,表达了对淮安老百姓的惭愧之情,也是谦辞。之所以提到“圣主忧”,是因为大运河是国家重要水道,有战略意义,皇帝很重视运河治理。颈联“红树春深人卧辙,绿波新涨我归舟”,点明离开的季节,展现了人民对他的拥戴。其中“绿波新涨”展现了运河碧波荡漾的景致,虽然简短,但很有画面感。尾联“画图诗卷频投赠,无限深情哪得酬”,最后抒写了对淮安的深厚感情。
过淮文人的唱和活动与运河书写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淮安还是北上南下文人重要的聚集点。淮安往往是北上京师、南下江南的必经之地,商业发达,城市繁荣,有园林等为士人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因此许多北上、南下的文人都会在此流连驻足。他们与淮安的文人诗酒唱和,抒情写志,构成了淮安特有的文学现象。这类文人数量众多,其中很多为诗文名家。 如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就曾多次来淮,他一生的活动与淮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淮期间,顾炎武与流寓淮安文人万寿祺有过交往。顺治八年(1651),顾炎武过清江浦拜访万寿祺于隰西草堂,万寿祺《秋江别思图跋》曾交代此事,顾炎武也曾作《赠万寿祺》诗一首相赠。在此期间,顾炎武还作有《淮东》一首、《赠人》二首。《淮东》斥责了那些享受声色、卑躬屈膝的将领,赞美那些为国家战死的将士。作为明末遗民,诗中明显有现实针对性。顺治九年(1652)五月,万寿祺去世,顾炎武素车白马走九百里来淮吊唁。可见顾炎武对万寿祺的深厚情谊。在吊唁万寿祺期间,顾氏作了《清江浦》诗二首,追述了清江浦的历史,“开天成祖代,转漕北京初。”明成祖时漕运直达北京,当时国家是多么兴盛。而今时过境迁,“闸下三春尽,湖存数尺潴”,今昔对比寄托了诗人的亡国之感。漕运是国家之命脉,漕运不兴,意味着国运衰败。这年八月,顾炎武到王家营,并写下了《王家营》诗一首,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与生活困苦所致的迷茫之感。当时的王家营在诗人笔下显得苍凉,弥望的是秋草。马无青草,山川枯槁,这不禁让诗人怀念明朝旧都昔日的美好。
又如清代诗人吴伟业,在过淮期间写有《过淮阴有感》《淮阴舟中忆龚圣予遗事,书赠张伯玉》《清江闸》等。其中《清江闸》记录了当时清江浦的景象:“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清江浦水流湍急的画面如在眼前。清初政治家、文学家施闰章作《天妃闸歌》《淮口舟夜》《次淮上》《书清河县客舍》。其中《天妃闸歌》中“挽舟泝浪似升天,千夫力尽舟不前”,展现了当时运河上纤夫拉船过闸的情景,其艰辛可以想象。清代神韵派诗人王士禛,曾于康熙十八年(1679)自扬州到淮安,遇大雪,作《淮阴夜雪》,另外还作有《韩侯钓台歌》《淮安新城有感》等与淮安相关的诗。《淮安新城有感》其一“泽国阴多暑气微,一城烟霭昼霏霏。春风远岸江蓠长,暮雨空堤燕子飞”,写出了运河城市淮安的特有景象。当时是春天渐暖之时,又逢阴天,城里水气很重,所以出现了烟霭纷纷的美丽景象。春风之中,远处岸边江蓠初长,暮雨中燕子从堤上飞过,很有意境。又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曾于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来到清江浦,写下了《己亥杂诗》中第83首诗,诗云:“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淚滂沱!”诗中自注:“五月十二日抵淮浦作。”[4]明确交代了此诗的写作地点。此诗是以运河漕运为背景的,主题与吴伟业的诗相似,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纤夫辛苦生活的同情。其他还有孔尚任、朱彝尊、査慎行、沈德潜、蒋士铨、赵翼、钱大昕等都曾来淮,并留下了很多诗篇。这些诗人无疑为淮安文学活动增添了光彩,也为运河留下了宝贵的剪影。
寓淮文人与园林风雅
在大量的外来文人中,寓淮文人是重要的群体。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来淮,很多是滞留或定居淮安,成为淮安文学活动的重要力量。丁晏的《山阳诗征》、王锡祺的《山阳诗征续编》,《光绪淮安府志》以及各县的县志往往会列出流寓淮安的人物,可见他们是受到淮安本地人重视的。
在这些寓淮文人中,盐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清代有一批盐商自安徽等地来到江淮间进行淮盐贸易,其中一部分进驻扬州,另有一部分就进入淮安的河下古镇,并逐渐融入淮安文人中。这些盐商多是儒商,他们文化修养很高,常常是文学活动的引领者。在这群盐商中较为著名的有程氏家族,他们是徽商的代表。清代文学家袁枚称程氏家族“前后有四诗人”[5],即程嗣立、程崟、程梦星与程晋芳。其中程嗣立擅长文章,并且精通书法、绘画。程晋芳更是清代著名经学家、藏书家、文学家,曾参编四库全书。他们在当时文人群体中影响很大,海内文士“俱走下风,如鱼龙之趋大壑。”[6]其实,除了被袁枚推许的四人之外,程氏家族还有很多有文学才能的成员,如程钟、程用昌、程志铎等,都有文集,成为当时淮安文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盐商往往喜欢建造或购买风景优美的园林,这些园林多位于运河边上,成为运河的重要景观。萧湖是淮安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是园林的集聚地。邱兢《游爱莲亭记》云:“郡之北郭有水滢然,曰萧湖。湖之北,舍舟步行,不五六里,曰后湖。湖与运河止间一堤,南始伏龙洞,北抵钵池山,东绕盐河一带,周环约十数里,淮之胜境也。”[7]萧湖与运河仅一堤之隔,周回曲折,是建筑园林佳地。邱兢还特别提到湖中的园林菰蒲曲。菰蒲曲,是程嗣立别业。“入门,小桥绿柳,有山林气。坐其室,几案图书,无不入古。堂之右,穿修廊,入方亭后,绿牡丹一本,色如绣球之新萼。一时文士群为诗词以识其异。”[8]不仅风景优美,还有古书可以品读,正是文人聚会的好地方。
曲江楼是徽商程垲的别业,园林内“层轩曲榭,夹水相望”[9],当时吸引了海内名士前来吟咏诗词,其中不乏像沈德潜这样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家。淮安诗人阮钟瑗《曲江楼感怀呈李祜堂丈、业师翠崖先生》:“故人纷至何杂沓,柳阴舣艇携蛮榼。名士争夸郭泰巾,高人惯下陈蕃榻。”虽然笔法有些夸张,但是确实写出了曲江楼文人活动的盛况。丁晏《萧湖曲》形容当时文学活动的盛况:“拍肩歌啸若神仙,觞咏流连自千古。”这些文人放浪形骸之外,饮酒赋诗,何等洒脱!荻庄是乾隆年间盐商程鉴别业,也是淮上名园,是文人聚会的好地方。淮安文人朱友三《荻庄歌》对当年荻庄文人活动也有描述:“名传海內招名士,牵引天涯名士至。”可以看出荻庄当时的影响力。
淮安河下盐商的生活及文学,有学者这样描述:“城外水木清华,故多寺观,诸商筑石路数百丈,遍凿莲花,出则仆从如烟,骏马飞舆,互相矜尚,其黠者颇与文人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一时宾客之豪,管弦之盛,谈者目为小扬州。”[10]可见,清代淮安盐商确实凭借着丰厚的财力,对文学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当时淮安地区的文学活动。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代运河与文学研究”(编号:2020SJZDA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钱穆撰.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22.
[2](清)孙云锦等撰.光绪淮安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
[3](清)卫哲治等撰,荀德麟校点.乾隆淮安府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1332.
[4] 刘逸生等.龚自珍编年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253.
[5](清)袁枚撰,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882:413.
[6]王光伯等撰,荀德麟等点校.淮安河下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389.
[7]张成德等编.中国游记散文大系(江苏卷)[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2:698.
[8](清)李元庚撰,刘怀玉校点.山阳河下园林记[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536.
[9](清)张兆栋等撰.同治重修山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268.
[10](清)黄钧宰撰,王广超校点.黄钧宰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84.